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04
初始条件的多样和成长环境的复杂,让人越发觉得对教育的思考需要一种全新的逻辑,或许要等到科学思维的大飞跃。
雨果曾这样评价中国,“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的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从教育的角度,让孩子来参观这些酒精瓶里的胚胎是必要的,但把孩子也塞到瓶子中则是愚昧的,就算辩解瓶子的新旧和尺寸,瓶子就是瓶子,而至于瓶子中的酒精的质地的讨论就更无关紧要了。
不过就有人乐于欣赏自己瓶子里的胚胎,还夸耀和传授保鲜的秘诀,这对胚胎是不公平的。
想起鲁迅对“剪掉辫子就是闹革命”的讽刺,不过现在看来,剪掉辫子是必要的,剪掉辫子后带来的不仅仅是便利,更是一种选择。看看现在大街上各种的发式,竟也不乏长发飘飘的男士,或许这就是文明的进步、自由的发展德见证吧。
正如革命首先要有剪掉辫子的勇气,尽管有对瓶子中胚胎的顾虑,有对未来未知的焦虑,但打破玻璃瓶是不能被省略的一步!
·寻找有意义的教育
七 03
难得周日上午在家看电视,很快被凤凰《世纪大讲堂》里袁伟时《大国兴衰的历史经验》的演讲所吸引。激进的年轻人很多,但有如此锐意革新的前卫长者却少见。七十多岁[1931]的老先生,言语却也直接,可爱、可敬。
演讲中提到的北大经济学教授周其仁的观点:“不要再在资本家和劳动者剥削与被剥削对立关系上去考虑问题,其实人人都有资本,有掌握资金的资本家,也有人力资本家。”印象深的当属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亚马蒂亚•森的“扩展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又是它的主要手段。”[如同教育的目的往往是条件]...
严复在甲午战败后尖锐地作出一个论断:"身贵自由,国贵自主";国家盛衰的关键是"自由不自由";这也是中国和西方根本差别所在!一百多年过去了,挫折和成就都证明,严复的这些论断是无法反对的常识.说得郑重一点也可叫做:颠扑不破的真理!
袁先生还对读经的经典教育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身贵自由,国贵自主”,对学校,应该是“学贵自由,校贵自主”,让学校有自主发展权,让学校里的学生有自由发展权,如同先生提到英国的民主制度从贵族民主慢慢发展下来,经过几百年的努力,终于到二十世纪变成大众民主。注定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评纪宝成校长的“重振国学”论
·大国兴衰之五大枢机
·自由:观念、法律与制度审视
五 11
还是忍不住再买了克里希那穆提的书---《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抽时间读一些,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摘录: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除非教育能帮助你理解广大生命的所有精微面---它惊人的美、它的哀愁及欢乐,否则教育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教育的真正意义,难道不是培养你的智慧,借着它找出所有问题的答案?你知道智慧是什么吗?它是一种无限的包容力,允许你自己地思想;没有恐惧,没有公式,然后你才能发现什么是真实的、正确的事物。
一旦有了恐惧,便失去丢了智慧。
创造出没有恐惧的气氛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
教育的意义很显然就是消除外在及内在破坏人类思想、关系及爱的那份恐惧。
我们对言辞都太聪明了,我们以为提出解释就已经解决了问题。
生活本身就是你的老师,你是处在不停歇的学习状态中的。
当你年轻时,找到你真正“爱”做的事实很重要的,这是创造新社会的唯一途径。
·自由的问题
真正的自由是一种精神状态,其中没有恐惧或勉强,没有求取安全感的冲动。
教育到意义是要帮助你从孩提时代开始就不要去模仿任何人,永远都作你自己。
做你自己是非常困难的事,因为你总希望自己是卑微的,如果你能把自己变得神圣一定很棒。
当你给智慧下结论时,你就不再智慧了。
世上是否有不被过去的事件混淆的经验?如果某种经验被过去所混淆,充其量只是过去的延续,而不是原创的经验。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爱
目前根本没有自由这回事,我们完全不懂得它的含义。
爱是不要求回报的,甚至不感觉你给予了什么,只有这种爱才能使你了解自由。
这种想把欲望消除的冲动,本身就是欲望的一部分,不是吗?它其实是被恐惧所驱动的...所以你真正想要的不是脱离欲望,而是图利欲望所引起的担忧、焦灼和痛苦。
好并不是坏的反面,好的品质只有在怀完全停歇时才会出现。
如果我们觉得害羞就是对自己过度的关注。
·倾听之道
真正的生活需要极大的爱,需要对寂静有很深的感受,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却又保有赤子之心。
把镜子擦干净以后才能照见真相。
·富有创意的不满
当你深入听一首歌时,你其实是在听音与音之间的寂静,不是吗?
大部分人都想要有止境,我们都希望自己能说:“我已经有自知之明了,我很快乐了。”但是事实却完全相反。
如果你能从年轻时就革新,在你年长时,还能保持你的不满,并带着喜悦的活力以及深挚的情感,那么你不满的火焰就会带来不寻常的意义。
四 26
上海拜会刘定一老师,巧遇张老...席间听到一对:
早退晚退 早晚得退 早死晚死 早晚得死
自己还没有到这样的年龄,更没有如此心态,相信这是老人“宽心”之法。很多事情不必过于强求,对自己也是一个警示。
最喜欢的就是横批了,“早退晚死”:)
四 18
极少在自己的blog里全文转发别人的东西,一则院子小,栽不下大树,而一般小的还不上眼;再则用人家的花装点自家庭院,总有掠美之嫌。今天还是没有忍住,跑到邻居家的院子采摘了一朵,放到花瓶里,除了欣赏着方便,也用来款待访客。
晚上朋友聚会,席间谈论他读大学孩子的话题,顺便推荐了这篇文章,他竟有“这样的文章应该入选教材”的建议。这些天,每次遇到一些困惑...我都读一遍,从中获得力量。
生活中的“亲其师信其道”也在网络上延续着...
下面是转发内容[繁体原文]
目标是梦想的双脚,它会领着你向前走。当我们有许多目标要实践时,就难免会碰到冲突与阻碍,有些人会受不了挫折而放弃,有些人则在迈向终点前保持韧性,还有些人一直坐等美梦成真。对于那些一直努力面对挑战以达成目标的人,下面这则故事很能提振士气。
有个人在公园里的树枝上,看到一个蝴蝶的茧,有天,他突然发现这个茧上面,有个小裂缝,他就坐下来,并且一直观察它,茧中的蝴蝶挣扎着要从小孔里把 身体挤出来,但几个钟头过去了,看起来蝴蝶尽了最大力气,却仍然挣脱不出来。这个人决定帮蝴蝶一把。他拿了一把剪刀,轻轻的把茧打开,蝴蝶很容易的脱身 了,但奇怪的是,这只蝴蝶的身体肿胀,翅膀皱缩在一起,这个人持续的观察蝴蝶,因为他希望能看到蝴蝶的翅膀长大张开,把身体撑住飞起来,但事与愿违,这只 蝴蝶一直用臃肿的身体和畸形的翅膀爬行着,它永远无法飞起来。
这个人在心急和好心之下,自以为帮了蝴蝶的忙,却不知蝴蝶必须经油挣扎通过茧上小孔的过程,来迫使身体上的养分流到翅膀里,让翅膀长大,也才能在脱 离茧壳后,就马上展翅飞翔。脱茧而出前的挣扎,正是蝴蝶成长所必须穿越的过程。提早帮助蝴蝶脱困,反而是害了它。生活里或事业里的挫折,困顿和挣扎,也是 每个人成功前必须通过的考验。
我祈求力量,祂给我困难以使我强壮。
我祈求智慧,祂给我难题来解决。
我祈求兴旺,祂给我头脑和身体来工作。
我祈求勇气,祂给我阻碍来克服。
我祈求爱,祂带给我忧郁的人,来让我帮助。
我祈求恩惠,祂赐给我机会。
我没得到我所想要的…但我得到我需要的每件事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