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19
育才设有日语特长班,尽管是中学,校园里也常见日语外教...
某日初中校园内,少年班阿福同学路遇一年长日本外教,也是习惯性问候,“老师好!”外教也很有礼貌回礼,“老师好,老师好!”阿福一听有些不好意思,心想自己还是个小学生,怎么好当人家老师呢,于是改口“同学好!”谁知日语外教更加热情的回礼“老师好,老师好,老师好...”
某日高中食堂内,qiusir排队吃饭,看前面的男士很像刚分来的师弟,于是后面来了个熊抱,习惯性的送上左右两拳问候,此人回过头来非常惊讶地看着我,天哪,原来是发型相近的日语外教,我只好尴尬地微笑一下假装认识,谁知人家外教好像真的和我很熟悉的样子,热情的张开双臂直呼“喔喔喔喔...”我更加不好意思了,低头溜到另外一排去了。
看看人家日语外教,就是有礼貌:)
十二 15
当年(1998)宋朝弟的科利华耗费巨资全国行销《学习的革命》一书,十多年了也没见引发什么教育的革命,倒是早早革了自己的命。不过倒是让很多人记住了那句“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现在看起来花一个亿把一条古希腊格言普及给习惯了灌输教育的民众,看作是一条公益广告的话也不算失败。
十年再回首,方知审视。“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想来点燃头脑需要考虑两个前提,如何能够被点燃以及如何去点燃,这是教育工作者永远也不能绕过的问题。
一直以来的很多教育更像是把所谓的知识在头皮上反复涂抹,依靠时间去吸收。要是吸收不完全,时间长了总要结壳,这样久了要么会抑制头脑的发育,使大脑在初始阶段就被模式化,要么等头脑冲破壳层,所有的教育努力跟着一起脱落了。
更为有效的教育是建立在更为有效的沟通基础上的,触及真我才能影响真我。深入的接触才能使油浸入,才能呵护正确的和抑制错误的。教育过程中的沟通不仅仅是了解别人的想法,更是深入解析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不知道不知道的”,发现“不知道知道的”。对自我解析的越深入越细致,才能如棉球一样吸附更多的油。
和有效的教育相比,低效教育的有效性就在于不惜时间的成本。就算是这样,对实心的有隔膜的头脑油也还是很难渗入。不能点燃自我也无从照亮别人,更无从找到存在的意义。
教育是滋润,是从外到里的过程。成长需要吸纳,但变化是从里到外的过程。教育的方式或如药物治疗,有内服也有外敷的。人都希望标本兼治,不过更多时候更多人更在意的是表了。有时在想,什么时候应试教育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它该最有资格代表华夏数千年的文明。
十二 13
课题: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
时间:2009.12.10 地点:东港二中 活动: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体名师课堂。
很愿意分享让学生在尽量短的时间了解上课新老师的教学策略。
上图是2001年我在上海师大和研究生交流时发现的函数扫描图,故自名上海脸谱。
完整的课堂上要有三心,年少的理想之心、年轻的热情之心和年长的宽厚之心。
公开课不是常规课,是研讨课,是...
习题不是全部,更不是最终目的。解题充其量只是教育的很多方面的一方面。
教材上给出本节的重点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具体说是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应用。但不能遗漏潜伏的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三定律 。具体实施过程要考虑到初高中的过渡,考虑到力学的第一次综合,应由浅如入深,不能急于给出过于复杂的题目。
用手指游戏引入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类比思维的定势。“任何客观的物体都具有惯性的质量,任何现实的头脑都具有定势的思维。”德育渗透无处不在。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支柱,不过我们仅仅是从翻译过来的文字去反复体会和揣摩。而既然已经学习了英文,也付出了很大代价,自然有理由也有能力去解读这样几句英文。这对最初的汉语理解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也是一种积极的引导。
选取了两句格言式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和生活的道理如此的贴切,精神的教条竟然来自物理。或许可以达到让理性的感性一点,也能让感性的理性一些的目的。
学生进入高中来的第一次力学综合,而且是最为重要的综合。从框架上给学生以清晰的轮廓。
解题,也尽力让学生参与设计题目,实现系统知识的建构。
很多时候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却先模式化了的头脑。
学生课堂上不敢开心的笑,但愿笑声在内心里已经开怀。
网路上看到的图片,无非是想拓展孩子们的想象。
生活可以因为物理而发生另外形式的改变,除了火箭卫星,还有的就是我们自己。
看到课堂上的孩子们如此的努力,而我仅仅是教授了些解题的所谓的技巧。想象他们即便是考上了好大学还要面对的...总有挥之不去的莫名的担忧。当然我也相信传到桥头自然直的话。最后还是很传统的送上纳西族的古训--“天雨流芳”--读书去吧。
回想整个活动,最后为自己写下几句话:
1."还在完全用昨天的方式教授今天的孩子,等于剥夺了他们的明天。"
2.即便是要灌输,也要先解放头脑,何况你想要去点燃,而点燃前要做点什么呢?
3.和教授什么相比,教授多少相比,学习方式的引导更为重要。
4.即便是采用了民主的教学方法,你还是能从教师语言中体会到专制的强权。
5.有规则的,哪怕是简单规则的重复才有意义。
6.大多的人屈从现实。而越是在陈腐面前,小的尝试即便是鲁莽也越显可爱。
十二 12
对于贫穷的理解,起初以为穷就是为了一片面包而放下自尊的乞讨,且穷让人可怜;后来发现,为了一张讲奖状而不惜透支身体的其实是另一种穷,穷得有些可悲。
现在看来,都不尽然,精神和物质都是人的生存所必须的,为了物质牺牲精神和为了精神牺牲物质的本质上是一样的。而能触及到一方基础的必是另一方的赤贫所致。无论是面对哪种贫穷,我们都应该给予的是同情。
贫穷常有这样的特征,要么以生存为借口不择手段,要么高举奉献的大旗而无所顾忌。和一般的某方面的贫穷相比,更应该同情的是那些试图摆脱一种穷而努力的结果却是陷入另外一种穷的矫枉过正。
天地之间存万物,名利之间是人心。真的富不仅是不贪图物质,也是不徒慕虚名。富该是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和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