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删减了n次的《求师得·拾年》读后感

初读此书,心觉佳美,而后愈读心愈静甚乐,好似目睹qiusir文采之曾,无止可用“好”比,非言语能言。为配此书,余择一蓝色书签相夹,忽感吾之无聊哉?
Physics@史记115[?]评:甚佳,令余捧腹良久,相当有趣,吾母误以吾观TV耳。

(到这儿就写不下去了,古文能力有限,以下是正常的现代汉语)
Continue reading »

12

阅读是一种遇见,人生满是巧合——徐逸宁记《求师得•拾年》品读会


3月11日由东北育才首席教师邱发文老师主讲的本学期首期育才公开课在东北育才浑南校区高中部后楼一楼阶梯教室开讲。品读会开始前,东北育才高中部孙永河校长和教学处王勇副主任向慕课寒假先修组的八名成员颁发了证书。

作为从教近二十年的资深教师,邱Sir对于教育和成长有着独到的见解。而作为一名研究自然科学学科的人,他更是对人生有着非常的感悟。这点滴思绪,些许感悟,都以一种看似纷繁散乱,实则井然深情的形式流露在《求师得·拾年》这本小书中。说它小是因为它以低到卖一本赔一本的价格出售,只为让更多的人看到邱Sir的心境并一起感受生活与成长;说它小是因为语言上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只为和每一位读者共享最平凡质朴的感动;说它小是因为在书中没有刻板冗长的说教,有的只是对生活最真实而深刻的记录与感悟。它被邱Sir戏称为微博的“散的文”,却更是被赋予了“第一本按自己意愿创作的作品”的在心灵上的地位。“一层年轮一层金”,十年岁月中那些珍贵的过往书籍背后的故事,由作者在品读会上一一道来。

“父母生养你不是因为你完美,教师传授也不是因为你优秀。”这是每位真正热爱职业、关心学生的教师的心声吧。所谓含辛茹苦,所谓呕心沥血,所谓诲人不倦,不过一颗平实的育人之心,不过无条件的倾其所有,不过唯一的执念“陪你把一生最美的岁月耕在纸上”。

与其把学生当作供自己欣赏的花朵,邱Sir更愿把他们当作可以常青的树木。“喜欢不是在某一侧面的驻足,而是精心将你修护。”他不是不愿看到你骄人的分数,而是更愿意看到你终于学会自己长大;他不是不愿意看到你奋发努力,而是更期待你真正做出改变的勇气;他不是不愿看到你在学海里的漫游,而是更希冀你能找到兴趣与爱好的所在,像核聚变或者核裂变那样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道可道,非常道。邱Sir将物理化为悟理,用具体的物理诠释玄之又玄的人生奥妙。宇宙浩渺,满天星辰,你曾向哪颗星默默祈愿?熟悉又陌生的简谐运动,可曾勾起你对时光的感慨?邱Sir所讲述的,作为一名教师所承担的不知去感谢谁的孤独和那逃离就忘记了味道的桃梨,是否让你在心里默默拭泪?

这一本书,年轻人看笑点,年长的人读情感。而当你真正读懂,你将羡慕一个时光与生活的拾荒者,在晨光中一一拾起那些被忽略的温暖和因久远而显得凌乱的回忆。品读会结束,当你再一次翻开《求师得·拾年》,你看到的将不单单是一个物理老师在育才园里的琐屑生活,你看到的将是千万个关于你我的精彩片段,那是些值得永久回味与珍藏的幸福时光。

P.S.感谢laura和范范的拍照留念,感谢高波老师审校~
高中部育才公开课(七十一)之《求师得•拾年》品读会

11























非富非贵,连书生都谈不上,读这样的书也不能提高你的分数。感谢聆听,就如赞美阳光不漠视身边的小草。算是对学生尝试从身边的人和事那去发现和体悟的示范。我表扬的学生不都是因为优秀,更多是相信他们会优秀。阅读是一种遇见,生活满是巧合......
原文地址:http://www.qiusir.com/?p=8328

《求师得·拾年》品读会新闻稿(徐逸宁)
《求师得·拾年》FAQ
《求师得·拾年》第二版前
《求师得·拾年》早年的精简版↓
BOO-求师得刻录事之微言博义20110910 (15288)

28

以下评价由Laura综合李海妹(Laura)、赵婧伊(Rebecca)、邱发文(qiusir)三位老师分别给出的评价和建议给出。
本课程的大作业是制作自己的数字故事,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认真制作并及时上交,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作品吧。


徐逸宁:Charming Graffiti---Calligraphy and I
逸宁总是带来惊喜。用英文对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进行介绍,不失为将书法推向世界舞台的一个有力手段。逸宁的语音流畅、自然,声音纯净甜美,图片素材精美丰富,场景切换效果生动,作者本人入镜头古典华美,彰显个人色彩……很喜欢的作品。观众在观看后置身于书法带来的意境和美感的目的达到了。片头有作者信息,片尾有版权信息,显得很专业。在老师提出修改意见后,很快上交修改版作品。背景音乐或许可以再凸显一点,或许可以增加几张作者以往创作的图片。

王晋:The Road to Democracy
国际化视角,DEMOCRACY可是很高端的话题,选取中外历史,敏感政治事件和热点时事做依托,容易激发观者兴趣唤起理性思考。语音有感染力,有情节带入的感觉。图片切换效果丰富,这个话题不用背景音乐有独特的效果。图片和画面结合相当出色。部分片段(55s)音量稍大。视频中的图片可以增加缩放和遮盖效果(参考The Tree)。(有诚意才能看到他作品呢~

陈柏睿:Schools of Art
选题为绘画流派,视觉盛宴,流光溢彩与古典乐配合相得益彰,如跳华尔兹般优雅。语音流畅,且和背景音乐很好的融合。图片资料丰富,主题鲜明。图片可以增加缩放和遮盖效果(参考The Tree)。片头片尾应该加入作者和引用信息。

张启阳:Heisenberg
忧郁深邃的眼神,节奏强劲的嘻哈音乐,引人入胜的剧情(毒品,黑金)、海报配上张同学玩世不恭的英文朗读,无不吸引观者的眼球。背景音乐很有特点,凸显配音很酷的感觉。呈现方式讲求节奏变化,结尾处音乐效果很好。资料丰富,选图精美,使用了图片缩放效果。

张鸿业:Winter Wonderland---My story in Minnesota
我们小顾问的语音语调那叫一个地道,背景音乐融合的也好。iMovie用的很高效,过渡效果和文字特效都很炫,图片资料丰富、精美……悦耳流畅的朗读,乡村吉他的伴衬,邻家男孩取代了Alice牵着你的手走入他的梦幻世界(Land of Wonder),风土人情如数家珍,这般亲切这般自然。图片与朗读的完美结合,适时跳入眼帘的文字说明,对于内容的理解又这般恰到好处。场景过度的方式可以有所变化下,片头片尾应该加入作者和引用信息。

李晟铭:Let Art be Our Lifestyle
很喜欢也很感动的一个作品,很有风格也自然流畅的陈述方式,配音和背景音乐融合很好,语音语调流畅自然一麦到底,图片精美、且能够和标题很好配合陈述,文字特效处理得很专业!音乐方面曲目选择音量大小处理最为合理,结尾部分的字母设计富有创造性。不难看出李同学对于艺术的渴望,更是对生活的热爱。阿福成长为阿富汉!片尾应该加入引用信息,比如加注我们慕课先修组qiutopia的讯息等。

张真源:Wolf Totem
很流行的话题,流畅的陈述,不错的背景音乐,图片资源丰富。图片选择具有视觉冲击,配合音乐震撼不减。你可能不知道老师对于你通过网络自学的能力有多赞赏。场景要有切换效果,静态图片应添加缩放、移动、遮盖等变化增加动感,陈述中应有节奏的变化。片头片尾应该加入作者和引用信息。

蔡希隆:Math
故事内容贴近生活,给观众带来共鸣。用一个启发式问题打开了观众的思维,将大家的目光紧紧吸引。流畅的朗读搭配舒缓的音乐将数字故事娓娓道来,音乐选取贴合主题,图片丰富,支持故事内容。如果能多使用些过渡效果,背景音乐声音稍微减弱会更好。

田展铭:What is our Future?
以科技迅猛发展为背景,提醒观众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同时也要注意负面影响。唯美的音乐,清楚流利的朗读,图片的自然过渡,视频片段的选取,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艺术角度,特别是在电脑崩溃数据损失的情况下,能重新制作提交作品,完全有资格作为数字故事讲述的优秀案例,技术支持的头衔实至名归。建议朗读时注意感情的投入。

王云飞:Rome
故事带有历史的厚重感,体现作者的兴趣所在。带领观众在短短的三分钟之内经历罗马帝国的兴衰。配音流畅,音量适中,图片精美,完美配合故事主题。如果能够选取适当的背景音乐再加些过渡效果会带来更好的效果。

再次祝贺以上同学们,从选题、编排、配音、设计到最后集成自己的故事讲述,五周的课程也耗费不少本该休闲的时间。同时也感谢其他同学、家长和老师的参与,希望能继续参与本学期高中部的选修课程,并能提交自己中意的作品~

观看完整视频,请点击以下链接(或在浏览器复制链接地址):
徐逸宁: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Lt3DMR_ezA/
李晟铭: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_lXwaRX0b8/
田展铭: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XfheBW7Kng/
陈柏睿: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0TKrkTRJcMQ/
蔡希隆: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UBQSoN480c/
张鸿业: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52uIcJNs-0/
张启阳: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8lba3ZNtCI/
张真源: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JQynXsKao4/
王云飞: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_TQ4PrzyAeo/
......

28


qiutopia慕课先修组结课总结:
从1月25日开课预告到2月28日结课反思,我们在34天里向二百多人推送了14期课程内容,先修组的10位核心成员全部顺利完成课程并上交作品,我们终于可以说,we made it! 我们做到了。反思才能成长,总结催人进步,下面将寒假先修组的课程实践进行阶段总结。

一 、组织严密 分工明确
进行寒假课程先修是在上学期期末由组长qiusir提出,邀请了远在美国读书的东北育才学生张鸿业同学做小组顾问(鸿业同学是我们在微博上晒MOOC证书时认识的,一来二去他就被“上了贼船” ),后来鸿业又推荐了王晋,陈柏睿和王云飞,Laura找到了有过MOOC学习经历的张启阳,启阳推荐张真源,qiusir找来田展铭做视频技术支持,又力邀学霸阿福(李晟銘)加入,就这样,先修组的人事构成基本完整。

qiusir(邱发文)负责总体规划和课程指导,Lauralee(李海妹)负责课程推送,指导和语言支持,Rebecca(赵婧伊)语言支持。拥有6张MOOC证书的鸿业做顾问,学霸李晟铭提供网络支持,视频高手小田(田展铭)为大家提供技术指导

作为技术指导,小田专业、敬业和无私。在寒假的黄金假期里能花费10个小时以上推送了一期视频制作攻略,其认真细致程度充分体现,并帮助组员进行音频合成,这种专业态度着实令人敬佩。

二 、组员时间观念强 作业上交及时
课程内容推送时段安排合理,每周一推送课程内容,周四作业评价标准,周日上交作业,第二周出作业反馈,课程的规律性带来了学习的有效性。2月1日是第一周作业上交日,当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先修组的百度网盘,看到组员们的作业安安静静的躺在那里,我们心里不仅仅有满意,更为这些孩子们感到骄傲。于是,每周日中午12:00就是我们三位老师最开心的时刻。


随手科普:
Lauralee最近在看Dan Ariely的怪诞行为学,书里有一段关于deadline的实验:
开学初,Dan告诉第一个班的学生本学期需要上交三篇论文,每篇论文的上交日期由学生自己确定。
第二个班,学生同样需要交三篇论文,但没有具体的deadline,只要在学期末上交即可。
第三个班,Dan决定每篇论文的Deadline并告知学生。
那么,三个班的成绩有什么区别呢?第三个班成绩最好,第一个班(学生自主安排)成绩次之,第二个班(没有deadline)成绩最差。
Dan这样写到:What do these results suggest? First, that students do procrastinate(big news); and second, that tightly restricting their freedom(equally spaced deadlines, imposed from above) is the best cure for procrastination. But the biggest revelation is that simply offering the students a tool by which they could precommit to deadlines helped them achieve better grades.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呢?首先,学生确实拖延(谁不知道啊),其次,严格限制他们的自由(deadline平均分隔,自上而下强加于学生)是治愈拖延症的良药。但实验最大的发现是,只要给学生一个工具让他们可以提前承诺deadline就可以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就是MOOC科学性的一大体现!通过实践,让我们的认识明晰和让操作细节得到强化。

三 、自主学习 互助合作
MOOC的特点是self-independent(自主的),虽然我们也推送了很多内容,但视频讲座,阅读材料都是学生自己看自己读。每周视频少则6个,多则12个,阅读材料也多是些论文(英文),这个过程中老师只是搬运工,学习消化的过程由学生自己完成。在故事板制作和视频制作时,学生们的collaboration and cooperation(协作和合作)开始体现,李晟銘和大家讨论 “缩小图片”的英文怎么说,真源求助小田如何合成配音和背景音乐等等。文本的修改工作,朗读录音指导和最后的视频评价则由三位老师亲自完成。


随手科普~互动平衡理论:
Deep and meaningful formal learning is supported as long as one of the three forms of interaction (student–teacher; student-student; student-content) is at a high level. The other two may be offered at minimal levels, or even eliminated, without degrading the educational experience.
High levels of more than one of these three modes will likely provide a more satisfying educational experience, though these experiences may not be as cost or time effective as less interactive learning sequences.

只要三种互动形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和学习内容互动)中的一种处于高水平,就能够支持深刻且有意义的学习。其他两种即使处于最低水平,甚至没有互动,也不会降低学习效果。
如果一种以上的互动处于高水平将有可能带来非常令人满意的学习经历,尽管可能会花费较长的时间和成本。
似乎我们这次的先修活动三种互动都包括了。

四、 反馈及时有效 价值最大化
第二周进行故事板的制作,在老师给出修改建议后,王云飞同学在最短时间内采纳并上传。这小小的举动我们看到的是虚心的学习态度和高效率。徐逸宁的视频制作完成后,老师给出详细的建议和评价,第二天就收到了修改版。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教育名言:
Feedback is valuable only when it is received, understood and acted upon.
反馈只有在学生接收,理解并采取行动时才真正具有价值。

五、 那些点滴和瞬间
网上有句话:Collect moments, not things. qiusir的翻译:让瞬间凝固 不是琐事堆积。我们也有很多值得记忆的瞬间。

王云飞:从一点做到现在五个小时。。我美好的周六下午。。。王云飞最后的视频交晚了,Lauralee发微信询问竟然被拉黑!qiusir也被拉黑!王同学,其实把我们拉黑真的不能解决问题,只有转学才是出路......后来听说,微信号被盗了......还好。
张启阳:故事内容从“速叠杯”换成“绝命毒师”,同伴互评没交,于是不敢联系老师了......话说老师有那么可怕吗......
徐逸宁:并非先修组成员,但却坚持学了下来,从录音开始就一次次带给我们惊喜....,很有可能是最大的赢家。
李晟铭:旁白录制没那么简单。
蔡希隆:旁白录制后采纳老师的建议及时修改,与老师沟通。也是坚持到底的组外成员哦。
张鸿业:远在地球那一端,不顾时差在零下40度的明尼苏达与我们一起学习。顾问还真是很拼很拼。
田展铭:在制作字幕时机器突然坏了,之前的都没了,一整天的心血全挂了,我正在重做。(后来小田还是提交了专业水准的作业)
张真源:完成数字故事讲述作业的同时坚持学习微积分的课程......
王晋:即便是远在美国参加模拟联合国的活动也没有耽搁作业提交,而且能把两件事有个很好的融合。

李纪全老师帮我们制作宣传海报,先修组成员分发二维码,赵婧伊老师和家长推介,数位学习组的老师们办公室张贴二维码.......

先修课程期间,我们把学习过程同样作为教育素材分享,先修组同学分别分享了自己的慕课经历和心得,赵婧伊老师也身先士卒,分享了这方面的文章。一个简单的数字故事讲述,包含了英文的写和读,通过实际的运用得到提高,这过程中有计划,有沟通,有合作,而且最后是通过动态画面和旋律配合着展示,这应该是某种意义的富媒体吧。

我们先修组师生经历了这么美好而有意义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种财富,打字时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多么美好。在教与学的内容和教与学的方式上,进行实践上的推进。我们想也这么操作的。

在这里对给予寒假先修活动以支持和鼓励的一并表示感谢:
感谢东北育才学校的领导和同事们。他们给予最为直接的支持,学部公共账号多次推送课程信息,年组长和班主任也和学生推荐我们的活动。

感谢沈阳市教育研究院的黄艳副院长。她对我们的活动全程的关注,并给予最为直接的推介。
感谢沈阳市教育局的王敬涛处长给予我们的鼓励和支持。

感谢我们的顾问,台湾的邹景平老师。谢谢她的鼓励和支持。
感谢University of Houston System Bernard R Robin Dr. Sara G. McNe,谢谢他们特许我们对于课程的使用,在此再次申明关于课程的版权属于他们。
.......

这不是结束,这只是开始,数位学习组愿与大家一路同行......

李海妹(LauraLee)主笔
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求师得数位学习组

关注求师得数位学习组,带着慕课证书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