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以下主要参考查子秀、施建农等人的文章。

·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称那些聪明异常的儿童为金人,“稀有、珍贵”之意。
·天才(Genio)一词始于1550年,原指伟大的艺术家。1770年开始具有“赋予某些人的那种不可理解、不可思议的能力”的含义。
·1869年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F.Golton)发表《遗传的天才》一书,提出天才是由遗传决定的观点,天才(Gifted)乃天生之才
·1916年美国心理学家特曼(L.M.Terman)首次引入智商的概念,把智商达到或超过140定为天才儿童的临界线。
·1978年任朱利(J.S. Renzulli)提出天才儿童的三环智能概念(3-Ring Conception of Giftedness),中等以上的能力、强烈的动机和高水平的创造力,最主要强调的是智能行为的表现。
·1978年中国大陆的心理学家提出超常儿童(supernormal children)的术语,强调相对儿童群体中常态和低常的另一部份。
·1983年泰伦鲍姆(A.T. Tannenbaum,)提出了天才的心理社会的定义,特别指出非智力因素
·1983年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多元智力理论。智力与一定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人们的价值标准有关;智力既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的能力。
... ...
·资优儿童(gifted and talented children)在台湾和香港地区比较常用。指资赋优异,既拥有优厚天赋,但没有超凡入圣的味道。此外还有其它的名称如英才、奇才、高材生、神童、尖子等等都是指有高能力的人。

·1993年查子秀,中国心理学家使用“超常儿童”这个名称是有以下的考量:
1、超常儿童是相对常态儿童而言的,两者具有共同性,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超常智能是指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人的聪明才智,它不是天生的。
3、超常智能是稳定的,但也是发展变化的。变化的情况取决于儿童所处社会环境提供的学习机会、教育条件、本人的个性特点以及主观的努力等多种因素。
4、超常儿童心理结构包括智力、才能和非智力个性特征等方面。

On this day..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