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20

忙着每天的三节课,忙着最后的校稿,忙着打球忙着看电影,忙着忙着忙出了感冒,还是不忙的时候零星记录下...

很高兴能来国际部和老师交流。我的学生顶多是考上个清华北大,目前看你们更有机会成为菲尔兹奖、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老师。不过天才的老师也不是好当的,比如提到大牛爱因斯坦的中学老师反面似乎更多一些。希望我们的国际学生功成名就的那天回忆起中国的求学经历,顶多是抱怨一下这里的天气...


说起班主任的经历应该是十七年前的事,陪他们从他们小学四五年级升入东北育才超常班到迈入大学门槛。前几天有学生来电话都有孩子了...当然提到这些除了说我阅历广,主要是告诉大家我年龄大,吃了好几十年米饭才长这么点个头,有点惭愧:)

NEYC的主题多是“高考”、“分流”,各种练习册各种考试,当然升入各种名牌大学离不开国际部的贡献。
交流的主题是“YES ME!” 翻译成汉语就是“以己为师自求自得”,以前我也提到所谓知识,无非是“知己识己”而已...


昨晚和朋友们看了《星际穿越》,里面的离心机和最近的物理内容和接近,当然这里我介绍一个双星的天文模型。
说到师生关系,曾经有水桶和一杯水,有溪流和一杯活水...也提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等。我觉得师生的教学关系是以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中心,queSTion...以物理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类比教学的相互性,不学不是教,不教不是学。

学期初我曾问学生为什么要尊重老师,也就如为什么尊重父母一样。如果说尊重仅仅是因为教师博学教师传授,就如敬爱是因为父母付出父母关爱,如此类推和“有奶就是娘”又有多大分别。反过来想,父母对你的关爱不是因为你帅气你漂亮,教师对你的耐心不是因为你聪明和乖巧,师生之间如母子之间,很大程度上是伦理,而对教师的尊重往往是教育和认知的一部分...


作为一线教师要面对很多,比如我今天上午要上三节课,要安排练习题,前一天才接到通知,但一想到能和大家一起交流下教育的想法,也就乐此不疲了。比如最近我升级了“古今中外”的模式...

当初班主任的时候,班级墙上挂着“我自信、我拼搏、我成功”,记得学生毕业后姜老师收走了那些刻字。现在想来,我成功需要定位,我拼搏需要更改成好奇,乐在其中方能成功。对于一个人,甚至对自己的改变,不是靠扭曲自我的拼搏,是靠爱,爱情是爱,爱好也是爱,是大爱。

@qiusir:受曲燕主任的约请,下午在国际部以“YES ME!”为题和教师们进行近一个小时的交流。值班整理资料发现很早以前记录过王蒙的“亮”:那个提灯的盲人/满世界去找/却不知道/他要的亮/一直在自己的手中。这很合“以己为师自求自得”的演讲主题哈~

@qiusir:新学年第一课问学生为什么要尊重老师?再问为什么要尊重父母? 难道所谓的尊重仅仅是因为给予了吗?反过来看,父母的生养并不是因为你的完美,教师的传授也不是因为你的优秀,同为长辈的关爱通常是无条件的。我们赞美花草赞美阳光,一样要赞美身边的人,而对教师来说学生的尊重还是认知过程的一部分~

十一 12

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 求师得“数位学习组”成立仪式上的发言

一、关于求师得
求师得是我博客的中文名,原本寓意“求师必得”。如王阳明的“行知并进自求自得”,反思自己近二十年的从教经历也就有“以己为师自求自得”的体悟。这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封闭和狭隘,“己”可以是“你自己”,也可以是你所接纳的“团队”,甚至是你处环境里的“人和物”,求师得要强调的就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这里也希望“数位学习组”的同仁今后能淡化长幼甚至学科的差别,就如淡化师生的界限,自身“以教的视角去学,以学的践行去教”,同时也给学生以教的机会, “寓教于学”的去中心化也算是一种互联网的思维。

二、关于数位学习
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有提到“将来,子女受教育的方式也许比受教育内容的多少更重要”,说这话也快十年了,变化早已开始。Digital在大陆一般翻译成数码,很容易让人关联到电子产品,于是采用台湾的一种翻译,酿名“数位学习”主要是想通过信息技术尝试改变下固有的教学方式,数位学习和数位教学一体。

我写了十多年的博客,也开设过不算小的论坛,一直尝试通过信息技术找到学习方式的突破。这半年和海妹的合作有了点起色,也激活了之前的一些想法。和我一直研究的动态数理相比,数位学习的普及面更大一些,我们吸纳英语教师参见也是为了把眼界放宽,同时也会让英语更有用。

三、下一步的工作
虽然只是起步,但我们已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和规划。比如已经聘请了台湾的邹老师当顾问指导,比如电邮了美国的教授希望获得指导等等。
1、海妹老师下学期主导开设数字讲述的选修课。静伊尽早拿到证书并结合自己学位论文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同时和我一起辅助把这数字讲述这门课程开起来,尝试复合型学习。
2、小苏把自己的选修课和清华学堂的微积分结合,也争取自己今早拿到证书。同时在微积分和物理上的应用上我们尝试合作,也分享动态数理的一些想法。
3、文奇老师和我学习下几何画板,构造一些动态模型的基础上,也能发挥善于动手的优点,虚实结合;开放小组成员注册,先学会逐步的整理自己的工作和思考。
4、关于王勇主任,我的微博最早还是他提议注册的,而我们在慕课上迈出这一步也算是对他近几次会上的昌邑的响应。所以我也提议他只能是我们的校内指导~


也欢迎其他有热情的老师参加。平日里教育教学工作辛苦,而教研过程本名寡利无的,大家靠的是对教育的热情,很庆幸还有学部领导的支持,希望我们能走得更远。

十一 10

感谢邹老师的当面教导,也感谢Lauralee的耐心帮助,要感谢的人很多,特别是那些付出热情参与探索的学生...
在数字故事讲述的课程中我体会到生学习的快乐,也收获了合作,这本就是一种复合型的学习过程。资料的整理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从文字到图片,从声音到视频...
很遗憾并没有最初几年的照片,找到较早的几张也勾起了不少的回忆...当初的中学生保送大学了、保送大学的工作了、继续深造的已经成家了...这期间也有的人过世了。
小视频里说了说过的也说了要说的,做了做过的也做了要做的...这里英语是一种语言,数学也是。数学可以探究,英文只能合作...

TheBetterButterflyTheoremsPDF

十一 07


早在二零零四年就和邹老师一起在秦宇的“在线教育”那开网志,那时起拜读了老师不少文章。十来年网上常有联络,邹老师也给过不少学习上的建议,二零一一年去台湾旅游还特别约在台北101,那是第一次谋面。碰巧今年(二零一四)国家开放大学在沈阳开“中美数字化学习资源论坛”,托老师的福参会也现场聆听教诲。

大会结束后李海妹(Lauralee)也一同陪老师沈阳周边游览,边走边聊也边走边学。有老师的垂范,接下来不到半年的时间我们竟然在MOOC上也收获多多。优秀范例、卓越证书、普及讲座…这一路随时向老师汇报也收到不少的鼓励。

求师得教育实验室数位学习组特邀顾问 邹景平

在学部领导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求师得数位学习组”,邹老师也很愉快地接受了我们诚挚的邀请作为我们的顾问。

这几天有学生问询讲座中介绍的MOOC,也有拷贝文件的。下学期我们也有一些计划,相信有邹老师的支持会走得更远,也希望能很好分享我们的收获。


附邹景平老师中文简历
现任
1.华冈兴业基金会教育科技顾问(2014/8-now)
2.台湾文化大学推广教育部信息管理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2009-now)
3.台湾一宇数字科技公司资深顾问(2004-now)
4.中国北京远程教育月刊之数字学习专栏作者(2011-now),每月一篇
5.台湾淡江大学教育科技系课程委员会委员

最近担任之讲座
1.2014年七月在沈阳举辨之中美数字化学习资源论坛,主讲「开放教育资源与MOOC的整合」
2.2014年七月在北京举辨之「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成人(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研讨会」,主讲「MOOC的发展、创新与营利」
3.2014年六月在北京举辨之「2014中国大学MOOC发展论坛」,主讲「东西方MOOC教学思维比较与变革的选择」
4.2013年大陆搜狐教育网主办之「2013搜狐教育年度盛典」之贵宾,参加「MOOC对教育的冲击与应对」座谈
5.2013年6月大陆奥鹏远程教育公司主办之青年就业创业实训论坛主讲「IT人才养成与MOOC的结合」

学历
2.美国马礼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电机硕士(1974年毕业)
1.国立台湾大学电机系毕业(1970年毕业)
经历
1.大陆奥鹏远程教育公司高级顾问(2011.8-2014.8)
2.卓睿企管顾问公司顾问(2005-2006)
2.台湾数字学习国家型科技计划咨询小组委员(2006.1-2006.12)
3.台湾信息工业策进会教育训练处副处长,顾问工程师,主任,讲师(1979-2004)

MOOC教学和学习历程
1.2014年二月十日主持并讲授MOOC,为期六周,课程名称:「有效提升在线学习力」,平台:电大在线
2.浏览过之MOOC课程超过四十门
3.获得之MOOC证书至今(2014/11/2)达15张...

十一 01

姜平,求师得动态数理[?]核心成员


2001年毕业至东北育才超常教育实验部工作。
1998 年开始学习mathematica
1999年接触几何画板
2001年与qiusir正式学习几何画板
2002 年加入求师得动态与创造社区,积极参与讨论几何画板问题
2003年学习超级画板z+z,未深入,后放弃使用
2003年尝试使用cabri 和cabri 3D
2007 年写画板编年史,未出版
2009 年应学校要求写动态数理探究课程,在画板史基础上改编整理出版
2010 年接触geogebra
2011 年学习使用LaTeX排版
2013利用cabri 3D平台开设多面体选修课
2014年学习Ti计算器,
2015 学习geogebra

2015年7月,动态数理微课开讲,敬请期待

主要作品有《空间坐标系的建立详解》、《芒特波罗集的时间逃逸算法实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