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幻想着长大了如何如何,就连吃东西都会把饭碗里的肉留到最后一口吃,很享受地仔细品味着...对比以前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人到中年了的我几乎成了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了。没了理想,甚至没了幻想的生活表面很充实,其实很空虚。
H同学选择去美国,晚上聊天,谈了很多,从未来的打算到眼下的烦恼...作为他的师长,提了些忠告,总体上建议他“把幸福留给明天”...
小时候总幻想着长大了如何如何,就连吃东西都会把饭碗里的肉留到最后一口吃,很享受地仔细品味着...对比以前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人到中年了的我几乎成了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了。没了理想,甚至没了幻想的生活表面很充实,其实很空虚。
H同学选择去美国,晚上聊天,谈了很多,从未来的打算到眼下的烦恼...作为他的师长,提了些忠告,总体上建议他“把幸福留给明天”...
新近借得Feyman的《物理定律的本性》,插空读来也有滋有味...
关于物理的学习,费曼曾经指出五方面的理由。简单来说:
第一是为了学会怎样动手做测量和计算,以及各方面的应用;
第二是培养科学家,他们不仅致力于工业的发展,而且贡献于人类知识的进步;
第三是认识自然界的美妙,感受世界的稳定性和实在性;
第四是怎样由未知到已知的、科学的求知方法;
第五是通过尝试和纠错,学会一种有普遍意义的自由探索和创造精神。
对于科学和哲学,费曼认为“科学家是探险者,而哲学家是观光客。”说到家教,费曼的老爸教导他事物本身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怎样发现它们;不光知道事物的名称,要紧的是了解事物的实质。当费曼老爸带着他到树林里散布,观察到一些鸟雀的时候,父亲告诉他:“如果你对一种鸟只知道它的名称,哪怕知道了全世界各种语言里对这种鸟的叫法,你还是一点也不知道关于这种鸟得任何事情。所以让我们来看看这只鸟在做些什么,这才是有意义的。”费曼回忆说,因为得益于父亲的教导,很早就懂得了知道一件事物的名称同知道一件事物是两种不同的事。
作为教师,不,一个年长的人,我会由衷地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孩子,这并不需要搬出什么做人准则的牌匾或拉出什么职业操守的横幅,因为我知道,不管你是聪明的还是稍显愚钝,不管你是健康的还是有所残疾,不管你是家境富有还是处境贫寒...不管什么,也不管什么以外的什么,在座的每一位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是家庭的希望,也是这个社会的未来,现今社会中好的需要你们去保持和发扬,不良的部分需要你们在未来改良...面对着一个个活生生的希望,事关每个人的前途,我又怎么能不去尊重和爱护呢。
当然,作为学生的你们也应该明白,这里是学校,是课堂,是养护着希望的摇篮,是培育理想的温床...在这里,不要挑剔辛勤的园丁,不要抱怨厚厚的书本,平凡的外表往往包裹着伟大的心灵,抽象和晦涩之后的书本会有另样的感觉...不管发生了什么,也不管什么还没有发生,我们都应该以虔诚的聆听来表达着对师长的敬畏和感激,更怀着对先人的尊重来接受真理的洗礼。
平日里或可以对自己稍微的放纵,但我们绝对不应该在供奉着先贤和收藏典籍的殿堂里放肆。直到有一天,你们会用今天开始积累的知识去改善我们的生活,服务我们的社会,等到你们的下一代接过接力棒的时候,你们也会发出老师今天的感慨。
UPDATE:
上文是监考的时候,闲着无事而为,其中提到的尊师重教与当今倡导的个性张扬无关,更没有对孩子先入为主,相反旁观者或许对学校、老师抱有成见。我也仅仅是表达了一种作为老师的善意想法和对某些孩子提出忠告。
教师与蜡烛
说起教师的伟大,不少人愿意用蜡烛的比喻来渲染,而如蜡烛燃烧的奉献中有多少是无奈和盲目…和蜡烛相比,真实的教师何尝不希望是应着季节绽放着的花朵,和风细雨中摇曳着的大树,哪怕是绿地上的一棵小草,也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既然是蜡烛,就要不论白天与黑夜,不顾喜爱与厌恶…这样来说,教师这很普通的一份工作就成了一种宿命,而那被格式化了的火焰又能发出多少为世人所见的光辉呢。
教师与火柴
教师是启蒙者,照“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的希腊古训,这教师何尝不是一根火柴,不,是教师的抽屉里存放着很多盒的火柴…那教师就成了地道的纵火者。尽管被点燃的火焰里很少能找到火柴的影子,但是柴草总是需要被点燃,而熊熊的大火该是火柴价值的最大体现。
纵火者说
那些生机勃勃的丛林是不需要被点燃的,而盲目的“纵火者”碰到的冷漠会落得个连自己都无法点燃的境地,那些不等待时机和不分辨对象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所谓教育的失败莫过于此了。当然能被开导的学生至少还是存放些柴草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小小的火柴只能点燃某个角落的柴草,也只有熊熊的大火才能让整个人燃烧,还要保证那不是山火:)
火柴与蜡烛
教师应尽火柴的责任,但教师不只是一根火柴,那样会大大低估老师的作用,当然也不能神化,谁的火柴盒里的火柴也不是总是满的。黑夜里我们会歌颂火柴的光芒,而火柴的意义并不是燃烧自己的丁点光亮,也不是所有火柴燃烧的聚合,火柴的意义是看它点燃的火把。
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火柴点燃别人一起照亮世界。不管是火柴还是蜡烛,都离不开自我的燃烧,或许教师的工作这本来就是人生的一种救赎。
很放松地呆在某家KFC里,叫一份草莓圣代加上当天的《环球时报》,这应该是我很喜欢的生活方式,其中的的“域外箴言”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小版面...
“雪崩中的每一朵雪花都不承认自己应该承担责任。”
面对教育的冷酷现实,我们根本无法完全置身度外的去指责和挑剔,而谈到其中的责任,每个人又何尝不是雪崩中的那片雪花呢。
“你没有第二次机会改变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这是个很有趣的逻辑问题。如果你只在意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你真的只有一次机会。而现实中,我们还有给人第二印象、第三印象的机会。每每多了一次的机会,更是浪费了一次的机会,现实就是现实,而所谓的弥补不过是现在对未来的预支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家长和老师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何尝不是如此呢。
“被开水烫过的猫连冷水都害怕。”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们的俗语也很形象。这或许更能说明第一次印象的重要吧,对于胆小的猫来说,水只有一次机会,对于怯懦的人来说,绳子根本就是连第一机会都没有...冤枉啊:)
“如果你没有挨过批评,可能是因为你做得还不够。”
我很喜欢这句话,更希望那些曾经被我批评过的同学理解这句话,批评更多时候是老师对学生的更高期望...而被批评的人也不是拒绝你的好意,只是不接纳批评的方式。
“唯一能够击败厄运的东西就是艰苦的工作。”
似乎很和日本球星中村俊辅的名言,球场上只有一种兴奋剂,那就是汗水!当很多人寻求学习上捷径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先向现象这句话呢。
P.S.今天东北育才学校初中部北校区的初三分流考试结束了,不管结局如何,还是希望孩子们都能有个好的定位,有个好的归宿...马拉松长跑的路途上,领到一杯水的放松,但这远没有到达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