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一个非常好的探究发现的数学相关的网站
网站的logo我也非常喜欢...

这是我一天来最大的收获!!!
当看到在世界的另外一头有何自己有相同爱好,作兴同工作,是说兴奋不?!
http://www.scottkim.com
http://www.scottkim.com/discover/index.html

25

http://www.csc.pku.edu.cn/
网站引用:科学决不,或不应该,只是为获取更舒适生活的杠杆。科学的发现是对我们好奇心的满足,是一种比更肥的牛排或更大的澡盆重要得多的事物。 ——利奥波德(Aldo Leopold)

无意中翻看学生的书本,看到北岛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联想今年一篇学生的满分作文诗

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
  不论你喜欢
  赤橙黄绿青蓝紫
  当然情感无罪
  但它好像变色墨镜
  把整个世界
  染得非喜即悲

正如我们的肌体离不开面包的营养,我们的思想同样离不开“高尚”的滋养,卑鄙不是卑鄙者的独有,高尚更不是高尚者的特权...高尚是我们大家共有的精神面包,所以高尚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和希奇,...

近期网络活动付出回报的失衡和坚持不懈的执著所感!
但愿高尚的精神面包让我们坚持我们的工作和事业...

惟存教育
求师得教育实验室
的教育网络发烧友们...大家共勉!

25

境自远尘皆入咏
物含妙理总堪寻

——乾隆题北京颐和园宝云阁

25

读苏州中学夏炎老师的PPT:
M.尼斯(丹麦,前ICME秘书长)
数学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和发展趋势。强调了这样两点:1、人人都需要数学,因此数学教育也应当面对全人类,尤其是中小学的数学教育,应更多考虑走近学生,走近现实;2、数学教育工作者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加强科学研究。数学教育研究已经成长为“青年”。
H. 藤田宏 (日本,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
•1、计算机对数学以及数学教育产生了直接而广泛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快。
•2、当机器能够做数学时,数学教师应当教什么?
•3、数学不再仅仅是演绎推理的学问,它也将是一门实验的学科,理性思考与实证分析会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E.惠特曼(德国)
认为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 工程,其进步与演化是整体的、有机的、动态的。提出了“实际学习环境”的概念。

•1、只有激励自觉性发展主动性,才能开展最好的学习;
•2、必须打破研究人员与教师之间的传统界限。研究必须建立在教师自觉的基础上,同样,教学也必须建立在学生自觉的基础上。

1、人人都需要数学;
2、人人都应学有用的数学;
3、不同的人应当学不同的数学。因此,人们对数学的认识也应从工具的、技术的层面发展到文化的层面上来。FROM夏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