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12.机械波
水波离开了它产生的的地方,而那里的水并不离开,就像风在田野里掀起的麦浪。我们看到麦浪滚滚地在田野里奔去,但是麦子却仍旧停留在原来的地方。----达芬奇
1、波的形成和传播
2、波的图像
波的图像对比振动图像
相片
某点的振动从向上开始,那他传到的地方都是开始向上振动的。
3、波长、频率和波速
波速=波长、周期 从量纲上分析。
4、波的反射和折射
惠更斯原理的运用
5、波的衍射
6、波的干涉
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偏振方向相同...叠加使得某些区域振动加强,某些区域振动减弱,稳定的干涉图样。
7、多普勒效应
红移现象

台湾教材上对绳波波速的推导

http://www.qiusir.com/?p=20879

16

11.机械振动
1、简谐振动
弹簧振子、单摆,竖直放置的弹簧,万有引力下的
2、简谐振动的描述
相位的概念phase
简谐振动的位移描述:所处位置到平衡位置的有向线段。
对应三角函数
平衡位置的特点。
3、简谐振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简谐振动的对称性在计算题中常常有应用。
三角函数的导数对应的速度,位移和加速度的关系图像。

一个周期内一个质点运动的路程4A,半个周期2A,其他则需要通过三角函数运算得到。
4、单摆
物体下落,单摆,斜面运动时间的比较。
近似简谐振动的证明。
摆线要求尽量细,伸缩性小,摆球要尽量质量大,体积小的。

5、外力作用下的振动
共振过程中,频率接近的可不一定是周期接近的,相等的除外。

上课带领学生推双星的公式,\frac{L^3}{T^2}=\frac{G(m_1+m_2)}{4\pi^2},类比开普勒第三定律很容易记忆...而对地球贴地卫星周期公式化简,\frac{R^3}{T_1^2}=\frac{GM}{4\pi^2}T_1=2\pi \sqrt{\frac{R^3}{GM}}T_1=2\pi \sqrt{\frac{R}{g}}
类比单摆的公式,T=2\pi \sqrt{\frac{l}{g}},以及圆锥摆的周期公式T=2\pi \sqrt{\frac{lcos\theta}{g}},很容易建立起关联。巧妙的是T=2\pi \sqrt{\frac{R}{g}}也是地球上摆长无限的单摆周期,这个时间还是穿越地心隧道(简谐振动)时间的二倍。

‎

和简谐振动一章推到单摆的周期很接近,设想地面上(可以设想是在很高建筑上)悬点o悬挂摆长l的单摆(摆角很小,一样能近似简振的),万有引力的切向分力提供回复力。
摆球在地表,所有有\frac{GMm}{R^2}=mgF_t=mgsin(\alpha+\beta),利用小角度sin\theta\approx\thetaF_t=mg(\alpha+\beta),因为小角度,位移大小近似弧长也近似水平...F_t=-mg(\frac{1}{R}+\frac{1}{l})x
套用弹簧振子周期公式,T=2\pi\sqrt{\frac{m}{k}},得T=2\pi\sqrt{\frac{Rl}{g(R+l)}}
带入特殊值到上述公式,比如摆长远小于地球半径,T=2\pi \sqrt{\frac{l}{g}}(l=1m,T约2s);比如摆长为地球半径,T=2\pi \sqrt{\frac{R}{2g}}(1h);比如摆长远大于地球半径,T=2\pi \sqrt{\frac{R}{g}}(1.4h)...
‎

关于贯穿地球的地下铁通行时间的推算,也是用简谐振动的周期。由于球壳对球壳内物体的万有引力为零,所以物体穿行地球时所受的万有引力仅与此处内部球体有关,F=\frac{GMm}{r^2}=\frac{Gm\rho\frac{4}{3}\pi r^3}{r^2}F_x=-Gm\rho\frac{4}{3}\pi rsin\alpha=-kx...
继续套用弹簧振子周期公式,T=2\pi\sqrt{\frac{m}{k}},且gR^2=GM=G\rho\frac{4}{3}\pi R^3,化简后,G\rho\frac{4}{3}\pi=\frac{g}{R},得T=2\pi \sqrt{\frac{R}{g}},且与\theta无关。
如果是横贯地心的地下铁,不仅时间和贴地卫星周期相同,更是大撒心心相映的狗粮(圆周运动的投影点)...
当然,这个周期也是和地球半径(大小)无关的,由Kepler's Law III,T=\sqrt{\frac{3\pi}{G\rho}}。地球的平均密度大概是水的5.5倍,对于更高密度的星体,这个运行周期要小得多,如果是中子星内部的隧道...

斜面上的振子周期不变
弹簧串并联周期
弹性碰撞的周期问题,约化质量。

·我们要变更好/单摆[?]

15

8.气体
1、气体的等温变化
△P/△T=P/T极限发,王建宇的真空思路不错。
2、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克拉柏龙方程PV=nRT

热量视一个过程量
T=aEK P=2/3nEK

分子势能
U(r)=-\frac{a}{r^6}+\frac{b}{r^{12}}
求导后×(-1)就是分子间作用力的图样。

15

9.物态和物态变化
物理学是一场奋战,强大的对手是自然。约。惠勒
1、固体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多晶体也没有确定几何形状。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改变势能。
2、液体
非晶体的微观结构和液体非常相似,严格说来,只有晶体才能叫做真正的固体。
表面层: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距离大于r。,因此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两侧分子间的引力使液体表面绷紧,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

15

假如由于某种大灾难,所有的科学知识都丢失了,只有一句话传给下一代,那么怎样才能用最少的词汇来表达最多的信息呢?我相信这句话是原子的假设(或者说原子的事实,无论你愿意怎样称呼都行):所有的物体都是用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一些小小的粒子,它们一直不停地运动着。当彼此略微离开时相互吸引,当彼此过于挤紧时又互相排斥。只要稍微想一下,你就会发现,在这一句话中包含了大量的有关世界的信息。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油膜法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
多数分子尺寸为10^-10m
1982年研制了能够放大几亿倍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2、分子的热运动

3、分子间的作用力
4、温度和温标
5、内能
相同质量和相同温度的可视为理想气体的氢气和氧气,1,平均动能;2,平均速率;3,内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