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一面多彩的镜子》A Many-Colored Glass Freeman Dyson 1923-∞ Reflections on the Place of Life in the Universe
生命像多彩的玻璃穹顶,将永恒的白光染得五彩斑斓。雪莱
1912年 Amy Lowell 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多彩的玻璃穹顶》,两人独立借用了雪莱的诗句。
@qiusir:生命像多彩的玻璃穹顶,将永恒的白光染得五彩斑斓。”即便是现在的初中生都知道透明的玻璃使白光色散,但雪莱诗魅力不减,这句还是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 A Many-Colored Glass 一书书名的来由呢...
一、生物技术的未来
科学家分为两类---刺猬和狐狸。戴森套用了赛亚·伯林的这一说法,他又是从古希腊诗人阿基罗库斯那里借用过来的。
狐狸懂得多种技艺,而刺猬只精通一种。狐狸专广,刺猬专深。狐狸对什么事情都感兴趣,很容易从一个问题转向另一个问题。刺猬只对自己认为重要的几个根本性问题感兴趣,可以连着数年乃至数十年坚持钻研同一组问题。
大多数的伟大发现都是由刺猬做出的,而大多数的小发现是由狐狸做出的。
@qiusir:忽然发掘很难分清自己是狐狸还是刺猬,要说是刺猬专心于教育呢,

大多时候,当大气不稳定时,其运动是混沌的,这意味着,热河微小的扰动,只会将它转移到另一个不稳定的状态,而这同样是不可预知的。
@qiusir:“人类和计算机的结合,比夫妻更持久牢固---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生病还是健康,我们至死不渝。”数学物理学家兼作家的弗里曼·戴森的这话放在今天,用智能手机替换下计算机会获得更多的认同吧...
刺猬在17世纪占主导地位,这是开普勒与牛顿的时代。狐狸在18世纪占主导地位,这是欧拉和富兰克林的时代。刺猬在20世纪初又占了主导地位,这是爱因斯坦和狄拉克的时代。狐狸在20世纪中期占主导地位,这是费米和汤斯的时代。也许我们现在又会进入另一个刺猬时代,让科学的基础发生动摇。也许不会如此,未来是不可预测的。
按预算大小、劳动力规模以及重大成果的产出来衡量,生物学已经超过了物理学。按经济效益、道德意义以及对人类利益的影响来衡量,生物学也比物理重要得多。

“对于任何足够新颖和有创意的技术,其主要应用过去一直是而且还将继续是由这种技术产生的应用。”(Cahn 2005)
@qiusir:如果庄稼的叶子是黑色的,现有耕地的大多可以被七彩的植被覆盖,地球会更有条件成为万物和谐共生的家园。慢慢的,不死的人和动物也长出了叶子,与森林蔓延的宇宙永存...
生命中的动态元素先出现,然后才是静态元素。
沃斯关于小孩将棍子戳入漩涡的意象,即将生命作为湍流中弹性模式的图景,在我们思考生命起源时特别有用。
二、与比尔·乔伊的一场辩论
17世纪对败坏人心的书籍造成道德沦丧的担忧,跟21世纪对致病的微生物造成身体感染的担忧,具有可比性。
三、关于科学与社会的一些异端思想
四、一个友善的宇宙
在我粗略的图景中,宇宙演化是由秩序与无序之间的悖论主宰的。
在宇宙的总秩序,以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和持久性来衡量,从过去到未来也在稳步增加。
对称性破缺
在生物学和天文学中,共生都是一个熟悉的概念。
如今成了现代细胞重要组成部分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曾经是独立自由生活的生物。
天文学家常常谈论共生星。
经过数十亿年后,很大一部分各种规模的天体,都组成了共生系统。
地球的可变性与太阳的恒定性相结合,为生命的进化和繁荣提供条件。
我们跻身适应性最强的物种之列,是太阳、行星、小行星和彗星都在其中起到不可缺少作用的共生体的后代。
当我们说一个物体是无序等等,我们的意思是,它可能处于大量可能的状态中的任何一个,我们没法知道它处于哪一个特定的状态。熵度量的是我们队物体精确状态没有把握的程度。
希腊文cosmos英语中被当做“宇宙”,世界上是“秩序”之意。
对于热寂的老观点基于两个假设,即宇宙是静态的,和所有的比热是正的。这两个假设都是错误的,第一个是错误的因为宇宙在膨胀,第二个是错误的因为通过引力结合在一起的物体通常具有负比热。
膨胀给我们提供了更大的孔家,用于秩序和无序的物理隔离,可以在一部分增加秩序,在另一部分增加无序。
引力在大自然的基本力中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的能量总是负的。
只要黑洞存在,它们将提供一个输入无序和输出秩序的场所。
五、生命可以永远延续吗?
模拟生命比数字生命有更多的存活机会。
我们应该把自己上传到太空的黑云中,而不是将自己下载到一个计算机的硅片中。如果我不得不进行选择的话,我宁愿选择黑云。
六、寻找生命
设计出太空中飞舞饿蝴蝶,让他们利用太阳光作用在翅膀上的压力进行导航。
在地球生命的历史上,最重要的入侵是从海洋到陆地的迁移。生命在学会如何在陆地生存之前,已被限制在海洋中生存了近三十亿年。
@qiusir:Dear Aliens, your silence puts us to shame. Please forgive us for making so much noise in this beautiful universe which we are sharing with you. Please be patient when we are impatient, be gentle when we are rough, be wise when we are stupid. We are a young specie and still have much to learn. Freeman Dyson 1997
@《弗里曼·戴森:科学家与作家的一生》:温切斯特学院配有很好的图书馆,那里不赞成逼迫有天赋的孩子提前学习高等数学与科学。教师认为学生自主学地学习会更好,因而有意地放任学生,学生有很多自由时间可支配,学生也主要靠自学。戴森和希金斯兄弟以及莱特希尔组成“四人帮”,相互学习的收获比从老师那里学到的还要多。后来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地球生命的历史上,最重要的入侵是从海洋到陆地的迁移。这次入侵很不容易。生命在学会如何在陆地上生存之前,已被限制在海洋中生存了近三十亿年。
“在它们身体的某一部分,透明的皮肤下游一块像相机暗箱的区域,随着它们思想的流动,将其精确地表示出来,并以活动的图像形式连续播放。图像由各种颜色的流体形成,它们在皮下的毛细管道网络中流动。”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真空居民赶在我们之前很久就发明了的电视。由于耳聋,他基本是一个孤独的人,这也许是他梦想用电视替代讲话的缘由。
相对于太阳具有双曲速度,可知它们不属于太阳系,而是从外面飞进来的。

七、人类经验种种
宗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它在根植的深度和认同的广度方面都超过了科学。
“我们生活在部分系统之中,而精神生活中的各个部分是不能互换的。”
上帝是一种有时可以感觉到却永远我发描述的存在...
物理科学中的一个核心的新思想是互补性。对于一个物理过程,存在两个有效却不能同时出现的图景。互补性最著名的例子是光的波粒二象性。
神学将微分方程排除在外,而科学则将神圣的思想排除在外。
“你喜欢的世界就是我憎恶的世界,你的天堂之门就是我的地狱闸门。大家都在日日夜夜研读圣经,但我读出来的是白,你读出来的却是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弗朗西斯·培根
“如果我们始于确信,我们会以怀疑告终;但是如果我们始于怀疑,并耐心地抱着怀疑的态度,我们也许会以确信告终。”


附录:
Freeman Dyson 科学家与作家的一生
林开亮
在我的生命中,三样头等重要的东西依次是:家庭、朋友和工作。
也许我作为作家的工作要比我作为科学家的工作更为重要。

温切斯特学院不赞成逼迫有天赋的孩子提前学习高等数学与科学。老师认为学生自主地学习会更好,因而有意地放任学生,学生有许多自由时间可支配,戴森和其他男孩主要靠自学。学院配有很好的图书馆。戴森说,“四人帮”之间相互学习的收获比从老师那里学到的还要多。
一心专注求学问,无暇他顾出一声。
“我是人,我绝不自异于人类。”
妈妈要求我,
在急于成为一个数学家的过程中,不要失去人的本性。(这话很适合和高三的学生讲,高考备考也如旅行的途中,这或许也是旅游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诗歌不仅仅是智力上的娱乐,而且自古以来一直是人们从自己无法言喻的内心深处汲取某种智慧的最好力量。
1951年,戴森返回美国。为了吸引戴森,康奈尔大学在他没有博士学位的情况下,破格聘他为物理教授。
“计算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我所愿意采用的,是基于清晰的物理图像;第二种是基于严格的数学框架。而你的计算,两个条件无一符合。”对于费米的批评,戴森心悦诚服。
“我从费米那二十分钟所学到的,比我从奥本海默二十年里学到的还要多。在这二十分钟里,他脚踏实地的见识省略了我们好几年的无谓计算。”
英国的小孩受到的教育是,最重要的事情是成为一个大方的失败者,竞争时必须保持公平,失败时必须不失风度。而美国的小孩受到的教育是,最重要的事情是成为胜利者,要想方设法地赢得胜利。两种文化都很珍贵。我很高兴这个世界同时保留了他们的存在空间。
戴森回忆起老师哈代的话,“年轻人应该证明定理,而老年人应该写书。
Dyson:
我的工作就是努力把真与美统一起来;要是我不得不做出选择,我常常选择美。

不论是作为数学家还是作为物理学家,戴森都只取得了部分成功。唯有作为作家的戴森,才算是取得了全面的成功。
假如真的能把我的雕像塑在伦敦纪念碑上的话,我是希望这座碑高耸入云,以至于人们见不到雕像呢,还是希望纪念碑矮得可以使人们对雕像一目了然?我将选择前者,可以想见,戴森会选择后者。

Freeman Dyson 不仅是一名刺猬型的科学大家,而且是一名多产的狐狸型通才!

https://www.koelner-dom.de/index.php?id=19151

On this day..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