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On Happiness Alain (Emile Chartier:1868-1951)《幸福散论》施康强/译
曾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毕业后在卢昂等城镇教中学,是一位出色的教师,培养出一批优秀学生。预言并谴责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爆发后,他志愿在炮兵服役,出征两年半。战后他重新返回昂利·加特尔中学任职。
@qiusir:或说读书很好弥补了我社交不足的缺失,或说读书让我很好发挥不善社交的优势。读未读之书、经未经之旅,遇未遇之人...
@qiusir:特殊的纪念日,“因系统判定违规...”让渣浪微博的小编都无奈,也好让我更静下心来读书~~~
“诗与思文丛”总序:
“人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过有思想的生活,过有诗意的生活。
译者前言:
“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乃是幸福生活的目的。”
1亚历山大的宝马

遇到小孩哭闹,说什么也不肯平息下来的时候,保姆往往会对这个孩子的性格、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作诸般猜测。他会追溯遗传因素,认为孩子身上已经体现了父亲的秉性,直到保姆发现者一切的真正原因是一枚别针刺痛了他,这些心理学上的探索才算告终。

在未能找到情绪的真正原因之前,我们对情绪不能施加任何影响。(上面那段印象深刻)
一个人之所以失去耐心甚而发脾气,有时候是因为他站得太久了。你不要跟他讲道理,应该请他坐下来。塔列朗说过,风度决定一切。其实这句话的含意比他赋予的还要丰富。
应该去找“别针”!
2发怒
法语“发炎”和“发怒”是同一个词irritation
3忧郁的玛丽
@qiusir:以前只知道人名和书名,现在提到人名,不仅读过他的书,还读过他推荐的书...
4神经衰弱
有意为自己创造大量的幸福,诸如音乐、绘画、交谈,与此相比我们的忧郁情绪就不足挂齿了。
5忧郁
6论情绪
人们比较容易忍受疾病,却难以忍受情绪。
笛卡尔在《情绪论》里指出,情绪虽然纯属我们思想的一种状态,却受制于我们身体的运动。
我们应该对自己说:“我心情忧郁,看什么都不顺眼,这与发生的事情毫不相干,与我的思考也没有关心,是我的身体要求思考。这不过是胃在发表意见,大脑不负责任。”
7神谕的终结
8关于想象
“人们总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别人的痛苦。”
9想象的病痛
想像的病痛想象比刽子手更残忍,它使我们产生恐惧,但从不超过我们可以承受的限度,它让我们像美食家品味佳肴一样体验恐惧。
我好端端活着,却死了一千回。
你在时间的一个点上看到他们的全部不幸,而对他们自己来说,他们的不幸则是散布在时间的整个流程中。一个老人不是一个因自身的衰老而痛苦的年轻人;一个正在死去的人不是一个濒临死亡的活人。
只有活人感到死亡的恐怖,只有幸福的人体会不幸的沉重压力。干脆说,人们对别人的痛苦比自身的痛苦更敏感,而且绝无虚假。
真正的学问教会我们用全副精力去想眼前的现实,而不是去演悲剧。
10阿尔岗
被别针尖刺痛的婴儿大叫大闹,好像患了重病,那是因为他不知道原因,也不知道治疗方法。
明白事理的人不是首先去指责周围的人和物,而是留神自己。
11医学
12微笑
微笑、耸肩都有助于排解忧愁。
Continue reading »

31

为配合东北育才学校70年校庆活动,求师得数位学习部分成员利用午间在国际部摆拍的一组照片……

2019NEYC70-qiutopia

Continue reading »

29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奥野宣之 著 张晶晶译 同志社大学新闻系
@qiusir:读了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比起那本《如何阅读一本书》更和我口味,也很自然想到《深阅读》的作者斋藤孝,两位日本作家的行事方式都细致、专注也坚持,涉猎广又不卖弄菜花,平实的伟大让人佩服。
即使你用手机拍照,花三十分钟保存了三十本书的信息,也不如花三十分钟抄写一本书的内容有效。
无论在手机里保存了多少本书,书里的内容都不会被保存在脑子里。这些内容既不能融入你的良心,也不能变成你无形的财富。
尽管抄完全书也不一定能记住全部的内容,但某段文章、某个词、作者的语气和思想等,都会随着抄写时的身体感觉呗深深地刻印在头脑和身体里。
我们也要尽量将书中的信息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在享受读书的过程中塑造自我。 ​​​
一、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
充满主动性地去阅读、真正消化书中的信息,使之成为属于自己的东西、深入理解书中的要点或思想,并随时拿来参考。
为自己留下自己读过这本书的证据。
就好比坐缆车和辛苦攀爬,虽然同样是到达山顶的方式,但一路上看到的风景必然是不一样的。只有付出了经历与时间才能得到更多的回报。
@qiusir:伟大之后是苦难,聪慧之后是辛劳,就如美景之后是风雨一样...
思考让人如同置身于迷雾之中。此时此刻想到的新点子,下一秒可能就烟消云散了。
@qiusir:吐槽作为一个教书匠,打交道的却很少是读书人。有人不解,老师看书,学生看书,怎么缺少读书人呢?想了想,就如我们身边太多奔波之人,但你很少看到散步的吧...
如果坚持睡前刷牙的习惯,哪天突然不刷牙了会觉得非常难受。做读书笔记也是这个道理。(日本人信奉习惯是第二天性)
既然拿出珍贵的时间读书,通过读书笔记留下看得见的成果,即使是三言两语也好,从长远来讲不是更有效吗?
人与书的邂逅与交流应该更多元、更浪漫一些。
笔记本也可以像纸箱子一样,成为一个“什么都可以放的容器”。
二、用购书清单指名购书
所谓读书的动机或目的性,就好比照片的“焦点”。
@qiusir:读书让我对社交的缺乏有了信心,因为读到好书就像解释了好朋友,而乐于读书,遇事也就平静很多。以后要多和读书人打交道...
潜艇有“主动声呐”和“被动声呐”,主动声呐是靠自身发出的声波的反射状态进行计量的,而被动声呐系统则是靠接受其他船只或潜艇发出的声波来活动的。也许你觉得主动声呐听起来厉害,但得到的广泛使用的恰恰是被动声呐系统。
人类也是,最先贯彻的应该是“被动声呐”,也就是通过报纸、杂志、书籍和电视等途径,尽可能多地捕捉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把感兴趣的书名或主题都写在笔记本上的随想笔记里。
问题意识或好奇心都可以成为教书的契机。
@qiusir:找到一本想读的书,是读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通过一本书发现另一本好书很多时候是阅读的可延续性的收获。
@qiusir:很多年前写过“用好两个笔记本”的博文[?]
@qiusir:“每天的生活都以工作为主,感觉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心里满是戾气。”这点和奥野宣之很有同感,最近常自我检讨。不买生活杂志,也不看生活杂志,不会学习怎么制作糕点,也不怎么吃糕点。除了买了奥野宣之推荐法国阿兰的《幸福散论》,随手又买了英国阿兰的几本书,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这套书封面不错,就当杂志看吧。
三、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就算是简单地笔记,也一定能让你有所收获,因为把读书笔记坚持下去才是写读书笔记最基本的要求。
让读书成为一次看得见的体验。
重要的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点功夫让自己对读过的书有印象。
只有坚持下去,读书笔记才能发挥作用。(写过十多年的博客,对这点身有体会)
@qiusir:近来看电影很佩服韩国人,看书,很佩服日本人,看书、看电影很佩服西方人...
当你决定以写读书笔记为前提去买书、读书的时候,对读书的认识也会发生巨大的转变。
人们经常说“你为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时,才会真正理解它”,把记读书笔记作为目标去读书,得到的效果也是一样的。当你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而且亲手写文章的好处比口头叙述更多。
专注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
读书的目的是用自己的方式学习,而不是模仿评论家的做法,学习、吸收对自己真正有用的智慧和语句才是最重要的。
我上小学时,街边的公园每年暑期都会组织做广播体操,只要早早起床去参加,就可以在卡片上盖上一个印章。印章虽小,却带来了很大的动力,这是无法用理论解释清楚的,或许是一种本能反映。而读书笔记也有同样的作用。
只有把读书笔记控制在自己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才能长久地坚持下去。
带着主观的心情去读书,是学者和编者都没有的、只属于普通读者的特权,应该放心享受才是。
好主意不会凭空出现。不论是什么想法,都一定是对某种刺激做出的回响。所以,只有看到一个名为“好书”的好球飞过来,我们才能打出那个名为“好主意”的绝妙击球。读书时获得的感想正是原创思考的源泉。
读书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让自己“搭上了思想的便车”。
三岛由纪夫“如果一个人总是把对死亡的觉悟挂在嘴边,总让人感觉有些虚伪。”(后来自杀了)
人无法同时倾听多首音乐,这是因为想真正理解美的事物,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上。
实际上我们常常因为虚荣心过剩、过度表现自己而苦恼,有时候连退一步只做到自爱都觉得索然无味。
读书笔记是与书交流的证据。
读书体验比书本身更重要。
四、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人并不是因为无所不知而去发表演讲或出书,而是通过演讲和出书让自己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某一领域内的专家。(初为人师的那即便对这点感受很强烈,特别是接触一些常做报告的专家)
@qiusir:作为教师,一方面写读书笔记是读书的需要,另一方面,分享读书笔记也是教师应该尽的义务。当然,更进一步是引领部分学生甚至家长也读书并书写读书笔记...
“如果拥有五本可以随时拿来重读的书,那么你已经成为一位出色的读书专家了。”为了发现这样一本“只属于自己的好书”...
如果把读书过程比喻成做菜,那么“购物清单”就是购买食材,“写读书笔记”就是洗菜切菜,接下来要说明的“通过读书笔记进行思想输出”就是开火炒菜了。
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深刻吸收书的内容,磨炼出更好的原创思考。
读书笔记是一剂解忧药。
“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
“成人自习室”
书的价值是通过实践体现的。有些书只有在读完一段时间以后才能让人源源不断地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五、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技巧
保护好内心每一颗好奇的种子。
百科全书就是这样一种能将好奇心与思想输出结合起来的工具。
书籍会因为跟自己关联而变得有趣。
等这本书变得有趣的那一天再读。
遇事马上查证和遇事毫无作为的人在知识和词汇量上的差别越来越大。
有位作家说,“引用是魔杖”。

P.S.年末温习
在享受读书的过程中塑造自我。 ​​​
也许你觉得主动声呐听起来厉害,但得到的广泛使用的恰恰是被动声呐系统。
当你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而且亲手写文章的好处比口头叙述更多。
读书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让自己“搭上了思想的便车”。
读书笔记是与书交流的证据。(很是认同。在和书的对话过程中自己像个勇敢上进的小学生)
读书体验比书本身更重要。
有位作家说,“引用是魔杖”。(也是最高的敬意。)

23


这本《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或许是受“北京科普创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才让我有无论从材质、排版到印刷的最差感受,甚至字体的选择都很不专业。当然这与Randall Munroe无关。“未读之书,未经之旅”,未遇之人。互联网漫画家...
@qiusir:和解答相比,我对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更感兴趣
Q.如果地球和地上所有的东西都在一瞬间停止转动,但大气层还是保持原来的速度,会怎样?
A.在赤道,地球表面相对于地轴的速度约为每秒470米(0.463km/s,将近1700km/h)...
Q.如果每个人都有且仅有一个知心伴侣,但这个人随机匹配的,会发生什么?
A....一个充满随机知心伴侣的世界实在孤独得吓人,让我们祈祷这不是我们的现实世界吧。
Q.如果地球上所有人都拿着激光笔同时照向月亮,月亮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吗?
A.不会---如果你用的是一般的激光笔的话...
Q.如果地球上所有人都尽可能挤在同一个地方,一起跳起,然后全部在一刹那同时落地,会发生什么?
A....地球的质量是所有人类质量的10万亿倍以上。正常人良好发挥平均可以垂直跳起0.5米左右的距离,即使地球是刚体并能在瞬间做出响应,它也只会被向下推不倒一个原子宽度的距离。落地这个过程确实会传递给地球巨大的能量,但是受力面积太大了,产生的影响最多也只是在好多花园里留下一堆脚印而已。
Q.如果你把一摩尔的鼹鼠放到一起回发生什么?
A.602 214 129 000 000 000 000 000如果这些鼹鼠放到地球表面,堆起来的高度80km,差不多已经到了外太空的最低高度。
Q.哭多了会导致身体脱水吗?
A.(笑多了呢...)
Q.如果所有人类都消失了,那么最后一个人造光源会何时熄灭?
A....几百年后,在那些混凝土保管库的深处,那些最具毒性的放射性废料仍然会发出幽幽的蓝光。
Q.如果我的打印机能够打印出纸币,这会对世界有多大的影响?
A.全世界在流通的100美元纸币有78亿张,一张纸币的使用时间大约90个月,所以每年要印刷越10亿张百元大钞,而你自己印出来的额外的200万张基本没人会注意到。
Q.如果只用可以读得出来的字母组合,给宇宙的每颗星星都用一个单词起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那么这名字会有多长?
A.宇宙里大约有3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颗行星。
Q.我的一个朋友坚信太空中有声音,事实上是没有的,对吧?
Q.从多高处掉下来的牛排才能在掉到地上时正好烤熟?
Q.如果把地球上所有人都各自隔离开并维持几个星期,这样能彻底消灭感冒吗?
Q.美国(中国)哪一个州被飞机飞越的次数最多?
Mathematica被那些和气球有关的微分方程锁住了好几次,接下来IP还被Wolfram Alpha给屏蔽了,因为它说我请求的次数太多了...
核脉冲推进,将极大质量的物体加速到很高的速度。基本原理就是你不停地往外扔核弹,然后借助核爆的冲击波前进。这个方案背后的工程原理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被认定是非常健全的了,在弗里曼·戴森的指导下,美国政府曾一度想要造出这样的飞船。这个项目被称为“猎户座计划”,弗里曼的儿子乔治写的一本很棒的同名书详细介绍了这个项目。(戴森竟然主持过这么疯狂的计划,难怪他对核、生化等问题的看法那么深刻)
Q.如果把两个长生不老的人放在某个没有人居住的类地行星相对的两头,他们需要花多长时间才能找到彼此?
A.先来一个简化的物理学家式的答案:3000年。
国际空间站在90分钟时间里绕地球飞行一圈(贴地卫星84分钟)
Q.什么时候互联网的传输带宽能够超过联邦快快的带宽?
A.如果你想传输几百GB的数据,那么一般来说用联邦快递把硬盘直接快递过去比你通过互联网传输更快。
永远不要低估一辆装满磁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的小货车的传输带宽。安德鲁·塔能鲍姆 1981
Q.假设你遵守交通法规不超速驾驶,并且在铺有路面的道路上行驶,那么你能观赏到的最长落日会持续多久?
你不能随便躲在某个看不见太阳的障碍物后面就说太阳落下去了。
A.3月和9月的日落比2分钟略微多一点。日落持续时间在春季和夏季最短(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方),在至日和春分(秋分)的时间最长。(找时间把四季的立体图构造一下)
Q.如果你随机拨打一个电话号码,然后说“上帝保佑你”。那么有多大几率接电话的那人刚打过喷嚏?
A.大致是四万分之一的几率。
在地球表面紧紧绕了一圈绳子,假设你想把绳子抬高地面一米,看上去你要加上几十千米的绳子,但正确答案是6.28米。
Q.何时Facebook上的死人账户数会超过活人的账户数?
A.不是206x就是213x
Q.什么时候在所有大英帝国的土地上都看不到太阳?
A.到目前为止这种情况还没发生过。
大英帝国是日不落帝国,因为总有一块领土所处的正好是白天。
一根直径1米的铜电缆理论上能承受住闪电产生的瞬时电涌而不会熔毁...
“尤其是当我转到月球背面,和地球通信的无线电信号突然中断的时候。我现在是一个人,真的是一个人,与任何已知的生命形式隔绝。如果数一下的话,在月球的另一边有地球上的30亿人和两位登月的宇航员,而在这边,这有我,加上天知道什么东西。”
“一个人是一回事,孤独是另一回事儿,二者全然不同。”
·https://xkcd.com

P.S.年末温习
“未读之书,未经之旅”,未遇之人。
(0.463km/s,将近1700km/h)
在地球表面紧紧绕了一圈绳子,假设你想把绳子抬高地面一米,看上去你要加上几十千米的绳子,但正确答案是6.28米。
何时Facebook上的死人账户数会超过活人的账户数?(微博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