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史努比之父查理‧舒尔兹:“从小到大,许多方面我都是非常失败的,简直一塌糊涂。”他小学时多门功课常常不及格,而到了中学,物理成绩甚至为零分,就连体育也不好...在学校没有人不认为他糟糕透顶,他孤独、落寞,如果有谁主动向他问候一声,他会受宠若惊,感动不已。

虽然在许多方面他是无可救药的失败者,从小到大他在乎一件事情便是画画。 他相信自己拥有不凡的绘画才能,并为自己的作品深感“自豪”。但是,除了他本人,他的那些作品从来没有其他人看得上眼。

他尝试着用画笔来描绘自己命运多舛的人生经历,以漫画语言讲述了自己晦涩的童年、不堪的青少年时光,一个学业糟糕的不及格生、一个屡遭退稿的所谓艺术家、一个没人注意的失败者。他的画融入了自己多年来对绘画的执著追求和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他1950年开始创作史努比系列漫画,五十年来史努比、查理·布朗等故事人物的触角,已延伸至全球七十五个国家,透过21种翻译本刊登在2600家报纸上,以及3亿本漫画和50部卡通,估计每天陪伴3亿5千万度者一同欢笑。

他两度获得漫画艺术最高殊荣“鲁本奖”(Reuben Award), 1978年被选为“年度国际漫画家”,1990年得到法国文艺勋章,并多次登上《福布斯》(Forbes)杂志年收入最高艺人排行榜,成为历史上最富有的漫画家。 从梵婗那看到这传说中的查理‧舒尔兹的哲 ...

You don't have to actually answer the questions. Just ponder on them.
Name the five wealthiest people in the world.
Name the last five Heisman Trophy winners.
Name the last five winners of the Miss America pageant.
Name ten people who have won the Nobel or Pulitzer Prize.
Name the last half dozen Academy Award winners for best actor and actress.
Name the last decade's worth of World Series winners.
你不需真正回答以下问题,只要想一想便可以。
列出五名世界首富。
列出海斯曼奖杯最近的五名得主。
列出最近五年的美国小姐选美优胜者。
列出十名曾赢得诺贝尔或普利策奖的得主。
列出近期六位奥斯卡最佳男演员或女演员得主。
列出这十年世界棒球大赛优胜者的身价。

How did you do? The point is…
none of us remember the headliners of yesterday.
There are no second-rate achievers.
They are the best in their fields.
But the applause dies…
Awards tarnish…
Achievements are forgotten.
Accolades and certificates are buried with their owners.
你觉得这些问题如何? 想引出的重点是:
没有人记得昨天的头条新闻。
没有人理会亚军的成绩。
这些人都是在他们行内最好的,
但掌声会过去…
奖项会被玷污…
成绩会被遗忘。
荣誉和证书也只会随着他们的主人被埋葬。

Here's another quiz. See how you do on this one:
List a few teachers who aided your journey through school.
Name three friends who have helped you through a difficult time.
Name five people who have taught you something worthwhile.
Think of a few people who have made you feel appreciated and special.
Think of five people you enjoy spending time with.
让我们试试另一个测验。 看看你会做得怎样:
列出几位在你学生生涯中曾协助你的老师。
列出三个曾经帮助你渡过难关的朋友。
列出五个曾教懂你一些重要事项的人。
想想几个曾赞赏你,令你感到特别的人。
想想五个你最喜欢交往的人。

Easier? The lesson:
The people who make a difference in your life are not the ones with the most credentials, the most money…or the most awards.
They simply are the ones who care the most.
这个测验应该比较容易吧? 测试的教训意义:
能够在你人生占一席位的,不是最高资格,最多财富或最多奖项的人,而是那些关心你的人。

附梵婗的理解:
You don't have to be the top to make a difference. You just need to care.
你不一定要成为世界之最以帮助别人或贡献社会,你只需要多些关心你身边的人便可以。

27

校园网上看到万紫千红育才园摄影大赛作品,喜欢这幅《花语》(北校区石永祥老师)。


@求师得:夏天来了,春天的那些花儿谢了...

@求师得:初夏是春。草坪上孩童在嬉戏,杨树下少女在歌唱,小路上青年在奔跑,浑河边老者在垂钓...让我看到这些就是我的美好生活了。
@求师得:贪吃的孩童看到垂钓者,羡慕的往往是网兜里的收获;忙碌的青年看到垂钓者,羡慕的多是夕阳下的那份闲情;而暮年的垂钓者又会羡慕什么呢?想必的是孩童的胃口和青年的充实了...

@求师得:树林里,树是树,草是草,你我是那枝头的小鸟;城市里,树是草,楼是树,爬上高楼看日出。
@求师得:城市是个很奇怪的地方,在这里,树的种子发不出树,人的希望却能长出参天的楼。在这里,被呵护的是树是草,被直接推倒的却是楼房...城市是个很奇怪的地方,这里反的是自然,这里是欲望的天堂。

@求师得:我们的民族“勤劳”又“勇敢”?如果说有形的长城和无形的长城是一种见证的话,那更能证明我们的民族容忍和迁就。想来勤劳的赞美更如《肖申克的救赎》里的体制化,而勇敢的表现何不是《楚门的世界》的被操控呢。

@求师得:勤劳在贵国是不是被过度的赞美了呢?想来勤劳的其反义词未必就是怠惰,恬静该是另外的一种选择,只是劳苦的大众没的选择。为什么要极力赞美勤劳呢?耕牛的头脑里该没有什么非分的想法吧,任劳任怨本的勤劳本是勇敢的抑制剂,不过我们的民族却是既勤劳又勇敢。
@求师得:这里,热闹得出奇,却永远只有勤劳和奉献的旋律;这里,即便是心底的呐喊也不敌喇叭里的喘息...这里,是麦克风统治一切。

@求师得:当我们赞美一个人如工蜂一样的勤劳,是否考虑过勤劳很多时候是一种无奈而不是一种选择呢。蜜蜂的社会群体里,蜂王和雄蜂具备繁衍的功能,而自身发育不全的工蜂也只好完成剩下来的工作了。

@求师得:“有的学生一回家就偷菜,有的家长和孩子一起玩,还有的怕孩子偷菜影响学习,平日里就由妈妈代劳...”唉,我着老古板是跟不上时代了。
@求师得:凡是冲动的行为前都会有冲动的表达先。
@求师得:那就消失吧,那是另一种的存在。

@求师得:以前说“风调雨顺”只关乎农民的收成,因为工人是“旱涝保收”的。现在再看“风调雨顺”,更像是对人自身安危的担忧,想来人自己也不过是自然界里的一种农作物罢了。

@求师得:太阳辐射到地球的光以黄绿光(550nm)能量最强,恰也是我们人眼睛最为敏感的颜色,这样人就能看到最多的东西...想来这该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那么一直被我们所颂扬的善的光辉为何没有基因上的体现呢?不是进化时间的问题,就是善恶难辨了。

@求师得:好孩子不是夸出来的:一美国课题组对400名五年级学生调查,那些被夸赞聪明的孩子倾向于不接受艰难任务,他们知道只有当他们取得好成绩才能获得认可。对此专家建议:对儿童称赞的重点应放在他们所付出的努力,而非结果上。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孩子对对和错的恐惧心理,才会让他们积极面对新的挑战。

@求师得:课堂上所谓自主的知识探索并非好奇心驱动,更像是“算说了”的政协会场,学生的沉闷何尝不是大人民主生活的写照呢?!教育改革的推进需要社会变革的条件,经济的、政治的...想来教育的结果也是教育的条件。

@求师得:一张纸,光的一面,麻的一面,而我更喜欢麻面上书写的感觉和视觉。是天性里具有跌宕的审美取向,还是非坦途的人生也让我有了这样的喜好?

@求师得:一直奢望着能有足够安全感的教学氛围以及生活的环境,也一直固执地要把这幻想实现。偶有成就,多有挫折,常有感慨。

@求师得:http://t.sina.com.cn/qiusir
@求师得:http://t.qq.com/qiusir

25

亚里士多德(Aristotélēs,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腊)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的老师柏拉图(坚持挥手动作的那位),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师徒三人被普遍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优秀是一种习惯。

伽利略(Galileo,1564年-1642年,意大利)史蒂芬·霍金说,“自然科学的诞生要归功于伽利略,他这方面的功劳大概无人能及。”(科学的开始)1伽等于1厘米每二次方秒(1 cm/s²)
名言:世界是一本以数学语言写成的书。你无法教别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别人发现一些东西。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去世一年后的同月牛顿出生。

艾萨克·牛顿(Sir Isaac Newton,1643年-1727年,英国)拉格朗日常常说牛顿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天才,他还曾经评价牛顿是“最幸运的人,因为我们无法再找到另一个世界系统来确立。”蒲柏被牛顿的造诣所感动,写下了这一著名的诗句:“自然和自然律隐没在黑暗中;神说,让牛顿去吧!万物遂成光明。”(后来,神说,爱因斯坦你去吧,一切回复到黑暗...)
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还与莱布尼茨独立发展出了微积分学...
名言: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年-1867年,英国 )“电学里的牛顿”。爱因斯坦在他的学习墙上放着法拉第的一张照片,并将其与牛顿和麦克斯韦尔放在一起。在他有生之年中,他推辞了封爵并且两次拒绝成为皇家学会的会长。
为了纪念法拉第,电容值的国际单位被命名为法拉(Farad, F)
名言:一旦科学插上幻想的翅膀,它就能赢得胜利。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1831年麦克斯韦出生。

麦克斯韦( Maxwell,1831年-1879年,苏格兰)对基础自然科学的贡献仅次于艾萨克·牛顿、艾尔伯特·爱因斯坦。牛顿的经典力学打开了机械时代的大门,而麦克斯韦电磁学理论则为电器时代奠定了基石。1931年,爱因斯坦在麦克斯韦百年诞辰的纪念会上,评价其建树“是牛顿以来,物理学最深刻和最富有成果的工作。
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数学。创建并领导了英国第一个专门的物理实验室卡文迪许实验室。

约瑟夫·约翰·汤姆孙爵士(J.J.Thomson,1856年-1940年,苏格兰)1897年他的发现为人所知,并在科学圈内引起了轰动,并最终于190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极富戏剧性的是,他的儿子乔治·佩吉特·汤姆孙(G.P.Thomson)后来因证实电子是一种波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生之一是欧内斯特·卢瑟福。

原子物理三剑客:卢瑟福、玻尔、费米。

卢瑟福(Rutherford, 1871年-1937年,新西兰),核物理之父,“原子物理学的牛顿”,开拓了原子的轨道理论。为纪念他,第104号元素被命名为“鑪”。
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卡文迪许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刚到剑桥整日埋头苦读,被看作“光会挖土的野兔子”。他创造了术语:α(阿尔法)和β(贝塔)射线...

卢瑟福的学生有丹麦的波尔。
玻尔是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领袖。玻尔创立的量子力学,更是20世纪物理学的一场革命。他与爱因斯坦为了量子论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科学论战。

费米是一个妙趣横生的意大利探索者、一位全能的实验和理论物理学家。是他实现了第一次受控原子核链式反应,为人类发现了强大的新能源——原子能。杨振宁称他为“20世纪所有伟大物理学家中最受尊敬和崇拜者之一”

卢瑟福是个业余无线电发明家,而且是个顶尖高手;玻尔对航海情有独钟,还喜欢踢足球,年轻时曾担任丹麦国家足球队的守门员;费米是个浪漫的“飙车族”...

“名师出高徒”。卢瑟福的学生中,出了1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玻尔的门生和手下,有8位诺贝尔奖得主,包括他的儿子小玻尔。玻尔研究所因此被誉为“诺贝尔奖的幼儿园”。费米的学生,有6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有两位,就是来自中国的青年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1955年)被誉为是现代物理学之父及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了六篇划时代的论文,100年后的2005年因此被定为“世界物理年”。
名言:逻辑带你从A点到达B点,想象力带你去任何地方。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我喜欢旅行,但我不喜欢到达。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牛顿、拜伦、麦克斯韦、哈代、维特根斯坦、罗素、拉吉夫·甘地

卡文迪许实验室(Cavendish Laboratory),也就是英国剑桥大学的物理系,由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于1871年创建
历任实验室主任(卡文迪许教授):麦克斯韦、斯特拉斯、约瑟夫·汤姆孙、欧内斯特·卢瑟福、威廉·劳伦斯·布拉格...
重要的研究成果:约瑟夫·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电子。詹姆斯·查德威克发现中子。乔治·汤姆孙进行电子衍射实验,证明波粒二象性。1953年,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

苏格兰名人:开尔文William Thomson (1824 - 1907)温度单位、麦克斯韦Maxwell (1831-1879)电磁场理论、皮兰斯Pillans (1778 - 1864)黑板、彩色粉笔.、瓦特Watt (1736 - 1819)蒸汽机、贝尔德Baird (1888 - 1946)电视、贝尔Bell (1847 - 1922)电话、弗莱明Fleming (1881 - 1955)青霉素...

18

最近织围脖织习惯了,很少有耐心来这里仔细梳理一下平日的心得感受,甚至连每周微博都懒得整理...一个“他奶奶个腿的”就很能代表近期的工作和心情了。

近期的思考主要在微博的互粉话题上。你看看微博上的那些围脖很少、关注的更少,就是粉丝特多。如果这是什么影什么歌星什么星的话也正常,可是那些非要代表大众说话,甚至把民主当成包装的...都说社会浮躁,名流也大玩明星这一套。
hwb197.jpg
@求师得:新浪弄了个V认证,在名字上搞特权,网友就自己加W,用两V来抗争。而互粉是对只陶醉被关注名人的一种嘲讽,也是双向关注的诉求。尽管大有临劣币逐良币的可能,但革命总要付出代价,起哄也会很开心。
@求师得:单向的关注是不公平的根源!既然新浪把社会的不公平带到这里,我们就从这里改变不公平的社会。

@求师得:当你看到那些名记和名授也找个角落孤芳自赏地谈论着什么民主的时候,其实众生是不需要他们的民主。也正如流氓也扯个大旗高喊爱国的时候,他们的国本就不需要众生去爱。

@求师得:社会是真正复杂的系统,不仅直线非两点间最短,就连方向也常无实际的意义。有时听所谓成功人士的经验分享,多如交通台的路况播报,被推荐的无非是一条即将拥挤或是已拥堵的路线。人生路上更多需要耐心驾驶,而独辟新径就需要胆识了。

@求师得:足马的年代在意路途的远近,时下的交通更关心路况和天气,而信息高速路上的传送都是光速的...以后距离的表征更凸显的会是时间的参数了。
@求师得:我是生活的长工,那万恶并不是旧的社会。
@求师得:我不能度众生,就让众生度我。

@求师得:网络上的“勤”就是多动一下手指,想知道什么就会知道更多;网络上的“懒”就是手指动个不停,即便是无趣也被有趣地分享。慵懒是勤劳的后果?

@求师得:和光波的极短波长相比,声波的波长要长得多,也就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井底之蛙尽管所见天小,但井并不妨碍蛙声的传播。反过来想,发声大并不代表见识广。

@求师得:对于一个密闭的容器,就算它透明到让足够的阳光照入,就算可以随时从里到外的清洁...这些都远远不够,它只适合保存标本。被长久和普遍诟病的教育,不在于光线的不充足,不在于清洁的不及时,只要还是在那封闭的容器中,就会有这样的问题。

@求师得:从《勇敢的心》知道华莱士,没想到苏格兰还出过那多的名人:弗莱明(青霉素)、贝尔(电话)、瓦特(蒸汽机)、皮兰斯(黑板和彩色粉笔)、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贝尔德(电视)、开尔文、亚当·斯密斯、柯南·道尔...

@求师得:没人夸赞你犀利,你该庆幸,至少你还不是犀利哥;没人把你当凤凰,你也该知足,眼下的你还不是凤姐。
@求师得:真的老了,只是心理上还没有习惯。
@求师得:美出于爱美?善始于伪善!很多事如果连装都不做又是什么效果?

@求师得:本就没有真正的博学和永久的权威,互联网只是让事实更透明。想来师道的尊严更是一种机缘,如果说学校是学生成才的土壤,那教师就是学生的冬春夏秋...
@求师得:被纪念的是痛苦,忘却或是一种康复。
@求师得:失的魂带着塞满悲悯的落的魄,想依赖却无处依靠的落寞,如此即是百无一用的境遇了。

@求师得:问题?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就不是什么问题;道理?不想就明白的就不是什么道理;方法?自己都无法身体力行的就不是什么方法...现实并不在乎你发现了什么,论证了什么,甚至尝试了什么,现实看重的是你拥有了什么。

@求师得:白天期中考试。晚上值班。我批卷。孩子们看书。《忏悔录》、《金刚经》...
@求师得:下班,一起走在学校的甬路上。C哥看了一眼那含苞的桃花,对着葱郁的杨树不无感慨道,这叶子红得真快呀~
@求师得:翻开那满是灰尘老照片,让人怀念的不仅仅是曾经的年轻,更是那无比轻松的笑容。

@尘上花开:有些儿童有思考的习惯,有些教育却在铲除这种习惯。 有些儿童有梦想的翅膀,有些教育却在折杀这些翅膀。
@求师得:教育的社会性是其时代性和阶级性,在整体上并不是为个体考虑。既然我们的社会在物质上还远不能按需分配,那个体的成长自然也就不能按需发展了。
@求师得:被现实教育委屈的几乎是所有的人,因为没有人足够幸运。而让人像人一样学习,表面上是最基本的诉求,实现起来却是最高的理想。

@求师得:http://t.sina.com.cn/qiusir
@求师得:http://t.qq.com/qiusir

11

最近有点微博控,应警觉。但愿有些事情想明白后会好转。原本对信息技术与知识传播影响的关注迁移到对网络生态的敏感。碎片化了的观点,碎片化了的感受,也碎片化了的生活...

@求师得:生活向来是不能被改变的,所有改变现状的企图中,最先改变的是自己。也不要寄希望于网络,社会网络化的进程中,网络必先被世俗化...呵护自己的天赋,成长才是最好的改变,而成长的每一天都是青年节。写给今天和一个月后的今天。(写在五四青年节)


@求师得:蛮横的一直不肯走,五次三番的,羞涩的总算有机会登台了,可刚一露脸,报幕的就提示下一个节目,早在一旁的自然理直气壮的冲上来。这年头落寞最是羞涩的春呀~

@求师得:为何我的生活如此吝啬,万般的辛苦才换回那一丁点的幸福;为何我的生活又如此的无常,小的不开心也会被收回所有的奖赏...我依旧努力地生活,不为那大口的品尝,只为看到幸福曾在我身旁。生活,你给我的我全都还给你,能让我看到她就是所有的补偿。

@求师得:生理上绝大多数是异性恋的人,为什么在观念上却表现为完全的同性恋呢?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赞同的只是我们好奇的和希望的,而反对的往往才是我们真实的自己。

@求师得:“让懂教育的人办教育”就如让懂经济的官员抓经济一样,最浅显的道理也是最难破解的难题。执着也有梦想的总理,民众需要家宝长大。

@求师得:微博一样是某种社会关系的外显,而不是改变。不同以往的是舞台中央的也是群众演员。大鱼的朋友是一种对等,相同的彰显或是互补的交换。只是虾米们还不明白...
@求师得:新浪的“粉丝”在QQ上叫“听众”,我倒觉得该称“围观”数。集市上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不是叫卖打折的就是杂耍卖艺的了,当然“犀利哥”上街才最具效果。我是出来打酱油的,好奇看看热闹。

@求师得:时间是一道长久禁闭的风景,偶尔的局部开放,涌入的人群并不是去欣赏,而是迫不及待地刻下某某到此一游的纪念。微博更像是被开放时间里那段城墙上的涂鸦。

@求师得:我们怀念夜不闭户,是不想把家门口遛弯的都看成贼;我们想听朗朗读书声,可如今校园附近的都成了匪。看着学校成了战场、放学成了凯旋,不得不感慨比天气更恶劣的是时下极端的社会风气。我们要怀念还会有很多。

@求师得:不能分享阳光,那就独享孤独吧,她是你阴天里的一抹亮色。
@求师得:有的路本是阳关道,奈何行之者甚众就成了独木桥;有的路本是旁门左道,从之者寡却常成为捷径。人生的路并非一定要有宽度,不堵的就是大道。

@求师得:风景不仅是视觉扑捉到的影像,更是由此引发头脑的想象。如春水之异于秋水,无关乎形,而别于境,实为之前之后的不同。
@求师得:阴天。监考。七班窗台花盆上的“植物危险,小心喂食”的贴士,在此时和弱小植株的反衬并无喜感,倒是唤起了心底的一丝恐惧。

@求师得:都说教育摧残了多少学生的个性,可谁想过和平年代里,军队埋没了多少勇士、监狱又囚禁了多少好汉呢?现实的教育正是为减少如此悲剧的发生。但当你看到弱的从了军、庸的从了政,这才是教育的喜感。

@求师得:医大二院看同事。电梯异常拥挤,里面的小孩都哭了,年轻的妈妈哄着“宝贝不哭,叫妈妈。”此时一中年男子气喘吁吁挤进电梯来,长出一口气,“哎呀我的妈呀”...
@求师得:不得已挨着个垃圾桶坐...手边的废纸随手就扔了进去,哈哈,挺方便的,不看也不想也不错呀。
@求师得:夜行,但见黑的天上开着白的云,一朵一朵的,连日的阴霾尽散,明日的阳光已洒在身上了。

@求师得:社会是真正复杂的系统,不仅直线非两点间最短,就连方向也常无实际的意义。有时听所谓成功人士的经验分享,多如交通台的路况播报,被推荐的无非是一条即将拥挤或是已拥堵的路线。人生路上更多需要耐心驾驶,而独辟新径就需要胆识了。

@求师得:http://t.sina.com.cn/qiusir
@求师得:http://t.qq.com/qius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