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qiusir: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楼前~夕照下桃花如孩子般灿烂,只是不愿想那雨后的花瓣~


@qiusir:花团锦簇也硕果累累~
@qiusir:或是教师职业的焦虑,常有怕辜负了谁的自省,即便是看到绿叶独自舒展、小花寂寞盛开,也有几分感怀。也是的,春风不莫名伤感,雨露不无故愧疚~
@qiusir:这花这叶、这天这风、那人那心情,宅是一种罪过,我就在熟悉的地方看风景~

@qiusir:科普公园的这雕塑偶稀饭~蝴蝶飞呀~~


@qiusir:春潮里,银杏叶裁出迎春的花簇,桃红绽放枫叶的笑容,我颜色的启蒙---秋的落叶,正在春的花里重生,不遗余力~
@qiusir:独自行走在河畔倒置的楼宇间,虽波澜而不惊。
@qiusir:镜者净?镜者静!
@qiusir:习惯用心说话的更无认知边界~

@qiusir:是这季节神奇还是这蓝天伟大?你看焦墨的枝条也发出春绿,还会开出夏花~都说人不可貌相,其实真正不可貌相的是树哈。难怪这月亮爬上来~

@qiusir:就如很难想象《泰坦尼克号》里的小生莱昂纳多能演绎出深谋远虑的《胡佛》一样,《我家买了动物园》中的马特·达蒙也一改《谍影重重》中的冷俊,把一个相对清淡的家庭故事演绎成亲情的治愈系。片中的小女孩Rosie很出彩,对“20秒的勇气”也印象深刻~

@qiusir:曾闻法大有个“宪法顶个球”,今见公园这“顶个球管屁用”~
@qiusir:很多吐槽不过是反刍哈,比如人生如戏~
@qiusir:有时候不是你的菜也得受着,比如今天又上了那道盛京爆肚~

@qiusir:对面是阳光100~


@qiusir:对面的水岸豪宅和这工棚比简直弱爆了~据说是修船闸呢,啥时候咱坐船去上班~
@qiusir:湖北孝感惊现史上最刻苦“吊瓶班”。孩纸们这是把高考当公务员考试了吧?灌输可是咱们教育的特长,输液也只是开始,下一步输血、输氧…
@qiusir:沈城学生的春游渐行渐远,说的不是从棋盘山游到千山,不是从浑河到北戴河,是春游的念想都走丢了好些年了唉。什么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凡事首谈免责哈~
@qiusir:都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世道筷子沾水都不直了唉~
@qiusir:期中考试碰上这么个孩纸,让俺可肿么办涅~

@im澤:给2分吧……
@内德福教育:给2分,然后再单独叫过来给TA讲解这道题~
@黄勇刚:娶了她~
@bearzju:感觉周练、期中、期末考试这些成绩都无妨,她好意思要,就给,比她要的给的更多。育才的学生应该知道该怎么做。
@ipangdotnet:给个虚数单位i嘛
@老杨在SJTU:肯定给分了吧qiusir,这不是文科生管用伎俩么,理科生可不敢~
@kirsch拼_玉光流转:噗!我都不知道学弟学妹们这么可爱。。。我当年很乖的。。。
@Lemontea的咖啡:不给,单科作弊处理。学习是严肃的事儿,考试(现官名:“学业检测”)是严肃的事儿,态度尤其要端正,学习/答题习惯要规范。且言语贿赂阅卷教师,乃不正之风萌芽,属原则问题,需严惩,50大板滴伺候。哈哈!P.S.明儿我会不会被孩儿们拍死呢~
@happy心飞翔:孩子说得那么诚恳,给1分无妨啊,学校领导不能批评你吧?哈哈.不过,应该只此一回,下不为例,以后孩子们都效仿可槽了.考题难度如何?孩子说最后一题最后一问没答上来:(
@qiusir:其实姥师更严厉,师妹她...想到公平、典范...唉。

@qiusir:孔融为何让梨?咱们这鸭梨山大,还是让了好~
@qiusir:http://weibo.com/qiusir
@qiusir:http://t.qq.com/qiusir

26

@qiusir:这迎春的是花,茂盛一夏到秋的是那后发的叶哈~
@qiusir:中午还被提醒打球别打人也别被人打,谁知刚上场就被破了相,背包回办公室的路上拍了几张,你看此时的红花不过是绿叶的陪衬哈~


@qiusir:春天的校园里,桃花怒放在小草枯黄之时,那迎春的黄花落了也才有绿的叶子冒出,常言有叶有花再结果,但看那一树的灿烂何尝不是另一种丰硕呢。人的成长或也有时期和形式的不同吧~

@qiusir:绵绵细雨绿了柳、粉了桃也黄了花,看这被淋花了的车,更相信这水是有颜色的。
@qiusir:找了几个体活的学生一起跑圈,碰巧还踢了一会球~你说工作上的事熬心费力的,结果多无惊喜,倒平添了些抑郁。而球场上积极的奔跑,即便那不是自己的进球,也会由衷地大呼,满是快乐地下场...

@qiusir:话说某年某退休教师自费在报上登广告,为的是更正多年前课堂上讲错的一道数学题~现如今即便那些更认同“正确的教”的,平日里更在意的还是“教的正确”吧。

@qiusir:费曼在里约大学做了一年客座教授,终了应邀作了一场可以畅所欲言的演讲:巴西根本没有在教科学!那么多小孩在书店里买物理书,比美国的更早起步,可整个巴西却找不出几个物理学家。那么多孩子如此用功,却都是无用功,为什么会这样?“早知道教育体制有病,但到今天才发现它患了癌!”巴西教育部长说这话大概是1949年~
@qiusir:“为什么有的人不是通过了解而学习,只是靠死记硬背,把乐趣变成了刑罚。”

@qiusir:“在我教的班里有两个学生表现很好,另外有一位我认识的物理学家也是在巴西受教育的。看来虽然制度很烂,有些人还是有办法成功的。”
@qiusir:“我就是费曼先生提到的两个学生之一。但我从来没有接受过巴西的教育,我是在德国受教育的,我今年才刚到巴西。”
@qiusir:“另外那个优秀的学生也说了些差不多的话。”
@qiusir:而我提到过的教授呢,居然也站起来说,“我是在巴西接受教育,但那是在战争期间。当时,幸好所有教授都没有留在学校,我所有的东西都是靠自修学来的。严格说来,我也不是在巴西的制度之下受的教育。”
@qiusir:“我完全没有预期会那样。我知道他们的体制很糟糕,但百分之百的糟糕——那真是惨不忍睹!”


@qiusir:“Atom”一词源自希腊文,本意是“不可被分割的”,北大校长严复曾译为“莫破尘”,胡适更直译“莫可破”。十九世纪也曾被翻译为“微质”、“微点”和“质点”等,现在通用的“原子”一词来自日文,甲午战争后传入中国。至于动漫人物“阿童木”是日语“アトム”的音译,这个词语是源自英语“Atom”。

@qiusir:“原子论”创始者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早年游学各国耗尽祖上财产,回到家乡一度靠兄弟供养度日,还被控“挥霍财产罪”。庭上他当众诵读自己的《宇宙大系统》,以学识和雄辩政府阿布德拉,法庭不但判他无罪,还以五倍于“挥霍”掉财产奖赏这部著作,并把他当成城市的伟人,在世就给他立了铜像。

@qiusir:“我从山巅远眺了天下的山山水水,在明澈如洗的星月之下,沉思过物质的存在与其构造。虽然我们的脚走不出地球的范围,可是我们的思想却能在整个宇宙间遨游。我们无须走很远的路,因为在我们思想遨游时,我发现伟大的原理就隐藏在我手里这块天然的泥土中……”

@qiusir:早在电子被发现之前就有人试图猜测过原子的结构,成功测量光压的物理学家列别捷夫还在1887上大学时就在日记中写道:“每个原子都是一个完整的太阳系,即是由不同原子行星组成的,他们以不同的速度绕中心行星旋转,或以某种别的方式作特有的周期运动。”联系到26年后波尔原子模型...

@qiusir:经典力学中的研究对象总被区分为纯波动和纯粒子,而关于光本性的认知,波动说与微粒说之争历经三百多年,终有波粒二象性的共识,还引发量子力学的诞生,1924年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说更是认为一切物质如光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想来人本性善恶之争或可参考此范例,甚至可借鉴光子的个体和群体表征~

@qiusir:1609年,伽利略用望远镜观测月亮上的凸凹,英国著名科学专栏作家布赖恩.阿普尔亚德这样评价,“这一时刻,对世界的意义如此之大,以至于人们将它与耶稣的诞生相提并论...自这一刻,人类生活中的不可能成为可能。”当然400年的真相并不妨碍人们那些“嫦娥孤栖与谁邻、嫦娥不嫁谁留”的伤感~

@qiusir:玛丽·居里先是和丈夫皮埃尔·居里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又获得19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大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和女婿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获得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小女儿艾芙·居里虽是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和传记作家,但小女婿亨利·拉波易斯还是有机会领取了1965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qiusir:大女儿女婿本该有更多得诺奖机会~

@qiusir:路边的好苗的不是被折断烧火,就是被当作栓牛的木桩摧残,而只有那守在坟头的才可以长久地存活下来。不过也仅仅是存活,或是向人们演示着生命的奇迹,偶尔也成为乌鸦的落脚点。现实的人是官本位,老杨树是棺本位,而我们所谓的处世方略,大多是守墓的逻辑。

@qiusir:彼得·梅达瓦说科学是可以解答的艺术,那谁说抄写是无法自证的创作?

@qiusir:"不要问全聚德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全聚德做什么..."这话看着好熟悉呢~
@qiusir:不用问全聚德能给我做什么,也不用问我能为全聚德做什么,那全聚德还没开业,我也没带钱包~


@qiusir:斜插河里的水管,你看到的轮廓是何曲线?(看起来很像抛物线哈:))

@qiusir:http://weibo.com/qiusir
@qiusir:http://t.qq.com/qiusir

24


@qiusir:以学教学,感谢选修课上童鞋们那些点燃火把的火花:冯伟、王晓龙、张天光、成禹、曹迪、刘天翼、吴培...You
Continue reading »

18

@qiusir:新闻的意义在于让真相比谣言更快,而不是一直谣谣领先。


@qiusir:看果上的五边形、六边形,不会就是个小足球吧。据说是一种叫“Kousa Dogwood”的树结这样的果(四照花、山荔枝、鸡嗉子...via@四照花dogwood),这一身五边形、六边形的装束,看着就有内涵,多吃能健体也益智吧。图via:MAA Found Math

@qiusir:凡人常自怜丛林中那一花一草,也从心底感念那即便片刻的驻足和欣赏。而每个人的内在似乎更像是自然表象下的某种规律,不管你是否注意她也都在运行,只是那发现了她的和为之惊叹的,就如是创造了她的~

@qiusir:才发现浑河南岸还有这么条道,看对岸的角度很好,五里河这片很有城市航母的意境哈。
@qiusir:内河春水,镜平胜无。路径长白岛“正贤桥”…

@qiusir:据信,本周早会的演讲是何童鞋是主动请缨,效果上虽众说平平,而外在评判往往在形式太过刻意。想来他努力,也有勇气,当着数千师生发声本就是成功,即便这成功仅是他一个人的,那也是这所学校存在意义的一部分。也赞赏大超老师的最初决定。

@qiusir:毛厕已覆,粪民当街。
@qiusir:说建筑是凝固的音符,那这又是一首怎样的曲呢。


@qiusir:东北育才大课堂高中部开讲:4月18日(星期三)中午12:40,“求师得构造漫谈”,后楼阶梯教室,@冯伟、@刘天翼、@刘杳、@王晓龙、@曹迪、@吴培、@成禹、@张天光...

@qiusir:通往体育馆的路上贴了不少标语,什么“走出自信”、“走出自豪”、“走出自强”的,有人会问要走向哪里呢?有人会答要么走向自卑:)当然设计者本意是“走向十八岁”,只是这箭头未必只有一个方向的哈~

@qiusir:http://weibo.com/qiusir
@qiusir:http://t.qq.com/qiusir

10

@qiusir:尘世于你也只是那一块玻璃的两面...


@qiusir:什么时候,我们能从对好学生的期望回归到对每一个孩子的欣赏,这该是教育的基态,如果是双向的,便是更高能级的激发态了。

@qiusir:“为了开展数学描述,学生需要对微分和积分足够熟练和有经验,以便能够把科学定律以更为普遍的微分形式表达出来……学生越早懂得为什么可以从这些方程有力地描述基本物理事实,就越早地除去一大部分笼罩着科学的神秘色彩,因而使他们感到学习科学更轻松。”哈雷彗星要等2061再临,可咱那2049也该动身了~

@qiusir:教师之刻板不至于教死,学生之呆板不至于学死,而教学之死死于”往死里考”的杀死,死于“往死里学”的找死,那全民教育则死于等死。

@mrzsq0813:听课中,一个即将毕业的数学系实习生讲小数乘法计算,一题中用到重力加速度,居然写成了0.98米/秒!@qiusir 对吗!一个理科大学生把高中物理常识都忘了!或者说做为一个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都不具备!课件上打着呢!20个听课的数学老师坐在后面,有异意者无几
@qiusir:是有点离奇哈:9.8的数量错了, 米/秒方的单位也错了...
@qiusir: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导致了教师知识的收缩~

@qiusir:一早学校停电。阴冷的办公室里,一会想灯怎么不亮,一会想烧点水,一会有人推门问谁有充电器?我出门找了扇朝南的窗~

@qiusir:总使一个国家变成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的竭力。荷尔德林的这话(大意)一样适合某些孩子的家长看看~


@qiusir:(4.1)门上挂瓶子,哼,一封鸡毛信,哼哼,刚要上课,谁想讲台里蹦出个大活人来~
@qiusir:于一道习题错解的反馈,我们常能从算法的误用和本意的误解上得到自我修正,而换作一种自然现象,正误的解释也只是某刻和真相靠近的尺度。不过这种人为设定前提下的解题能力一样会迁移到对人自身的认知上,算法不好说有木有,误解倒是一生。

@qiusir:鲜花、纸钱、老白干,一直拥挤在奔赴坟场的路上...
@qiusir:有一种呐喊并不是为了唤醒室内的沉睡者,而是提醒室外的人,是谁在佯装睡眠~
@qiusir:朔云横高天,万里起春色。
@qiusir:淡薄方显,因厚而黑...

@qiusir:http://weibo.com/qiusir
@qiusir:http://t.qq.com/qius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