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qiusir:天然黑的大东北自黑、被黑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发张浑河边的照片,为我大沈阳洗蓝...

@qiusir:每到新年,都会被发现删了不少人的微信,其实我只是想静静...


Continue reading »

15

@qiusir[20180101]:2017飞逝,2018已来......


@qiusir[20171227]:天气好,烟囱都是风景...​​​​

@qiusir[20171226]:前天南风昨天北风今天没风...

@qiusir[20171225]:#东北育才# 开往春天的火车...

@qiusir[20171225]#东北育才#冬天的早晨...

@qiusir[20180117]:不见白烟无处不白烟...

@qiusir[20180113]:#东北育才# 高三加班,日常拍烟囱...

@qiusir[20180111]:#东北育才# 远处一抹朝霞,近处一缕炊烟...

@qiusir[20180109]:无烟囱不北方...

@qiusir[20180122]:为了推介,求师得的助教们也是够拼的,不惜化身蓝天下的那缕轻烟:“……可爱的助教随时在线答疑(多数助教似乎都是单身/划掉)。加入我们,寒假你就有理由光明正大的坐在电脑前了。(相信很多同学也知道,今年的一月新番质量可是非常的高...)” ​​​​

@qiusir[20171213]:今年冬天的天较往年要蓝一些…… ​​​​

@qiusir[20180112]:#东北育才# 似乎习惯了每天早晨在三楼走廊里看看这烟囱...

@qiusir[20180104]:没雪的冬天,烟熏的黄昏。

@qiusir[20180208]:有一阵子没看那烟囱了...

@qiusir[20151127]:北方冬天的早晨,想到开往春天的地上铁...

@qiusir[20171227]:左侧楼(高中部)三楼中间大概是我看烟囱和拍烟囱的位置...

@qiusir[20180115]:一边看APOD上“灵魂和心脏”的星云,一边整理校园里拍的烟囱~

@qiusir[20201218]:不用说人了,就这根烟囱每天看着也都不一样,但,就如河滩上的碎石,各自不同而又有什么不同呢。
@qiusir[20240108]:吃过早饭,回办公室的路上,看背面的建筑像是上了金红的颜色,扭头看东面的烟囱(以前拍过不少它的照片就拍下这张...

12

教育科技之未来大会(Futur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nference)是一个每年一度的教育技术盛会,摘录选自华南师大焦建利教授博客[?]......
[?]Diana引用Austin Kleon的一句话,来展开自己的演讲, “这个看起来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但是,对于创造性工作而言,限制就意味着自由。”( It seems contradictory, but when it comes to creative work, limitations mean freedom)。

[?]"颁奖有条不紊,获奖者登台拿奖,经过主持人旁边,跟站在那里观礼的评审人员握手,再到舞台最左前位置合影留念!这个颁奖的方式方法,和我们常见的很不相同,看上去简单,庄重,有序。"qiutopia数位学习分享会可以借鉴一下~
[?]Diana提出了一些创客教学的注意事项。比如,少就是多,不要帮助学生做工作,而是要指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要把创客课程和教学变成一种竞赛。要帮助孩子聚焦,但不是给他们多过的限制。要留下足够的创造性空间和余地。要营造一个相互协作和分享的环境。没有一个唯一的和普遍适用的创客教学方法等等。

[?]如Ken Robinaon爵士所言,在全世界,不论在那个国家,论及教育变革,人们最终难免会把板子打在体制和制度的身上。
如同在他的那本《让学校重生》中的观点一样,Ken Robinaon爵士倡导自下而上的改革,认为草根式创新能颠覆教育,教育改革就发生在学生和老师之间。

在全球,在许许多多国家,在许许多多的教育变革项目中,人们都是在旧的模式上面,进行修修补补,如同不断地打补丁一样。经常访问全球各种创新学校的 Ken Robinson爵士指出,人们已经看到了在今天这样一个技术无处不在的世界,来自教师、学生、家长以及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对教育变革的热情和渴望。

Ken Robinaon爵士指出,教育之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起周围的世界,觉知和发现自己的才能,以便使他们成为自我实现的个体和积极主动、热情洋溢的公民。

Ken Robinaon爵士指出,技术可以策动变革,促进个性化学习(Technology Can Incite Change and Personalize Learning)。他认为,与其继续走过去的教-考(Teaching to the test)的老路,学校和教师倒不如使用手头的技术,来帮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为每一个学生带来个性化教育的美妙体验。
[?]这里有焦建利教授在教育技术学自留地博客整理的目录。

26


作文讲评@2018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1

假定你是李华,想要邀请外教Jim参加学校课外活动--京剧脸谱艺术展。请你给他写一封电子邮件,内容包括:
1. 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2. 活动内容(看展出,画脸谱)。
注意:
1. 词数100左右;
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 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参考词汇:京剧脸谱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n.(U)
Dear Jim

分析:作文要求读起来似曾相识,和2017年辽宁高考英语作文几乎一致。2017年的作文是邀请外教参观剪纸艺术展,邮件的内容包括展览时间、地点和展览内容。所以如果同学们写过2017年的作文,只需略微改动就可以了。
此次评卷过程中发现了如下问题:
1. 不会写开头。
2. Body部分拓展的内容与文章主题无关
3. 不会正确表达邀请。
我们来看以下几篇文章


本篇文章从内容上讲,Body部分问题较大。拓展内容过细,在100词左右的作文中,没有必要做过于细致的拓展。什么是适度拓展呢,同学们可以写一写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及其重要性,脸谱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如果非要写不同颜色代表的意义,可以一句话带过),通过参观脸谱展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这些内容都是适度的拓展,所起到的作用是向对方介绍参观此次展览可能的收获,对方也就很乐于接受邀请了。另外还要注意,作文的要点是活动的时间地方和活动内容,拓展的话不要写太多,两句足够,三句稍多。

这篇文章第二段读起来很不自然,并非语言上的问题,而是内容。第二段的内容在告知对方展览地点、交通方式、并提醒对方带教师证。这段文字可以保留展览时间和地点,至于交通方式和携带教师证属于考生自己添加的内容,虽然作文要求可以增加细节,但细节的添加应该围绕要点。这种问题应该如何避免呢?大家可以逆向思维。这段文字的写作要求应该是:学校将于下周二组织师生去辽宁博物馆参观脸谱展,请通知师生并提醒携带有效证件。所以说,这段文字是在写通知。

这篇文章是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1501班刘霏同学的作文。本篇作文流畅自然,要点全面,语言地道,拓展适度。开头简洁,直接点明写信目的,结尾告知展览的意义和好处,增加对方接受邀请的可能性。

下文是Laura老师写的一篇邀请信,仅做参考。

假如你是李华,你想邀请你的美国朋友Mr. Smith与你一起参观中国画展。请你根据以下要点给他写一封电子邮件。
要点:
1、介绍画展
①中外名画 ②展览日期:5月1日-- 6日
③地点:市艺术博物馆
2、约定会面的时间与地点。

Dear Smith
It's been a while since we last met. How's everything going? Recently, there will be a painting exhibition and I'm writing to invite you to visit it with me.
The exhibition, open to anyone interested, will be held in the Art Museum and last from 25th to 30th of this month. Masterpieces from home and abroad will be on display. The exhibition is not only a feast for the eye, but also an opportunity to lear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s well.
If you are interested, shall we meet at Yucai school at 9:00 on 25th? Your company would be highly appreciated.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

下面的视频是Laura老师以2016年辽宁高考英语作文为例,系统讲解高考英语作文的写作步骤,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https://v.qq.com/x/page/o0381097e8f.html

26

感谢谢雨伽同学的整理和分享。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