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1

一大早出门,电子屏上提示还有一天,如常预交了下一年的物业费。前日食堂里几位就约好了打今年的最后一场球,上午办公室里批完卷,也读完剩余两本书的笔记,还吃了学生包的冬瓜馅饺子。中午回家补了半年的觉,傍晚年终大清扫,略有倦意,还是习惯性坐在书桌前,最后梳理下还是有些杂乱的文思。离右手最近的地方摆着目前最喜欢的50本书...

“未来在他们的背后,而过去则在眼前渐行渐远。”现代生活带给我和古希腊人相反的感受,未来渐远,过往从背后绕前。“为何我的生活如此吝啬,万般的辛苦才换回那一丁点的幸福;为何我的生活又如此的无常,小的不开心也会被收回所有的奖赏。[?]”生活于我十年一轮,像是西西弗斯的宿命,“荒诞的英雄”走不出塑性碰撞的循环。

《费曼的彩虹》的作者蒙洛迪诺说,自己能争取到最有价值的资产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教书是我喜欢的事,教学占据了生活的大部,我的生活也全部和教育有关,但这几年却时不时蹦出个“是不是可以不工作了”的选项。令人失望的不单是内卷的环境,让我错愕的是这些年遇到了什么样的人和经历了什么样的事,对要从一而终的单位和要坚守一生的职业从痴爱扭转到厌恶。谈及两件事会触动我的泪点,一个是希望,一个是放弃希望。

“只是不断地上课、上课、上课,一直上到你心灵枯竭,创造力也消失了。而你成了一部机器,不断地对那些如潮水般涌来的天真学生重复同样枯燥乏味的教材。他们不了解为什么你变得这么乏味,因而对你失去了尊敬,还使你恶名昭彰。”《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里的这段也是我日常的写实,自己更像是一辆不曾保养也没保险的共享单车,即便完好也有随时被推入浑河的风险。《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我是不是可以写本“丧失为师的资格”呢。

视勤奋为信仰,但鼓励犯错;视自主为为人的尊严,鄙视旁观。工作二十五个年头了,对惰性仍“宁可愤怒,也不放任”,但对教师而言,不友善就像做坏事,也由此多遭诟病,对教育的执念会置自身于险境之中。“我没有责任要符合他们的期望,这是他们的错,可不是我失败了。”“以一种健旺的精神拒不赋予几个偶然的污点以真正的意义是令人愉快的。”理查德·费曼和阿兰·德波顿的话很有说服力,而对用心发力的我来说还是受到了伤害。威曼说“当从事一项学习活动时,你需要有人来支持你成长”,教师支持学生的成长,谁支持教师呢?沃勒提出“恢复教师的人性”,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反而是太阳底下最需要光辉的人。

《孤独的力量》里提到德语和日语中的“教育”都有“自我形成”的意味,弗兰克尔也说“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作为教师,首要的教育是“形成”自己,蒙田也说过“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得写意”。最初以为费曼师从冯·诺伊曼的“社会不负责任感”仅是一种调侃,直到知道“美德”的希腊原文是指“卓越”,而希腊士兵神勇的原因“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对别人的责任感,而是对自己的责任感”,更理解斋藤孝“憎恶平凡人”。没有选择放弃,并不是生存的压力或是亲朋的劝阻,是习惯了工作带给我的节奏及赋予读书的意义。隐忍之后会发现,反倒是那些局限才是成全自我的机缘,就如《断取力》里“建筑的乐趣在于条件受限”,也如岸见一郎在《被讨厌的勇气》里提到阿德勒的“不幸”对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人类的进步总被一种对于现成结论的先天性对抗所阻挠。我们天性乐于重新探索人类已经历的所有荒唐、愚蠢,这令我们裹足不前,将生命太多地浪费在发掘已经被他人苦心记述的广泛事实之上。”对比阿兰·德波顿的说法,自知求学时证明少空想多、工作后读书少思辨多是过于平凡的主因。回顾这一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读到好书了,这是一种绕过“重复发现轮子”的捷径,也是追求“美德”的通途。想到要在六十岁之前再读二三百本书,很兴奋,也有点惶恐。下一个本命年,我会教育出一个怎样的自己呢...

一早进校,挂霜的刷脸机旁的喇叭里,循环播放“同学们,请戴好口罩,自觉排队...”全员核酸检测的沈阳正处战时状态。如果说​​核弹是科学培育出的野兽,这冠状病毒可是能快速寻找宿主的魔鬼。野兽用暴力改变地貌、侵害身体,而魔鬼则用恐惧囚禁、损毁文明。对阵野兽,政治家展示过智慧,这场战疫是科学的机会。“无论风暴把我抛到哪个岸边,我都以主人的身份登岸。”相比塞内加的豪迈,我更接近泡利的助手也是汤川秀树好友韦斯科夫的谨慎乐观,“对于人类来说,听天由命可能是重要的;我不得不失望的时刻可能来到了。但是我还没有丧失希望。” ​

2020,这个世界不好了,我的世界又何曾好过。2021,这个世界还会好吗?我的世界还能更糟吗?还是相信2061,科学,请加油!

2020

·[?]图片via(摄影师忙于防疫,今年的新年照要拖后了。)
·[?]2020新年照~~~
·[?]图(2020)书

On this day..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