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Dyson
弗里曼·戴森《全方位的无限》生命为什么如此复杂 李笃中译 Infinite In All Directions 有翻译为《無限的無限》作者於1985年的吉福德講座。
@qiusir:只有很喜欢一位作者才有要读完他所有著作的愿望吧,可惜对于戴森在物理、数学和生物方面的专业书籍我基本读不懂。这本翻印的书让我很收获,阅读过程中常想起刚工作时的钢板刻写和油墨印刷...

代序
聆听生命不朽的细语
重视生命的生理平衡胜于自我复制,重视多样性胜于均匀性,重视细胞的弹性胜于基因的宰制,重视整体对错误的容忍胜于零件对精准的苛求。(教育的过程呢?当前的教育所谓反自然,至少不遵从最多样性原理吧)
当五光十色的鸟儿仍在大地欢唱繁衍时,巨无霸的恐龙于今安在哉?戴森认为大电脑、核电站、航天飞机都好比迟钝的恐龙,最终只能成为工程师的宠物,却会在历史中三振出局。
上卷
生命为什么如此复杂
1
赞美造化无穷
如果少了一致性,宇宙就毫无伟大之处;如果缺乏多样性,世界也就失去了自由。
1887年 Adam Gifford《遗嘱》参与这项讲座的讲员无需通过任何检试;他们可以隶属于任何宗派或是毫无宗派...
科学和宗教是两扇窗,我们可探头一窥周遭世界之美,而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一扇窗。
William James为了准备Gifford讲座的资料,层离开他在哈佛的工作两年,以收集资料及集中精神思考。
我在看待科学及人类问题时,都是出于一份对丰富多样性的热爱。多样性是生命赠予这个星球的一份大礼物;在未来,则会是给整个宇宙的礼物。而我希望在道德原则和政治活动中,看出多样性的体现。
爱因斯坦希望能找到一个“客观真实”的宇宙,而这个宇宙是由许多高山组成,他们可以登上顶峰,并以几个简单的方程式加以描述。然而,自然不是生活在峰顶,而是在山谷里。
当我们以粒子物理实验对物质做最微细的检验时,它的行为是无法预测的。它似乎是在不同的可能性中,随意挑选自己要走的路。它们像是活的东西,而不是死硬的石头。
@qiusir:有时候看书就像对待自己买来的水果,即便是物质生活比较丰富,一般也不是买来的水果要了一口就扔掉。因为自己水果的时候就相信它的味道和营养...不过说到水果,我的确是扔了不少哈哈。
人性对我而言就像是一个伟大的开始,而不是一个结束。

由生命及人性观点来看,空间是空的,甚至时间本身也是空无所有的。生命在这些广大无垠的时空中只是一点小火花,到现在还未熊熊燃烧。
科学并不是一言堂,科学是一种不断成长及改变的文化。今天的科学已经脱离了19世纪传统科学的束缚,就像毕加索已经脱离了19世纪艺术的形式一般。科学和绘画、诗歌一样,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阿兰德波顿对毕加索什么看法呢?)
“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同的教派?”妈妈很聪明地回答我:因为上帝喜欢这样。如果上帝希望我们都去同一间教会赞美他,那么他就不会造出那么多不同的认了。
@qiusir:读不舍看完的书,遇相见恨晚的人
1660年伦敦皇家学会骄傲地将Nullius in Verba(不随他人之言)当做会词。(No man's word shall be final)
@qiusir:昨晚失眠,以前也是喝咖啡,也喝啤酒,今天估计是因为看了这本书呢。
科学家同样需要这些基督教的道德观支持,这一点并不亚于传道者。
2
蝴蝶与超弦
奥本海默说过:一般人演讲时,是告诉你如何做某件事;而当施温格演讲时,他是告诉你只有他能做这件事。
欧几里得对点的定义,只有在人们超越这项定义,直接观察点与线、平面、圆弧及球这些几何图形的关系时,才变得更清楚。点本身不能单独存在,它只能以欧氏几何结构中某一部分的形式存在,这正是我们所谓点是以数学形式成立的抽象概念的意义。
地球的大小大概是整个可观测宇宙大小的\frac{1}{10^{12}};原子核的大小大概是地球大小的\frac{1}{10^{12}};而超弦的大小也大概是原子核的\frac{1}{10^{12}}(是径向大小还是体积大小还是质量大小?什么原子核?)

E=h\nu在1900年即便普朗克本人也只知道他的方程可以正确地解决辐射理论中的一些问题而已,但能量与频率是一回事,这个说法到底有什么意义?25年后,建立了量子力学学说,其意义方明。
海森堡和普朗克方程式于同一年诞生,而他是在25岁就发明了量子力学。S=kA,S黑洞的熵,A为黑洞的面积,2000年满25岁...
3
曼彻斯特与雅典
世界上第一个学术城市是雅典;而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城市则为曼彻斯特。
1896年维切特(伦琴射线发现的第二年)“我们非常确定,原子绝不是宇宙中最简单的成分;相反地,由光谱的研究及一些而其他的现象可以发现,原子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就目前科学的进展看来,我们可能必须放弃一些想法,不要认为往更微小的世界进展就能获得宇宙最基本的真理。我相信我们可以毫不后悔第放弃这种想法。不论在比我们大或是比我们小的世界里,宇宙都是全方位的无限。如果仅凭人类经验与认知的范畴,喀什不断地探索宇宙,那么,不论是往更巨大的或更微小的方向,都会到达一个我们的认知和观念都不再适用的模糊世界中。”
@qiusir: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01)的科学家,伦琴本人拒绝用自己的名字命名X射线。在伦琴(1895)之前,特斯拉(1892)发明了单电极X射线管,并提醒科学界注意射线对生物体的危害性,但他没有公开自己的实验成果。爱迪生(1896)发明了荧光观察管,后来被用于医用X射线的检验。但他终止(1903)了对X射线的研究,因为他公司的一名玻璃工人喜欢将X射线管放在手上检验,最后得了癌症,尽管进行了截肢手术仍然没能挽回生命......
工业革命对社会觉醒的重要,正如同2300年前雅典对知识觉醒的重要性。
在曼彻斯特,科学进步的动力并不是技术应用的需要,而是文化与审美观。“优美的文学品位及研究自然与艺术的成就,是成为一位绅士的必要条件。”
卢瑟福:他们玩弄符号,我们则发掘自然的真相。
有一位朋友对卢瑟福说:“我不明白为什么爱因斯坦的名声会比你大!不管怎么说,是你证明了原子的模型,而这个模型有时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卢瑟福转过头来对艾丁顿说:“你要为爱因斯坦的名声负责!”
生物学是多样论这的天地,就好比物理学识统合论者的天地一样。
物理学界会将宇宙无尽的多样性当做中心思想,就好像生物学已经接受基因密码是其中心法则这一。
惠勒:自从我们知道宇宙是由大爆炸开始之后,再要认为物理定律是由无限久之前直到无限久之后都保持不变,就显得十分荒谬了。物理定律是衍生而来的,而非最根本原始的...时间是能被超越的,定律是不断变化的,而观察者参与的程度也与结论息息相关。
4
生命是如何开始的?
蛋白质的功能就好像是硬件,而核酸的功能就像软件一样...
活细胞有两个主要功能,新陈代谢和复制。
薛定谔在出版讲稿时很自豪地在上面注明:这些讲稿时讲给约400位还没有堕落的听众听的
RNA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寄生性疾病”
5
生命为何如此复杂?
(费曼)(我试图由我个人的哲学观点出发,来考虑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本质与人类社会的本质相似:生理平衡比复制重要,复杂比简单重要,细胞的适应力比基因的独裁重要,整体容忍误差的能力比每部分的精确重要。
当生命要发生时,基本上是一个能高度容忍误差几率的有序组织;而一旦生命已经发生之后,整个进化过程就朝着只容许低误差程度的方向进行,而分化出许多具备特殊功能的组织。(求师得数位学习组织的发展有点同感)
“成为一个错误及被抛弃也是上帝精心设计的一部分。”
较复杂的生理平衡结构比简单的要占优势,同时也更有效率...(这里有一段谈及中央计划经济及文化封闭的社会就不摘录了)
每种生物都是它们自己基因的俘虏,而以最可能生存的方式发展下去。
一种由人类文化产生的新暴君meme,做个类比,双我是文化的基因,将人类的行为模式以文化的方式一代代地复制下去。(《自私的基因》摆在家里好几年了,是该找时间看看了)
我们身上的DNA至少有一半都是垃圾!这些垃圾DNA的存在,是生命形式时常变化的重要证据,而在人类的文化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垃圾DNA的存在。文化中的许多垃圾,和双我暴君一起被复制下去,就好比垃圾DNA被基因一起复制一样。垃圾文化是我们文明中的渣滓,想电视广告、占星术、老式唱片点唱机和政治宣传;而容忍这些垃圾,是生命最基本的特质。
“一个由各种生物组成而又生机盎然的雨林,其中每一部分都是在变化的动态中。”
@qiusir:Freeman Dyson以自己的哲学观点来考虑生命的起源:“生理平衡比复制重要,复杂比简单重要,细胞的适应力比基因的独裁重要,整体容忍误差的能力比每部分的精确重要。”读这一段让我拍案,生命的本质与社会的本质相通,被生物基因和文化基因俘虏的我们,身上如周遭一样,至少一半的垃圾DNA,而对它们的容忍,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当喊出我爱这个社会、我爱这个国家,并不意味着我对现在满意,我那么说,也只是因为我还活着……
6
生命的终极是什么?
我不太同意温伯格的哲学观,但我完全同意他所写的事实。
“当我们似乎更了解宇宙时,宇宙也就更难掌握。”
“任何想把知识和价值混为一谈的做法都是违法且被禁止的。”
如果说牛顿主导了18世纪的科学发展,那么达尔文就是19世纪的领导者。
达尔文在其发表《物种起源》前,拖了20年,牛顿在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前也拖延了20年;而牛顿拒绝发表他对宇宙的推测,同样地,达尔文也不讨论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
生命是组织的存在,而非物质的存在。(很喜欢这句)
如果宇宙是开放的,那么当无知的消灭威胁生命的存在时,生命的历史才算真正开始。
人类的智慧是薄弱的,有时候它无法坚持它自许的无限。但即使是这样---虽然在黑色的嘲笑中它弯腰有点头,我却深知它正对着众神咆啸,等待最后的晦暗。”(我似乎写过把我的骨灰撒在路口...)
“每当我仰望星空时,都不禁怀疑为什么这世上的人没有全变成天文学家。具有感性与理性天赋的人们应该忽视那些过去感兴趣的科学,并深入了解宇宙。...而事实上,我们完全局限在这个世界里,就如一颗沙粒中链住的众多原子一样。
@qiusir:想起今年竟然被吾班家长恶意举报的事还是有点堵心,但想来,如果没有这件事,也会有其他不开心的事,谁知道那一件更糟糕呢。主要是经过任何一件事,对我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不一样的自己的必由之路...I have no responsibility to live up to what others expect of me. That's their mistake, not my failing.喜欢戴森最佩服的费曼的这句话。
对我而言,这个宇宙中最让我惊讶的事情,是指挥我的手指写下这些文字的心智。经由某种神秘的自然程序...经过长时间的生物演化,心智本身已经成为我们所居住小小世界的推动力,并控制了这个星球。
@qiusir:记得斋藤孝说过,一本书读过和没读过是不一样的。很惊讶,如果没有读过戴森的书的自己是多么无知啊,如果没有读过这本书,自己是多么不幸啊...

下卷
核冬天到又见蝴蝶
7
寻根
@qiusir:没谁不愿意被称赞,但是否愿意付出对应的代价。即便你想被称赞也付出相应的代价,是否就能得到赞美呢?那样的赞美有什么意义呢...
当我8岁读了凡尔纳的书之后,我的人生起了很大的变化。我知道这些疯狂的美国人掌握了未来,因此聪明的我应该快快加入他们。所以,应该说凡尔纳指引我到了美国...
8
快即是美
自然界的效率与弹性远胜于工业界:当一只臭鼬在森林里死掉时,几个星期之后只剩下一堆骨头。然而如果一部汽车报销后弃置在废车厂,十年之后却仍然“健在”。
科学的主要目的,纯粹是为了了解自然;至于科学的应用方面一定都是次要的。
能源树(讲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纤维素转变成可用的液体燃料)、采矿虫(挖掘黏土以取得金属矿带回地面)和清道龟(拥有金刚钻的牙齿来分解人类的废弃物)
核能科学家最大的错误是把他们的热情投注到核弹上,而非反应堆。
9
太空与科学
如果从科学的观点,没有一件事是完全成功的,但是绝对有些事情是完全失败的。完成一项任务,通常在解决了旧问题的同时,会引发一些新的问题。
科学必须随时准备好改变方向,所以科学工具就必须非常有弹性,而且是多功能用途。
如果能够不再做类似哈勃太空望远镜与伽利略计划这种只求一击中的的大型计划,太空科学会更加繁荣。
我们在1988年所发射的哈勃望远镜是19世纪的技术,它是一面大镜子,因此它所代表的是旧时代的结束,而不是新时代的开始。太空科学的新时代不论在机械上还是心理上,都是会非常有弹性。
2010年时,微型太空船的结构不再由金属、玻璃或硅构成,而是活的生物,就像在地球上的幼虫,发射进太多空时就像茧一样,借着激光推进器的力量进入轨道,在太空中就像只蝴蝶一样。一旦到了太空,“太空蝴蝶”就以“太空帆”当做它的翅膀...
10
工程师之梦
超大型水坝、隧道、桥梁和人工湖人工岛等,这些当年让人十分感兴趣的东西,到如今已完全失去了它的吸引力了。即是今天我们做得到,也没有人想去建造,这些事物太没有弹性、太慢,而且太浮夸了。
我的朋友相信用一大堆麦金塔来淹死僵硬的官僚,要比用技术禁运饿死他们更容易得多,这种小型的微电脑与软体将会是推翻中央集权政府最好的工具---这是另一种可能、也可能不会实现的“工程师之梦”。(现在看,有的实现了,有的反而强化了集权)
11
权力的平衡
国际力量必须在一个稳定的基础上达到平衡,国家本身必须强到足以防卫自己的领土,但不够强到统一世界。
12
星球大战计划
尤其当我发觉自己竟然同意他(里根)的意见时,我由震惊而变成羞愧。
“难道救人一命不比报复别人更好吗?”
@qiusir:看过的电影很快忘记,看过的书也会忘记,自己说过的话印象也没想象的深刻,但对做过的事情,多少回存留记忆。与其在认真说,去便捷什么行什么不行,还不如多点年轻人的冲动,多多行动。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比夸夸其谈必要和有意义得多...
(核武器)不必要且失去吸引力
13
理想国奥地利
所谓“专家”,是指某人在某个领域中,都已经犯过并修正了每个可能的错误,而由他的书中,我发现我的演讲中有些叙述是完全错误的。
耐心的人才有收获。
@qiusir:眼下对学生的评价,多限于考上什么大学,或是当什么领导挣多少钱,并没有关注到他的幸福,也不曾想过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就如同困难时期,大家关注点是温饱,没能力考虑口味和健康。所以那个年代流行啤酒肚,就如现在高考状元受热捧一样。想来精神状态一直营养不良。说到分数,某个侧面可是和体重、身高相比拟。有时候你不得不面对你和别人一辈子的差距的事实。比如我活了四十多年也没有十多岁的孩子高和重,但这绝对不是我放弃进食的借口,反而这应该是我健康生活的动力。没必要追求完美的自我,社会总会为你留有位置,活出自我是我们唯一要走的路...
14
骆驼与剑
不能为了捍卫国土等冠冕堂皇的理由就采取不道德手段,危机人类社会。
叙利亚北部的一个城市实施一种税法...一辆车的载重相当于两头骆驼的载重,所付的税却相当于四头骆驼的税。
在大约一至两个世代中,已经无人知道如何建造与修理这些车辆,也就没有任何车辆存在于阿拉伯世界中。在阿拉伯的语言与文化中,有轮的载具消失了将近1000年。
枪在日本绝迹的历史轨迹,就好像车辆在叙利亚北方消失的情况一样。
当枪械流行于17世纪,就是由配备枪械的农民来打仗,这使得日本武士所受的训练毫无用武之地。如果农夫可以赢得战争,这些日本武士又有什么尊严可言呢?这些贵族原本是非常轻视农夫的,就好像在阿拉伯世界中,骑骆驼的人要比驾车的人更有尊严。
每个国家都很独特,但日本却是其中最特别的国家。
日本有个特殊的任务,那就是,将世界带进没有核武器的未来。
15
核冬天
所谓核冬天是指在核战之后,由于大气层中充满了致命的放射线、化学物质以及烟尘,而保持长期的寒冷和黑暗,不论有罪或是无辜,也不论是强者还是弱者,将无一幸存。
核冬天不仅是个理论,同时也是个具有高尚道德含义的政治宣言。
“追寻真理胜于善行,胜于保全性命,比纯真更神圣,比爱更高尚。”
我们生活在水分丰富的星球上,而对天气形态的预测,即使是以最大的电脑来进行模拟,也都仍然是一种艺术,而非一门科学。
一项没有道德的技术失之粗野,而没有技术支持的道德感则只能流于空谈。

@qiusir:听到小朋友说,“这不科学...”
16
21世纪新科技
信息技术能够达到平均各地财富的功能(目前的结果似乎相反呢?)
科技是上帝给我们的礼物。
新科技中最重要的成分是信息,而信息带来希望。
科技是这个星球环境的一部分,它应该和水及空气一样与全人类共享。试图独占科技,就像试图独占空气一样地愚蠢。
科技对人类而言,是比武器更有力的解放工具,而这正是为什么科学家在谈论国际政治问题时,能比制造炸弹的人更具权威性。
“建造者和机器之间,已经被误导至近似母子的关系了;然而这是不对的。”
第一批到达弗吉尼亚的人试图找寻黄金,但后来他们则是靠种植烟草而致富;在麻省的清教徒本来希望靠捕鱼为生,到后来大家都变成农民或是毛皮商人。产生经济效益最重要的前提是必须有弹性。
@qiusir:说话表达思想并不高端呢,声音传播速度慢。文字信息的传递应该是光速吧,如果善用颜色来表达,人会进化成太空的彩蝴蝶...
17
又见蝴蝶
“使死者复生,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魔术。很少人是死尽的:只要对着死者的余烬吹气,一团火焰又会再度升起。”
人类有两个未来,一个是我们所希望的未来,一个则是我们命运安排的未来,而人类从未学会如何把它们分开。

当我们把时间回溯千百万年前,看看伟大的生存意志在泥泞中挣扎而出,看生命在不同形式及不同力量之间奋斗,看到生命在地上爬行,然后能满怀自信地走在陆地上。看到生命一代又一代克服呼吸空气的苦难,看到生命爬进黑暗的深渊之中;我们看见生命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狂风暴雨饥饿的威胁,最后形成新的生命形式。我们看见这些生命渐渐和我们愈来愈相似,它们扩张,为了一些特定目的而相互合作;最后我们看见这些生命变成了我们脑中的节奏,我们战舰上的炮声,我们城市里的哄笑。

我们在探索未来时,面对最大的问题是:人类并不是最后的结局。在我心里,到底在人类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才是最令我着迷、也是全世界最不可解的问题。
我相信一些其他的东西,那就是普世的合作及共同的目标,还有就是对人类伟大命运的信心。世界可能会冻结起来,太阳也可能会熄灭,但在我们心中有些事情是绝不会被摧毁的。
我认为:宇宙是根据最大多样性原理而建立的Principle of Maximum Diversity。这个原理不仅在物质世界有效,在心灵世界也同样成立。那些自然定律及初始条件之所以是这个样子,是因为这样才能使这个宇宙生趣盎然。由此看来,生存只是个可能,而且充满了艰困。每当一个困难被生命克服之后,马上机会有新的挑战出现,所有这些围绕着我们发生的事情都使得生存极不容易,像彗星的撞击、冰河时代、武器、瘟疫、核分裂、电脑、性、犯罪和死亡等等。并不是所有的挑战都能被生命克服,因此有悲剧的产生。最大多样性通常带来的是最大的压力,到最后生命如果能存活下来的话,只不过是在这些挑战中能够幸免于难罢了。
@qiusir:早该读完戴森的《全方位的无限》。最后一章他提到的宇宙最大多样性原理让我想起电路系统电压电流分配满足的最小能量原理。结尾引用了但丁的诗:“自矜的教徒啊!可怜又渺小的灵魂,藉着扭曲心智的微弱光线,自以为繁荣昌盛———即使正在沉沦途中,难道你们看不出:我们只是蠕动的虫儿,生来就是为了幻化成天使般的蝴蝶,飞拥向审判的宝座前?”深秋的这些彩色叶子是蝴蝶幻化的还是……

P.S.年末温习
(戴森对多样性的认可从生物多样性、理论多样性到政体的多样性,但他似乎不曾提到社会模式的一致性问题。)如果少了一致性,宇宙就毫无伟大之处;如果缺乏多样性,世界也就失去了自由。
我在看待科学及人类问题时,都是出于一份对丰富多样性的热爱。多样性是生命赠予这个星球的一份大礼物;在未来,则会是给整个宇宙的礼物。而我希望在道德原则和政治活动中,看出多样性的体现。(戴森似乎不在意什么主流价值观,但不知道他对待原始部落是否也是顺其自然呢?)
(戴森的书名都很有诗意又不乏理性的深刻,比如这本《全方位的无限》)不论在比我们大或是比我们小的世界里,宇宙都是全方位的无限。
自从我们知道宇宙是由大爆炸开始之后,再要认为物理定律是由无限久之前直到无限久之后都保持不变,就显得十分荒谬了。物理定律是衍生而来的,而非最根本原始的...时间是能被超越的,定律是不断变化的,而观察者参与的程度也与结论息息相关。
我们身上的DNA至少有一半是垃圾!这些垃圾DNA的存在,是生命形式时常变化的重要证据,而在人类的文化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垃圾DNA的存在。文化中的许多垃圾,和双我暴君一起被复制下去,就好比垃圾DNA被基因一起复制一样。垃圾文化是我们文明中的渣滓,想电视广告、占星术、老式唱片点唱机和政治宣传;而容忍这些垃圾,是生命最基本的特质。(当喊出我爱这个社会、我爱这个国家,并不意味着我对现在满意,我那么说,也只是因为我还活着……)
@qiusir:对明年会看到些什么内容、会敲下什么文字、会抒发什么感慨等有着强烈的好奇,也满怀期待,因为那就是我的未来~~~
生命是组织的存在,而非物质的存在。(求师得数位学习的一套完整的管理和推介程序等,还需要完善和坚持)
我们完全局限在这个世界里,就如一颗沙粒中链住的众多原子一样。
国家本身必须强到足以防卫自己的领土,但不够强到统一世界。(一个人和任何一个团体都累次吧)
我们只是蠕动的虫儿,生来就是为了幻化成天使般的蝴蝶,飞拥向审判的宝座前?

On this day..

One Response to “《全方位的无限》”

  1. qiusir Says:

    上了大学的学生,选修生命进化论,搜索选修课相关书目,搜索到这里...
    戴森的书能读尽读,好像还有本《武器和希望》什么的,一直没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