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此刻雷声隆隆,却不见春雨,只有飞溅的沙粒;此刻混凝土的树丛中也绽放出炫丽的花朵,不过没有花香,只有不散的硝烟。花开有季,不过烟花的花期似乎更短了些。

此刻顶着枪林弹雨,穿梭在硝烟弥漫的丛林中,眼看着头顶上,昙花一朵朵的开...而如玉带的浑河两岸不时彰显的节日胜景,真让人疑惑盛世真的提前到来了。

人间本无昙花,有的是烟花...

24

昨日又有不少上了大学的学生临行前相约来学校探访,相谈甚欢,对蝈蝈的“理性输入感性输出”的评论印象深刻...靳怡东同学特别提到物理科目对他的世界观的影响,更是大谈自己精心整理的“辟邪剑谱”...早上上班路上取道东东处,并以派克笔作为他精彩物理笔记的回赠...每届毕业班我都有意收藏一两本有特点的笔记,物尽其用,自己看,更给后来的学生借鉴,我称之为“以学教学”。

近日在准备新学期动量课程时,想到王聪和万炳文两位同学曾创造性地提出用V-t图像解决动量相关问题的方案,对弹性碰撞模型的解析、人船模型和相对速度等问题都能提供很友好的帮助。老师通常比学生还顽固,想当初他们也是很努力地游说我...

无论是“以学教学”的教学模式还是“表扬为师”、“学教相长”的教学策略,无不本着以学生为本的主导思想。尊重学生不仅是在口头上,也应体现在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以学生为本应该渗透到持久实践的细节中。

数年前的拙文教育信息化的十年中有这样一段,教育大山的山顶是民主,攀登需要勇气:
教育以人为本在很多时候只是口号…以人为本不仅仅是以自己的学生为本,以自己为本,而是人人以人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条件,是过程也是结果,更是我们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需要坚持、需要准备的和值得期待的。福楼拜说“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我想对于教育的大山,其山顶是民主,而攀登的过程需要勇气!

音频片段:需要 Adobe Flash Player(9 或以上版本)播放音频片段。 点击这里下载最新版本。您需要开启浏览器的 JavaScript 支持。

22

就开学了,学部大会,邢姨送上拿手的人生道理夹工作要求的汉堡包大餐...


物理幽默:如果你看到的标志是蓝色的,你就开的太快了。

人生就如一本最难被读懂的多媒体书,真正的海量信息,真正的多维动态,不仅有阅读时间的限定,还不能往回翻页...世上再博览群书的人,在如此条件下也不能归纳出放之四海皆准的人生真谛。不过也正是因为最难也就变得最容易了,以至于每个人都可以认为自己就是人生某一方面的专家。

生活中除了老师是学生的导师外,长辈是晚辈的导师,领导是下属的导师,富和贵是贫和卑的导师;文学是数学的导师,哲学是科学的导师,历史是政治的导师...人之好为人师由此吧。

19

课堂上我对着一个淘气的学生说,“你并不是土匪,你只是诱饵。”因为他让一个看似老实的学生也跟着淘气起来。过了一会,我的一句什么玩笑让另外一个一直沉默的学生突然活跃起来,局面甚至有些失控。混乱中,刚才被说的淘气小子突然对着我说,“qiusir,原来您也是一个诱饵。”无语。哥不是土匪,哥只是诱饵。

所谓庸俗的不仅是一部分人的需求,而那些真正能谈得上庸俗的往往是很大一部分人的需求。高雅的自然是曲高和寡了,不过,奇怪的是更多的人更愿意让自己原本庸俗的需求刻意表现得高雅一些。于是就会有那些被冠以高雅的往往就是最为庸俗的了。

教育会给予学生很多,比如知识、技能、情感...但最教育不该给予学生的是直接的结果。教育也会剥夺学生很多,比如睡眠、运动、游戏...不过教育最不该剥夺的是学生自己去发现的快乐。时下学生最为缺乏的不是方法,也不是形象的表述...学生最为缺乏的是独立的、长久的持续思考。

和脚踏实地相比,我们一直夸大了理想的作用,时下我们还夸大了创新的意义。芙蓉姐姐和凤姐该是国人自我意识觉醒的极端范例,是理想和创新的直接受害者,不,或许是受益着。

所谓智慧,如果尝试想象一下它产生的环境,我们就不是完全的褒扬它了。纯粹理性环境下是不需要智慧的,一切都按部就班的。所谓智慧不过是是非理想环境下的社会选择而已。

对于前行,你选择的是爬是跳还是飞呢?我本人是习惯了爬的思维,没有跳跃的经验,更不具备飞行的条件。飞行需要的是技术的支持,而跳跃需要的是技巧和时机,但爬行是最为简单。跳不上的金字塔,但爬可以。

18

冰封了河面,却通了两岸。有了最宽的路,走的多的还是原来的那座桥。多少年后再次走在宽宽的冰面上,不时还有童年记忆中的脆冰声,只是不见了滑冰的童伴...河面上放风筝,光是看着就很过瘾。

猴子在进化成人之前,无论是在体貌特征还是生活方式上,与动物该没什么本质上的分别。而进化成人的过程不仅是外在的慢慢的彻底改变,伴随着的更是内在主导需求上的极大不同。而人与人的不同一部分体现在外表,更多则是需求分布上的不同。尽管人与动物有明显的外在不同,但也偶有与动物内在最大需求的一致性,也就有了衣冠禽兽的说法。

内在需求决定外在审美。话语权多被社会的既得利益者把持着,劳苦大众能选择的或是附和或是沉默了,而时下的网民该是个夹心阶层,多少能和麦霸有一抢,不过他们所拼来的不过是发声权了。和把持着话语权的既得利益相比,他们是大众,和真的大众相比还是小众,自然还不能完全代表大众的需求和审美。对央视春节晚会的评价就有既得利益的定调,也有小众的吵闹,但春晚本身已经汇集了大众的审美了。

想想小众最热衷批评的春晚和教育,责难和抱怨都忽略了进化的阶段,就说今年春晚那7岁沈阳小姑娘王仙妮表演的《倒背百家姓》吧,很多人批评那是误导,但试想应试教育下有什么比记忆力更实效的本领呢,而对一个家境不好几近寄养的孩子,亲朋帮她树立所谓远见的理想又能是什么呢?况且我们时下的社会还不是创新的温床,更少有人体会到创新和创造的好处,反例倒是不少。

回到开始进化的话题,想让猴子对火不恐惧,那需要进化的漫长等待。这还是一个对火恐惧的年代。

音频片段:需要 Adobe Flash Player(9 或以上版本)播放音频片段。 点击这里下载最新版本。您需要开启浏览器的 JavaScript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