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03
猫是鼠的天敌,猫从小就是吃鼠长大的,而就算是天命也有变数,总有向小猫挑衅过的硕鼠,也有被群鼠欺凌过的病猫,但这些和猫吃过的鼠相比,远可以被忽略。
不过病猫的个案会提高猫的警惕,至少成为被鼠欺负的病猫是猫的一种担心,这是猫的推理,而猫就是吃鼠的猫;硕鼠的事迹放飞鼠类的梦想,每只鼠都幻想成为那只鼠,这是鼠类的逻辑,但鼠就是鼠。
强势的猫忧虑,弱势的鼠梦想,而猫和鼠就在这种杞人忧天的紧迫和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中进化的,相同的是大家都需要夸大事实。旁观者或觉本无可改变,而当事者却活在自己的逻辑里,总体的趋势也并不影响个体的奇迹,所以天真总会被印证。
P.S.东方卫视上看到前凤凰娱乐主持梁冬了,没想到《思考中医》对他有那么大的影响,男人而立之年的心态多有几分相似。还是凤凰,今天接到郑导的电话,确认了个细节,而有关上次的采访节目会近一两个星期内播出。
十二 22
没见识的人看世界是平的,有见识的人看世界是圆的。
小时候没见识,看什么都是新的,什么都离自己很远。没有见识的人不仅目光短浅,而且其目光是直线的,所以他看世界是平的,那前方是看不到边的;
有见识的人看世界是有边的,他眼里的世界是圆的。经历的多了,如同球体上的远行,很多事情终点又回到了起点。有见识不仅是目光长远,且有见识人的目光是折射的,能够看到没见识人根本看不到的地方。
岁月能让人越来越有见识,不过时间的步伐永远向前,而人的见识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轨道,所以有世界因人而变的主观。
十二 21
早上收到天光的电邮,他对蝴蝶定理拓展的新发现让我和姜平都很兴奋,自古英雄出少年!
对于思考,常有这样的两种状态,不想与不得不想。其中不想多为不知道想和来不及想,至于不得不想,完全是思维运行于固定的轨道,或是处于传统的定势,让我们不得不那样想。
年幼因为懵懂不知道思考;壮年为生计奔波来不及思考;而年迈却被定势所控制不得不那样思考。而发现问题的可贵同样是因为它的难能了,很多人说发现问题是一种创新,而我更愿意说它是一种创造。
和发现问题的创新性相比,解决问题则是对结果的塑造。如果说发现问题如同发现了一片新的大陆,那对问题的解决则是登陆和建设家园的过程,两种过程两种收获,而发现问题自然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发现问题的创新性需要勇气,需要冲出传统束缚的能力,而培养如此品质的“科学训练方法”也只有立足民主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教育,如果说创新是教育的目的,那民主就是教育的基础了,离开了民主的创新,所有外在的改变仅仅是自我意识的夸张。
民主不仅仅是青年一代的渴求,更是受教育孩童的必需!
·教育的山顶是民主,攀登需要勇气
·学贵自由 校贵自主
十二 09
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居所,人生的轨迹似乎也因地球而存在着某种宿命。
球体上最简单的路径是圆,尽管有大小圆的分别,而沿着某一确定方向的追求,无不终点回到了起点,即所谓人生的圆满。人生的平坦如沿某一经线或纬线的运动,而人生的挫折无非是球面上轨迹的曲折和复杂,失败也只是迷失在某一角落找不到回家的路。
月亮作为地球的一颗卫星,忠诚地围绕着地球旋转,而球上的人能看到的却是有圆有缺,月亮还是那月亮,人或许有所不同,不过真正的变化的是彼此位置的不同。
漫长的人类文明史让地球上的人终于弄清楚了地球的自传和公转,不再自以为宇宙的中心,而人并没有完全摆脱因为居于地球的特定视角带来的思维定势。
井底之蛙的可悲不在于看不到广阔的天空,井口可以让想象去拓展;井底之蛙的可悲也不在于看不到阳光,正午阳光足够温暖...井底之蛙的可悲之处在于试图正视太阳却常被灼伤双眼,却无法想象日出的温暖和日落的光辉。
人生活在球上,生命的轨迹因为球而存在着某种宿命,人的思维也有着因为球的视角产生的定势。而我,则生活在球上的井里,狭小的井口也有机会看到太阳却不能正视它的脸。
十二 05
回忆成长的甘苦,成长是没有弯路的,成长路上成功有成功甜的收获,失败有失败苦的体会,而所有的经历又都是收获现在结果的必然过程。
提到我,很多人这样评价,“一位很平凡的老师却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每每看到这样的表扬,表面上感谢人家不平凡的抬举,而心理却掺杂着对平凡的不认同,反倒觉得对方把平凡和不平凡给错位了。
每个生命都是一个传奇,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也都是不可重复和不可复制的,这是天然的不平凡。至于每个人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属于特定环境下的必然,那是大环境下的平凡。如果非要说不平凡,我更认同个人的成长经历的不平凡,和内心的自我认同相比,至于那些所谓的成就反倒再平凡不过了,很多事情即便是我的学生都可以做得更好...记得下次最好这样表扬我,“一位很不平凡的老师从事着很平凡的工作。”
个体的生命经历着种种的不平凡,而彼此的不平凡却又演绎着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