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于彬彬和陈曦因为要参加学校的毕业典礼,只能通过电话连线的方式接受采访,配合录音的是大屏幕上播放的几幅在清大的照片。[选清华读书的自然有说服力,学校、编导、老师都乐意,但对公众来说这只是个案。]
没有来得及吃午饭,应编导的要求十二点就带着学生到了辽台,faint,一点才开录,也不准备点盒饭...很过意不去学生饿着肚子:(休息大厅的凳子上散落着饭粒,看来电视台不仅不够人性化,卫生管理也是个问题。[当老师久了很容易挑剔,特别是卫生。]
休息大厅的提前接触
也好,时间还早,编导把小炘炀领过来,难得的提前接触机会。而他似乎并不在意编导的介绍,知道是学生就直接问“考了多少名?kidxy.gif
我尝试着和他沟通,知道我是老师,他总是自言自语:“我怎么说怎么有理,你怎么说怎么没理。”这让我惊讶。
我问他“场”的概念,答得不好[这样过于抽象的问题也难为他了],不过对“场的分类”说的很清楚,磁单极的话题也说的头头是道...我又问他“通电导线间的作用”,他开始迟疑,不像最初那样口若悬河了,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做过这样的题目,第一次算错了,但很快找到了问题的所在,这已经很难得了,逻辑思维很强。[说是用了三个月学完了高中课程]最后手指的游戏他到很感兴趣,不过以一一中招。
还是我的学生狠,一个“海盗分赃”的问题可给人家难为得团团转。[一个10岁的孩子,高考505,我们还能期望他什么呢?]
我让他给我的学生提个问题,他说自己只会回答问题,不会问问题。这才注意他思维中有很多应答模块,可能是这些天成为了名人的缘故,相信小家伙也经常碰到好奇好事者。
尽管我和他提到爱因斯坦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等观点,他并不在听。[后来发现他很少集中注意力倾听,常有漫不经心的表现。]
当学生问他为什么不再读一年考一个好大学,他说“人的忍耐力是有限的。”[后面的访谈才知道他的一些话都是大人所言,记住了并时常套用。]
录制现场的冷眼旁观
下午录像开始了,演播厅里还算凉快,不过编导费了很多的口舌才从赞助方队前排腾出个座位给我这个“嘉宾”。到了现场才发现主持人竟然是司马南。
印象中的司马先生和现场作主持人的风格差别很大,蛮能调侃的,从啤酒的脑筋急转弯,到套用白岩松大肚子说,有点像老师课前的调动,艺人叫踩场子?
不过今天这个反伪英雄可被“儿童大学生”难为坏了。小炘炀一会仰着,一会斜着,一会转动靠背椅,一会发动小汽车,一会摆能胸麦...最后干脆站到凳子上。而任你主持人如何调动,还时不时打个哈欠,伸伸懒腰,不时发出几声“狂笑”,变一下声调。
而在语言的逻辑上,小家伙经常用“当然了”“所谓的”...抽冷反问主持人,毫不顾及[也不知道顾及],大有见佛杀佛的态势。最有代表性的是回答主持人的一个问题,“首先”...说了一大堆@#$#@,“其次吗,我就不会了!”“都说了些什么呢?实际上我根本没有听”...[经常被考问的头脑形成了一定的应答机制,而缺少内容的过多逻辑训练反而单调。]孩子提到这些天记者采访还没有结束,没有心思学习了。]
炘炀的父母也被请到台上来,原本以为小家伙会收敛,没想到更加“放肆”,干脆躺到爸爸的怀里,动不动抢过话筒习惯性地说“大家好,我叫张炘炀!”时不时地插话,用的都是成语或术语,比如“爱不释手”、“相似形”、“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原本以为父亲会有什么大的目标,其实他很实际,最多考虑的是就业问题,甚至直白说“他长大了就是捡垃圾也比别人多工作10年,多为国家作贡献!”[工作年限是那么重要吗?培养他牺牲的时间如何补偿?]一旁的他马上插嘴,“我才不捡垃圾呢,那是下贱人做的...我觉得人是有贵贱的!”当主持人问他是属于哪种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贵的,比你们要贵...”[在场的人哗然,后来他还说“外面到处是坏人”...相信大家更多的是担忧。父亲的脸色也很难看。]
据他的父亲讲,一次外公很生气地给家里打电话,说孩子竟然让他“闭嘴”。父亲坦陈自己因为这些经常打他,而其自己在这方面也无能为力。反复强调大家对小孩子要宽容。
尽管他多次强调并不逼孩子学习,但从孩子的一些话语中我们也有些觉察。“白培养你了”“培养你就弄个这样的下场”“不要钱的家庭教师”...[天生就爱学习的本来就没有,引导、督促不可少。]
我们经常以为童言无忌,而当一个儿童口无遮拦毫无顾忌地说着一些夹生的话,情景又是怎么样呢?
节目尾声的"专家"点评
司马先生把话筒先递给我...
我先谈了一下名称的问题,神童如果存在的话,那就不应该归为人的行列了:)天才的称呼更好些,新加坡等地多称资优。
常有人问我超常教育的问题,我总结为“天才本天然,百炼可成金”。一方面,学生的资质差异的客观存在,正如我们的身高体重的差异,乃至我们性格的不同,天才的天然除了从父母那遗传了基因,还有父母、伙伴、老师和周围环境提供的天然环境,如同种子落入肥沃的土壤、羊羔跳进丰盛的草场。另外一方面我更看重“百炼成金”,知识的学习可以跳级,但人的成长过程有很多是不能够跨越和被压缩的。
如果今天我们尚且可以说这孩子是成功的,我相信除了其天资聪慧,更大的功劳是父母的教导。而超常教育也不仅仅是什么天才的教育,更现实意义的是教学方式的超越常规。而如果所有的孩童都有炘炀的条件,那505分还是不是一个值得表扬的分数?相信我们所惊异的就不是10岁儿童考取“所谓天津最好的二本”了。[如果你的孩子刚出生就会说话你会有什么感受?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可要负责到底啊。]
另外一位大学老师的话似乎重了一些,他总结了几个悲哀,具体记不清了[似乎有如此心智不全的人都能考上大学是对当前教育应试的莫大讽刺],反正是炘炀父亲的情绪有些激动,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把对孩子的爱,对自己工作的付出都转化成一种敏感的保护。他自己也坦陈反对者很多,特别是老师,而此时孩子插嘴说“所谓的教育专家都是混饭吃的!”[相信这是孩子父亲长期面对反对的声讨,在家面经常说的牢骚话。]
办公室内的自我反思
自己带去参加节目的学生也不是如何的开朗,而对10岁的小炘炀我们更不该奢望些什么。但从这件事情上,我们似乎更能强烈感受到教育的多面性复合性。眼下的教育仅仅关注如何让木桶上本来已经很长的那块木块更长,就算变细了也不顾及,哪怕是漏水了,因为社会的舆论导向似乎仅仅关注单块木块的长度。但个体生活取决于它盛水多少。
对比小孩子多次提到“人的忍耐是有限的!”看到他的表现,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觉得重复的必要。没有一定的“对重复的忍耐力”,相信连他父亲提到的捡垃圾都不合格。人生就是一种重复,可惜眼下这小家伙不会有耐心听我的话。
原本定性炘炀父亲是个有强私念的人,但面对一个资质优异的孩子,家长少有会作壁上观的。如果他真的进入了那所“天津最好的二本”[大学在招生的过程中往往会给很多的许诺,而到了需要帮助的时候,它的原则性更强。我有学生就面临这样的处境],成功地机会很小[退学?要不大学要配套小学、初中、高中,还要有生活老师],如果非要揪出一个罪人的话,不应该是孩子的父亲,我们的社会还没有提供足够多样性的教育选择。
眼下“自由教育”在滋生,想到马克吐温所过“圆形的人放到方形的格子里需要时间”,我倒觉得对孩子的要求还是传统一些好,人的社会性注定了社会给每个人的有限空间的方格子,而眼下很多家长却乐于看到自己的孩子“快乐”滋长,全然不顾其越来越大,越来越圆。
对常人,一个完善和谐的人优先于一个单方面杰出的人;一个勤奋的人优先于一个聪明的人。不要让个人的欲望在孩子身上膨胀,不要在教育上抱有任何幻想。
·"年龄比较小的神仙"
·此生“致远”
p.s.近来听到两条以前学生的不好消息,一个是浙江大学毕业后肾衰竭,赋闲在家;另一个是被大学退学,不知道思涵能否像衡阳那样,浙大退学后考取清华。教育的作用如何和家庭和社会状况相比?
·神童14岁考入大学 毕业前夕被学校责令退学
·神童毕业前夕被大学开除续:不知北京在什么地方

newsbyu.gif

On this day..

5 Responses to “"其次吗我就不知道了"”

  1. qiusir Says:

    刚才电视台打电话过来,节目首先在辽宁二套9:05播出。

  2. 蔡蔡 Says:

    今天才看到了这个节目,不知道是不是重播了。感觉那孩子的未来很迷茫。用他父亲的说法,早入学早工作……学校里能带给孩子关于就业的技能太少太少了。尤其在大学,完全是一个自我磨练的过程,那么小的孩子自控能力,从电视反映来看,基本上是没有的。同意丘老师的看法:天才本天然,百炼可成金。说得好!

  3. 匿名 Says:

    http://www.littlemay.tianyaclub.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28446&PostID=2193974&idWriter=0&Key=0

  4. qiusir Says:

    https://mp.weixin.qq.com/s/pxCx1tJCT_j52HcHxa9hgQ
    一起参加节目的几位,有的国内大学当老师,有的国外大厂...

  5. qiusir Says:

    中科大读书的学生特地发来链接,并调侃调侃我“超常教育专家”...周围的同事,甚至学生也偶尔谈论这件事。
    https://mp.weixin.qq.com/s/pxCx1tJCT_j52HcHxa9hgQ
    说来我曾经和学生和他上过节目,当初的主持是司马不是东西的那一头。

    特地找来视频看了看,两颗虎牙第一反应让我想到吸血鬼,唉,努力挣钱整整牙,这很重要,就如钱很重要一样。想起有日本教授教育学生先去挣钱然后再回来搞学问...

    我不同意是父母耽误了这个孩子,很多的家长都是这样,只是没有遇到智商140的孩子没他爸公务员的清闲....要找责任的话,供养他的父母、父母的父母、父母的父母的父母都有责任,他的那块土地和那片空气也是难辞其咎的。

    要说这博士超俗,也是大谈家里曾经辉煌过之类...很惊讶的不单是他的清瘦、虎牙,而是整个交流过程没想到自己该为别人做点什么...丧文化要兴起吗?

    张神童咋样相比,我倒是更想知道王神童的情况。
    最近对教育的困惑比以往更严重,比当初教育的纸婚年(工作五六年)还要迷茫,从教育的目的到教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