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网易上不经意看到这篇报道[?],读了几遍!自然留意了后面推荐佐藤学(东京大学教育学博士,日本教育学会前会长)的《教师花传书》...

​​
在任何一个国家,教师教育改革都是国家政策的中心。历史上作为“专家”被认定的最先是牧师,而后是大学教师,然后是医生、律师,再然后是中小学教师。
国际教师教育学倡导“教师成长三大定律”:越是扎根教师的实践需求越是有效;越是扎根教师的鲜活经验越是有效;越是扎根教师的实践反思越是有效
21世纪的社会里,教师的专家形象要从“教的专家”转型为“学的专家”,要拥有“反思性实践者”的涵养。
教师的人生是持续学习的人生。向儿童学习、向教材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社区学习、从自身的经验中学习---正是这种持续学习的步伐,构成了教师的人生。
没有传统,创造也无从谈起。
在转型期中最要注意的是不能忽视传统,不能放弃对创新的挑战。
花是心,种是技。“花”是表现出来的美,而“技”则意味着基于体验的身体技法。如果想要了解花,首先要知晓技。花是美丽的表现,其心(思想、哲学)是摒弃私心杂念,日复一日练功修养所成的技(基于体验的身体技法)所成就的。
这本《教师化传书》秉承《风姿花传》的精神,指出了教师洗练教学,形成妙花的心(思想、哲学)以及花的种(基于体验的身体技法、智慧)的方法。

第一部分:专家型教师的成长

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化传书》的启示
《教师化传书》的标题源于世阿弥的名著《风姿花传》。联想到当前“教师备受欺凌”的现状,似乎《教师武艺贴》更招人喜欢吧。《风姿花传》是世阿弥40岁前后的论著,“微风下,心与心的传承即为花,故名‘风姿花传’”。其父观阿弥52岁去世前所表演的能乐仍能令人深感“恢弘绚烂”。
最令人称道的是写成“”(态)而读作“技”的这个词。这里的技与我们一般所说的“技能skill”不同,它表示一种身与心的构造
世阿弥指出,要“慎重深入地学习”,因为“擅长者也非样样精通,拙劣者也有可取之处”。技是一种基于体验的身体的构造方式是在场的方式,具有与某种对象相关联的意味。技与心结合之时,艺术便成为“无心之花”,可谓“幽玄”的“妙花”。

作为匠人,教师的世界是由“熟练的技能”、“经验”、“直觉或秘诀”构成的;而作为专家,教师的世界是由“科学的专业知识”、“技术”、“反思与创造性探究”构成的。教师是通过“模仿”与“修炼”来学习的“匠人”与通过“反思”和“研究”来学习的专家的兼备。可以说教师的能力是匠人的能力和专家能力的综合体。(理发的“小贺”师傅要创业,工作室的地点已经选好。我作为他十多年的老客户必须尽一点力,找朋友帮他参谋个名号,目前有“贺发童颜”、“贺新郎”、“贝加”、“贺”... ​​​​他选的是匠人...

创造性的教师技法:教学“妙花”的绽放
学习是从(他者的)问题出发,动员自己与伙伴的经验与知识,直至解决问题的系统探究过程。
虽然身为祖母,但我想通三年级的学生一样一起投入学习。
“作为对话实践的学习”理论,与物的对话实践、与他人的对话实践、与自己的对话实践三位一体。
教师的实践研究并不是要加入“新的东西(知识、技术)”,而是要“不断砥砺真正必要的东西,下决心剔除不必要的东西”。
教学开始之初教室中的“气息”就决定了此后的一切,因此教室中的“气息”对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
“哎?”的惊叹声如同水的波纹一样扩散开去。这种对未知事物表现出的知性的惊叹,对学习来说是最为重要的感受之一。可以说“气息”的起伏和“冲刺与挑战的学习”通过“个体间的融合”形成了创造性活动的基础。
教师的时间可以通过“流水的时间”(不断奔腾向前的)和“积雪的时间”(可逆的、循环的、多重的)两者之间的交叉点来认识。古希腊人曾用“量的时间”和“质的时间”来表示两者的差异。

教师的居方(position)
技能skill意味着与对象、关系、情境相分离的主题的能力,而“態”则意味着在于对象的关系中生成的技法,它是在某种情境中创设和表现出来的。
辨物居方,辨别众物的性质与条件等因素,使之各得其所。
教师的工作是从“接受”(倾听)开始。

倾听儿童的声音:教学实践的基点
学习的权利是儿童人权的核心,而学习则是希望的核心...
“倾听”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核心活动。关怀理论教育家Nel Noddings“很多教师能够理解学生发言的意义,但能够完全理解发言的学生,这样的老师就不多了。”纤细而柔和地回应每位学生的发言或言语...教学实践中,“倾听”大有深意。

作为匠人的教师:craftsmanship
教师即是在复杂的知性实践中寻求高度的反思与判断的专家professional,同时也是通过经验积累练就了经验与智慧的践行教育实践的匠人craftsman。教师的工作具有双重性,既担负公共的责任,又要绽放教学实践的“妙花”,即兼备专家和匠人的双重特质。
日语中的职人及时本书的匠人。匠人工作的中心就是倾听。“”。建筑工匠不但要倾听屋主的声音,还要依靠倾听来自土地、木材等的声音。職是“耳”边搭配“咒语”沟通。如果在“言”字边上搭配“咒语”的话就是“識”。(汉子学家白川静所作《字统》)可以说職是通过“倾听”“神”的声音、凭借神的技能而践行工作。
对教师来说,什么事最重要的能力?倾听。
通过倾听这一被动行为,教师能够完完全全接纳儿童,接纳教材的课题,接受自己内部的声音。作为匠人的教师,倾听儿童的声音,倾听教材的声音,倾听自己的声音,这是提升自身工作最重要的途径。
教师养成匠人气质的过程中遵循以下三种规范:注重对每位儿童的尊重;关注教材的可能性与发展性;注重自身的教育哲学。

技艺的传承与学习:作为匠人的成长
如果还不知道花,那至少要知道种。花是心,种是技。花是能乐所表现出的美,而技则是指能乐的表现技法。
当课堂上儿童的潜力得到解放时,我感动得几近流泪。
我该做的不是追捧“优秀的教师”,而是探究在日常接触中的每一位教师的实践之花,从而研究花之种。(我也反思我关注的不应该仅仅是资优学生...
我从青年人身上学到了很多。
对于技艺、技法的学习来说,最为重要的不是各种技能的训练,而是获得实践的总体愿景,形成风格。

专家型教师的养成:教职的专业性
在日本,教师在法律上称为“教员”,在战前和战后分别被置于“国家的仆人”以及“公众的仆人”的位置。
即便教师被看作专家,也往往被看作是包含消极意味的准专家。因为教师不像医生或者律师那样具有“高度专业的知识与技术”。教师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的“easy work”
在外界看来,教师的实践中“匠人”的特质更为显著,但在内行看来,其作为“专家”的特质才是核心。教师的实践在外界看来是“看不见的实践”。
有些课堂虽然完成了教学但却没有促进学习。很多课“形式完备而内容空乏”。
教师自身比任何人都更爱读书,更加好学,只有那些学者才允许执掌教坛。但现在这一根基已经崩溃,这可算是教育最大的危机了。

专家型教师的学习:教师作为学的专家
亚里士多德:对知晓最好的证明就是能够教授
我所提出的“学习”的概念是“作为对话实践的学习”。与物的对话(创造世界)、与他者的对话(结交伙伴)、与自己的对话(重塑自我),这三种对话的实践称为“学习”。
即便是精通学习科学以及相关诸多科学理论,也不一定能够开展创新造性的教学实践,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的实践具有这些科学都无法解释的“不确定性”。

从成熟型教师的教学中学习
教师作为专家的成长无法完全依靠个人的力量达成,而需要借由通过共同挑战创造性的实践而形成的“同僚性”的专家共同体来达成。
教师的专业性知识基础由三种素养沟通,人和社会相关的大量的一般性素养、成为学科基础的学问素养以及支持教学实践方法的职业素养。
夏草茫茫,豪强梦湮。(夏天草凄凉,功名昨日古战场,一枕梦黄粱。)(一将功成万骨枯同样适用教师,只看成绩和只看钱一样...

教师的持续学习
教师的人生就是持续学习的人生。向儿童学习,向教材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社区学习,从自身的经验中学习---正是这种持续学习的步伐,构成了教师的人生。
当前日本的教师生存在“教师受难的时代”。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的教师像今天的教师那样工作困难、丧失了人们的信赖与尊重,每一位教师都怀抱着孤独和不安。“又是严峻的一年”。
教育改革风暴不断。在对教师们的日常工作欠考虑和理解的情况下强制执行,其结果是教师被不怀好意的媒体猛烈攻击,基于对教师的不信任所产生的择校、学校评价、教师评价不断下压,学校现场越发令人窒息。
教师要学会言说自己的修养与成长。教师工作的本质不只是“教学”,更是“学习”。向同事学习。当学校以“同僚性”为基础进行组织和运作时,这样的学校最适合教师的学习和成长。
总是发言的人以及声音最大的人士无法进行创造性的实践的。

成熟型教师洗练的实践帮助他们形成自我的风格,并不断从内部突破、凝练,从而支持了自己的成长。他们都是安静的教师,是谨言慎行的教师,是对工作无比诚恳、细致周到的优秀教师。
教师的工作室看不见的工作,教师专业性的内核是看不见的、模糊的。因此,成熟教师的成长是极为个性化的。

第二部分:我所遇见的教师们

小学低年级的文学课
教学的妙花是教师长期的修养与钻研的结晶。
教学开始前的“气息”或“气场”提前决定了教学的一切。只要观察教师以怎样的语言来开展教学,其教学的程度就大致可以判断了。语言简洁与精当。

高中改革中的校长领导力
上课死气沉沉,下课如鸟兽散。
才木校长鼓励学生与教师以“学习”为中心,建立“让学生找到自我”的学校。学习共同体。
从课堂实践中看到的
能够指导教师的只有教师。从教学的外围观察的世界与教师自身从内部观察的世界完全是两码事
教师的实践是invisible practice,教师的卓越能力是invisibl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与伙伴共同成长
石井老师每周六下班后,就会带着教学记录,花上单程三个小时的实践去参加神户市冰上正先生主持的教学研讨会。教师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成长的,只有与同伴教师一起,通过协同研究才能积累作为专家的修养。

校长的领导力
去他们的学校,而不是去我的学校。
课程组织和学校组织的三原则:少即是多、组织与构造越简单越好、事情越小越精细。
对所有的教师都心怀敬意、充满信赖的校长毫无疑问都是优秀的校长。
校长的领导力首先表现为“接受”(负起责任)。

屹立学校改革潮头的校长: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学校中学习能力最差,但却最需要学习的人士是教师。教师和小偷都不愿让人看见手里的东西。是否擅长教学常常是天生的对于教师的成长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
业已启动的永远的革命。
令初中焕然一新的校长
教师的音调下降的同事课堂变成了安静而沉稳的空间。
满怀着希望之时,自身就会永生。

教师们的坚守
如果谁因为有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而自言自语,融洽的协同学习关系就会产生。一旦问题解决了,学生们又各自进行自己的学习。这样的光景是比任何教学都新鲜的、革命性的。
十年前我曾受到小χ老师的一封信,信中诉说了他在学校中经历的苦难,令我不禁为之痛哭。
任何学校都是这样的,那些尊重每位儿童的尊严,如同珍视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课堂、珍视自己的教育哲学的教师们,往往都背负着受难者的宿命。无奈又悲哀,这就是教师的人生现实。

第三部分:教师生涯

专家型教师养成的沃土
医生是在病床变养成的。学校才是教师养成的真正沃土。
基于对教学的观察与记录进行反思性研究,是日本的“独门秘籍”。
成熟型教师怀着初心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从课堂事件中学习
师范生们在没有任何教学的经验时,总是流露出傲慢,这往往是毫无经验的人对教学的偏见。
教学实践不是“改掉了缺点就好了”那么简单,教师的成长也不是那么单纯的事情。指出某个缺点,可能也正是抹杀了这位教师的优势。
教师必须遵从的规范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的尊严、尊重教材的发展性、尊重自己的教育哲学
佐藤学回访三十年前访问过的学校,学校的老师拿出了当时的校本研修记录;1972年毕业的锦织校长从开始当老师至今的35年里不断反复阅读同一本书---杜威的《学校与社会》...​
转型期的教师
一直追求“教学”能力提升的教师总体来说往往对“学习”是怠慢的、无能的。对于学习来说,最为重要的资质是慎重、深刻,那些将统治儿童作为工作的教师,仍然是独善其身而傲慢无礼的。从教的专家到学的专家的自我变革绝非易事。
没有传统,创造也无从谈起。

不被学校外部的各种动向和诱惑所迷惑,不被媒体报道所困扰,不被外部强加的课题所压迫,专心守护每位儿童的学习,探究每一个教材的发展性,更多地创造与同事交流学习的机会,认认真真地组织日常教学实践,这是比任何事情都更为要紧的。
教师的工作绝不是花里胡哨的,而是由“小事”累积起来的。与此相比,学校外的教育改革讨论的往往是“大事”,那些外行人用粗俗的言语争论着,通过媒体使之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谈资。


“课堂革命是要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家长要从参观学习转型为参与学习”“宁静的革命”
“如果说19世纪和20世纪的教师是教学的专家,21世纪的教师则该是学习的专家。”“学习的设计和反思将成为今后教师教学的工作重心。”“21世纪教师工作的本质不只是教学,更是学习。”“培养教师要像培养医生、律师一样。”“加拿大没有一个老师在黑板前独白,学生们全部都在围坐着开展协同学习。”“越是发达国家,学习时间越短,学业成就越高,因为它们注重学习的质,而不是仅仅通过增加学习量来提高学业成就。”
“实现21世纪教育转型的学校具备这样一些特点:同时追求质量和平等、从程序型课程(习得、巩固)转变成项目型课程(思考、探究)、协同学习等。”
“而这样的学习,是从相互倾听开始的。倾听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参与。倾听他者的声音,是学习的出发点。”

On this day..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