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3-8

无限绳长的摆,周期和贴地卫星的周期一样,也是地心隧道的简谐振动的周期)(后来整理了一下这个题目[?])
和田秀树著
日本“学习之神”教你用阿德勒式家庭教育法
给孩子注入迎战自卑、主动思考、直面挫折的勇气,让孩子获得终生学习力
“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
前言
“嗐!别提了,这是我的那个笨儿子。”
我无法理解一个人怎么可能学不会、学不好,而弟弟的成绩又确实一直是惨不忍睹的状态。但令人咋舌的事,他的自信心始终很强大,坚不可摧,且毫无理由。
一个人拿高分的关键不是智商或能力,而是掌握备考的要领。
“你绝对是个聪明的孩子”---妈妈常对弟弟说的话。为了振奋弟弟,母亲不惜搬出祖先来捧场。
这种无须理由的自信,就是让孩子成功的关键。
孩子负责直面自己人生的重重关卡,勇往直前;父亲则负责支持孩子的勇往直前,为孩子注入源源不断的勇气。
“学习是为了你自己”---妈妈的口头禅。“不学习,伤害的不是父母,而是你自己。”“好好学习,将来受益的也是你自己,不是父母。”母亲总是贴着我的耳朵,翻来覆去地说这几句话,几乎要把它们刻进我脑子里了。学习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为了自己...
1、阿德勒:育儿,以人为本

人会奋斗,并不是因为受困于不利的客观环境或被外界原因所迫。人的行为是由某种向上的意志支配着的,我们追求的是高处和远方的目标。(对比自己小时候和最近几年的学习,没办法更赞同和佩服这句。)

父母真正需要做的是助推孩子找到一个目标,由此激发出其内生的自驱力。
上进心是一种本能。
阿德勒(1870年,奥地利出生,后移居美国)认为,人最重要的动力就是在人群中“追求优越感”。
卡尔·罗杰斯:人活着需要一股自信,但这股自信必须由他本人亲自练就。
自卑感夜可能发挥催人上进的作用。
明智的反思其实并不强求以弱胜强,你恰恰还应“避开让你产生自卑的地方,去其他领域发掘,发挥自己的优势能力,从而获得成功。”这才是你对抗自卑感的“智胜”思路。
(有时候)成功的体验本身远比成功的含金量更为重要。
阿德勒:人类行为更多地是由目标激励而产生,而非受原因驱使。
“未来”是最好的引路人。
不论当下面临什么问题,都不要过度纠缠于己经发生的事情,而要面向未来找答案。
阿德勒甚至认为,家长表扬孩子,不见得就是好事。因为表扬也有副作用。表扬人和被表扬人之间其实并不平等,他们是上下级的关系。
“虽然失败了,但我们觉得你干得不错,你还是很厉害的!”
赢家和强者反而心胸更宽广,性格更爽朗。
全面发展,四面开花,未来必定可期。
阿德勒心中的模范人物应该是战无不胜,又心存慈悲的。
2、引爆自学力
倾听是沟通之母
注入勇气之前,首先通过倾听拉进心与心的距离,获得孩子的信任。
每日学习时间=年级×(20-30分钟)
想让孩子喜欢上学习,还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超前学习。(哈蒂的数据分析也得出加速学习的效应值很高的结论)
超前学习并不等于填鸭式地强行打造神童,我们只是希望孩子在学习上找到成就感和自信,从而推动他产生更强的学习欲望。
有的孩子正因为学习过相关知识,所以在课堂上就不认真听讲了。他们会觉得老师讲的太简单,真无聊。但迟早有一天,这些小天才们会如梦初醒,突然发现自己居然跟不上学校的进度,想听都听不懂了。这样的超前学习真是辛苦一场却鸡飞蛋打,只换来适得其反的后果。(这种事情这里太普遍了)
成瘾(游戏、武侠小说和短视频等等)行为的恶性影响远不止影响学习这么简单,它还会破坏大脑的激励系统,击溃一个人的自制力。(这样的学生屡见不鲜)
我总觉得,世上三分之二的父母似乎是不怎么读书的。(我每一届教过的学生几百人,能直接反馈常读书的家长很少,当然我也只是间接从孩子那觉察到,其实呢,作为教师的同事读书的也不多。读书带给这个社会的力量感太小,甚至没有。)
困境也会孕育机遇。
吹牛要吹聪明的牛
3、不让坏情绪破坏学习的欲望
注入勇气就等于注入爱。
表扬好结果,批评坏行为。
“只有当一个人坚信自己有价值时,他才可能变得勇猛笃定,无所畏惧。”
父母对原因狠抓不放的结果就是苦于纠缠于原因,然后陷入懊恼和不甘中脱不了身。
一个人能忍得了周围所有人,不惹出大麻烦就实属不易,就别苦求跟每个人都友好相处了。
找到孩子当下能做得好的事,然后激励他在这件事上获得成功。
只有当我感到自己有价值时,我才可能充满勇气。
自信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不仅能让他们学得更好,成长得更健康,变得更出色,将来还能让他们在这个社会更好生存。
很多在学业能力测试上名列前茅的县都用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强行把成绩差的孩子逼成刷题机器,拔苗助长地提高分数。
孩子如果只能靠意志力(甚至求生欲)去学习,迟早会遭到瓶颈的。
正是父母的过度指责让我怎么也改不过来错误的握筷子手势。他们骂得越凶,我改起来就越难。(老师太容易在情感上越界到父母的位置,也就越容易和父母一样不见外的批评、谩骂和指责了。)
我们要控制住怒火,不要跟孩子纠缠于特例或细节,更不要一着急就大骂出口。
4、会主动思考才能主动学习
即使被孤立,也不是世界末日
创造价值就是塑造自信
当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时,容易把周围的人都当做假想敌。
(即便微博被封了,还是没有卸载,除了偶尔查阅一下以前的东西,另一个原因是更偶然看看网络众生,就像是每年还是交有线电视的费用,而常看的竟然是乡村的相亲节目,好奇世态)
阿德勒一直反对人们把他人的标准视作圭臬,无条件地讨好他人。
(我们还没开学,阜新那高中的新高二都月考了。)
5、迎战“自卑感”,扫清学习路上的拦路石
(中国又多了个男足)
就在我被数学打击得抱头鼠窜时,班上有个同学做起了一门有趣的生意。他把尖子生的数学笔记整理打印出来,制成参考书售卖。我如获至宝,赶紧把这本参考书买回来细细研读。反正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人家的解题思路全部背下来再说。
正是凭借对解题思路的大量积累,我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
“别怕,是老师的教法不对,不是你的问题。”
(少时是分数的奴隶,工作了又被教材捆绑,这是被别人要求的自我吧。)
他在小时候不需要成为分数的奴隶,长大后也不需要成为财富的奴隶。保持自信,坚持努力,胜过一切由可以量化的目标形成的枷锁。
在阿德勒眼中,学习厉害和做饭厉害是两件同样了不起的事。同理,在阿德勒看来,也没有哪一种输是更可怕的。
千万不要否定孩子。
“人可以用任何一种胜利,去对冲其他方面给自己带来的自卑感。”(我不想要短暂的成功,比如应试的以牺牲心智为代价的努力)
人生是场持久战,真英雄会笑到最后。
燃尽症候群:指人在巨大的压力下努力坚持,直至耗尽能量,失去干劲,最后陷入燃料烧尽后空虚无力的状态中。
人如果不求上进,以后视野就会狭窄,格调就会粗鄙,免不了要说傻话、做傻事。那就太可怜了!
6、孩子受挫时,家长应该说什么
考试是手段,不是目的
适度受伤也是一种学习,它用活生生的体验教会孩子辨识危险,并不断拓宽自己的能力上限。
让孩子跌过的每个坑,都变成鲜活的知识。(天才坑)如同指向智慧王国的路标,引导他持续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
7、于深渊中赐予孩子向上的力量
自己找到的目标,才是真正的目标。
汤川秀树博士就从不满足于现状,他像一个追寻知识与信念的苦行僧,永远行走在探索新知与真理的路上。获诺奖后的他依然勤勉研究,奋战在科研第一线。
学习是一件光芒万丈的事。
事实上,钱真的很重要。
我相信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个孩子如果有过被“富养”的经历,他的心灵会更加饱满和充盈,对待弱者也更富同情心。
8、也许会失败,但绝对不认输
其实被霸凌的往往都是性格好的孩子。
我总是建议家长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尽早体验竞争。
必胜的信念不需要前提条件,冲就对了

2023-8

Alfred Adle

On this day..

One Response to ““笨”小孩也能上名校”

  1. qiusir Says:

    笔记温习:
    “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
    他的自信心始终很强大,坚不可摧,且毫无理由。
    成功的体验本身远比成功的含金量更为重要。
    只有当我感到自己有价值时,我才可能充满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