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最近看到有人在字母/单词的设计上与数学物理整合,而且这种特殊logo设计竟然可以成为某种职业...

科学与艺术结合是很多人很早以前的想法,也有很多的范例,然而在我们中学教育中,我们的艺术教育在应试的积压下也只能算是存在,大多都是“脑死亡”!
很多人也提出在课堂中对于德育的渗透,对于技术的整合...

我们是不是应该提出课堂的“大整合”观,就是课堂体现全息的理论,对于文学艺术甚至人际关系...的整合

其实一堂课中能够有一点对于学生有正面的影响就可以认可了...[当然其他的也不要成为毒药:)]

我一直想开个类似的探究题目文字与对称变换

参考资源:
http://www.ac.wwu.edu/~mnaylor/382Fall2000/

http://www.scottkim.com/inversions/classrooms.html

26

scottkim的两篇文章...

Construction Sitehttp://www.discover.com/jan_03/bogglers.html

Bogglers: Construction Site (Solution)
http://www.discover.com/jan_03/solutions.html

26

一个非常好的探究发现的数学相关的网站
网站的logo我也非常喜欢...

这是我一天来最大的收获!!!
当看到在世界的另外一头有何自己有相同爱好,作兴同工作,是说兴奋不?!
http://www.scottkim.com
http://www.scottkim.com/discover/index.html

25

http://www.csc.pku.edu.cn/
网站引用:科学决不,或不应该,只是为获取更舒适生活的杠杆。科学的发现是对我们好奇心的满足,是一种比更肥的牛排或更大的澡盆重要得多的事物。 ——利奥波德(Aldo Leopold)

无意中翻看学生的书本,看到北岛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联想今年一篇学生的满分作文诗

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
  不论你喜欢
  赤橙黄绿青蓝紫
  当然情感无罪
  但它好像变色墨镜
  把整个世界
  染得非喜即悲

正如我们的肌体离不开面包的营养,我们的思想同样离不开“高尚”的滋养,卑鄙不是卑鄙者的独有,高尚更不是高尚者的特权...高尚是我们大家共有的精神面包,所以高尚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和希奇,...

近期网络活动付出回报的失衡和坚持不懈的执著所感!
但愿高尚的精神面包让我们坚持我们的工作和事业...

惟存教育
求师得教育实验室
的教育网络发烧友们...大家共勉!

25

境自远尘皆入咏
物含妙理总堪寻

——乾隆题北京颐和园宝云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