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还在三环上就觉得今天的云挺特别。一回到家果断爬上阁楼~~~




15


先有烟花后有银河;现有了你,后有了世界。

big bang

宇宙不过是上帝的一场烟花秀

烟花创造了世界,上帝说还要有爱。

人生多彩,父亲只给了三个原色···

那孩子妈妈说黑龙江那嘎达不允许放烟花,BaYuBay阔以~~~

时光暂停,烟花凝固

烟花还在秋天创造了菊花

[?]向海风许愿······

24


昨天看了《企鹅课》,有句台词印象深刻,Life is for the living,很合我跑鞋上的那句 To Run is to live!何况还是雨天,即便昨天和前天跑了···

以后跑步还是不带手机了,那样跑步不够专心。



23

2020A
2020A
是之前没特别留意,也可能是年龄大了对不同颜色的敏感度有变化,今天彩虹的紫色很鲜明。
2020A
尽管昨天跑十公里了,看在彩虹的份上,今天五公里吧~~~
2020A

10

@qiusir:政府为选拔儿童任官或赐予奖赏而举办考试,可追溯到汉代。唐代更正式设立“童科”选拔10岁以下的男童。宋代(1266年)废止了这整整持续了10个世纪的童试,是中国历史上真正“发现童年”的时期。“童子每当就试,止在念书,背经则虽似精详,对卷则不能读诵,及名成贡部,身返故乡,但刻日以取官,更无心而习业,滥镯摇役,虚占官名……””又今之童子,比号神童,既幼稚之年,察神异之性,语言辨慧,精采英奇,出于自然,有则可举。窃闻近日,实异于斯。抑嬉戏之心,教念诵之语,断其日月,委以师资,限隔而游思不容,仆跌而痛楚多及,孩童之意, 本未有知,父母之情,恐或不忍。””人材贵乎善养,不贵速成,请罢童子科,息奔竞(拉关系、行贿、走后门),以保幼稚良心。”#乱翻书《学以为己》


@qiusir: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编选的《小儿语》收录了些谚语教人过平静、朴实而谦逊生活的谚语,“事不干己,分毫休理”、“一争两丑,一让两有”;“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等这些格言在400年后的今天仍广为人知哈哈。#乱翻书《学以为己》
@qiusir:“只要探究传统中国教育的思想或学术史,尤其是其最后阶段,即可发现道德人格几乎可以说是所有哲学思考唯一的根本关心。明太祖朱元璋利用这项道德关注遂行社会与思想控制,结果这种做法又受到王阳明倡导的哲学思想所强化。于是,学问的追求就此不再是政府的责任;官方极少鼓励这种活动。”“数学教学原本是国子监里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明代前三人皇帝在位期间只有零星几项记载。在此之后,更是完全看不到数学教育的记录。简言之,在宋代教育的博学兴趣影响之后,严肃的学习活动出现了衰退。”这样想来,现行高考物理被弱化才是常态,而政治化的语文早该是独大的一科呢。#乱翻书《学以为己》

@qiusir:“中国社会虽然经常被视为具有权威或顺服的特质,中国的教育理想及教学法却强调天赋的差异以及因材施教的观念。”“当时童年受到教育实践中的威权所拘束,以致儿童没有机会成长为自由的人。”#乱翻书 《学以为己》 ​​​​

@qiusir:“元代把科举考生区分为汉人与非汉人的做法,到了明代即被明太祖下令废除。不过,1397年却出现了另一种歧视,因为那年省试及第的考生全都来自南方。这个现象随即掀起激烈争论,质疑科举是否特别不利于北方人。于是,政府在1425年下令省试需依考生家乡所在地区不同而个别评分。全国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地区,每个地区各有其进士配额。”宋朝时,北方人司马光就建议在省试中采取配额,但遭到南方人欧阳修的反对而没有实施……

后台说是七年前整理过,重新看像是近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