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1

一大早出门,电子屏上提示还有一天,如常预交了下一年的物业费。前日食堂里几位就约好了打今年的最后一场球,上午办公室里批完卷,也读完剩余两本书的笔记,还吃了学生包的冬瓜馅饺子。中午回家补了半年的觉,傍晚年终大清扫,略有倦意,还是习惯性坐在书桌前,最后梳理下还是有些杂乱的文思。离右手最近的地方摆着目前最喜欢的50本书...

“未来在他们的背后,而过去则在眼前渐行渐远。”现代生活带给我和古希腊人相反的感受,未来渐远,过往从背后绕前。“为何我的生活如此吝啬,万般的辛苦才换回那一丁点的幸福;为何我的生活又如此的无常,小的不开心也会被收回所有的奖赏。[?]”生活于我十年一轮,像是西西弗斯的宿命,“荒诞的英雄”走不出塑性碰撞的循环。

《费曼的彩虹》的作者蒙洛迪诺说,自己能争取到最有价值的资产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教书是我喜欢的事,教学占据了生活的大部,我的生活也全部和教育有关,但这几年却时不时蹦出个“是不是可以不工作了”的选项。令人失望的不单是内卷的环境,让我错愕的是这些年遇到了什么样的人和经历了什么样的事,对要从一而终的单位和要坚守一生的职业从痴爱扭转到厌恶。谈及两件事会触动我的泪点,一个是希望,一个是放弃希望。

“只是不断地上课、上课、上课,一直上到你心灵枯竭,创造力也消失了。而你成了一部机器,不断地对那些如潮水般涌来的天真学生重复同样枯燥乏味的教材。他们不了解为什么你变得这么乏味,因而对你失去了尊敬,还使你恶名昭彰。”《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里的这段也是我日常的写实,自己更像是一辆不曾保养也没保险的共享单车,即便完好也有随时被推入浑河的风险。《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我是不是可以写本“丧失为师的资格”呢。

视勤奋为信仰,但鼓励犯错;视自主为为人的尊严,鄙视旁观。工作二十五个年头了,对惰性仍“宁可愤怒,也不放任”,但对教师而言,不友善就像做坏事,也由此多遭诟病,对教育的执念会置自身于险境之中。“我没有责任要符合他们的期望,这是他们的错,可不是我失败了。”“以一种健旺的精神拒不赋予几个偶然的污点以真正的意义是令人愉快的。”理查德·费曼和阿兰·德波顿的话很有说服力,而对用心发力的我来说还是受到了伤害。威曼说“当从事一项学习活动时,你需要有人来支持你成长”,教师支持学生的成长,谁支持教师呢?沃勒提出“恢复教师的人性”,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反而是太阳底下最需要光辉的人。

《孤独的力量》里提到德语和日语中的“教育”都有“自我形成”的意味,弗兰克尔也说“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作为教师,首要的教育是“形成”自己,蒙田也说过“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得写意”。最初以为费曼师从冯·诺伊曼的“社会不负责任感”仅是一种调侃,直到知道“美德”的希腊原文是指“卓越”,而希腊士兵神勇的原因“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对别人的责任感,而是对自己的责任感”,更理解斋藤孝“憎恶平凡人”。没有选择放弃,并不是生存的压力或是亲朋的劝阻,是习惯了工作带给我的节奏及赋予读书的意义。隐忍之后会发现,反倒是那些局限才是成全自我的机缘,就如《断取力》里“建筑的乐趣在于条件受限”,也如岸见一郎在《被讨厌的勇气》里提到阿德勒的“不幸”对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人类的进步总被一种对于现成结论的先天性对抗所阻挠。我们天性乐于重新探索人类已经历的所有荒唐、愚蠢,这令我们裹足不前,将生命太多地浪费在发掘已经被他人苦心记述的广泛事实之上。”对比阿兰·德波顿的说法,自知求学时证明少空想多、工作后读书少思辨多是过于平凡的主因。回顾这一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读到好书了,这是一种绕过“重复发现轮子”的捷径,也是追求“美德”的通途。想到要在六十岁之前再读二三百本书,很兴奋,也有点惶恐。下一个本命年,我会教育出一个怎样的自己呢...

一早进校,挂霜的刷脸机旁的喇叭里,循环播放“同学们,请戴好口罩,自觉排队...”全员核酸检测的沈阳正处战时状态。如果说​​核弹是科学培育出的野兽,这冠状病毒可是能快速寻找宿主的魔鬼。野兽用暴力改变地貌、侵害身体,而魔鬼则用恐惧囚禁、损毁文明。对阵野兽,政治家展示过智慧,这场战疫是科学的机会。“无论风暴把我抛到哪个岸边,我都以主人的身份登岸。”相比塞内加的豪迈,我更接近泡利的助手也是汤川秀树好友韦斯科夫的谨慎乐观,“对于人类来说,听天由命可能是重要的;我不得不失望的时刻可能来到了。但是我还没有丧失希望。” ​

2020,这个世界不好了,我的世界又何曾好过。2021,这个世界还会好吗?我的世界还能更糟吗?还是相信2061,科学,请加油!

2020

·[?]图片via(摄影师忙于防疫,今年的新年照要拖后了。)
·[?]2020新年照~~~
·[?]图(2020)书

十一 23

转眼又要到年终了,心情却早早如岁尾了一般,是那种说不出哪好的不怎么好。草稿箱里的这篇小文都躺了快一年了,当是因为它没有口罩吧。
就要过去了的2020难说不是滞后的2012,这一年里,本就少的亲人又少了一位...

dog

花花
---记我心里的那条狗 2020年1月28日@8:23

假期里生物钟本就有些紊乱,而这几天更是备受惊扰,雾霾和疫情并不能改变人们放鞭炮的传统。大年夜里的辗转反侧中,记忆的荒漠变成了绿洲,一股脑浮现的小时候的人和事,让我觉得有必要写一下那条狗。起床、上楼,手指在键盘上的敲击像是在石碑上的篆刻,硝烟中的缅怀权当是一种自我的救赎吧。

一直觉得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才进化出的对过往的木然,连对父母的记忆都模糊了的我也记不清它的模样,印象中它是那窝土狗中唯一有白地的,也是最讨人喜欢的。逢人低头还脸红的我求人如登天,但为了得到它硬是厚着脸皮央求人家,邻居家大娘说,你们连饭都吃不上还要养狗啊?后来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那条狗还真的就归我了。

小时候遇到的狗多是凶的,不同的只是谁家的狗咬人更多而已,一度迷信人恶犬凶的说法。对村口有猎枪那家的狗印象深刻,每次路过都做好逃命的准备,生怕那铁链子断开。但我的那只狗却很温和,不仅没咬过人,不大时倒是被猪咬伤过。或许是因为这一点我才得到它吧,至少我的家不需要看护。

人的记忆里存放着些被挑选过的碎片,而我少有的几块刻画着美好的多和它有关。为了写作文去村后山坡那采风,或早或晚、日出日落,我看启明星、鱼肚白和火烧云,它或安静地趴在旁边或调皮去追逐麦田里的麻雀;那时我也是常吃不饱饭的,记得常帮佳木斯来的同学讲题,偶尔能得到小半个馒头的补偿。每到周六,村口的路上它总是远远奔来,所期待的礼物,无非是我在学校捡拾的硬度介于土块和石块之间的干粮;天气暖的时候一起晒太阳,会帮它抓痒痒,喜欢看它享受的样子,喜欢碰它湿湿的鼻子...不记得有人给我如此的陪伴,不记得有人对我如此的期待,也不记得有人于我如此的信赖。

离开的那天也下着雨,是连着好几天都在下雨。只顾忧心自己的前途,不曾想起和它道个别。村里的路很泥泞,想不起来是推着独轮车还是自行车,除了更落寞的大爷也没什么人送行。我和妹妹就这样走了,走了很远,坐上了汽车,坐上了火车...一路上不曾回头。就在那天,它在漏雨的窝棚里生了一窝小狗,也是为什么那天它没有追出来...

大学的假期里曾回去过,听人说起自从我走了那狗也离家了,还说多半是被人打死、吃了。但愿小狗们会比我和妹妹的命运好一点,没敢多问,估计也没有人在意它们的去向。此后很多很多年,再也没有回那个叫做天清湾的小村子,不需要“桃梨”了,连那老屋也懒得要。在我的内心里,一直不能放下的是对那条狗的愧疚。

孤儿的长成离不开很多人的帮助,但凡认识的都常有亏欠之感,但凡有可能也都想办法弥补一点。前些年,妹妹和妹夫替我回去过几次,除了大爷,每次都特别叮嘱带给邻居家大娘我的心意。而对于那条狗,却再也没有机会,我也就始终处于道德的谷底。当年是我离弃了它,头也没回,一眼没看。但在记忆里,它却总带给我美好。my DOG, my GOD!

dog

近年,朋友的狗偶尔来家,一起玩耍得也很是欢喜,但我不再养狗。其实也不是,是一直养着狗---心里的那条狗,一条被唤作花花的狗。

花花...

备注
[1]和妹妹确认了几个细节。她看过后说泪眼朦胧,说能活着算我们命大,还提醒我要好好珍惜。说最近很累,下周六能来家帮忙...
[2]当年送行的伯父疫情期间过世了,他老人家叫邱玉彩,内心亏欠他很多...
[3]佳木斯的同学大概是叫吕金铭,中学时没少分吃他的馒头。大学的时候他去过北京,还建议我读研究生...想来帮他讲题的过程我也进步不少...
[4]邻居是光富家,大娘小时候可能是得过天花,待人友善,妹妹回来说现在一个人住在院子里的小屋里...
[5]记得吉林的土坯房生产队还给过500元。妹妹说山东那一直没建完的老屋现在被村长的小舅子占用着...
[6]山东的老家,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桃树,一棵梨树,曾经住着有要“桃梨”困境的小兄妹...
[7]走的那天似乎是推着自行车,似乎朱焕文同学也在,据说他儿子也可聪明了...
[8]Tara在Educated[?]里写道:“像我这样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应该感激涕零才对,但我丝毫提不起热情。”山沟里爬出来的我能有今天,应该感谢每一个人,正如所有人也应该被谴责,包括我自己。花花反而是完美的化身。
[9]“我对这个地方还能有什么需求呢?只剩一件东西了:我的回忆。”对我来说故乡有一对,一个是出生地吉林,一个是祖籍山东。失故乡也是成双,这篇是失故乡丘陵篇,那篇是失故乡沟里篇[?]
[0]图片来自这里[?]

28







2020年6月4日王鹏然同学抓拍(偷拍)于东北育才学校浑南校区操场,感谢他让那瞬间凝固...上半年因为疫情一直在家,偶尔出门还是去公园健身;而这半年高三加班,很少有机会睡懒觉,明显感觉到老了不少埃...逝去的不是足球,不再的是穿着篮球鞋踢足球的年华唉。

31

‎聂禹昕

‎聂禹昕

和小聂同学上次见面高考成绩还没出来呢,告诉我很晚的时候给我写了封信。七月下旬写的信八月的最后一天才看到,读起来很感动,想起了过往三年多的很多事。最为安慰的事是高考成绩还算理想,同济大学建筑系的去向也还不错,北航还是太辛苦啦:)
和上次见面穿的事同一件T恤,合影的地方所谓的国际中心不过是教工食堂哈哈哈。也问了一下其他几位小伙伴,都还不错,有高中不太努力的到了大学会找到自己的方向...
update:
20240223

聂禹昕同学回来的挺匆忙,开学第一天忙着和大扬去打球...
同济建筑年级第二的名次保研,大三可是年级排名第一...她谦虚说以前学习一般,其实我印象中当初的学习习惯就很好,关键是心态难得的平和...
一晃好几年就这样擦肩而过了...

28

为记录风景的拾荒者的行踪和皓首穷经的历程,每月选一张手机自拍的图和这一年在读的书,也陆续更新这一年看电影的流水账,即便是无聊的爪印也是留给未来自己的礼物......

2019-12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