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mplands of the soul James hollis new life in dismal places
(从书名上看很适合现在深陷沼泽的我呢,好奇怎么翻译成《中年之路2》解开前半生的束缚,可能第一步太出彩了?)
前言
歌德:真理是神圣的,不是直接就能掌握的东西。唯有在反思中,在例证和象征中,在单一或相关的表象中,我们才能领悟它。它以“令人无法理解的人生”的面目出现,可是我们却无法摆脱想要理解它的欲望。
我们是脆弱的芦苇,也是会思考的芦苇。
若是没有痛苦---它似乎是心理与灵性达到成熟的必要条件---人会停留在无意识的、幼稚的、依赖的状态中。(里尔克说痛苦是一种破茧而出的领悟。)
宗教是为那些害怕下地狱的人准备的,灵性是为那些去过地狱的人准备的。
荣格认为神经症是“一个尚未发现其意义的灵魂所遭受的痛苦”。
“成熟其实并不意味着不会被抛弃,而是我们主动抛弃了一些幻想···如果我们能承担得起独处的焦虑,全新的地平线会铺展开来,而且我们终将学会不依赖他人也能独立存在。”
人类是唯一总想去追寻意义的物种,就好像有某种力量在驱使我们似的。
个体化的目标不是让人沉迷于自恋,一心只想着自己,而是要借由个体,将天地的宏伟意图显化出来···个体化的人物就是追求完整,不是美德,不是纯洁,也不是幸福。
心理治疗的终极目的不在于像考古一样,不断发掘儿时的伤痛,而是逐渐地学习,努力地接纳我们自身的局限,并在此后的余生中努力自行承担起痛苦之重。心理医生的工作并不是提供解脱,让患者摆脱那些造成严重不适的症结,而是要加重不适,教会患者成为成年人,此生第一次去主动面对“独自面对痛苦、被世界抛弃”的感觉。(当老师的何尝不是如此,偶尔治愈、时常关心,总是安慰。)
一、无处不在的内疚
“我是人,凡属于人的于我都非异类。”
他用过度补偿的方式,即苦苦追求认可与尊重。
荣格指出,一个没有阴影的人---意思是一个人完全没有意识到阴影的存在,并且激励防御阴影---是肤浅的人。
在真实的世界里,如果你想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不是情绪变色龙,你势必要做出很多选择,而取悦别人不该是你的首要目的。从心底涌出的焦虑之所以令人无法招架,完全是因为它来自最脆弱的孩提时代。
就道德上的复杂度来说,撒旦远比没有个性的神主有趣得多,撒旦是狂妄自大的,他的心理实际上与我们更为相似,他的困境和存在性内疚因毁灭而变得更加丰富立体。
学着原谅自己,这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至为艰难的。得到原谅的自己会变得轻松自由得多,客户已向前走了,同时也拥有了更加清晰的意识,而这能让生命变得更加丰盈。
这种对自我的原谅---伴随着真诚的悔过、象征性的补偿,以及随后而来的解脱---是极为珍稀的。
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无法抵达原有自我的边界,于是,人生后半程的生命力就被前半程所黏附的结果严重侵蚀。
恩典,“接受你已经被接受的事实,虽然事实上你是不可接受的。”把这个定义内化,是多么艰难,又是多么必要的事。这恩典是多么奇异,卸去重担后灵魂又该是多么轻松。如此以来,人便可以更加深入地体验这个世界了。
由于内疚把我们与过去牢牢捆绑在一起,它会污染当下和未来,甚至能达到毁灭的程度。
真实的内疚是承担责任的成熟行为。
二、哀悼、失去与背叛
在两个世界之间徘徊,一个已经死亡,而另一个还无力诞生。
“于是我们活着,不断地说告别。”
放手正是对神经症的对症解药。
自我的得力干将就是那个名叫“安全感”的警长。
“不变”的别名是“死亡”。(死亡也是在变化啊)“死亡是美丽之母。”死亡是大自然最伟大的发明。
当我们失去深爱的人,就需要哀悼这份失去,但也要有意识地珍稀我们从这个人身上内化而来的东西。
哀悼grief来自拉丁语gravis,意思是承受,从这个词还演化出gravity
体验哀悼,不是只承受住当前情况的重负,同时也是再次见证灵魂的深度。
或许,真正真实的、重要的、有分量的人和事,永远不会真的失去。唯有放下控制的妄念,一个人才能真正滴哀悼失去,真正地称颂价值。
“我们只会被信任的人欺骗,然而我们还是需要相信。”信任与背叛是相互依存的对立面。
如果孩子因父母的忽视或虐待而感受到深重的背叛,日后他或她会与一个将此背叛重演的人建立关系,这种模式叫做反向形成或自我实现的预言。
对背叛的原谅,不仅是对我们自身的背叛能力的含蓄承认,也是将我们从过往的桎梏中解脱出来的唯一方法。
他们成为往事的奴隶,相当于依然留在那段婚姻关系中,并未与背叛自己的人分开,他们依然被憎恨的酸液侵蚀,任由它定义自己。
复仇无法帮助人拓宽意识,反而会限制意识,而且不仅如此,还会把人牢牢束缚在过去。
若是把背叛翻译成心理学术语,那就是它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人得以经历一种非常基本的心理过程,即整合矛盾,其中包括在关系中普遍存在的爱恨交织的情感。
不只涉及那个应该承担责任的人,也包括那个背叛的人,后者无意识地启动了那些导致背叛的事件。
三、怀疑与孤独
“这无限空间的寂静令我心凉。”
自我就像一个心胸狭隘的暴君,执意要声色俱厉地强调自己地位的正当性,这是因为它的城堡建立在怀疑的沼泽之上,而强调是一种补偿。
“相信我,比起对教义的半信半疑,诚实的怀疑中蕴藏着更坚定的信念。”“我尊重信念,但令人受教的是怀疑。”
确定性是真理的敌人。
“头脑锻造出来的、人类的镣铐。”怀疑将暴虐又狭隘的自我推下王座。
孤独地漂流在孤独的公海上。
“我们同眠于一张床上,孤独感随着河水流淌。”
与他人的羁绊越多,我们与他人的差异就越小,个体化程度也就越低;个体化程度越低,我们就越是无法实现宇宙的宏伟目的---我们被如此神秘地创造出来,正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啊。
她就如一个情感黑洞,把能量都吸收进去,却不返还一点点光。(情感的黑洞)
一个持续不断的、灌溉的情境,这是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的。
当你接纳了身为陌生人的状态,你就不再是陌生人···当我不再抓住这个世界,世界反而成了我的。
四、抑郁、消沉与绝望
抑郁、消沉与绝望这可怕的三人组,好似时常栖息落在我们窗外的树上,就像那三只乌鸦一样,等着我们颓然倒下,成为它们的猎物。
“我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我是我选择成为的那个人。”
为了得到温暖和光,植物会弯弯曲曲地生长,孩子也是一样,有时甚至会严重地扭曲自己。我们往往需要冒风险---鼓起勇气面对我们最害怕的东西,挪走那些阻碍我们自然生长的东西。
在犹太教与基督教的传统中,绝望是一种罪,因为它是对上帝旨意的违逆,它为无限加上了限制,制约了造物主的神力。
“始终心怀希望,直至希望从绝望中,创造出它心之向往。”
当一个人想去死的时候,他真正想要的并不是死,而是立即发生彻底改变。
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同样受到神之惩罚的绑缚:他一次次地将石头推到山上,然后只能看着它一次次地滚落,永无休止。但西西弗斯比欺压他的诸神更自由,他选择了推动巨石,而不是屈服于推石头的命运,由此,他将力量从诸神手中夺过,并留住了自己的尊严。
五、强迫与上瘾
人生中唯一不变的常量就是我们自己,无论我们多么希望把遇到的问题归咎于父母、社会或伴侣,我们总会不停地和自己相遇。
弥尔顿
我真可悲!我该飞往哪里,才能躲过
这无尽的愤怒,无尽的绝望?
无论我飞向哪里,都身在地狱,我自己就是地狱。
伊克西翁之轮
唯有深入冥府,才能将我们从冥府中解救出来。
六、愤怒
威廉·布莱克 1794
我对我的朋友很生气
我说出了我的愤怒,我的愤怒终结了
我对我的敌人很生气
我没法说出来,我的愤怒日渐增长
难以负荷的重压、匮乏和自我憎恨的疯犬···
七、恐惧与焦虑
Being toward Death
“在两个世界之间徘徊,一个已经死亡,而另一个还无力诞生。”
预祝演员登台演出顺利时,我们会说break a leg,这是因为我们唯恐美好的愿望会招致神祗发怒。
我一无所求。我一无所惧。我是自由的。
勇气不等于没有恐惧,勇气意味着,我深知,比起令我们恐惧的额东西,另外一些东西更为重要。
我们就比我们恐惧的东西更重要,这就是勇气的含义。
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超越宿命,走向命运,将直接取决于我们能从存在性焦虑---它将一直是我们如影相随的旅伴---的手中夺回多少人生。
命运destiny并不等同于宿命fate。命运代表了一个人的潜能,代表了内在可能性,可能实现,也可能不会实现。命运邀请人们做选择,没有选择的命运无异于宿命。
八、情结浅析
就像磨坊里的老马一样,他悲哀滴沿着抑郁的老路一圈圈地打转。(有的家畜与其说是习惯,不如说是乐于如此简单重复的工作,像是但频率的振动,简单和谐。)
九、穿越沼泽(穿越逆境,抵达繁星)
宇宙又没跟我们签过道德合同,我们是乙方,或许会在暗地里起草了这么一纸合约。
智慧来自对痛苦的消化和吸收。被消化吸收的痛苦能拓宽人格,让灵魂的疆域变得广阔。
尼采断言
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桥梁,而不是终点;人的可爱之处在于,他既是序曲,也是终章。
“人类有四样东西在海上全无用处,舵、锚、桨,还有对沉入水中的恐惧。”
Marchado
对心灵的运作来说,想象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集中营里有个大牌子,上面写着“有一条道路通向自由,里程碑是服从、勤劳、诚实、有序、洁净、持重、真诚、牺牲精神、爱国精神。”把美德拿来用在这么一个地方,这颠倒黑白的能力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
唯有足够成熟的人,才能承认这个悖论:敌人正是自己。
当一个人不得不面对自己的个人历史时---它正在按照自身的独立意识运作---一切就会启动。
里尔克
一切都很遥远
而且早已逝去
我相信 那颗闪烁的星星
在数万年前就已经死去···
在这浩瀚夜空下
我想走出我的心
我祈祷
在所有的星辰中
必定还有一颗活着吧
我相信
我知道是哪一颗 经久不衰
是哪一颗 在夜空中那光慢的源头
像一座白色城市般 屹立永存
(后来找到冯至的版本
里尔克/冯至“
哦,一切何其遥远
而长久地流走。
我相信,这颗星,
我得到它的光芒的时候,
它已经死去了数千年 。
在这广大的夜底下面
我要走出我的心,
我要祷告,
在一切的星中
一定有一颗,
它还活着。
我相信
我知道是哪一颗:
它经久不灭,
它是一切的光的泉源,
它像一座白色的城,
高耸在夜天的顶上 。
”)
“我们必须大笑,我们必须欢唱,我们被世间万物祝福,我们看到的一切都被祝福。”
尼采说,踩着紧绷的绳索(我们自己)跨越深渊。
后记 斑驳与模糊
荣格:潜入内心极深处时,每个正常的人类都会心生畏惧,不愿继续;说到底,这种畏惧是对走向冥府的旅程畏惧。
尼采说,我们是深渊,也是跨越深渊的绳索。
如果自我能够永生不死,它会变得多么讨厌啊。“任是金童玉女,也必像烟囱清洁工一样,最终归于尘土。”(就如创生,死亡也是自然的伟大发明。)
心理治疗的原则性目标,不是把患者送入那不可能实现的幸福状态,而是帮助他以坚定的态度、富有哲学性的耐心来面对痛苦。
人格的获得···是面对生命的饱含勇气的举动,是对构成个体的一切的绝对肯定,是对普遍生存情况的适应,再加上最大程度的、自我决定的自由。
人生并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的问题,而是一场需要活出来的实验。借由痛苦,我们越来越深入地领悟到生命的意义,这就已经足够了。
艾略特
我们必须静静地继续前行
穿越那黑暗的冰冷 和空茫的孤寂
进入另一重情感的强度
去寻求更深层的和谐 更深入的交流
·[?]《中年之路》
On this day..
- 邻居家的月季花 - 2022
- 媒体 一个不良心态的家长 - 2004
- 告知与提问式教学并非有效的教学 - 2004
- 三角形重心模型与线段的分割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