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12
原本一天没课,原本备了丰盛的早餐...结果一大早就被叫着去听课...评课...然后是物理组的听评课...下午喝着早上的凉咖啡,把一上午听评课的感想梳理了一下。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爱心
以前我把这看成是教师工作的需要,而时下的师生关系,爱学生通常也是对教师自己的保护。
今天课堂上更直接的感受是,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的关注和爱护,就如树苗的成长需要园丁的浇灌和修剪一样。但很多时候,我们对学生的爱心被所谓的狭隘和局限的责任心所取代,其实所谓的责任心往往是很多教学问题的根源所在。试想无论是土壤、水还是阳光,它们不会强调自己对树苗的责任,但它们却是以最实际的行动帮助树苗成长。爱出于自然...
关于师生的平等过程
如果说教师在传统的课堂上实施的是一言堂的专制的话,那新课改是要革旧社会的命。这对于参与新课改的教师来说,这是个很有趣的事情,教师本身是革命者,也是被革命者...改革不仅需要高尚的情操,还需要勇气。当然也要保护好自己,因为所谓平等的过程自然会不时伤到传统的师道尊严。而当下的社会环境,教师更多的时候还是弱势群体。
关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问题
这些年我们一直强调教师主导下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营造,但课堂的平等首先会体现在师生输入与输出(In&Out)的平衡上,这点受台湾邹景平 老师的启发。教师说的太多 ,理科的课程就容易成了语法课,科学上的直觉同语言教学的语感是两回事。课堂上教师再柔和和亲切的结论灌输也是剥夺学生思考和发现乐趣的强权。高中生相比初中生和小学生要内敛得多,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在制造认知冲突和悬念上多用心思,同时要掌控好问题的提出方式、时机以及引入学生参与的时间差。
学生在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前需要先理清这样的逻辑:课堂上教师的表达很重要;课堂上学生的表达也很重要;自己在课堂上真实的表达才是有效的表达...而对教师需要有这样的思考:学生真实的表达需要勇气;真实的表达也需要示范;真实的表达还需要有安全感的氛围...师生都要明白,学生自己真实的表达很重要,这对学生自己、对同学、对老师都很有意义。
关于教师特色
就如教师要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好奇心一样,教师同样要对学生的真实表达充满好奇,未知的学生就是老师要探索的知识。一些不拘小节的教师,往往有大的智慧;而能在细节上深入的,是另外的一种境界,不也说“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吗。每次邢校的报告总能吸引学生,或许与她总能放下领导的架子有关。想到老师上课也该尝试着先放下自己的架子,这也是平等的一个前提...
板书的审美问题
关于教师板书的设计,一是尽量漂亮的粉笔字,当然工整是前提;恰当的使用彩色粉笔;板书的布局设计适当可以借鉴Tag Cloud的概念...板书的设计除了一些基本的要求外,也如教师的着装,或如书籍的装帧,也如网页的布局等,这里还有个审美取向的问题,是科学与艺术的整体呈现。
理想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理想
正如传授的知识没有边界,教学过程要面对的问题也没有边界。凡是理想化的于现实都是假设,很多的问题,道理是一回事,能否有效的执行时另外一回事。也如邢校长说,“听课的过程,也是照镜子的过程。”上面所谓听评课的感想,更是自我的反思过程,警醒问题的所在,更希激励行动上的践行。
想到过些年后的学校教育
老赵不过小我五六岁,同样来自吉林的小山村,说到我是俺们那嘎达的第一个大学生,他说他是他们那嘎达这些年来的最后一个大学生...不好说这是社会的进步,也不好简单判定为社会的倒退,多少算是多元价值的萌芽吧。相信不久的将来,城市里也会发生类此的变化。
三 11
校会上,主任L宣布:“2009至2001 学年度...”表面上只是个朱军式的口误,而于我却是个最为准确的表述了。都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但我总能想到昨天的天气,学生每届都是新的,但在新学生身上总能看到毕业了学生的影子,平日校园里也常把新高三的某个学生当成是高一的新生...此刻是时间轴上的点,而我的现在却是包含着过去的一段。
所谓的无限繁荣,一种是初始的并无需求的自由茂盛,一种是终点的极大富足。而心愿或如一条不息的河流,从原生态的高原发源,不停地奔向那遥远的富足的海洋。生命有始有终,而心愿却只有起点...
自由繁茂的内心被时间的牛拉着世俗的犁开垦出大片的心田,饥饿时只想着播种庄稼收获粮食,空虚时又更在意花和草的景致。其实不论是因为饥饿的播种还是空虚时的修剪,都谈不上是最糟糕的处境,因为茂盛的庄稼地本身就是一片风景,而好的风景何尝不是另外的一种收成呢...最糟糕的处境该是饥的恐惧和空的寂寞的轮流来袭,这样的心田不知道是该播种庄稼还是修剪草坪,如此的矛盾会让杂草丛生,而内心就会荒凉无比...
此时的内心就无比的荒凉,放任她荒凉,等待着还原到最初的状态?不,我想还是专心的播种庄稼吧,即便是不再有饥饿的恐惧来袭,那就把大片的庄稼当成驱赶空虚的风景。选良种,备春耕...夏天观风景,秋天收粮食...冬天来了咱就在热炕头上吃馒头:)
三 09
前日一号称关注多年的居然也提了如下问题,简单作答权当FAQ吧:
你具体在哪所学校任教,是重点学校吗?
东北育才学校[? ]。沈阳知道吧,那座城市里的一所重点中学,曾经超牛的学校,只是这几年胖了不少,不过依然很牛。所谓的大牛往往就是因为胖所以才比骆驼大:)
你到底是教数学的还是教物理?
我当然教物理!只是平日喜欢一些Proofs Without Words[? ]的小东西...我中学物理老师同时也上数学课,在这方面我算是退化了的一代:(
你教几年级?你的学生都很厉害吗?
这个?初中、高中的都教好多年;什么超常[? ]、特长、六年制的和常态的学生都有。有的学生的确很优秀...不过学生的资优只能当成是教师的运气,相比我更在意我能提供的帮助[? ]。
你是学校的什么领导?
你见过当领导的能有这么多闲工夫写这么多的网志吗?我[? ]一直是骨干“叫授”,对了,我也不是党员...
你是特级教师吗?
我连小领导都不是,官方的简历[?]大概是五六年前的。不过某一方面我有特级教师的水平:)还好,偶早就是高级教师了。
你怎么看待教师的平凡生活?
你说能让一个真实的小老师活得阳光灿烂的,那该是多么理想的和谐社会呀:)可时下招摇过市的多是化了妆的,呼风唤雨的多是揣着执照的...平凡就是那些不化妆也没执照,所以平凡的生活就是猫着:)
... ...
三 06
接上会提到的斐波那契螺线、鹦鹉螺、楼梯...Fibonacci Spiral\Nature\Nautilus\stairway...
via:http://www.flickr.com/photos/65648177@N00/81506685/
via:http://www.flickr.com/photos/berenike/218663614/
via:http://www.flickr.com/photos/ddwise/3208606852/
三 04
无意间在
煎蛋 上看到
这幅美女戏水图 ,图中美女甩出的水线轮廓大体是条斐波那契螺旋线(Fibonacci Spiral),墨迹标出的正方形(头发处“-|”属额外标出)就是以斐波那契数列前几项(1, 1, 2)为边长的正方形拼成的,再在每个正方形内面以边长为半径画四分之一圆弧,然后把这些圆弧连起来的线就是斐波那契螺旋线了。
下面给出的是精确示意图(1, 1, 2, 3, 5),这里 也给出了更多项数的斐波那契螺旋线。
我上面绘制的图片逆时针旋转90度,可以更方便和上面的水线对照了。图中两个矩形(3,5;5,8;8,13;13,21...)对角线长度的比也很特殊...而说到斐波那契螺旋线(Fibonacci Spiral)居然和
摄影的审美 有关系,自然界里的
鹦鹉螺 上就隐含着它,还有人为此设计了文化衫呢:)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在数学上是以递归的方法来定义:F0 = 0 F1 = 1 Fn = Fn - 1 + Fn - 2。前几个斐波那契数是: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377, 610, 987, 1597, 2584, 4181, 6765, 10946 ...也正如人类对完美的追求无止境一样,斐波那契数列相邻两项的比例无限趋近黄金分割,所以它也被叫做黄金分割数列,具体细节查阅维基百科,有兴趣还可以参见
一道八百年松鼠难题 的文章。
PS.晚上值班,温胜寒问了一个类似地名的一个单词,“Sri Chinmoy”,google翻译出什么斯里兰卡之类的,索性直接搜索一下,原来是位印度籍的国际和谐的大师,还有个很温和的中文名字亲穆仪 ...喜欢他那句“when the power of love replaces the love of power,man will have a new name:god”“当爱情的力量替代了对权力的热爱,男人就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