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05
错过雷雨交加的壮观场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读书伴我成长”的报告会。六名交流教师竟有五名是语文教师,或许这年代也就语文老师还算喜欢读书了,而一个读书报告会也俨然成了演讲比赛...不过好奇的是有两位都是谈李镇西的书,一下午就听“著名的教育家李镇西说...”要不就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还好,还有说孔子说如何的:)不过这位李镇西也够夸张,竟搬来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对其赞叹一番,就差说李镇西是苏的转世灵童了...
读书的表面是读别人,其实是在寻找自己。还是多发掘一些自己的真是想法,梳理一下自己怎么说,如果不是真是的想法,就算打着名人圣人的旗号,也是在说谎话。
报告会里也听到不少有趣的话,比如说“应试教育好像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其实我倒觉得素质教育对某些人来说才是臭豆腐,看起来闻起来都觉得恐怖,连品尝一下的勇气都没有;又听说“素质教育好像带刺的玫瑰,只能看不能碰。”我想这样看素质教育的只是看到了外表,甚至是美化了素质教育,我就不懂了,怎么说应试教育丑的像臭豆腐,素质教育哪里好看得像玫瑰花了?偏见!
也喜欢听到的这样的话,大意是“假如把一个家庭比喻成一座房子,父亲是梁的话,母亲就是墙。没有梁,房子不结实,没有墙却难以成家。而孩子是这所房子的窗,没有窗也就没有了希望。”
五 26
若能以史为鉴,致政通人和,国民自强,即多难邦兴,否,则民怨沸腾,无难亦可亡国。
绵阳文物局将收藏温总理"多难兴邦"板书(图)
温总理题"多难兴邦" 鼓励学生充满希望
五 19
汶川地震的惨烈让很多人感慨,在强大的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的脆弱...然而,试想人类和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从默默的承受,从孱弱的反抗,到过早地乐观以为可以征服自然的时候,汶川的天崩地裂把我们从和谐共处的美梦中惊醒,一直视为人类骄傲的科学技术原来还远没有到发达的程度...正因如此,才需要教育的传承创新,才需要科技的探索攀登,也只有人类自身的强大可以谈征服的时候,也才有资格和自然谈和谐共生。

重建家园,海子
在水上 放弃智慧
停止仰望长空
为了生存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
来浇灌家乡平静的果园
生存无须洞察
大地自己呈现
用幸福也用痛苦
来重建家乡的屋顶
放弃沉思和智慧
如果不能带来麦粒
请对诚实的大地
保持缄默 和你那幽暗的本性
风吹炊烟
果园就在我的身旁静静叫喊
“双手劳动
慰籍心灵”
四 24
常常并不情愿地陪太太一起看那些庸常的电视剧,而有些时候,某些不起眼的情节却在这样的场合下产生共鸣,《相思树》里频繁出现舒婷的《致橡树》就是这样。“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逻辑”,华丽的辞藻下面埋藏的竟然是更高贵的浓情,橡树和木棉,我们很喜欢。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三 24
巴菲特说,“如果你是池塘里的一只鸭子,由于暴雨的缘故水面上升,你开始在水的世界之中上浮,但此时你却以为上浮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池塘。”
岸上的鸭子要比池塘里的鸭子更容易看清楚是池塘的水上浮的主因,在这一点人并不比鸭子更具有自知之明。不过问题的关键是岸上的鸭子可以轻松跳入上升着的池塘,而岸上的人就没有那么幸运,所谓的清醒只能是一种嫉妒。
海子说,“...永远是这样/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道路前面还是道路,山峰的后面还是山峰,生活中的跋涉常让我们有直接的体会。理想的后面是理想,困难过后是困难,工作过后还是工作,当然了,生活就是这样子,什么都是暂时,什么都是都似乎永无休止。
达芬奇说,“水波离开了它产生的地方,而那里的水并不离开,就像风在田野里掀起的麦浪...麦浪滚滚地在田野里奔跑,但是麦子却仍旧停留在原来的地方。”
和池塘里的鸭子相比,人更像田野里的麦子,会随风舞动,但根是留在原地的,所有的不过是对运动形式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