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来源:中学数理化,来自台湾

物理可以说是许多同学学习的过程中最感困难的科目之一,究竟它是「悟理」还是「雾里」呢?这个答案除了取决于对自然现象的领悟程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错误的方法不仅感受不到物理之美,更会把物理视为畏途。

在有了这些年的教学经验之后,我先大致把几个学生常犯的错误列出,供往后的学习者参考,希望大家能引为前车之鉴。

1.物理不是一堆公式的组合:因为我们的基础教育对『概念』的学习并不太重视,导致很多同学误以为自然学科就是代入一堆公式所得到的答案,所以导致同学以为只要认真地把各种题型多加练习,就可以得到高分;这样的观念即使因此在各种考试中获得很好的成绩,却没有真正学到科学的态度及方法,对往后高等教育(大学及研究所)的学习不仅没有帮助,更会受到阻碍。

2.物理不是多算题目就好:有些用功的同学花在物理上的时间非常惊人,却只是在多练习题目,这是过去升学导向的学习方式所造成的,但这也扼杀了同学们的思考空间,只要观念够完整,算十题也比算一百题有用。

3.物理不是片片段段的知识:物理的发展有很长远的历史,至少一些重要的人物也是出现在近四五百年内,这些科学家绝对不是凭空想象就能得到物理定律及公式,任何定理及定律都一定有它发展的起源,但是却很少有同学愿意花时间去深入了解这些发展历史,所以对大部分同学而言,物理各章节之间的关联性并不大,似乎拆开来独立学习也无所谓,所以当我们问及整体物理概念时,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无法完整回答。

4.物理不是已经发展完成的学科:有些同学把物理课本当成圣经,以为学好这些就能考上大学,然后找到理想的工作;事实上,高中部分所学的物理只在大一的普通物理还勉强用得上,但是到更高年级的学科(不论理科或工科),这些就毫无用武之地了;所以平时多看一些课外相关的书籍,或上网查一些相关的信息,都能获得许多更新的讯息,既有趣又顺便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也可以为往后的生涯发展作一些规划,何乐而不为呢?

5. 物理不是只靠数学而已:当然,学习高中物理必须要有一些基本的数学基础,但是所用到的数学通常不会很难,毕竟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物理却是自然科学之母;有些同学因为数学成绩不好,就认定自己的物理一定学不好,这样先入为主的观念会导致对物里的恐惧感,当然无法学好物理。

6.物理千万不能依赖参考书:坊间的参考书玲琅满目,大多都把物理的观念做好整理,让同学在学习时只要简单的看一下,就能够赶快进入解题的程序,这样的思考逻辑也是台湾急功近利的观念所养成的,难怪乎台湾的物理基础教育无法提升。

7. 物理不是在脑中建立题库:这是学习所有自然学科时的通病,有些同学当看到题目时,都先思考过去作过的题目是否有类似题,然后再套入公式求解,殊不知物理虽然只有少数几个观念,却因为自然界变化万千,能够出题的类型当然也有许多变化,套用计算机的语言来说,与其把所有题目存放在硬盘(HD)再做搜寻的工作,不如把重要观念放在高速缓存(RAM)中,要来得清楚、迅速,负担也轻得多了。

讲了一些负面的物理学习方法,接下来再提一下我对同学学习物理的一些建议,这是包含我个人的学习及教学经验得到的结论,提供大家做参考:

1. 精读课本:有些老师上课会使用参考书或讲义,因为这样上起课来轻松又有效率,学生也不用费时去整理重点,这样的结果导致同学都不爱看课本,甚至会觉得看课本很浪费时间;但是课本却是同学自学时最重要的数据,课本的作者(各版本都相同)花了很多心血在做概念的叙述,从预习、上课到复习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帮助,为了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建议同学一定要详细阅读课本内的叙述,学习自己划记、整理重点,在不看解答的情形下,把习题好好做一遍,这样的效果远比花钱买讲义、参考书来得有用。

2. 阅读相关课外资料:课本因为受到篇幅的限制,没有办法详细讲述每个概念的发展过程,此时阅读课外资料就能补强这部分的弱点;另外,物理许多新的发展都是现在进行式,从这些最新的科技应用可以让同学了解学习物理的用处,提升对物里的兴趣,甚至可以跨越现在的学习范围,先进行一些小的研究计划,不仅可以增进实力,还可以藉此参加各种比赛或展览,对往后的升学之路有绝对的帮助;眼光若放得更远些,这样对往后的生涯规划也能提供良好的参考。

3. 熟记并了解概念的真实意义: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往往是那几句简单的定义、定律叙述,对同学而言,大都觉得那是单调、枯燥而乏味的,因为没有看到数字心中似乎就不踏实,举个例子来问:有多少同学能够确实说出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定义及差异?绝大部分的同学就只会回答:「距离除以时间就是速度」,这个概念还停留在国小的程度;再举个例子:有多少同学能够详细叙述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什么是动量?为什么动量会守恒?这些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影响着整个力学的学习过程,与其强记一些公式、题型,不如把这些概念内化成自己的基本知识,就像武侠小说中所说,当武功练至高层时,通常是无招胜有招。

4. 多问师长:经过前面的叙述,好像物理自己学就可以了,这是错误的想法,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有自以为是的时候,切记,没有一本书是圣经,我们在阅读完每一本书的叙述之后都必须保持一份质疑的警觉,不一定是书中的叙述有错,也有可能是自己的理解出了问题,所以通过和师长的讨论可能可以防止这一类的错误;此外,也可以经由师长的建议,得到更多的相关信息,所以我很建议将研究所的「师徒制」用在高中,借着更深入的讨论才能学到完整的知识,也能够在离开学校之后继续自行学习。

5. 多帮助同学解答问题:所谓「教学相长」,当我们和同学讨论问题时往往能够找出问题的症结,在帮助别人解答问题时,也能够切实的了解自己是否真的了解透彻;再者,为同学解释时也可以顺便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这在台湾现今的教育训练中极为缺乏,不是说不完整,就是词不达意;看看西方国家一些大师级的人物,他们都能把复杂的观念用浅显的语句来表达,让听者或读者很容易心领神会,反观台湾的教师,常常不去理会学生的吸收能力,反正学习是学生自己的责任,这样的教育方式怎么能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呢?

6. 自己做总整理:由于许多同学喜欢片片段段的读书,很难有连贯的思考,我建议同学在详细读完一章节之后能够阖起书本,自己整理一些重点,然后再翻开书本对照看看,是否有哪些部分漏掉了,通常那些部分就是最常忘记的地方;当读完一个大段落时(例如整个力学、电磁学等等),再一次自己做总整理,就像瞎子摸象一般,有时候太靠近了反而看不到全貌,当我们跳到距离较远的地方,反而比较能够了解真实的意义;另外,自己做整理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学会作笔记,这对将来高等学府的学习效果绝对有正面的帮助。

接着要在同学学习物理之前,避免大家陷入瞎子摸象的情形,教师有义务为同学们先介绍这只大象的全貌,然后再一一介绍大象的每一个部分;高中物理主要分成五大部分,分别是力学、热学、光学(或含波动学)、电磁学及近代物理,等到上了大学,分类的方法就不一样了,甚至上了研究所,物理的基础知识被分为四大力学,分别是古典力学、电动力学、统计力学及量子力学,所以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分类法,千万不要认为现在所学的物理就是全部,事实上现在所学的物理只能说与大一的普通物理学很类似,大二之后就几乎用不上了,接着我们把五大部分作个大概的介绍,其余的内容再由以后的

单元介绍:

一、 力学:主要讲的是牛顿力学,先讲运动学的原因是因为它只包含了长度与时间两个基本量,再介绍静力学,讨论平衡时的条件,最后就是整个动力学,它包含了牛顿的三个运动定律、质量、动量、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能量等等概念,是所有物理学的基础。

二、 热学:高中的热学大部分很浅显,引进温度这个概念,介绍热量、热容量、比热、热膨胀系数等定义,但是较难的部分是理想气体方程式与微观的气体分子动力论,这部分运用到牛顿力学来描述理想气体的情形,也解释压力、体积及温度这些巨观量的组成原因。

三、 光学:分成几何光学及物理光学两大部分,几何光学主要谈的是国中曾经学过的反射及折射,只是加入较复杂一点的计算而已,物理光学就必须要用到波动的概念,藉由波动学来讨论光的干涉及绕射现象。

四、电磁学:介绍电与磁的现象,电与磁不像质量可以看的见,所以电磁学就直接从库仑定律(力)开始介绍,接着介绍电场、电位能、电位这些基本量(静电学),再讲电流、电阻、电压、焦耳定律、电功率等等生活上常用的量;再来就是讨论电如何产生磁场,以及磁场变化如何产生电动势,这些在国中就完全没听过了。

五、 近代物理:简介一些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期的物理发展,主要讨论的是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也些微讨论到相对论的基本假设,算是在讲物理的发展史,只是新教材多了电子学这个新题材,这在介绍半导体的作用原理,只作定性的叙述,不作定量的计算。

或许有些同学会觉得反正如果不念物理系,上了大学就不太用得到物理了,这是错误的观念,试想,如果真的是如此,那为什么教育专家都要把物理放在高中课程内,而要求所有理工类科的学生都要学习;其实,所有学科中最重要的基础是逻辑,而数学是把逻辑用科学的角度所延伸出来的学科,物理真正的用处并不只在那些定理、定律的推导,而是把自然现象用科学的方法(数字)加以整理、归纳,这中间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学完整个物理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看这句话,相信你也会有所体会的。

18

教师作为一门职业,有的人是凭着经验在传承着传统,而的人是凭着智慧在应变着创新。或许这仅仅是教学风格的取向,更有人以为这两种风格本身并不矛盾,当然从理想的角度看,最好是能拥有能转化为智慧的经验,拥有能够正确判断和应变的智慧。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经验都可以转化为智慧,更不是所有的随机应变都能恰到好处。而就眼下的情况,偶更倾向于后者。

15

全球变暖似乎不仅仅是一个环境的问题,好像人们的胃口也随着天气的愈发燥热而越发变得挑剔了。每每中午,学校食堂里用餐的老师们首要的话题就是抱怨饭菜的质量,就算是用餐后回去的路上也不曾停止...当然,还是有一道菜很受欢迎,西红柿拌白糖。

关于食堂饭菜的质量问题,除了客观的因素外也不乏主观上的问题。当你面前摆着一盘子饭菜,有鱼有肉的,就是没有一丝爱心,这样的饭菜又叫人如何下咽呢。而在家里,即便给煮方便面,太太也总是挖空心思地添加一些佐料,每每也能让我大快朵颐。打一个不算恰当的例子,就算是农民喂猪的猪食也是被赋予了爱心的,因为猪身上有农民的期盼。这也难怪,食堂里的师傅们会对老师有什么愿望呢,他们更在乎食堂主观压缩成本的授意。

爱心这东西,长时间地被神化了,就像是对阳光的赞美,但再宝贵不也是天天都有,而且到处都是。但万一长时间的阴天,大家似乎才能想起什么叫阳光普照,或许人就是这样,失去了才知道拥有。尽管和太阳相比,人渺小的不能再渺小了,但对于其他人,每个人何尝不也是太阳,播撒着心灵的阳光。想到老师的工作也是这样,如果仅仅是业务上的精通,而对于所教授的学生没有一点的爱心,这对学生或如阴天里的小苗,三两天见不到太阳或许可以,而常年不见阳光,再多的肥料也无法结出丰硕的果实。

我不愿意把爱描述成高尚,而更乐于把爱看成是精神上的需要。想要快乐的有效的工作,那就对你工作的对象赋予期望,并不断用爱去普照和滋养。当然,如果希望被爱,那就设法让自己能够承载着他人的希望,并让他人相信。

教师的工作,一定是为了收获的劳作。

12

2007年东北育才超常教育实验班招生简章
一.招生对象:
沈阳市年龄在11周岁以下(1996年1月1日以后出生),智力超常、思维敏捷、成绩优异、品德良好、身体健康,数学、语文、英语三科文化课达到小学五年级水平的四、五年级在校学生。
二.招生名额: 80人
三.报名方式:
学生或家长持户口本,近期一寸照片两张,到东北育才学校北校区(中山公园北侧)报名。
四.报名时间:
6月17------19日 每天8:00——16:00
6月24日参加综合素质测评
五.录取方法:对报名的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择优选出240人参加试读。
六.联络方式:学校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一马路100号
邮编:110001联系电话:(024)62256057 62340419
东北育才学校超常教育实验部

东北育才学校超常教育实验班简介

超常教育实验班(简称少儿班)是东北育才学校的优才教育模式之一。实验班的指导思想是:落实党中央关于人才培养的战略部署,顺应当今世界人才竞争的大势,发现和培养智力超常儿童,让具有潜质的学生早日脱颖而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未来的高端人才和精英人才。

超常教育实验班是对智力超常、思维品质优秀、心智发展良好、适应快节奏学习的学生进行的一种特殊教育。学生由小学四年或五年级直接进入实验班学习中学课程,用五年的时间完成中学六年的学习任务,达到重点中学优秀高中毕业生的水平,在十六周岁之前升入重点大学。

东北育才学校自 1986 年创办第一期少儿班以来,连续 22年办了 21期(每年一期)。共录取学生421 人,现已毕业 17 个班,毕业学生314人。这314人大多数考入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名牌大学。彭程同学在2006年的高考中以沈阳市理科卷面总分第一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成为沈阳市高考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理科“状元”。赵菁同学考入军校后由于全面素质的突出表现被评为“全军成才十佳青年”,受到胡锦涛等军委领导的亲切接见。我们的毕业生中还有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满分获得者,有“全国首届宋庆龄奖学金”获得者,有的不足 18 岁便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毕业生中有半数以上在读博士或博士后,他们中多数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或自己所在的领域里成为带头人或领军人物。 21年来,东北育才学校的超常教育实验已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些做法已为国内外一些学校所借鉴,在引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中提供了新鲜经验和新的理论依据。由著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小组认定,这项实验“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达到了国际水平”。

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少儿班的教育教学将体现“超常”的特色,无论是课程的设置,教材的使用,教法的改革还是德育、美育的实施,全面素质的培养,少儿班将采用不完全等同于普通教育的办学方式、方法和途径。少儿班实行的是“小班化教育”(每班不超过 30 人),将享受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少儿班实行的是五年一贯制,学生不参加中考。少儿班不收费(教育局规定的正常学杂费除外)。

我们热情地欢迎广大适龄的智力超常儿童积极报考东北育才学校少儿班。同时我们也真诚地提醒广大学生及家长,超常教育很特殊,超常儿童不多见,这种教育并不适合所有孩子,家长应持冷静态度,不要盲目“跟风”。报考应以平常心,刻意备考不可取。 via>>>

07

尽管是教习物理科目为主,每年的高考和关心物理考试题目一样,也很好奇高考的作文题目,高考作文也成了每年这一段时间内的新闻焦点[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一览]。为了追求新闻的快捷,以至于sohu新闻把湖南“诗意的生活”的高考作文题目误报成“失意的生活”,谁知道全国卷的作文题竟然是“人生,诗意还是失意”,典型的二合一啊。

今年语文高考的辽宁卷是以“我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第一印象就是中国移动的广告,以前就知道移动请了不少名人代言,看来神通广大的中国移动还赞助了高考。对于这一类的作文题目,可以参考电视广告的立意,或许以后广告公司的责任又多了一份。或许不久的将来就会有2020年中国电信语文高考,中国网通数学高考,中国石化化学高考...广大考试在电视机前看各大公司的广告备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