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02


《教育的目的》A.N.Whitehead 靳玉乐 刘富利
@qiusir:公桌上摆着最近在看的怀海特的《教育的目的》,某高一数竞的学僧好奇问,又不当班主任看这个干什么...

一、教育的目的
文化指的是思想活动、审美感受、情感共鸣,而支离破碎的信息与文化毫无关系。一个人仅仅见多识广,那么他不过是普天之下最无用的人。我们旨在培养既有文化修养,有在某个特殊方面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专业知识将会奠定他们的个人发展基础,而文化修养将会引领他们达到哲学思维的深度和艺术境界的高度。
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应该是自我发展,一般发生在16岁-30岁之间。对这种自我发展最为重要的训导应该由母亲在孩子12岁之前给予。(子不教父之过)
@qiusir:这学期第一次教了英语特长班,孩子们对我倒是尊敬,即便到前面助教,不管你说啥都拿小本认真记录,让上课老师有金大大的威严呢。这应该是Whitehead说的“inert ideas”吧,大脑只是去接收某些早熟悉了的观点,不去辨识新知识,更谈不上应用、验证和融合。有淘气的学生在板报上用图钉拼了一个“凉”字,我倒是乐观,何况坦普尔大主教说,“人们在18岁(之前)的表现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18岁以后他们会怎么发展。
在训练学生的思想活动的时候,我们必须特别注意我所说的“惰性思维”(inert ideas)---只是通过大脑去接受某些观点,而不去应用、验证或与其他新事物邮寄地融合起来。
“最恶者乃由最善者堕落而来。”
历史上每一次引导人们走向伟大与崇高的知识革命,都是对惰性思维的强烈批判与抵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某些教育方式完全无视人们的心理特点,不断地用某种貌似精致的惰性思维去蒙蔽人们。
“理解即宽容。” To understand all, is to forgive all.
教育之所以是有用的,是因为理解是有用的。
现在所包含着所有的一切,是我们的“圣地”,因为它既包含着过去,又孕育着未来。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一个两千年前的时代并不比一个两百年前的时代离我们更久远。(这话也可以说一个两千里外的事情未必比一个发生在身边一二百米的事更远)
不加应用的知识是非常有害的。

教育是教人们掌握怎样运用知识的艺术。
在教育的领域里就和在其他的领域里一样,平坦且舒适的道路只会引向危险之地。
教育应对的是人的思想,而不是没有生命的客观物质。
我不知道是谁最先把人的大脑比喻为一件无生命的工具。不管这个比喻有多大的权威性,也不管有多少名流贤士予以赞同与复合,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抨击这一观点,并认为它是教育理论和总最致命、最错误、最危险的观点之一。人的大脑从来都不是被动的,它对外界的刺激的反映是精细敏锐的,而且这种刺激---反应活动是永无休止的。
你不可能先去磨砺大脑,然后再去使用它。(他批判的不会是那句头脑不是被填满的容器而是被点燃的火把?)
不管你想激发学生对知识产生什么样的兴趣,这种兴趣都必须在此时此刻予以发展;不管你想训练学生什么样的能力,这种能力都必须在此时此刻予以锻炼;不管你想赋予学生什么样的思想,这种思想都必须在此时此刻予以展现。
教育是一个需要在细节把握极具耐心的过程,经年累月,反复如是。学习无捷径,不可能通过书本上的那些条条框框得以实现。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
有些学者貌似高雅,蔑视有关数量的理论,他们其实算不上成熟的学者。与其指责他们,不如同情他们,因为他们小时候在学校学到的零碎的莫名其妙的代数知识是有问题的,是会遭到轻视的。
当你进行一点教育上的改革时,总是会被事实的真相击败。正如你与一个很有技巧的老练的对手搏击,对方总是能够稳操胜券。
展示知识应用的过程中若要获得成功,基本上取决于学生的禀赋和教师的才智。
在教育中学生应该感觉到自己在学习某些东西,而不像随小步舞曲翩翩起舞一样,教育不是智力上的哗众取宠的炫耀。
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学生利用最简单的工具获得最丰富的信息。我们坚决反对给学生提供先进的仪器。
教育的思想和方法要落实到教育对象的心智发展上,人的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最终目标。
教育就是让学生去深刻体会知识的伟大力量、知识的迷人魅力、知识的基本条理,以及让学生掌握某种专业知识,并让学生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之中。
在教育中我们所要实现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的思维既能更为具体,又能更为抽象。要让学生不但能能够分析客观的事实,而且能够理解抽象的思想。
@qiusir:“在教育中应该培养出一种最本真的思想素养,即风格意识。所谓风格意识是一种审美意识,是对所遇事物的精彩之处的不由自主的、发自内心的欣赏。艺术的风格、文学的风格、科学的风格、逻辑的风格、实践的风格,它们在根本上都有着共同的美学特质,即外显与内敛的共为一体。风格源自对事物本身的热爱和对风格本身的专注,不可能源自浮光掠影式的浑然不觉。”选了N.Whitehead的这段话给清晨操场拍的这图注释,也算是为每天的悠闲辩护……
所谓风格,就是力量的塑造、力量的控制。
在一定的风格的指引下,你可以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直至实现你的既定目标。在一定的风格的指引下,你可以深思熟虑、谨言慎行,从而实现你的远见卓识。在一定的风格指引下,你可以心有所驻、身体力行,直至达到你的最终目的。
风格永远属于某一专门领域的学问,风格是专业领域知识对一般文化知识的一个独特贡献。

建议英国教育在培养专门型人才的同时,不要忽视业余型人才所具有的一些优点。我们的中等教育在应该富有弹性的地方却僵化刻板;在应该严格的地方却放任自流。
不注重智力教育的民族注定要灭亡。
宗教性的教育在于其培育了人们的责任感和敬畏感。责任感源自人们对事物发展过程的可能掌控,学习知识有助于取得改变,而无视知识则害莫大焉。敬畏感源自人们对当下所有存在的感知,存在于过去与未来之中,存在于时间的永恒之中。

二、教育的节奏
生命在每天有其周期性,以此类推,生命在每年也有其周期性。而智力发展的过程也有其周期性。
黑格尔把事物发展的过程氛围三个阶段,正、反、合。我把智力发展的过程分为浪漫阶段the stage of romance、精确阶段the stage of precision和综合阶段the stage of generalisation。
如果面对空无一物的头脑,教育将无所作为。
在不同的季节要收割不同的庄稼。
黄金般的青春时光总是笼罩在死气沉沉的填鸭式教育的阴影之下。
不管是从理论自身的角度来说,还是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说,科学的要义都在于具体实践中的应用。科学的每一次的实践反过来都会提出一个新的研究问题。科学知识的学习始于研究,结束于研究,科学知识应通过自然现象来进行掌握。
中学生一直在伏案学习,而大学生就要站起来身来,并环顾四周。
一个中学生在中学阶段逐渐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而一个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就要尝试从一般到特殊的具体应用。
大学之所以有用,就在于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一些基本的原理,并且促使学生将其灵活应用到具体实践中。

三、自由与规训的节奏
如果说我们人类的努力遭遇了什么挫败,让人感到悲哀的莫过于理想的消逝。回望过去,我们的先贤在学校里倾心传递智慧;再看现在,我们在大学里的目的变得如此卑微,仅仅是教授一些知识。(“教学并非一项不复存在的艺术,但尊重它的传统已不复存在。”美国哲学家Barzun,J.70多年前出版的《美国教师》)
我们现在的教育已无所谓“理想”一词,只有实践一面。
@qiusir:常有时代倒退的错觉,或许源自用现在日常中的缺憾和被时间沉淀下来的理想化的过去比较的缘故吧
在理想的教育之中,“规训”应该是学生的一个主动选择。
教育的初始阶段与终结阶段,我们应以自由为基调。而在教育的中间阶段,我们应以规训为基调,辅以自由作为搭配。
没有兴趣就没有心智发展,兴趣是注意和理解的先决条件。
空乏无用的知识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危害不浅的。
为了学习知识而采取过分严厉的规训,在教育中是相当有害的。积极而富有创新精神的思维习惯只会在比较自由的氛围中产生,而胡乱的规训只会让学生的头脑更加混沌。
思维迟钝的人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学习的都是一些惰性知识。
在教育的浪漫阶段应该侧重于自由这一维度,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区观察、去行动。脱离了浪漫阶段的自由,就无所谓领会理解。
如果没有浪漫阶段的自由探索,那么从教育中所获得的只是一些僵化的惰性知识;更为糟糕的情况是,因为没有学到知识而被世人轻视。
过去的教育相当于是把智力发展的精确阶段过渡延长了。(精确阶段过分严格的教育策略压缩了浪漫阶段和综合阶段的发展空间)
不管是中小学教师还是大学教授,都只能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次要的作用。
没有任何一个简单的办法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
所有的教育都应该在研究中开始,在研究中结束,都是为应对生活的直接经验而做出准备,准备好相关的知识与合适的行动,从容读过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
如果我们的教育没有开始于激发主动性并且结束于鼓励主动性,那么它肯定是错误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积极的智慧。教育应该培养富有行动力的智慧。
13-14岁之前是智力发展的浪漫阶段,14-18岁之间是智力发展的精确阶段,18-22岁之间是智力发展的综合阶段。
如果在早期教育中教授精确的科学知识,就会抹杀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学习兴趣,最终学生也理解不了科学知识的丰富内涵。
近30年的英国中学向大学输送了大批失去信心的年轻人,他们丧失了学习知识的热情。而大学教育反过来又强化了中学教育中的这一缺失,加剧了失败。
如果有的成就是在我们学校的教室里获得的,而不是在运动场上获得的,我们就会对教育的方式感到满意。
我们的审美情感可以让我们获得最为生动形象的理解,而如果无视审美的价值,那么所有的思想认识就会大打折扣。
如果只是一味地开展知识教育,那么就只会培养出一大批的废品,而这恰恰就是我们国家的学校教育正在做的事情。我们做到了让学生有所启发,但是没有做到让学生有所满足。
当一个国家的艺术之花开始绽放的时候,这个国家才开始踏上文明之途。
一个人发展变化的创生性的内在动力总是源自他自己的内心深处,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完全不同的特点。教育就是引导个体去认识生活的艺术。
通往智慧的唯一道路是对知识的自由把握,通往知识的唯一道路是对学习的不断规训。
教育的要旨就在于在实践中发现自由与规训之间的精确平衡,从而以最快的速度让学生学习知识。
积极而富有创新精神的思维习惯只会在比较自由的氛围中产生,而胡乱的规则只会让学生的头脑更加混沌。
历史学家就会在英国的墓志铭上刻下这样的墓志铭:她亡于她的统治阶层的思想盲目,亡于苍白的物质主义,亡于自以为是的零碎治国教条。

四、技术教育及其科学和文学的关系
我梦想一个理想行业,工作即娱乐,娱乐即生活,三位一体,一体三位。
从劳动的折磨变为劳动的快乐,不管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终将成为我们劳苦大众得以救赎的唯一希望。
有创造天赋的人才进行发明创造活动也需要快乐精神状态。“需求是发明创造之母”,我认为这句话并不准确,甚至是愚蠢的。严格地说,“需求是奇技淫巧之母”,我认为这才是基本的事实。
人文教育的本质就是对思维的发展和对审美的培养。人文教育着重于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的传授,最终落实于实践中的运用。这其实是一种贵族式教育,要求有足够闲暇时间来予以进行。这种柏拉图式的教育理想对欧洲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培养了作为科学之源的中立客观的求知精神,保持了精神自由在物质条件面前的尊严。
所谓客观中立的科学精神其实是一种科学热情,这种热情期盼在复杂关联的事物之间寻找一个井然有序的理论框架。
一个科学家并不是为了认识而去探索,而是为了探索而去认识。
不读莎士比亚的戏剧,不学牛顿的定律,不懂达尔文的理论,那么即便掌握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也没有什么意义。
@qiusir:很好奇那些负责顶层设计的人不读书吗?至少一个中学的校长似乎很少有时间看书...
从宏观来看,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应该有三个基本成分,即语文课程、科学课程和技术课程,而每一种课程都应该包含另外两种课程。我想说的是,每一种教育形式都应该传递给学生一种技能、一种理论、一种常识、一种审美,而诸多要素之间是相互依托、共生共长的。

在心智活动与身体活动之间的关联中,手的作用特别重要。究竟是手的活动决定了大脑活动,还是大脑的活动决定了手的活动,迄今为止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从直接经验获得的一手知识才是心智发展的根本。但是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大部分都是间接的二手知识,远不能与从直接经验获得的一手知识相提并论。
当今学术界的二手信息的本质就决定了其平庸无奇的结果。
如果要发挥科学教育的优势,那就要根基于直接观察的实践经验。如果要发挥技术教育的优势,那就要根基于我们心智的瞬间火花,把大脑思维转化为手工操作,再把手工操作转化为思想意识。
在一个人的心智发展过程中,仅仅做出消极的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动手去创造,并且通过所创造之物才能获得生动而深刻的认识。如果想要有所理解,那就必躬必亲,这是一条牢不可破的定律。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也只有在现实的拘囿中,我们的潜能才会得以发挥,我们的思维才会跃然欲动,我们的知识才会有所增益。
语言文化、科学文化、技术文化,这三种素质的培养在一个人的教育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否则就会导致心智和性格在某些方面的严重缺失。
我们的祖先在历史的漫漫无边黑暗之中胸怀理想,众志成城,薪火相传。我们今天的任务不是因循守旧,而是大胆发挥我们的创造活力。
@qiusir:所接触的专业教育人士,咬文嚼字的老朽算是好的了,没有能力也没有热心提供帮助,即便是在一个圈里一样无视,点开链接的好奇都没有...
五、教育中的古典文化
抱怨现在家长的教育动机是如何唯利是图、汲汲于功名。其实我觉得古人的教育动机未必淡然超脱,今人的教育动机也未必世俗不堪。
亚里士多德说,学问之中自由丰厚利禄。
过去与现在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衔接和连贯,现在与未来之间同理亦然。
@qiusir:于今人处见到陈腐,于古人那看到新鲜/创新
学生通过接触(contact)来学习新知。
@qiusir:如果我再有青春,第一好好学英语,拉丁语和日语也可以作为第二外语备选...
在任何一个科学领域里,都要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登堂入室。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体验式学习最直接的工具就是语言,通过语言来激发思维。从英语到法语再到拉丁语,间或学习几何和代数,一个人的教育过程就从语言学习迈向思想启蒙的大道。
@qiusir:我大育才英语特长班、日语特长班的经验应该很好梳理,至于法语、西班牙语等第二外语也该坚持吧。
我们用显微镜来观察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那么对大教堂的建筑师是不公平的。
传统的古典文化教育方式往往浪费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最后只是停留在语言学习层面上。
共济会Free Mason,申请者必须是有神论者...
“以解剖的科学名义犯下谋杀的罪恶行径。”
古罗马的工程师之所以没有发明出这类机器(蒸汽机),只是因为他们缺乏机会看到水壶里的水沸腾这个普遍现象,也就没有刻意去思考蒸汽的推动力量。

六、数学课程
我们应该有条不紊地传授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知识,坚决避免一些看似花里胡哨实则离题千里的教学活动。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抽象的思维方式、懂得理论的实际应用、掌握方法的恰当使用。
@qiusir:大不列颠真是片神奇的土地,各种人才瀚若星河...
教育实践不能脱离当下的思想背景。教育必须是现代的,否则就会像一个有机体一样最终枯萎凋谢,难逃失败的命运。
我们所要求的教育的现代应该体现在思想意识层面,即在文明社会中广泛传播的观念。
局外人往往会抱怨数学课程深奥艰涩,对此我们最好予以承认,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数学的确让人感到高深莫测。但是我觉得深奥艰涩并不意味着数学课程有多难,只是说数学课程的应用有着较大的局限性,与人们的思想意识较少发生直接联系。
@qiusir:上面的这段话改成物理一样适用吧,还好物理算是为数学提供了实践的场所...
如果在数学教育中一味地教授数学的细枝末节,这将是下下策。
@qiusir:以前我们说别人怎么说、怎么想,后来说别人怎么做。现今我似乎更愿意分享我们怎么做的
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抽象的思维方式、懂得理论的实际应用、掌握方法的恰当使用。
数学中的一个函数相当于物理学的一个定律,或是相当于几何学中的一条曲线。
我听说美国的一所大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三角学的90个公式或定理,我们英国的数学教育尚不至于如此糟糕。
如果要求年轻人的想象一定要有条有理、切实可行,那么无偏见的思维习惯就无法养成,从一般规律到具体演绎之间的种种可能就会被遮蔽。

七、大学及其功用
大学在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不曾拘囿于纯粹抽象的教育活动。1316年的英国剑桥曾建立一所学院专门培养“为国王服务的工作人员”。
大学的确是要传授知识,但必须是以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只有展开想象的翅膀上下求索,方能激发灵感、求得新知。如此一来,所见事实就不再是简单的事实,而能从中发现无限的可能。所学知识也不再是记忆的负担,而是鲜活灵动、蓬勃愈发,犹如诗人一样吟诵我们的内心梦想,犹如建筑师一样勾画我们的人生蓝图。
一般情况下,富于想象力的人往往经验不足,而经验丰富的人往往想象力缺乏,这是世界的一个悲剧。没有知识,只有想象力,那是傻瓜;而没有想象力,只有知识,那是学究。大学的功用即在于此,把想象力与经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只有通过沟通和交流,教师才能让学生懂得如何想象,而这样的教师的学识中必须包含有充满智慧的想象。
如果离开了想象,大学将无一是处,或将百无一用。
所谓教育,其实就是引导人们探索生活;所谓研究,其实就是思想的历程;所谓大学,其实就是年轻人和老年人一起迈向未来的场所。
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关知识是否新颖,知识的新颖可以体现在知识自身的更新换代上,也可以体现在知识的应用的与时俱进上。
鱼儿一刻也离不开水,知识一日也离不开“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不管知识的内容多么久远,在将其传授给学生的时候务必赋予其当下的新意,使之像刚刚从大海里捕捞上来的鱼一样新新鲜无比。
译者后记: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往往是枯坐一整天,而翻译出来的也只有寥寥几百个汉字。不禁想起董桥的感叹,看来文字还真是肉做的。
@qiusir:向靳玉乐、刘富利等参与翻译的老师致敬!

update20211204:很惭愧,不仅忘记了读过,当初的书名都输入错误“The Amins of Education”,更可笑的是怀特海愣是记成怀海特。最近几年能读两遍的,除了怀特海也就是费曼的了。
The Aims of Education 2021[?]

On this day..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