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20

齋藤 孝

5日間で「自分の考え」をつくる本 (日本語) 5天学会独立思考法则
齋藤 孝 著 巩露霞 译
@qiusir:对这本书并不太满意,我也并没有买错书。鉴于对之前作品的喜欢和对日本作家的信赖,可能会继续阅读他的《经典的魅力》、《阅读的力量》和《超级聊天术》等。


有“自己的想法”,人生会因此大不相同。
依托网络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在同一高度共同竞争。从这一点看,可以说我们生存在一个无比有趣的时代。
中世纪的欧洲是不重视“自己的想法”的。比起有自己的想法,人们更多地会被问到是否能够准确背诵《圣经》中的内容,以及是否能够准确地理解教会的教规。同样,对于江户时代的武士来说,以《论语》或儒家思想为行为准则,如何坚持这一信念采取行动是他们的全部任务。可以说,由于武士们把生命交由君主,所以甚至连自己的想法都没有。萌生自己的想法才是一件危险的事。
D1
通过写评论提高思考能力
从感觉上说来,八分堆砌事实或信息等,剩下的二分添加个人色彩。
这个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民评论的时代”。
一条评论或一句建议,都会为他人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也就是说,评论就像是梯子一样。
最好避免消极负面的评论。(哈哈,提到这条是不是因为这本书呢)
实际上,如果是正面赞扬的评论,即使这种积极的评价是误读,也可以被原谅,因为不会对书的作者以及相关人员造成伤害。
尽量明确自己的立场,也是一种评论的礼仪。

书不花钱买的话你就不会好好的的。虽然不至于夸张地称之为“风险”,但是本来不支付赌金就是不能参加游戏的。“既然付了钱就不想浪费”这样的心理使我们不得不摆出认真的姿态。比起敷衍了事地接触免费的东西,从结果上来看,有偿付出能使我们收获更多。

(想起《成长如歌》一书,我采取的方式是赠阅,但前提是要写一篇读后感。全当这是你需要支付的钱吧,如果认真对待,这本书的费用是很贵的呢,当然也会让你更有效的去阅读。)
@qiusir:最好避免负面的评论,本身可能对内容存在误解。如果是正面赞扬的评论,即使这种积极的评价是误读,也可以被原谅,因为不会对作者以及相关人员造成伤害。从斋藤孝关于书评的这段建议想到了“专家”评课,那一心想着帮别人竖梯子或是打开一扇窗的,要是连别人苦心准备的课的优点都不能发现和去慷慨彰显的话,她想到的无非只是自己而已。

原本评论的基本就是在于“尊重”,正因为对所关注的对象有热情,才想要用语言表达出来,并将这份热情传递给别人,基于这样的心情动笔写下评论。
康德曾说过,“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说“看起来像是这样,感觉上是这样。”
有位非常热情的支持者,如果他热爱的球队输了比赛,就会在网上发表一些尖刻的评论。内容涵盖了从技术到战术的各个方面。但这位参加了粉丝见面会的吹毛求疵的支持者,反而是拖队伍后腿的那个,在众多的粉丝中表现也不是很好,技术差劲。这也可以看出无论是他之前提到出色的技术还是战术,确实都是纸上谈兵,他也不用为此承担任何责任。(这样的粉丝生活中比比皆是吧)
因为概念过大,焦点就会模糊,而显得平庸无奇。
无论怎样的词汇,只要添加引号,就会具有关键词的性质。
D2
掌握思考技能的基本准备
如果接触某一对象,就要养成“一定要作比较的思考习惯”。
村上春树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在当地发表演讲时,提到“在一面高大、坚固的墙和一只撞向墙的鸡蛋之间,我将永远,站在鸡蛋的一边。
保护“鸡蛋”的尊严就是村上春树作为小说家的使命。
“昨日还是今朝,迎来的是完全不同的早晨。当然也没有同样的白天和夜晚。
随之下一个早晨就来临了。
于是,如果能明白这种连续往复就是人生的话,就能明白在人生中有或没有成功,仅是能否感受到成就感而已。”
从多如牛毛的知识中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比起“选择”,更重要的是“如何舍弃”。
可世上如果没有任何问题,那么也就没有动脑的必要。正因为有对立和矛盾,才有智慧的碰撞,来共同摸索解决方案。
“量变引起质变,质变会引起新的量变。”
现象学“暂且抛去对经验真理的确信,首先关注现象本身。”
闲静一何极,蝉声浸入青岩里。
在古代西方,异族barbaroi,意思是“说着听不懂的语言的人”。
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只从个人的性格入手寻找原因也是无法解决的。回想他在学校的举止表现,再了解家庭环境,以及他的交友关系,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这个学生的形象特点很有必要。
“家庭疗法”
回顾历史,能够以更高的视角来进行系统思考的人物可以促进社会的改变。
比如说,仅仅听到一个音节或音色,这并不是音乐。要多个音阶或音色组合、联系起来才能产僧旋律,成为乐曲。也就是说听旋律这一动作本身,不要单个去听,而是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
平时,我们经常会被“物”吸引眼球,但是也应该尝试着眼于代表现象的“事”,这也就是说,这也是一种用“事”来溶解由“物”构成的世界的工作。
提出“同一性”概念的发展心理学学者埃里克森也提倡“相互性”概念。因为人作为父母成长这一过程也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两者的关系是相互的。即便是夫妻,也正是因为两者之间的丈夫与妻子的关系才得以成立。也就是说,人的成长本身就是相互的,会随着与对方的关系不同而发生改变。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把身体也面向说话人。如果连刚刚都做不到的话,那么也不可能半年后突然间想起来做。我说的话,大家才接受教导,就失去了意义。
经人劝导并理解,立刻付诸实践才是应当的。如果仅停留在“接受知识”这一步,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如果只是作为知识了解这些内容是毫无意义的。最终能否实际应用这些思考方法,是否能够把这些方法转变为长久的技能,这才是最重要的。
D3
改变行动的习惯
收听电台就是在接受语言的洗礼。从电台收听并学习知识应是一个非常知性的过程。康德认为知性是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一种认知能力。
如果想让一样东西更加光彩夺目,就不能局限于东西本身,还应意识到在它周围,存在像画框一样具有装饰作用的加分项。
专栏是给文字赋予一种意义。(求师得数位学习假期特稿也像个专栏一样,或是一段文字加上了引号。)
让大脑在适度紧张的压力下运转就是一件非常有快感的事...
斯普特尼克冲击。(俄语:Спутник-1,又称“卫星一号”,俄语名原意“同行者、旅伴或伴侣”,或按音译“史泼尼克”)是第一颗进入地球轨道的人造卫星。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日本人即便心里感觉不愉快也坚决不会敞开心胸。即使你问他“你这样不会觉得内心很沉重吗”,他也只会回答“没关系的”。
这就像在理发店洗头时,如果美容师问“这里痒吗”,日本人会条件反射般地回答“不痒”一样。如果理发师善于察言观色,问“这里怎么样?”并重点洗某个位置的话,顾客就会感到非常舒服。我们也应该向这样的理发师学习。
D4
深化“自己的想法”的读书方法
即便不读书的人,也会认为自己“每天都在动脑”,但问题在于思考的“耐力”。稍稍思考便很快满足,然后轻易得出结论。这样马马虎虎地思考和“不动脑”其实并无差别。觉得已经彻底思考过而沾沾自喜的人想必也不再少数。
读书读得越多,相应地就越能锻炼长时间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与运动能力相同。
最近总有一些书籍为迎合那些“虚弱”的读者,不停地简化书的内容。
置身于书店可以称得上是沐浴在智慧中。
我们所携带基因的开关基本上都是关掉的,打开这些开关的一种方法就是与优秀的人交往。
如果只是与同类的人交往,不管经过多少时间,我们还是“一成不变”。如果我们想达成一个目标,首先应该积极谋求与那些已经实现目标的“前辈”交流,才会有所裨益。通过和优秀的人才交流来接受刺激,沉睡的基因才会苏醒。(教师工作的局限性?我自己的局限性,可怎么破这个唉。)
苏格拉底说,“我刚好有事要想一想”,说完便离开同伴,一直站着思考。
(看豆瓣书评或越哥说电影买书和下载电影)
想要作为一个有深度的人,古典书籍也是最强有力的武器。
宏观把握全局的“观”和集中一点的“看”这两者都有必要掌握。(想起来“东西”,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并能循环的,玄幻生物学上人算是东西吗?)如果这是普通人练习剑道者的言论,对此没有兴趣的人可能并不会从中得到启示。但是如果是宫本武藏所言,这种看法立马就有了深度。
“如果只跟朋友聊天的话,人就会变得肤浅。你想变成这样的人吗?”
书就是挖掘自我、获取信息、打开自我的工具。
不管输入还是输出,要明确自己的敏感度有多高以及能否打开自我。
大多数书籍的目的都是为了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知识信息,而不是注重丰富读者的精神世界。
我经常要求学生“在一周之内读完5本书”,并且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一定要在大家面前发表一段书评。
即使当初精读细节,一年以后能对其详细说明的人又有多少呢?大多数的内容个还是会忘记吧,因此还是能够粗略地留下印象更好。
“...我对夫人无底线的优雅和体贴感到茫然,但与此同时,我生来第一次感受到人这种生物带有一种与其他生物完全不同的贵重的东西。”
D5
加速决断的思考方法
思考的最高水平就是做出决断后付诸行动。
笛卡尔曾建议过“要思考彻底才不会后悔”。当今时代,如果还是奉行“遵循领导的话就可以”这样唯命是从的信条是无法生存的。
事实上,只要见过一次“地狱”的人,精神都会很顽强。
学生们仅通过在课堂或研讨会上的讨论,或是阅读有难度的书籍,是无法获得发展和进步的。因为说到底我才是课堂或研讨会的负责人,事事由我指挥的话,学生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只要没有责任,人就不会有动力去认真思考。
即使是在现实的政治世界中,也有很多政治家都曾是其他政治家的秘书身份。这可能是一条非常正确而合适的路线:秘书经常陪同在政治家旁边,能够看到政治家的全部工作,如果能做好秘书的工作,那一定会了解一名真正的政治家该具有的态度。大概也有人为了成为政治家而选择从秘书做起吧。
一般越是优秀的人工作就越是细致、严谨。
能够快速决断的人,一定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组织能力,并且有自己的风格。
理想的状态应该是牢牢掌握直觉和检验两种技能的本质,就像自如地使用我们的左右手一样。
L瞬间决定型思考(直觉,快思考)R理论检验型思考(慢思考)L+R用双手牢牢掌握。
从概念上来说,就是先依靠直觉阅读整体,再验证性地仔细阅读。这就是将快阅读比作右手,慢阅读比作左手,如果在学生小学一年级刚入学时,就教授“要用双手牢牢掌握”,那么他们一定能够明白思考到底是什么了。这样的话,现代人的思考能力一定会大有改观。
“忽视状态,集中注意变化。”
在电视节目里,经常只有十秒的时间来做评论。
《旅人》里汤川秀树有这样一段:
不知为何,如果没有完成一件自己的工作,我不想出国。我想确定自己研究的主题。并且,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努力到极限,不管经历多少失败也无所谓。如果能够获得成功,再与国外的学者交流。
@qiusir:查到去年的读书笔记[?],原文翻译的是这样:当时自费出国留学的人不少。我拒绝这个建议,因为我在完成我能称得上是自己的工作以前不想去国外。我想找到自己的研究课题,并且将它研究到力所能及的程度。我不在乎失败的次数。只要能取得成功,我就去和外国的科学家交谈。
达芬奇才华的原点也是“想要发现终极之美”。

后记
我经常会在大学里进行为期3天的集中授课,大我家可能认为3天时间不足以学到很多东西,但事实证明学习效果好得出乎意料。
5天是唤起意识所需的时间。
一旦唤起了意识,下一阶段中就会“养成习惯”。
@qiusir:昨晚天寒地冻的,还是赶时间往南京邮寄了一本《成长如歌》,这也是我第一次用蜂巢寄送。要收到来自澳大利亚的读后感估计要半年以后吧...(前几天还收到青檬来自加拿大的邮件,问询此事,后来还读到她推荐的毛姆的一篇短篇小说...)

RR@12.23
有“自己的想法”,人生会因此大不相同。
比起敷衍了事地接触免费的东西,从结果上来看,有偿付出能使我们收获更多。
因为概念过大,焦点就会模糊,而显得平庸无奇。
从多如牛毛的知识中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比起“选择”,更重要的是“如何舍弃”。
闲静一何极,蝉声浸入青岩里
(斯普特尼克1号,又译1号卫星(俄语:Спутник,俄语发音:[ˈsputnʲɪk]),是第一颗进入行星轨道的人造卫星。)
(托卡马克(俄语:Токамак),又称环磁机,是一种利用磁约束来实现磁约束聚变的环性容器。)
即便不读书的人,也会认为自己“每天都在动脑”,但问题在于思考的“耐力”。(就像不锻炼也觉得每天都在运动一样)
总有一些书籍为迎合那些“虚弱”的读者,不停地简化书的内容。
宏观把握全局的“观”和集中一点的“看”这两者都有必要掌握。
书就是挖掘自我、获取信息、打开自我的工具。
思考的最高水平就是做出决断后付诸行动。
忽视状态,集中注意变化。”(无论是牛顿第二定律还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都是看变化率)

On this day..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