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1

《园丁与木匠》Alison Gopnik(高普尼克) 刘家杰等译
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
What the New Science of Child Development Tells U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
孩子不仅比成年人更善于学习,他们还充满了创造力,并且在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了一些道德意识。
漫长的童年就是人类专属的学习期,它使孩子成为全宇宙最高级的学习者。
对人类而言,孩子是真理、爱和人生意义的最大来源。
作为三个孩子的妈妈以及三个孩子的祖母,高普尼克一直仔细观察自己家孩子的成长。(离过婚,敢于冒险的二儿子是非常成功的投资人,丈夫是皮克斯创始人之一...)
0引言
在教养的场景中,教养方法也遵循相同的模式:父母的工作与木匠异曲同工,只不过生产的不是椅子这种特定类型的产品,而是一种特定的人。(鸡娃、鸡妈和虎妈?直升机家长。没大学毕业就平躺了)
如果养育是一项工作,旨在成功地“创造”一个成年人,那这项工作是在是太糟糕了:长时间地工作,没有加班费和福利,还有一大堆体力活。而且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你都不知道自己做得是否够好,这个事实本人就会让人变得更加容易焦虑和愧疚。(对中国家长,这项使命的时间长度是终生的)
毕竟我们这一代人,是成长在幸福温室里的“婴儿潮一代”,和成长在大萧条和战争苦难找给你的“最伟大的一代”父母比起来,实际上并没有多大改善。
“工作和爱使生命值得度过”,据说弗洛伊德和猫王都说过的名言。
我们可以追求更好的爱,而不用把它看做一种工作。
爱的意义不是塑造我们所爱之人的命运,而是帮助他们塑造自己的命运;不是为了向他们展示道路,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道路,哪怕他们所搜的道路不是我们想选的,也不是我们能为他们选择的。
尽管几乎每个人都认为孩子应该有玩耍的时间,但是当我们开始规划孩子的生活时,玩耍时间是最先被舍弃的。
正如孩子必须从最具有依赖性的生物转变成最具自主性的生物一样,他们也必须从以玩耍为主的人转变为以工作为主的人。这一转变需要孩子的大脑和新智发生深刻的变化。
童年天然就是一个极具可变性、可能性且充满了探索、创新、学习和想象的时期。尤其是人类的童年那么漫长,就更加如此。但是,我们卓越的学习和想象能力也是有代价的。在探索和运用、学习和规划、想象和行动之间,处处存在着权衡。
在现代的教养模式中,父母就像一个木匠...混乱和变异是木匠的敌人,精确和控制力是他的盟友。你要精心测量、果断下手。

正如任何园丁都知道的,特定计划总会失败。罂粟长成了霓虹橙色而不是淡粉色,玫瑰没有顽强地爬上离地面不到半米高的栏杆,黑斑、锈迹和蚜虫永远也除不掉。
然而补偿的是,我们最大的园艺胜利和欢乐正来自花园逃离我们的控制之后发生的事:当白色的鹤虱草意外地出现在黑色的紫衫树前方的正确位置,当被遗忘的水仙跑到了花园的另一边,在蓝色的勿忘草丛中怒放,当那些本来应该牢牢固定在树荫下的葡萄藤在树丛中长成红色的风暴...

和一把椅子不一样的是,一座好的花园会不断变化,因为它在适应不断变化的天气和季节环境。
每个园丁都体验过最有希望长好的的幼苗意外枯萎的痛苦。唯一不存在这种风险、没有经历过这种痛苦的花园,是由塑料花和尼龙草皮制成的。
我们作为父母的工作并不是要创造一种特定的孩子。相反,我们是要提供一个充满爱且安全、稳定的保护空间,让充满无限可能的孩子都可以蓬勃发展。我们的工作不是塑造孩子的思想,而是让这些思想去探索世界的所有可能;我们的工作不是告诉孩子该如何玩,而是给他们玩具,然后在孩子玩完后再把玩具捡起来。我们不能逼孩子学习,但可以让他们自己学习。

1教养是一种糟糕的现代发明
pay attention to your kids and love theme
parenting教养一词,其实直到1958年才在美国出现。
虽然亲子关系不可或缺,但父母的天职并不是塑造孩子的人生。
对中产阶级来说,“让孩子变成有用的人”的努力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焦虑、自责和挫败感;对孩子来讲,父母无尽的期望投下了朵朵压抑的乌云。

天然流露的爱抚变成了精心准备的计划。
烹饪和养育所面临的根本悖论十分相似...我们越是刻意控制饮食,就越不健康;越想让孩子拥有快乐和成功的未来,孩子就越不快乐。
“无序”是解答这一切问题的钥匙,也是本书的核心科学观点。无可辩驳,混乱是孩子生活的主旋律。
随机突变带来了适应性,生物学家尤其醉心于研究“可进化性”这个概念。
人类也会生出特点各异的孩子。他们的性格、能力、强项、弱项、智力水平、技能禀赋各不相同,千变万化,无法预测。这让我们像莱姆病致病细菌一样,在可进化性上具备优势,从而得以适应千奇百怪、不断更迭的文化和自然环境。
如果喜欢冒险的人真的容易遇险,为什么这个性格特质没有被自然选择早早淘汰?反之,如果冒险的好处更大,为什么胆小的孩子并没有消失?
人类的发展策略有两步:先随机生成多种可能性,再保留可行的选项。这一策略很成功。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并不会完全淘汰失败的选项,相反,我们会把它们储备起来,为新环境和新问题做准备。
上述策略有一个弱点,父母都知道,混乱和高效是矛盾的...计算机科学家和神经科学家把这称为“探索和运用之间的张力”。
交替地进行探索和运用是一个解决办法。先探索再运用的策略非常有效。
无疑,人类是最喜欢探索的物种,我们可以极致地适应生存环境。人类永远都在流浪。
漫长的童年为我们提供了探索的良机。
孩子的混乱天性为人类的可进化性做出了特有的贡献。在孩童时期,人类的变化和探索的能力都达到了顶峰。
先天的基因特点和后天的不同经历共同决定了基因的表达。
先天禀赋和后天养育之间的互动很复杂,而且不可预测。
就像家长影响孩子一样,孩子也在影响着他们的父母。很多时候,表面上看起来是基因的差异,实际上是基因影响环境后的结果。
非共享环境指的正是在基因和共同经历之外,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其他所有影响因素。

孩子们对世界的运作方式总是有一箩筐的想法,他们经常在这些不同的想法之间跳来跳去。起初,这种明显的随机变化让皮亚杰等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是非理性的,毕竟,随时改变答案的做法听起来可并不理性。但近期的研究表明,这可能正解释了为什么孩子如此擅长学习。

一岁孩子大脑中的神经元连接数目时我们成人大脑的两倍。年轻的大脑还拥有更多连接的可能。年轻的大脑可以毫不费力地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年轻的大脑天生就要探索,成熟的大脑则负责运用
每一代孩子都是一束噪音加一剂混乱,他们撼动着上一代人固化的模式,带来新的可能性。
当我们支持数以千计的不同项目时,结果会比孤注一掷要好很多。
养育者的工作不仅是为了孩子提供一个受保护的空间,让他们探索、学习,并搞得一团糟,也要引导孩子从无序的探索转向有序,让他们拥有崭新的属于成人的能力:一套全新的控制系统。只是,我们无法准确预测这套新的系统是什么。这就是人类代代“重启”的全部含义。

2童年,人类进化的关键策略
婴儿似乎是无用的,甚至可能比无用更糟糕。
为了让更大的脑袋通过更窄的产道,婴儿必须出生得更早。这可能是一部分原因,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童年期的延长不仅包括长时间的婴儿期,还包括长时间的童年中期和青春期。
不成熟与更大的大脑、更高的智力、更强的灵活性和学习能力密切相关。
乌鸦可以挥舞甚至创造工具,在某些方面甚至比黑猩猩还聪明。乌鸦和鹦鹉要比鸡、鹅或火鸡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从父母那里独立出来。
我们有更长的不成熟期,更大的相对脑容量,以及比其他任何生物更强的学习能力。
童年时用来学习的,这就是孩子被赋予的使命,这就是为什么成年人和孩子有着如此特殊的关系。但孩子的学习远不只是听父母说什么或者父母想让他们做的事。
人类孩子的心智与关心他的人的心智是同心协力运作的,这是人类已知宇宙中最灵活、最强大的学习工具。
小的改变可以导致大的差异,如果条件合适,这些变化可以“起飞”,带来更实质的改变。(分形)
早在人类引起气候变化之前,气候变化就已经影响了人类的进化。
让每个孩子产生差异化,无论是他们的思考和发展方式,还是他们从别人那里学到的东西,才能让所有这些孩子都有更好的机会在环境发生变化时生存下来。因此我们可以预期,孩子的性情和发展方式以及成人对待他们的行为,都会有大量明显的不同之处。
这么多不同的人负责照顾孩子的事实也确保了孩子们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模型。每个孩子的性情、能力和发展过程的多样性增加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历史的可变性和变化会增加更多的复杂性。每一代人类都在成长,创造出一个与他们之前一代略有不同的世界。这是一个烂摊子,但这是个优质的烂摊子,这样的一团乱麻能让人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我们不可能知道未来的孩子将面临怎样前所未有的挑战。以我们自己的样子或者当前理想中的样子来塑造他们,可能会使他们无法适应未来的变化。

3爱,持续进化的保障
Being a caregiver who is a stable and reliable resource for learning is more valuable than being a caregiver who explicitly teaches.(成为一位稳定且可以提供可靠学习资源的照顾者要比成为一个直接教导式的照顾者更有价值。)
15岁时,先有欲望,后有爱情;55岁时,则是爱情带来了欲望。
又或许,是发达的关爱网络纵容人类可以延长发育期。而且最有可能的事两者相互促进,共同进化。每增加一点关爱,人类的大脑就可以多发于一点,这又让长成后的人类拥有了更多的智力资源,为下一代提供更深、更广的关爱。
有一个笑话,女人会花30年寻找她的西斯克里夫,再花后30年尝试逃离他。
在文字书写发明之前,祖父母是人类历史最有效的联结。
乌比冈湖效应(Lake Wobegon Effect),高估自己的实际水平,指人的一种总觉得什么都高出平均水平的心理倾向,即给自己的许多方面打分高过实际水平。
“爱不会以任何可靠的方式为幸福做出贡献。”但我们离不开它。
我们关心自己所爱的人,而不是我们自己的爱,这是我们道德甚至精神生活的基础之一。
我们爱孩子的原因不是出于孩子本身,而是出于我们自己。我们不是因为爱孩子才照顾他们,而是因为照顾他们,所以爱他们。
4边看边学
即使是最小的孩子,也可以从别人那里学到很多东西,远超我们的想象。这项研究中高更引人注目的发展是,这种学习很少是通过可以的教授来实现的。
cellar door mirror neuron
模仿有助于孩子学习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方面可以了解物体是怎么工作的,另一方面可恶意了解人是怎么工作的。
孩子模仿的是行动的目标而不是行动本身。
当实验者说她不知道玩具是如何工作的时候,孩子们就能高效、聪明且很有创造性地去行动,他们只模仿那些必要动作;但当实验者表示自己是专家时,孩子们则忠实地模仿了她行为的每一个细节,无论是否有必要。
和孩子一起做,而不是照我说的做
在实践中去爱的关键是一起做事,无论是工作、养育孩子、散步还是烘焙蛋糕,都要以适应你们两者优点和缺点的方式参与世界。
喜欢跳舞,这是一种爱,而不是一项工作。
5边听边学
Fundamental relationships of trust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teaching strategies.
(最近认识个小学生叫王思涵,还有个少年班的叫王思涵,以前有个学生也是,不知道咋样了...)
孩子强大的好奇心。学龄前的孩子平均每小时要问75个问题。
孩子不仅需要更多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他们还需要理解因果关系,才可以从一个更深入、更广泛的角度理解这个世界,也就是说,这些信息可以促进他们未来学到更多的知识。
父母和其他照顾者不需要教授孩子太多知识,只需要让他们去学习就可以了。

成为一位稳定且可以提供可靠学习资源的照顾者要比成为一个直接教导式的照顾者更有价值。在依恋关系的研究中,我们看到孩子在获取知识时会根据不同的人和他们对这个人的感受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关系里最基本的信任要比教学方法更重要。

如果模仿就像跳双人舞,那么对话就像唱二重唱。
让孩子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很多不同的人是怎么做事的,是帮助他们通过观察来学习的最好方法;让孩子有机会与很多不同的人交流,是帮助他们通过倾听来学习的最好方法。
6边玩边学
Babies may often be even better scientists than grown-ups are. Adults often pay attention to the things that fit what we already know and ignore the things that might shake up our preconceptions.(婴儿可能比成年人更适合做科学家。成年人总会关注那些已知的东西,而忽略那些可能会动摇我们先入为主的观念的东西。)
在科学上,玩耍也有一些自相矛盾的地方。认为玩耍对学习有好处的想法带着一种直觉上的吸引力。但是如果玩耍真的能让你更聪明、更专注,或者更好理解他人,那为什么不直接把目标定为更聪明、更专注、更富同情心呢?
早年的玩耍经验就算是对成年后保持大脑的可塑性的潜力空间也是有帮助的。
哲学家伯林曾将哲学思想家分为狐狸和刺猬,这是基于古希腊诗人阿尔基洛科斯的一句名言:狐狸知道很多事情,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戴森也曾用这个比喻来区分科学家)
当信息与他们已知的理论相矛盾时,他们玩得更多。
伟大的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指出,优秀的科学家应该对与自身理论矛盾的证据更感兴趣。

贝叶斯学派认为学习本身很像科学进步的状况。我们会考量一系列不同的假设对世界如何运作的不同描绘。有些假设可能比其他假设更有可能是正确的,但没有一个是绝对正确的。当我们说相信一个假设是正确的,我们真正的意思是,到目前为止,这是我们最好的猜测。

探索新发现的第一步是发现你目前的假设是错误的。但这一过程还有另一个阶段,即穷尽思考其他假设。
假装的另一种意义是,它给予孩子们一个安全的空间,去练习更高层次的心智技能。
“郝薇香小姐原则”:你无法叫孩子们用一种特定的方式玩耍,又不破坏整个练习的意义。
对于成年人来说,小说和戏剧就相当于假装游戏和假象同伴。
读过大量小说的人总是更善解人意,更善于理解他人。
@qiusir:记得费曼曾经打过一个比方,Science is like sex: sometimes something useful comes out, but that is not the reason we are doing it.今天在《园丁与木匠》一书中看到高普尼克的另一角度的诠释,“从内心的角度来看,我们追求性是为了寻找快乐,而孩子只是个副产品。但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却是相反的:繁衍才是最终目的,而我们在性方面的快感只是促使我们达到目的的诱因。”把教育工作和性相关联很不妥,但教师的理想情怀和领导的现实成绩的矛盾倒是像。想来基因的自私很是高明...
教学是一把双刃剑。孩子们对他们所受的教育非常敏感,但教学似乎阻碍了孩子去发现玩具所能提供的一切其他可能性。孩子更愿意模仿老师,而不是自己去发现事物。
照顾者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帮助孩子玩耍,而不需要告诉他们如何玩耍或试图控制他们的玩耍方式。
7边练边学
Adults often assume that most learning is the result of teaching and that exploratory, spontaneous learning is unusual. But actually, spontaneous learning is more fundamental.(成年人通常认为大多数学习是教学的结果,而探索式的自发学习是不常见的,但实际上,自发学习更重要?)
在掌握式学习中,你学到的不是什么新东西,而是把你已经学过的东西变成第二天性。
从某种意义上,掌握式学习与其说是让人变得更聪明,不如说是让人变得更愚蠢。我们可以把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动甚至无意识的程序。这就解放了我们的专注力,以及对新发现的思考。
他最受好评的神来之笔,一般都出现在第九稿左右。
学校最擅长的是教孩子如何上学...仅仅为了学习如何上学而送孩子上学真的是一个好主意啊吗?
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应试者对于发现关于这个世界的新的真理或是挖掘在这个世界蓬勃发展的新方式都没有多大帮助。

从出生时起,孩子们就有各种各样的脾气秉性、兴趣爱好、长处和短处,即使成长在同一个家庭里也是如此。正如我们前面看到的,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种可变性为适应性和稳定性提供了途径,它能确保一个社区、村庄或一个国家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这是文化进化的秘诀。
但目标导向的学校教育视角使这种可变性成为一种劣势。如果和您认为学校是专为培养具有特定特征的孩子而设计的机构,那么可变性就是一个缺点,而不是优点。事实上,在最坏的情况下,可变性不仅仅是一个问题,更是一种疾病。不符合学校要求的孩子会被视为生病了、有缺陷或有残疾。这种“疾病”模式非常普遍,因为许多在学校被视为最为重要的技能与大多数孩子天生的能力和倾向相去甚远。

当药物在安全、受保护的环境下被控制使用时,确实实现了一种灵活性、探索和学习,而这种灵活性、探索和学习可能在更清醒的情况下是无法获得的,而这正是婴幼儿的强项。
青春期孩子的大脑会重新呈现出一种学龄前孩子才具备的神经灵活性和可塑性。
青少年的鲁莽不是因为他们低估了风险,而是因为他们高估了奖励。
青少年最需要的是社会性奖励,尤其是同龄人的尊重。
如果你把青少年的大脑想象成一辆汽车,那么今天的青少年早在学会驾驶和刹车之前就拥有了加速器。
大脑之所以如此强大,正是因为它对经验如此敏感。
青少年只是有缺陷的成年人。
8科技与孩子的未来
To be a parent, is to be a bridge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棘轮效应,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 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
成年人是天生的顺从者,他们倾向于采用其他大多数成年人都会采取的行为;而创新指的却是那些少数人刚开始做的事。
(用动物的尸骨留下人类文化的尸骨)
苏格拉底担心阅读和书写会损害人与人之间带有互动性、批判性的对话,而这种反思极为重要。他还认为,书写会降低人的记忆能力。
以前那些恶意的嘲讽终会消散在充满异味的更衣室里,但现在却可以一瞬间传遍世界,然后永远留在服务器上。
(奶奶学校考成奶奶样)
文化与技术棘轮的前行同时取决于两代人。没有传统,就没有创新。虽然父母们不应指望孩子简单地复制上一代的传统,但如果父母们没有把自己的传统、技能、价值观和新发现传承给孩子,那下一代的创新也就不可能实现。
对他们来说,互联网是时代的基石和根本,就像被我翻烂的平装印刷书一样,代表了这个时代文明的顶端。
(学生是以前的好,领导是一代比一代的糟)
尾声
养育孩子是人类工程中最根本、最深刻、最宝贵的一部分。它不是做木匠活,誓要将孩子按照明确的模样去雕刻。
20世纪的哲学家伯林站到了穆勒和康德的对立面,主张“价值多元论”。我们有多种不同的价值观,而且它们之间并不相容。没有办法权衡彼此,也没有任何一种价值观能胜过其他。我们不能用单一的维度去衡量这些价值观,无论是争议或怜悯、利他或自主,还是爱尔兰诗人叶芝所说的“生活或工作的完美”。没有任何一种是最好的,并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需要在它们之间做出选择。
伯林提出的不可比的多元价值论,为我们思考是否要孩子提供了指导。
“永远不要假装那些你没拥有的是不值得的。”
答案就是,永远别想有简单的答案。伯林指出,当价值相互冲突时,我们只能在现有条件下全力做到最好。没有绝对意义上“最好”的决定。我们需要面对并接受内疚和后悔,以及随之而来的安慰。
幼儿园的老师和工作者往往有着类似园丁的特质,幼儿园这个词本身就和学校不同,描绘的是一座让幼儿成长的花园。
我们对待老人的方式就像我们照顾孩子一样,是一场缓慢演化的无形灾难。无论你曾是个多么好的孩子,去任何一家辅助设施机构或养老院拜访你的父母都会让你感到十分心痛,我们无法为自己所爱的人提供一个有尊严的归宿,同时担心这是否也会是我们未来的命运。
社会也应该为照顾老人提供带薪休假。
后记
为人父母是在一系列矛盾中寻找平衡的艺术
为人父母这件事本身是不值得的,因为它智慧导向一个特定的结果,那就是创造出一个有特定价值观的成年人。
如果孩子没有机会失败,那我们作为父母的就不成功。同样,好的父母也会支持孩子以自己未曾预料的方式去获取成功。
@qiusir:很好奇原版封面的小男孩不会是作者的孙子吧?难得这本书的中译本的封面设计也很不错。

2021

@qiusir:高三收尾阶段很辛苦,准备高三备考的东西很烧脑,或许是随着年龄增长脑力衰减,反而阅读这些教育的书籍要轻松一些。以后要是有大块时间,很想认真研读一下日本的中学物理教材,对数学教材也有兴趣。手头还有一套波兰的中学物理教材...
(意料之外,得到几版台湾的物理教材,很贪婪地比较阅读一番 2021.12)
·年末温习
漫长的童年就是人类专属的学习期,它使孩子成为全宇宙最高级的学习者。(《人类简史》[?]里提到类似的观点)(摔碎了我那上了彩釉的成见并照进了光的书...)

人类出生的时候尚未发育完全,比起其他动物,也就更能够用教育和社会化的方式加以改变。大多数哺乳动物脱离子宫的时候,就像已经上了釉的陶器出了窑,如果还想再做什么调整,不是刮伤就是碎裂。然而人类脱离子宫的时候,却像是从炉里拿出了一团刚熔化的玻璃,可以旋转、拉长,可塑性高到令人叹为观止。

为了让更大的脑袋通过更窄的产道,婴儿必须出生得更早。童年期的延长不仅包括长时间的婴儿期,还包括长时间的童年中期和青春期。不成熟与更大的大脑、更高的智力、更强的灵活性和学习能力密切相关。
我们并不会完全淘汰失败的选项,相反,我们会把它们储备起来,为新环境和新问题做准备。
15岁时,先有欲望,后有爱情;55岁时,则是爱情带来了欲望。(对待生活大概也是如此吧)
(Richard Feynman:knowledge isn t free you have to pay attention)
青少年只是有缺陷的成年人。(老年人能看成是残疾的青少年吗?)
伯林提出的不可比的多元价值论...答案就是,永远别想有简单的答案。伯林指出,当价值相互冲突时,我们只能在现有条件下全力做到最好。没有绝对意义上“最好”的决定。我们需要面对并接受内疚和后悔,以及随之而来的安慰。

On this day..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