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扬州考察报告:学到一些,思考了很多。走出去看到更清晰的自己


感谢
感谢沈阳市教育局、沈阳市教育研究院的领导和老师们的气魄和辛劳,让此行178名教师的异地研修活动得以成行和圆满,作为一线教师很荣幸参与到这次“有故宫的大城市沈阳”和“有2501年历史的秀美扬州”的一次约会,受益良多感念良多。

一、学校
此次扬州之行我所在的高中组主要考察三所学校,邗江中学、树人学校和江苏省扬州中学。作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的校园环境都有鲜明的园林风格,校园文化也都精细考究,就连学生考试用的答题卡相比北方的都小巧许多。
一)邗江中学
在“很早就有游泳馆”的邗江中学参观交流的时间最长,二天半的时间里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年级管理、教科研工作和校本研修等方面进行了解,并深入到高中一年级的课堂了解“自主·导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情况。
印象最深的当属那用典极多的校训,“蓄德 修能 日新”分别出自《易经》“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和《礼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检索发现扬州不少学校的校训很有趣,竹西小学“写端正的字”,竹西中学“像竹子一样的人”、东关小学“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翠岗小学“岂因果报方行善 不为功名也读书”、杨庙小学“敬一”⋯⋯


二)扬州中学
作为朱自清和江总书记的母校,“正直向上,热于求知”的百年名校扬州中学出过近50名院士,2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可能是因为生源上的优势,或许是校园文化的不同,这里老师工作环境相对宽松,甬路上遇见的孩子也多有说有笑,操场上也常见学生运动的身影。
早在2012年我应邀来这里和理科老师们有过交流,今年故地重游得以有机会更仔细看更认真听。两次来扬州中学印象最深的还是校园里随处可见的百年古树。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扬中树人堂前的百年树木似乎与育人者有另外的诉说,用百年树木的决心树人是教育的理想,而眼下百年树木十年树人却是常见的现实,走出来更敏感于习惯了的现实,这大概也是异地研修的意义所在吧。

二、人物
此行接触到的人有教育局官员、校长、老师、学生等,甚至对出租司机也留下深刻印象。能和当地人的直接交流应该是我们此次考察的最主要的部分。他们风格迥异,但都有着很强烈的本土荣誉感。


一)梁漱溟
某天午休时间较长,几位老师步行去不远的扬州市图书馆,恰好碰到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的”图片展览。作为“一个本着自己思想行动的人”,曾高呼“我一辈子是个拼命干的”,“他是一个学者,但他不是一个书斋式的人物,他是一个行动派。”看到他和陶行知先生等人一样深入中国社会实践,相比一些泛泛而谈的理念,这样践行自己思想的大人物何尝不是帮我们辨别方向的星斗呢。
二)朱江
在树人中学礼堂的开班典礼上,儒雅谦和的扬州市教育局师资处朱处长脱稿做了一个报告,除致辞中感叹“大沈阳”师资培训大手笔的胸襟气魄,也介绍了“秀美扬州”在教育公平化等方面的一些举措,也对“教育是软件的活”等理念进行了广泛交流,并对此次培训给出“更新理念、启迪智慧和点燃激情”的期许。他还提到考察过几十个国家的张俊华教授的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学习?”“自学!想自学、会自学和自学成习惯。”这和我的“以己为师自求自得”相吻合。三人行必有我师、二人行必有我师、一人行必有我师。

另,对他骑着扬州市的公共自行车来讲座的画面印象深刻,高、大、尚(时尚),他也很骄傲地向我们介绍如何下载APP借车……

三)袁昌华
作为扬州市数学功臣的袁校长还当过教育局局长,刚从美国文化考察回来的他给我们做了“高中教育的使命”的报告[?],介绍了成长教育理念的内涵及大课堂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语重心长地说,“教师不出来看看视野就小了”,“此行未必会学到什么,但一定会思考很多”。
对于现状,他提到教师为分数所迫为高考所迫做了很多不想做的事,甚至很多违背良心的事。作为校长他很理解教师的苦衷,但也提醒教师不应该放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他还分享了美国考察的心得,奥巴马的《每一个学生成功法案》替代小布什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和小学生的项目教学等。
袁校长对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也有坦诚和耐心的分享。高考改革对综合素养考评的总体方向是对的,但操作是错误的,语数外依然是唯分数论,自主招生原本为了弥补一下,复旦大学的千分考很成功……走班制前5年未必走好,但20年内一定会走好,这是趋势。和校本课程相比,更重视学生社团的发展。教育是人的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让学生学会理解别人和被别人理解。课堂教学要改变对学生的态度,不能一味师道尊严,教师的工作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此行还没有哪所学校提到教师学术社团,或许老师们真没时间研究。而我近期的主要工作是开展教师学术社团活动和构建师生协作的学习共同体。

四)葛光
作为数学教师和班主任的葛校助介绍了精细化管理和青蓝工程等,提到转变教育方式适应学生的发展,也提到“习惯太重、改变太难,强行推动如拳头打在棉花上”的困境。关于“正面课堂用背面作业用”的自主·导学案,他强调“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生成、探索反思”,并有作业二次批改的举措。这不是构建课堂的模式,而是找到课堂的规律,渐行渐变。认真有序地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深度高效地学习。关于食堂,家长可以送饭,学生可以包伙,甚至学生宿舍也进行改造,家长可以陪读租住。
邗中提出的“把别人教会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和我提的“让优秀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学的一部分”相似,就如求师得数位学习寒假先修活动总结中崔舒洋同学的那句话,One who lets others learn what he learns does learn how to learn(助人习得所习乃知如何习得).虽然参观的几所学校对慕课还处在一种观望态度,我的小组已经实践了三个假期……外出考察也是找到自己。

五)韩炳华
作为英语教师的韩老师也是邗江中学课程改革主任,他提到“不用科学方法教科学,不用语言方法教语言”的现象。反对所谓模式,一旦有了模式,教学会呆板得很可怕。

六)王祥富
我2012年来扬州中学报告就是数学教师出身的王主任负责接待的,此行非常感谢他特别带领我们小组更深入了解扬中,除了星光灿烂的校友、辉煌的历史和恢弘的建筑,他也和我们提到“减负的必要”等话题。在这所百年名校里,我们看到了很多孩子的笑脸,感受到青春的活力,那天的天气分外晴朗……短短的访问却留下深的印象。


七)老师们
两天里我们听了陈老师、刘老师和姚老师三位老师的课,尽管课题内容相同、自主导学案相同(基本是习题课),但还是能体会到不同老师的不同风格。女老师都是都带外放上课的,男老师的课堂相对开放一点,对学生的调动多一点。陈老师对实物投影的使用很是实际,让我觉得自己过多言传,这里老师更重视身教。对于常见错误的电子文档有所保留,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素材,课上就有用到。

虹桥夜游随手拍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没有谁的课堂是完美的,也没有谁的理想能脱离现实,教育的所谓缺点通常是眼下环境中优化出来最简方法要付出的必要代价。泰戈尔有一句话,“若是将所有的错误都拒之门外,真理也会被一并拒之门外。”听完课我在微博上写了下面的一段话,并非针对三位上课老师,也许走出去才看清自己。对应试的无奈这几乎是我们南北方少有的共性的地方,能更清晰感受到现实也是考察的收获。

姥师根本不(用)在意学生怎么想,只要套用多年前总结的经验就好。被姥师严密逻辑编织的整堂课毫无破绽,但也并无学生个性主张的可能,被校长“把脑子洗干净”的老师会更高效地清洗学生的大脑。开阔的绿色校园里呈现着一首诗:“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八)学生们
除了体育测评和体育课,邗江中学校园内很少见到学生运动,学生都很安静,或许是天气的缘故吧。高一教室的前面有期末考试倒计时25天。学生六人一组,三人一小组。或许是江苏特殊的高考政策,短短几天已经让我们体会到这里的高中生学得最为辛苦。
九)团队
我们小组十名老师来自不同学校,原本有所竞争关系,在几天的考察中同行同往相互照顾,彼此很好的了解结下了友谊,我想这为今后本地的合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里向也向小组的每一位老师表示感谢。

三、文化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风景何不也是人的一部分呢。外出学习看到人文想到环境,看到风景关联到学习的人⋯⋯来扬州去哪个园?何园?个园?随园吧!没来过扬州看不懂我那句半个“竹”字一“个”园的话。此行还了解到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的显赫家事。外出考察,学到知识,涨了见识。如培训中佟校长提到老师们考察即便游山玩水也是有意义的。“今生遇见你已经很美”的这句广告语很合我的心情。

四、反思
江苏的高考政策起伏变化,一直受到一线教师和学生的诟病,这部分内容的考察对即将面临高考新政的我们有最直接最现实的意义。“宜观星辰辨南北,勿随萤火逐东西”,李洪林先生的这对联提醒我们对名目繁多的各色教育理念应该有起码的方向辨识和自我坚持。即便是天天审视自己,很多时候也要通过别人才能更好了解自己,这是我们走出的意义。除了学到一些和思考了很多,发现自己有几个点是需要坚持的,比如师生协作的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以己为师自求自得理念的坚持、数位学习实践的开展、优秀的学习参与到教学等。


现实和理想是蝴蝶的两只翅膀,此次异地研修对现实更清楚了,也更明确自己的理想。最后套用这次去扬州并没有参观的翠岗中学校训作为结束,岂因果报方行善,不为功名也教书,一是自勉,再是希望此次外出考察更大的后续和延展。

On this day..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