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la&Ipang
“身体是生下来的,环境也是生下来的”,人很多时候只能“设”身处地,我们不能够让别人足够了解,也没有办法完全了解别人。我们只好“对旁人的人格总不怀疑”,“对自己的见解总觉得不够”,尝试释放尽可能多的善意和谦虚,或许这可以打通一些阻隔。如果连webber们都不能很好相处,看来是没有办法期盼着现实人的和谐了:)
对Ipang和Zola的了解也都是来自网上,从blogger的角度看也不算陌生,眼看杯葛起,试着用前辈们的逻辑化解那点或许本来不存在的矛盾,当然主要是尝试者说服自己,也希望能好带着纯粹的心情赶赴北京的聚会...

很早的blog里和zola交换过链接,后来彼此悄悄撤下了,至少我从佩服\支持到保留自己的看法的态度转变上,就如现实中不和脾气的慢慢疏远了一样。即便现今吾仍相信本质非恶,当然好事和坏事无非是好的愿望结出了不同的果而已。就说去google闹的录像,看过后用便用“teenager”形容。打个比方,就如农村的小男生学校里被老师批评了,晚上会跑到老师家门口拉屎。老师气得冒烟,大人的逻辑这肯定不对了,而小孩子们在于一起谈论时却过瘾无比。很多人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不相匹配,也就是生活中常有能被唤起少年时报复冲动的大人们。
这个例子不一定恰当,此处仅是强调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会有不同的立场,而“环境也是生下来的”。看过一些事件相关的评论,越发不习惯用大众的或曰传统的道德其衡量其人。因为不合常理受到鼓励和帮助,也是因为不合常理受到非议,那到底你要不要常理呢:)
记得在威海,being大哥还特别和我提起ipang。qiusir.cn就是分摊了他的空间,wp方面帮了不少的忙,一直感念。文字上看,其人快言快语,快意恩仇,大有方舟子的风范,同为教师,我也很想在blog里痛快地骂人
“真理同错误,似乎相远,却又相近。”是不是行骗,当事人自己去解决吧,不是还有专门的机构吗。咱不去劳神,也不用提前生气:)zola啊,对凡人来说,没有钱的事情一定是不长久的,而凡是和钱沾边的事情,又会跟着来了很多的麻烦。好自为之。
起于网上的事就在网上结束吧,就如别把工作带回家一样:)11.3不远了,i尽力赶赴北京拜会诸位...
10月 18th, 2007 at 12:37
怎么登陆????????????????
10月 18th, 2007 at 12:39
我要上画板联盟,注册完了还上不去,急死人了!!!!!!!!!!!!!!!!!!!!!!!!!!!!!!!!!!!!!!!!!!!!!!!!!!!!!!!!!!!!!!!!!!!!!!!!!!!!!!!!!!!!!!!!!!!!!!!!!!!!!!!!!!!!!!!!!!!!!!!!!!!!!!!
10月 18th, 2007 at 19:19
也许是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不同的缘故,这文章我看不懂:)
不过,我建议把标题改为"Ipang&Zola"比较合适,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有意义的话.
10月 19th, 2007 at 02:08
补充一句:我想知道qiusir这篇文章是在评人还是在评事?如果评事我就想问一下我去GOOGLE上访问哪里对不起伍岭和QIU老师,我想听听你的评论,既然你提到了这件事。
10月 19th, 2007 at 07:30
Zola,偶不评论人,或许因为很多事情和人是不分的,或会被误解,偶也是希望息事宁人:)
用teenager这个词汇我觉得从各方面都可以给出一个很好的解释,不过你可能以后才能理解。
而"亚道德"这个词汇也值得思考。
你要是觉得什么话诋毁到你让你接受不了,告诉我,可别让我在北京给你道歉,偶怕怕:)
10月 20th, 2007 at 22:40
hehe,我的确还是没有长大说,teenage挺形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