
△丘跑社{越过山丘,遇见更强的自己}
每天上课、答疑、看书和整理笔记,教学的日常像表盘上的分针一样按时。当了快三十年的老师,天天督促学生进步,不知何时起已不好奇一年后是怎样的自己了。这两天得空梳理育才园里“午间跑”的点滴记录,53岁的我对52岁的表现挺满意。
Continue reading »

△丘跑社{越过山丘,遇见更强的自己}
每天上课、答疑、看书和整理笔记,教学的日常像表盘上的分针一样按时。当了快三十年的老师,天天督促学生进步,不知何时起已不好奇一年后是怎样的自己了。这两天得空梳理育才园里“午间跑”的点滴记录,53岁的我对52岁的表现挺满意。
Continue reading »

前一阵子中午跑完步还有时间,就去单杠那找找年少的感觉。偶然发现几位很特别的小朋友,别人在踢足球、打篮球或嬉戏打闹,他们在自行练习和切磋,几日观察下来,除了自律,还有知识储备等···想到最近跑步活动开展的不错,是不是也应该鼓励和赞助几位开展个健身的小社团呢,至于名字想到“逆熵社”之类,鉴于先有了qiutorun[?],那来个qiutofit何尝不可呢。

“生命如伙,强健有我。”我喜欢伙伴的“伙”和康健的“健”,因为都有个“亻”的偏旁。等高考结束,月考也结束,相信能有不错的方案。
先预祝高考成功~~~

昨天一起跑大圈破6公里的小聂告假一天,不会是“香槟”有问题吧。老夫今天中午操场例行5公里,期间三五同学加入,冠棋同学全程伴跑。
回体育馆路上闲聊几句,除了赞赏他的体力好和跑步的动作规范外,也问及最近的学习情况。至少在物理课上,他和小聂和在操场上一样,脑力也有股冲劲的。他说觉得各科都在进步,说未来的二年半全力以赴。就如昨天和我分享他羽毛球教练教的拉伸动作,今天分享了中考前他老师的话。
那话大概的意思是,未来的你们面对的高考像是爬一座高楼,现在的努力就如往里面垫砂石,学的越多,能触及的楼层也就越高···
这样的比喻很形象,这么久了还记得,学生也很好地get到了其中的寓意。
平日里,不是经常把老师比作园丁吗,成才的学生不也称之为栋梁。那单就学生智力的成长,那神经系统的发育,就外形上和树木的枝干根系何其相似呢。知识探究于神经就如土壤之于根系,那不是拥有和堆积的过程,而是从中汲取壮大的营养,以涉足更广、更深的知识以更壮大···

学生的成长就如树木的茁长,不单是地上的枝叶更舒展、更高举,更是地下的根系钻研的更深入···
办公桌上的那块小木板上抄录了比斯塔的一段话,很能类比人的成长和树木的茁壮站立:
教育的作用并不是让学生学习,
而是要在学生的内心唤起一种想要以主体而存在于世界的欲望。
另,下午而行同学推荐了学案上的一道题目,还分享了他的思路。抽空构造了一下,结果还挺奇特。(晾衣架模型,一端固定,另一端水平移动或竖直移动,问晾衣架的轨迹。)(竖直移动轨迹直线,这个常见;等高水平移动的轨迹为圆,这个结果想想也不奇怪,晾衣架一定是在中点位置;要是不等高水平移动轨迹就有点奇怪了,像是水滴···)(问题拓展,如果另一端是在一个圆周上运动,那晾衣架的轨迹···)

同时刘而行同学还在《求师得课堂志》上分享了“安全边界”和“星球重叠”和“星球中空”的问题,对两个气态天体在重叠区域的受力问题印象深刻。
这两天在忙着梳理高考前最后推荐的题目,除了同浚豪交流,20个部分基本完成。上课、答疑也挺忙的,说好了回家好好放松的。另,既然发放过几次求师得奖教金,今年考虑设立一个能主动、科学、持续锻炼的奖项。

一朝相遇两度倾心十载华年二十寒暑几多惊奇一声叹息刹那就是永恒了哈哈哈~~~
“求师得”作为面向全国的师生协作的数位学习型组织,立足东北育才,也得到沈阳市教育局和教育研究院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