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关于应试,从日常教学的表面上看,它似乎具备所有我们所必需和所能及的条件,从所谓的国情出发,应试的借口要远比素质的理由更充分,但在关键的问题上,与其说是我们缺乏勇气,不如说是无知的短浅。这不同于木桶的盛水量由最低木块所决定的逻辑,这个问题关系到木桶底的问题。也就是说,关于应试的问题不认识清楚,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都是徒劳的。什么兴趣啊,合作啊,是水就会被漏掉...

网上看到“对学生的评价”一文,节选下面一段话共勉。

在西方国家人家都知道成绩影响学习的过程。有了成绩的目的,学生就不可能为了研究更广泛的知识而学习。在德国一个学校做实验,把一个年级的学生平等地分成两个班,不过,只有一个班得成绩。不久,得成绩的那个班的学生失去了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在另一个学校,人家调查学生看自己成绩的时候得到什么感情。结果是,一部分学生高兴,因为他的同坐的成绩比自己的差,另一部分的学生很难受,因为同坐有了比他们自己更好的成绩。只有一个学生同情了同学。

用成绩衡量一个人的方法在西方老师的看法中很不公平,一方面是因为每一个人的天才(天然才能)不同,为了同样结果需要出的努力和实际上发挥的力量也不同。另一方面是因为不同小孩的命运也不同。有的小孩爸爸喝酒、有的小孩妈妈死了。他们需要对付和解决的问题比同学多得多。

所以成绩也无法表达一个学生在实际上具体能做出来的东西...

On this day..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