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mans-search-for-meaning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活出生命的意义》Viktor E. Frankl(1905-1997) 吕娜译 (华夏出版社这版的封面太普通,译名个人更喜欢原著《向生命说‘是’》)
@qiusir:二月里多出的这一天是让人悲伤的,上帝安排弗里曼·戴森在这一天休息,因为这世上已没有什么他不熟知的了,物理、数学、生物、天文、大气、文学等等;二月里多出的这一天也是供人去感恩的,除了感谢戴森,这一天我读了弗兰克尔的书,也想到玉明、玉彩两位先人,“玉,日积月累,玉,光彩照人”......
前言(哈洛德·库希纳,犹太教圣殿奖得主)
尼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看到放弃了自己的情节是最能让自己悲痛的)
弗兰克尔:寻找生命意义的三种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事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出镜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您可以可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
20世纪使用最多的宗教(rligious)语句:(莫名泪目)

我们最终认识了人类的本来面目。切记,人类不仅指那些发明了奥斯维辛毒气室的人,也指那些唇边默诵上帝或圣母玛利亚并径直走进毒气室的人。

自序(维多克·弗兰克尔)
如果数以千万的读者去购买一本标明能解决有关生活意义问题的书,那说明这个问题一定是当下最需要解决的。(如果一本书无人问津,很可能书中提到的问题现今大多数人没有面临或早已解决了呢)
“荣耀你的父母,地上的生命将能得到延续。”(多次得到神谕)(上苍的暗示)
第一部分 在集中营的经历
每当看到狱友吸烟时,我们就知道他已经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勇气一旦失去,几乎不可能再挽回。
暂缓性迷惑
焚烧室的门上用几种欧洲文字写着“澡堂”二字。
陀思妥耶夫斯基“把人定义为可以习惯任何事物的种群。”
一位后来认识的朋友评价我“不是那种会在恐怖环境中抑郁不堪的人”
“恐怕他(指我)是你们中下次被选中的人,所以,你们不用担心。”(不被看好到这种地步,但结局可是经历了四所集中营,且活到最后的人)
“有些东西能让你失去理智或变得一无所有,知道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
(为什么认同我们是生活的囚徒呢)冷漠、迟钝、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是囚徒第二阶段心理反应的表现,这些症状最终会使对他们每天每时频繁发生的酷刑折磨无动于衷。正是这种冷漠外壳的包裹,囚徒们才能真正保护自己。
最痛的不是肉体(这样的惩罚对成人和儿童都一样),而是不公正和不可理喻造成的伤害。(大学军训有过类似的体验)
很奇怪,在一些情况下,不留痕迹的鞭打比留下痕迹的鞭打更伤人心。
鞭打令人倍感疼痛是因为鞭子隐含着侮辱的意味。
“我是医生,而且是名专家。”“什么?你是医生?你一定从别人口袋里捞了许多钱吧!”“老实说,我是为穷人开诊所的,大多数情况下我分文不取。”我说的太多了。他就像疯子一样嚎叫着扑向我...
我对狱友做出的评价给了我孩子般的安慰:“他看起来庸俗粗鲁,连我们门诊部的护士都不愿让他进候诊室。”
冷漠,这是必不可少的自我保护机制。“真好,又多活了一天。”
不管梦有多恐怖也比集中营的现实状况要好很多。
囚徒对宗教表现出难以想象的虔诚。宗教信仰的深度和活力令初到者惊奇和感动。
爱是人类终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拯救人类要通过爱与被爱。我知道世界上一无所有的人只要有片刻的时间思念爱人,那么他就可以领悟幸福的真谛。
一名狱友冲进了让我们跑到集合地看日落。站在外面,我们欣赏着晚霞,看着不断不安换形状和色彩的云朵笼罩着整个天空,云彩一会儿铁红色,一会儿艳红色,与我们荒凉的棚屋形成鲜明对比,泥潭也映出灿烂的天空。几分钟的寂静后,一名囚犯对另一名感慨道:“世界多美啊!”(我有一双翅膀,也只用来眺望你告别的模样。)
幽默是灵魂保存自我的另一件武器。培养幽默感并以一种幽默的态度看待事情,是人在掌握生存艺术时学到的技巧。
苦难似乎有气体的属性)气体将完全而均匀地弥漫开来,不管房间有多大。人的苦难也是这样,它完全占据了你的灵魂和意识,不管苦难是大还是小。因此,人苦难的“量”完全是相对的。
我不能那么做,我已经学会顺其自然了。
第一,我每时每刻都在思念她,请你一定记得转达;第二,我爱她胜过爱任何人;第三,我跟她结婚后那短暂的时光胜过一切,也超越我们在这里遭受的所有痛苦。(真爱的宣言啊)
犯人更愿意让命运替他做这个决断。
我开始在速记纸片上重写在奥斯维辛丢失的手稿。
德黑兰死神
犯人的冷漠除了是一种自我防卫手段,还是其他因素的结果。饥饿和缺觉都会使犯人对事物丧失兴趣,并且变得易怒,这是犯人常见的心里状态。
人们对于自身色内在价值的认识寄托于更高、更精神性的事物上,这种精神性的事物不会被集中营生活摧垮,但又有多少自由的人拥有这样能的自觉?更不用说囚犯。
我们这些在集中营生活过的人,都记得那些走过一个个屋子安慰别人、把自己最后一块面包给了别人的人。这样的人在数量上可能不多,但足以说明一点: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人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的自由。
在心理和精神的层面,基本上任何人都能够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即使在他集中营,也能够保持自己作为人的尊严。陀思妥耶夫基说过:“我只害怕一样---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
积极的生活能够使人有机会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实现价值,而消极的生活能够使人满足于对美、艺术或者自然的追求。
如果说生命有意义,那么遭受苦难也有意义。苦难、厄运和死亡是生活不可剥离的组成部分。没有苦难和死亡,人的生命就不完整。
困苦环境所提供的能使人道德完善的机会,有的人会充分运用它,有的人会放弃它。这也决定了他是否配得上自己所遭受的苦难。
“我感谢命运给了我这么沉重的打击...以前的生命让我糟蹋了,我从没有认真考虑过精神完美的事。”“这棵树是我孤独中唯一的朋友。”“它对我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我就是生命,永恒的生命。”
@qiusir:通常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有点脆弱的时候,多会担心身体要感冒了。上午看了本品相一般的书竟泪目了几次,担心这节骨眼上要是感冒了,万一发烧会很麻烦。饭后近三个小时的午休,整个人精神抖擞,再次打开这本书,没看几页又是很激动,看来在这本书面前,自己的身体还是过于弱了些...
只有那些自甘沉沦、放弃对道德自我和精神自我内在把握的人才会成为集中营恶劣条件下的牺牲品。(对生活的抱怨也是如此。)
位置期限的临时存在
在集中营里,一天过得比一个星期慢。(这个假期,一个月过得别一天快?)
他们不是把集中营的苦难看作对自身内在力量的考验,而是很不严肃地对自己的生命,把生命轻易抛弃。他们更愿意闭上眼睛,生活在过去。对这些人来说,生命是无意义的。
俾斯麦“生活就好比看牙医。你总觉得最难受的时候还没到,而实际上它已经过去了。”(相同的感受。另,与其学别人说过什么话,更应当学别人做了什么事情。我们理解了别人的话都没多大意义,何况只是鹦鹉学舌呢...)
人的独特之处在于只有人才能着眼于未来。在极端困难的时刻,这就是他的救赎之道,不过他得迫使自己将精神专注于此。
斯宾诺莎“作为痛苦的激情,一旦我们对它有了清晰而明确的认识,就不再感到痛苦了。”
要想恢复犯人内在的力量,必须首先让他看到未来的某个目标。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这可以作为心理治疗师的座右铭。(马丁路德金也说过,If a man has not discoverd something that he will die for, He isn't fit to live.
我们期望生活给予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事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期望。我们不应该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应该像那些每时每刻都被生活质问的人那样去思考自身。我们的回答不是说和想,而是采取正确的行动。生命最终意味着承担与接收所有的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的任务这一巨大的责任。
你必须承认,即使在经受磨难时,你也是独特的、孤独的一个人。
你独特的机会就依存于自己承受负重的方式之中。
对我们来说,生命的意义包含着从生到死受苦受难的这一更广阔的循环。
里尔克所说的,“经受磨难”就跟其他人说的“完成工作”一样。
眼泪是无用的,但也不必讳言眼泪,因为眼泪见证了人们承受苦难的巨大勇气。
行为的直接影响总比言辞更有说服力。
尼采“那没能杀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壮。”
你所经历的,世人夺不去。”不光我们的经历,还有我们的行动和所有的想法、所有的苦难都不会消失。尽管它们已经成为过去,但我们可以使他们存留在世上。“曾经是”也是一种“是”,甚至更为确定。
人的生命都不会没有意义,而且生命的无限意义就包含着苦难、剥夺和死亡。
(上帝)希望我们骄傲地而不是悲惨地面对苦难,并且清醒地知道如何对待死亡。
减压病。正如潜水员突然离开潜水仓会损害他的身体健康一样,犯人突然从高度紧张的集中营得到解放,也可能遭受道德和精神方面的损伤。(高考过后的放纵或许类此...)
“一旦能回家,这只胳膊要是不沾上血迹,我就把它锯掉。”
除了上帝,他不再畏惧任何东西,那种体验有着无与伦比的美妙感觉。

第二部分 意义疗法
意义疗法还对所有的恶行循环群系和反馈机制进行散焦...
努力发现生命的意义正是人最主要的动力。
被问及什么是你最主要的事情,16%的学生回答是“赚很多钱”,78%的学生回答其首要目标是“找到生活的目的和意义”。
世上没有什么别的能比知道自己的生活有意义更能有效地帮助别人活下去了(哪怕是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忽然想起父亲在病入膏肓的那段时间,经常和年幼的我编织如何在农村生活的幻象,几十年过去了我还能想起来他那充满信心的状态...)
人实际需要的不是没有紧张的状态,而是为了追求某个自由选择的、有价值的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和奋斗。他需要的不是不问代价地消除紧张,而是某个待他去完成的潜在意义的召唤。
(忽然想起赫拉利在书中提到小麦奴役了人,那以后回过头来看这段时间,是不是信息奴役了人呢。小麦的奴役让人的脊椎受损,信息的奴役让人的眼睛受损...)

存在之虚无是20世纪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可以理解,它可能是由于人类在成为更为真正的人的过程中所经受的双重丧失。在人类历史之初,人丧失了赖以指导其行为并因此产生安全感的某些动物本能。动物所具有的那种安全感,好比天堂一样,对于人类来说是永远的失去了,人类不得不做出选择。此外,在最近时期,人类还遭受到另一种丧失,那就是原本作为其行为根基的传统迅速地消减。丧失了告诉他必须做什么的本能,丧失了告诉他应该做什么的传统,有时人甚至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这样,他要么去做别人所做的事(随大流),要么做别人希望他做的事(集权主义)。

离开特定的棋局和特定的对手,压根儿不存在什么最佳的招法,甚至连较好的招法都不存在,人的存在也是这样。
对责任的强调反映在意义疗法的绝对命令中:要像是在经历第二次生命,仿佛你已经获得重生;再也不要像过去那样,一定要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意义疗法试图使患者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因此必须使他决定自己为什么负责、岁什么负责以及对谁负责。这也是为什么意义疗法师在所有的心理治疗师当中最不愿意对患者进行价值评判的原因,因为他绝对不允许患者将评判责任转移给医生。(教育上某个点也应该借鉴一下吧,塑造这个词很多时候是扭曲冠以道德的外衣的暴行)
画家试图向我们表达他自己所见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而眼科医生试图让我们自己去观察世界实际上是什么样子。意义疗法的作用是拓展患者的视野,使他意识到其生命潜在的所有意义。
我们说人要担负起责任,要实现生命的潜在意义,是想强调生命的真正意义要在世界当中而不是内心去发现,因为它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人类存在之自我超越”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总是指向某种事物或某人(他自己以外的某人)---不论是作为有待实现的意义还是需要面对的他人。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或献身于所爱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所谓自我实现,绝不是指某种可以实现的目标,因为人越是追求这个目标,也是容易失去它。换句话说,自我实现可能是自我超越唯一的副产品。
我们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发现生命之意义: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职业;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某个人;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只有在深爱另一个人时,你才能完全理解另一个人的本质。
爱与性一样,都是一种主观象。
一旦找到了意义(比如牺牲的意义),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
人主要关注的不是活的快乐或避免痛苦,而是看到其生命的意义。
现在看来,集中营的幸存者中似乎没有谁比我活得更长,也没有人的智力成果能够超越我。(还真是自信,也是事实)
现在一些人去看精神病专家,问的都是以前向牧师或拉比提出的问题。
意义比逻辑深刻得多。
《圣经·旧约》上帝保存着你所有的眼泪,因此,你所有的痛苦未必都是没有意义的。
@qiusir:读一本好书,一方面希望快点读完,好去读下一本,毕竟未知的更有吸引力;但另一方面,又希望读得慢一点,希望好好认识这个人,期待下一句看到什么让豁然开朗的思想...
生命中真正短暂的是潜力,一旦潜力得到了实现,那么在实现的那一刻它就成为了现实。
悲观主义者好比一个恐惧而悲伤地看着墙上的挂历每天都被撕掉一张,挂历越来越薄的人;而积极地应对生活问题的人好比一个每撕掉一张就把它整整齐齐地摞在一起,还要在背面记几行日记的人。
他为什么要嫉妒年轻人?嫉妒年轻人所拥有的可能性和潜在的远大前程吗?“不,谢谢你”,他会这么想,“我拥有的不仅仅是可能性,而是现实性,我做过了,爱过了,也勇敢地承受过痛苦。这些痛苦甚至是我最珍视的,尽管它们不会引起别人的嫉妒。”

@qiusir:这本书应该买不同的版本来读,记得有这种愿望的上一本是《宇宙波澜》...
快乐是一种附加品,如果这种附加品本身成了目的,反而会受到减损。
TA将注意力调整到适当的目标即性伙伴身上后,性高潮就自发地出现了...
“学会自嘲的神经官能症患者可能就学会了自我管理从而治愈。”
“现在,我要让大家看看,我是个多么糟糕的书写者。”
作为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另个领域的教授,我充分认识到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条件对于人的限制。但同时作为四个集中营的幸存者,我也亲眼见证了人在难以想象的最坏的环境中勇敢面对和战胜各种厄运的能力。
人不是简单地活着,而是时时需要对自己的前途做出判断,决定下一刻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光说人有自由还不够。自由只是故事的一半,真理的一面。自由是人的生命消极的一面,而其积极的一面是责任。实际上,如果人不能够负责地生活,那自由会堕落为放任。这也是为什么我要说东海岸的自由女神像应该配上西海岸的责任女神像的原因。
如果一个医生仍然自认为是技术员,那他就等于承认自己眼中的病人只是台机器,而不是患病的人。(教师...家长...是不是就是当孩子,不,彼此都是当对方是一台应该如何的机器而已呢)
人不是众多事物中的一种。事物相互决定对方,但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他成为什么---在天赋与环境的限度内---是他自己决定的结果。
写在后面的话
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仍然对生活说“是”(引用作者德文写的一本书的题记)
即便一千个患者中只有一个出现了这样的转机,谁敢保证这种转机不会发生在你身上呢?但是首先你的活到那一天,所以你应该活着,而且从今天开始,你就有责任活下去。

完全解释一个人的犯罪相当于开脱他的罪过,不是把他看成一个自由而负责的人,而是有待修复的机器。即使是罪犯自己也厌恶这种解释,反而更愿意为自己的行为你承担责任。

“你怎么还用希特勒的语言写书?”你的厨房里有菜刀吗?
在集中营,个体的差别并没有泯灭,相反,人们的差异性变得更大。大家谁也不想掩饰什么,不管是猪猡还是圣人。
斯宾诺莎“所有伟大事情之难以实现,一如其难以找到。”
后记
1946年出版于德国《一个心理学家在集中营的经历》,后来更名为《对生命说‘是’》,1959年英文版《活出生命的意义》
维克多·弗兰克尔1905年出生,1997年去世。3岁时,他决心要做一名医生。十几岁时,沉迷于哲学、实验心理学和心理分析。高中时,参加成人教育课程,开始与弗洛伊德通信。后者曾经弗兰克尔的一篇文章投给了《国际心理分析杂志》。该杂志发表了那片论文,那年他16岁。“我们自己必须回答生活向我们提出的那些问题,而要回答那些问题,我们就必须承担起生活的责任。”(16岁在一个成人教育的哲学小组的演讲)
有同学说他有帮助他人的天赋,这使他意识到自己不仅在诊断心理问题方面有独到之处,还擅长发现人的行为动机。
他不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而是告诉人们为什么他们必须那么做。(我觉得自己当老师讲物理也有点类似哈哈)
1946年,他重写了第一次被驱逐时毁掉的书稿《医生与灵魂》,同年---仅用了9天---他完成了《活出生命的意义》
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深度心理学”强调切入患者的过去和潜意识的直觉和希望,弗兰克尔奉行的事“高度心理学”,注重的是个人的前途和有意识的决定和行动。
“您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
@qiusir:2020年2月29日看完,这一天也是我最喜欢的弗里曼·戴森去世的一天...抽空再看一遍《美丽人生》,再次感受“无论如何,生活是美丽的...”

mans-search-for-meaning

mans-search-for-meaning

RR@11.27
玉,日积月累,玉,光彩照人。
把人定义为可以习惯任何事物的种群。
冷漠,这是必不可少的自我保护机制。幽默是灵魂保存自我的另一件武器。
在心理和精神的层面,基本上任何人都能够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的独特之处在于只有人才能着眼于未来
人不是众多事物中的一种。事物相互决定对方,但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
完全解释一个人的犯罪相当于开脱他的罪过,不是把他看成一个自由而负责的人,而是有待修复的机器。
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或献身于所爱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极地应对生活问题的人好比一个每撕掉一张就把它整整齐齐地摞在一起,还要在背面记几行日记的人。
自由是人的生命消极的一面,而其积极的一面是责任。
@qiusir:今天在办公室里和文科班一位很有想法的泊瑞同学谈天,还有优秀的黄课代表。一是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二是提醒要留有余地,不能太左。物理的最先进的量子力学都是概率和强调不确定性。而惯有川普,他提到让国人更快认识真实的美国有好处,我赞同。而关于他的率真一说,我提到文明是需要遮羞布的,比如小朋友光着身子在外面还好,大人就很不妥了,而作为总统似乎就更不妥了...
@qiusir:今天还和两位三模考试不理想的学生交流,提到了学习的责任,自我的修行,关于理想......
@qiusir:我从小被教育要出人头地,现今不少人求学的目的也无非是从吃饱、穿暖到穿好、住好,小川琢治当年可是经历关东大地震而选择地质学的。三模后几个学生来谈心,“读十本书,若能有一句话对你有用,人生便可以得到拯救。”把最近在整理读书笔记中的几句话分享一下:比起脑袋的好不好使,书读的够不够多,这些都不重要。没有成为独立的一个人才是问题关键之所在。(斋藤孝)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只有承担了责任,才能真正进入学习的过程。(萨尔曼·可汗)事物相互决定对方,但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在心理和精神的层面,基本上任何人都能够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的开脱)不是把他看成一个自由而负责的人,而是有待修复的机器。(维克多·弗兰克尔)德语和日语中的“教育”都还表示自我探究及自我形成的过程。弄明白一道题并不厉害,倾注体力做到熟练掌握才是真正的厉害。憎恶平凡人!这句话我曾把它印在高中体育节的班级T恤上。(斋藤孝)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