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主任王正在策划一个“读书与人生”的访谈类活动,想必是为了填补一下后期末时段的空白...高考结束,学生估分、填报志愿...偶闲来无事,梳理一下自己对这个话题的感想。

文字的妙处love words
说到书,不能不重申一下文字的妙处。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从MP3到MP4,也只是实现了音频和视频分享的便捷,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远没有消弱文字的地位。我体会文字的最大妙处在于它给头脑留有余地,或如书画艺术的留白,字有定数,而它所激发的思想并无不边界。套用网络的术语,文字是开放的。从存储数据上看,文字也是最浓缩的。

同时文字也是精准的,就信息技术发展的进程看,广播、电视等曾经的高科技即便降低了身段,在教育上的应用远不及麦秸纸上的黑白,文字表达的精准和深入具不可替代性。电脑、网络在教育上的应用在步广播和电视的后尘...文字在认知领域的霸主地位是人一开始就赋予它的气质所决定。

读书的悖论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有句名言,“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如果文字是脚印,那书就是一段旅程。读者与作者身高的差异,视角的不同,关键是环境的变迁...似乎注定我们永远无法再现最初的真相。书籍能够传播思想,但从书中所接受的一定不是最初的本意,这就是读书的悖论。

读书的记忆
“馋”最能表述小孩子的渴望,馋过肉,馋过鱼,也馋过书,整个小学就看的一种书,小人书。为了看一本小人书,帮人家干活到很晚也在所不惜;大了一点,“馋”就变成了“贪”,印象中初中贪羡同学的一本生物参考书,上面知识点梳理得非常好,久借未果,几乎偷窃成功。如果当初得手,或许qiusir就不是现在的物理教师了;大概是高一,不经意得到一本古诗词的册子,走在路上都会偷偷诵读,身心开始体会语文课上所讲授的意境了,甚至还带上自家的狗,想象小臂上还有一只鹰...当初要是能多有几本诗词的书,也不至于如今写诗总被当成顺口溜了。
love books

高中三年没少读书,读破过好多的教科书,当然了,为了应付语文考试,还读了很多很多的书名,什么古今中外的四大名著,作者、年代、人物...其实一本都没真正读过;到了大学才知道领教了同学的那才是真正的博览群书,也明白了读书是奢侈的消费,而多年读书应考的积习,害得大学四年也极少读专业以外的书籍,当然我把物理外的计算机和英文的书籍也归为专业了。说来惭愧,很难想象一名男大学生唯一一本完整读过的小说竟是《小妇人》,那还是在下铺兄弟的极力推荐怂恿下...

在读书的问题上,我是个纯粹的实用主义者。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因为需要就去买相关的书来读。为人师,除了物理教辅材料,买了很多教育类的书,还有很多心理学方面的,甚至数学类的书籍。家里很少有所谓的闲书,顶多有本《庄子》或是准哲学类的读物...如此的偏食,有时真怀疑自己是不是营养不良:)

读书的取向
只有当真的仰视并触摸到公园里的古树,你才能明白“建树”的内涵。尽管独木难成林,而真的持久专注一定会成为震撼的风景。精读某一方面的书籍或如古树的长成,植株单一,但根须却遍布丛林。说到风景,我最喜欢看的是成片的大树,如水一般清澈,而地面的泥土被绿草覆盖,偶有几只野花...相反,我并不很喜欢灌木丛,枝叶藤蔓密不透风,看似茂密,但抬起头,或伸出手就知道只是低矮的薄薄的一层。所谓读书杂而不精的状况大概如此。

读的泛化
读书真的那么有用吗?我并不认同:(和一般意义的读书形式相比,人生本就是一本书,认真的生活才是真的阅读,也是书写。读书的收获无非是明白了道理,而真的社会的道理在于践行。如果非要把读书和人生捆在一起,那不妨把文字的概念泛化,除了白纸上的黑,屏幕上的亮之外,每一朵浪花,每一丝的风,每一抹的香,每一个跳动的音符...这些何尝不是文字呢,而对于泛化意义文字的阅读,除了用眼,还可以用肌肤,用耳,用鼻子...

文字泛化后,你会发现自然才是图书馆,你可以选择阅读阳光,阅读和风,阅读泥土...清晨或是黄昏的公园里,行走在光影之间,脚踏在黑白分界,身处喧嚣和宁静的隔离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形式的阅读,全身心的阅读。对于同样身处自然之中的人来说,每个人何尝不也是一本书,我们书写,也渴望被阅读,人与人的沟通何尝不是翻阅,阅读该是人交流的本源。最近手机的联络簿被电脑刷了,发现自己日常生活中需要阅读的数量在十本之内。阅读的书少,读的人更少:(


关于人生
人之谈论人生之不自量力就如观晨星,最初看起来廖若星辰,实则繁星无限;即便专注于某一颗最近最亮的星,其深邃广袤也远超我们思想的极限,更不说具体的言语了。你我的人生都弥散在广袤的夜空中。

读书与人生
读书与人生,也可以说人生与读书。30岁前,读什么书,过什么样的生活,如大家都说的“知识改变命运”,那读书就是一种投资。30岁后,过什么样的生活,去读什么样的书,此时读书更是一种消费。而人生真的一定需要读书吗?垂钓是一种生活,期待收获是一种快乐,活蹦乱跳的鱼更能带来满足。而看垂钓的也是一种生活,收获的是一幅幅风景,同时也抒发的是一种情怀。读书与人生大概类此了,生活、读书与看别人读书生活着...

相关阅读:
Why Blog and Blog What

15

前几日,有学生小记者来访,要我谈一谈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据称是考取了北京大学保送生笔试的全国第一?除了祝贺,并凭印象空谈了一些该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超常的智力特征和不服输的进取精神外...忽然质疑起这个第一名的意义了。且不说这个"全国第一名"的荣誉今后如何成为一个16岁的少年大学生发展的负担和屏障,但仅就第一名的产生逻辑来看,似乎从开始就已经低层级了。

想必很多人得过第一名,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社区、单位...作文、数学、歌唱、书法、跳高...甚至吹牛:)如果从第一名产生的人群数量,比较的层面,比较的实效等方面来考虑,某一年某所大学的保送生笔试的全国第一和某个幼儿园几个小孩子谁爬得快的第一的意义又有多大的不同呢?比较人数少,比较方式单一,关键是实效性,孩子的发展还有个潜力的问题。或许面对全国第一,比较人数少的论据缺乏说服力,但当你考虑到社会的年龄组成,就学平等性等社会问题时,全世界的第一又怎样呢?

第一名的意义,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第一名的含金量,而在于比较的出发点。如果一个只能通过站在别人头顶上来实现价值的价值又值多少呢?每个人都有很多的社会角色,父亲、儿子、丈夫、兄长...为人父兄的尽量做好自己,不是要做什么全国第一的好父亲,好兄长...之所以说“第一名”从开始就低层级是因为他的逻辑无视自己的客观存在,而仅仅盯着别人。正视自己的客观,努力作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拼什么第一。

高考成绩还没有发布,仅仅是估分阶段关于高考状元的归属已经硝烟弥漫了。

15

求师得教育实验室||画板联盟由于站长忙于高考而疏于管理,近期由于空间续费的差错被停,处理中。在此致歉...

昨晚就收到以前学生单菲的求助短讯,一大早到办公室上网...原来是这样。这也让我想到以前的一段不愉快的经历,预设的断章取义!类此的事情还很多,记得姜平还给我总结了什么四大憋屈,...好文章被人挖,电视采访被人掐...不过这回事情发生在一个孩子身上:(

单菲的“憋屈”起因今年的高考作文,其实qiusir今年高考助考的过程中就亲历了编辑制造的更大事故。辽宁2009年高考作文题本是明星代言的话题,可不知道那个编辑第一时间发布的是什么全民读书月?7日下午有朋友为此还和我争论,当时并没有在意。而8日考场外遇一家长,要知道他家一晚上都在查找核实,担心孩子是不是高考作文看错题目了,这可是致命!不好说这家考生后面的考试是否受到此假消息的影响,但家人的精神消耗肯定不小...今年理综的物理题还出现改题事故,也是编辑行为:(哎!

就单菲同学的憋屈说开,想想一个敏锐向上的少年,一个笔耕不辍的少年,一个对媒体抱有美好期望的少年...年轻的希望之火就被这预设的断章取义给熄灭了,这和一个不良教师酿的恶果有什么不同?!我们经常说教师要为人师表,其实编辑的工作同样需要师表,社会的师表。

坦诚说自己对编辑的工作并不太了解,只是因为一些不快的经历,甚至对编辑的工作抱有成见,或许是因为一开始抱有太多期望的缘故吧。而平静下来,想到具体的人,多是活生生的小青年,人都挺好的...

如果能有登报致歉的素质,这件事情一开始就不会发生。那如何处理?我亦无可奈何:(走法律程序,哈哈,那样相信你会发现首先要控告的不是编辑,而是律师了。找他们的领导?领导都忙大事,应该无暇顾及一个学生的申诉,万一事情弄大了,小编会承担过大的责任,到时候不安的会是你自己了...哎,就建议你尝试着继续和编辑沟通,或许会有什么意外收获。剩下的就是自己继续努力,让自己的文章连编辑看了都说好的:)

被认可之前需要有被批评的担当,而后者的经历一样有营养,单菲加油!!

01

让理性的感性一点 让感性的理性一些

邱发文|qiusir.com

公开课上需要面对相对陌生的学生,无论在沟通环节还是在知识链条上都缺乏连贯性。尽管只是一节课,除了尽量创造有安全感而又活跃的环境外,还是希望能通过一个相对完整轮廓来多角度的呈现所授知识的重点。
neyc60.jpg
写在前面。
本教学设计有感于如下几句话,也算是人到中年的“教师突击”。

1、还在“完全”用昨天的方式教授今天的孩子,就等于剥夺了他们的明天。
2、课或许可以这样?不,是早该这样!“We need change!”
3、高效的信息生活,当然包括电脑的快捷和网络的广博。
4、基于传统认知方式的教学大纲总脱不了保守的胎骨:

高中阶段对干涉现象不从理论上进行讨论,教学中注意掌握教学要求,避免增加难度。

电脑作为认知工具已能很好弱化一些传统认知的难点。而被回避的往往是拓展想象和实现学科融合的良机。东北育才学校一直倡导优才教育。何况这远未超出数学大纲。
5、君不见受援助的学校都已有很好的电脑和投影系统。除了摆设,或是幻灯片播放器外,更应发挥的是其超级计算的能力。
生理的局限和多变因素的干扰,人眼很难直接捕捉到要点,即便是实验科学的教学也常依赖理想化模型,现象的观察更需思维的引导。(科学何尝始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呢)

更高教学目标的设定。
1、在理解波的叠加的一般原理和理解满足相干条件下的干涉等基础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力争实现:
2、尝试三维动态干涉图景的构建。(择善固执)
3、打破隔膜、拒绝肤浅,试图实现数理等学科的融合。(知识本无界)
4、明晰深刻的科学生活观是“公民”永恒的德育。(科学素养)

亲其师,信其道。
让学生“用心聆听”并能“坦诚”参与陌生人的教学活动是件很滑稽的事情。尽快建立师生的互信,而授课教师的自我介绍最好能和新课引入相协调。
信息社会了解一个人很容易,通过网上老照片的“波动”,分享“时光如水,岁月如歌”的体会[语文],而从“波”的角度会对水(横波)和歌(纵波)有更理性的理解。
四年前已参与过“聚焦课堂”,讲的是《机械波的再认识》,历史在今天得以连续。通过板书老照片回顾振动和波的基础知识。“时间未变,变化的是我们。”

学法指导
You ask 、You answer、 You discover
“你的课堂(谁?)你做主!”You是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You能“质疑、求解、探究”,而学习过程中首要的坦诚,你自己亲历探究的真实想法才珍贵。
askyahoo.jpg

理解波动是研究波“干涉”的前提。
如果同学们对波动还不理解,何谈干涉的探讨? 波传播的只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
通过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能有“目无全波”的体会。
[英语]从对“波”和“wave”的说文解字(英文也象形)自然引入一些物理术语。 “皮”是指表面波,而“w”是机械波中的简谐波,正弦波。[古人造字对自然感知已经细腻]
waterwave1.jpg
You ask You answer You discover|波wave

学生实践活动
动手绘制波叠加图像
初步观察波“干涉”图景。
水波干涉演示,学生观察、交流看到的(真实的复杂)(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
继续观察滤掉无关信息的电脑3D模型,观察加强区和减弱区。(3D动态的眼花)

You ask You answer You discover|再观察干涉3D模型

现实总是复杂的,立体的总是不容易被观察的,而我们面临的是多质点、简谐振动、叠加…要能更细致理解,需要从基本的开始探究…加油!

wf2009.jpg

波程差为半波长奇偶倍的的特殊性是“干涉”的基础。
先两振动叠加,重点体会最大限度的加强和减弱。如物化的作业都得完成,再两列波叠加。如父母和老师各方面都有自己的要求…反相发呆,同相发奋;(教育家?)
一个周期一次全振动,传播一个波长λ,相距一个波长的点振动始终相同,相差2π。半个波长λ/2点的振动始终相反,相差π,如北京和纽约黑白相反,而每个地区都要经历一整天…(振动频率同、初相零)拓展到半波长偶数倍和奇数倍时振动同相和反相。

You ask You answer You discover|波的矢量叠加

石子相遇后运动状态会改变,甚至破损,波相遇之后呢?仍然保持它们各自原有的特征好象没有遇到过其他波一样。如果波的传播不具备独立性会如何听和看都会紊乱…正如当下流行的歌曲“没有如果”,波的传播具有独立性!波绝对的自我,是不可被教化的。从波叠加角度来看人在江湖☺
w2.jpg
干涉是波叠加的特例。
最简单的波叠加同性质的,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的简谐波的叠加。
叠加后的图像动态稳定,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始终加强(振幅之和),某些区域的振动始终减弱(振幅之差),不随时间而变化。干涉(Interference)词根原意就是同调性。
找出加强点和减弱点的位置特征,波程差与半波长的奇数倍和偶数倍的关系。结论拓展到平面。
学习刻苦并不是不睡觉,学习懒惰也不是从不看书。[有的就是不看书]☺如果振幅不同?如果频率不同?相差不恒定?(振幅大位移一样会为零)(发展性问题)
所谓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要有动态的观点,孩子的问题是个社会波动叠加的问题。

You ask You answer You discover|波程差为半波长奇偶倍的特殊性

干涉图景认知维度的拓展。
让学生从动手实践到电脑计算,从点、线、面到立体的动态认知拓展。
学生实践活动
加强、减弱点的分布有何规律?(相互间隔、直线、射线、圆锥曲线…)
什么“线”的数学规律和波干涉条件相吻合?(波程差和波程和的不同)
尝试着和身边的同学合作…(直尺、镜像…)

You ask You answer You discover|干涉与双曲线参数的定量关系

学生合作连点画图,用干涉的逻理解圆锥曲线。还可以找出通用方程。(两个一组)
据双曲线方的程定量计算,体会数学的精准和物理表象背后的一致性。[数学]
注:在纸张上进行“理想实验”。通过坐标轴上特殊点突破。加强减弱间隔,直线到曲线的简单规律,从数学关系和差关系到干涉条件…合作,更体会表象背后规律的统一性和数学的精确性!
beewave.jpg
You ask You answer You discover|干涉图景的平面拓展

借助颜色维度,深入理解立体的动态。(红与紫和波峰波谷的对应)
强化加强点减弱点分布规律。双曲线而不是椭圆?(彩色粉笔)
再次回到水波干涉实验。(通过定格辅助分辨出更明朗的一些细节。)
从视觉上观察水波的干涉外,从听觉上再次感受音叉的干涉。(调动不同感官辅助思考。)
现在你稳定的干涉图样图景是?[物理]多波源的振动叠加图景会是?(发展性问题)
(前)电脑辅助下的多维动态与网络环境下的时空互联(后)。
真正该是和学生一起用电脑探究。

生活中的干涉。
干涉相关的照片,水里的鹅,蜜蜂的两只翅膀,Wave Field…(自然现象的抽象统一)斑马纹拓展到光波的干涉等现象…(开放性问题)
正如一切波都会发生衍射diffraction,一切波(满足条件)都能发生干涉interference,干涉也是波特有的现象。吃草的不一定是牛,但干涉的一定是波。
banma2.jpg
You ask You answer You discover|干涉相关,your idea!

电脑和网络工具
Geometer's Sketchpad、 Yahoo、Flickr、 Youtube 、Slideshare、 Wikipedia...

后记
算是上课后需要补充或强调的几句话:
1、成为保守派前已经受到阻力。无论是开始的试讲,还是最后的评课,都能感受到所谓正统的强大阻力。特别“上海专家”还提到,qiusir的这堂课是全然不顾,更是抛却个人的所有...真不知道是表扬还是...至少知道我胆子挺大。

2、数学的模型不是对大脑中图景的模拟而是理想情况下的探索!而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探究先行者来分享体会。很多时候,我们倡导探究,而真正有探究体验的教师又有多少呢?而真正的纸上谈兵是纸上谈兵的重复。

3、现象的观察需头脑去引导。教学程序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开放,也顾及到先传统的粉笔静态后电脑动态模拟动静相宜,还引入“新象形字”...但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头脑,拥有活跃头脑的才有明亮的眼睛。
...


所谓课件下载GSP-波的干涉interference2009 (6583)

29

阴阴的上午,我上完了本届高三所教班级的最后一堂课,下课后课代表跑过来问"怎么也不说两句道别的话,多遗憾..."其实分别的情绪从昨晚值班开始就已经很浓了,要知道他们也是我离开超常部到高中部的第一届学生...有些话需要放到心里,或是只能自言自语的。

昨晚端午节值班的老师小聚了一下,还好心拉同事到白塔兜了一圈...回到教室里叫上两个大个男生,去超市搬了一些可乐雪碧什么的,一是过节,更主要的是过两天他们就退校了...大孩子也是孩子,孩子就容易满足,看他们开心地喝自己喜欢的饮料,自己很开心,而此时的教室里并不喧嚣,大家在以学习的方式表达着对时间的珍惜。

下课了,小男生跑过来不安地问,“qiusir花了不少钱吧?!”还有男生还说等自己有出息了,叔叔找他办事一定解决...更有个大个子,认真地削了很大很大的一个苹果送过来...这个时候,女同学倒安静了许多:)不过我的女同事也说要为她的学生选点小的礼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都很享受那一起畅饮的场面...

晚上,一个人在电脑前翻看三年前这些同学给我的留言,眼前浮现了同学们在听到我教他们物理时的欢呼...看三年前的留言是另外的一种方式来体验着分别。qiusir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或许有同学的成绩不如人意,但反而是这些学生让我看到教育的另外一面,我似乎看到了热情、坦诚和执着的他们在迈向美好的生活。

小管:很早就听说这个世上有个叫qiusir的人,今年终于见识了,总是很感激您了。可能qiusir不知道,我以前是很少学物理的孩子,甚至都不学,但我是一个要选课的孩子。可能qiusir不知道,这世界上因为你多了一个要学物理的孩子。

大鹏:三年前就认识您了,当时就觉得您很特别,不同于别的老师,特别您不让学生叫您老师,听说您有两个笔记本,一个dell,一个apple,好羡慕,真想要一个...那次“感性的几何和理性的诗歌”讲座我有去听,真的好棒!

大白:上了高中后,所有的老师和qiusir最亲了...qiusir在很多方面都给我鼓励和支持,真的,有qiusir我觉得特别踏实。不瞒你说,我是真把qiusir当作好朋友了,一个很多经验,对我很好,影响很深的大好人。
总觉得自己越写越激动,想象着qiusir坐在办公椅上,面前开着电脑,桌子上堆着我们的祝福,一手摸着鼻子笑的人...最后祝qiusir越长越帅,人越来越好,猪年可以长胖一点(最好再长1cm)嘻嘻

小竹:每次看到老师套着大大的毛衫,微微笑起来都感觉很亲切,大大的笑容落满阳光。qiusir是个很特别的老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像个小孩子,认真地治学又是真正的好老师。上课没有问过问题又不去办公室...挺大的毛病,以后我会努力改...

大超:上次办公室里的长谈,让我深思良久,时时此刻,我要说“您是不是我亲人中与我最亲的人”。
同龄的人中你有爱人,有朋友,下一代的人,更有无数与你交心的知己。但也存在一些不理解或误解你的人…我也为此深感难过,并发誓,绝对不做那样的人。

小崔:其实能感觉到qiusir时时刻刻都在有意无意地帮我树立信心,让我放松些,洒脱些...qiusir我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一定要用“恶毒的语言”说出来,因为从小家里就是个温带,导致我脆弱的feeling和拿不出手的心理素质。家里人不会太约束我,只有靠“年轻的父亲”了!
qiusir一定要陪我们走完2009喔!帅气的uncle,善良的uncle,智慧的uncle,069的uncle...

小刁:荣幸在初二九做了您的学生,接触了您这样的一位体贴负责和幽默风趣的老师...您是一位很懂得教学方法和无私的老师,可以将我们的缺点适当又正确地指出,机会让我们理解到自己错误的地方,又不会挫伤我们的自尊心。

大锅:写给美丽的qiusir
想对您说的话一些已经写进了blog里了,还有一些在心里...像刁那样总是很鄙视煽情的人也感性地为您写了那么多如幻的诗句。

小雨:从在李姨那第一次听你上课开始,就非常喜欢听你的课,可以说是很认真听完了每一堂课(让我认真听一节物理课很不容易)…记得你经常和我说,“再认真一些,没有问题...”有时候我和我妈在家开玩笑:“我其实挺对不起qiusir的”如果qiusir教英语、政治,我一定学的非常好。(终于到我写名字的时候了)

小桥:*月*年在楼口遇见,qiusir笑着说:“哎,我认识你吗?”也不知道是开玩笑还是真的没有印象...有点失落...小学一位老师说过一句特别经典的话,“I enjoy losing face.”qiusir也可以把它发扬光大啊。

大坪:刚开学的时候一直会执拗地叫“邱老师”...不过现在终于习惯叫您qiusir了...知道老师是很早的事情了,在北校区的球场上常看到老师踢球的样子,像个学生,感觉看起来就让人感觉到快乐。
qiusir第一次叫我的大名,第二次就叫我大ping了,再就没叫过我大名,家长会回来后,妈妈和爸爸都开始叫我大坪了。看来老师的影响力还真是无限阿。

小楠:一直觉得您一直为我们着想,是很照顾我们,很可爱的老师呢~本人物理成绩一向很对不起qiusir,惭愧啊...不过偶可是一直很努力di,有灯作证...
qiusir小时候家境很不好,听很漂漂的yan老师说的,穷人家的孩子果然厉害,qiusir很强很强的!

小茗:记得刚开学检查寒假作业时,您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让我有了很多动力...也不知怎的,一上高中,莫名奇妙地对物理有兴趣。
我那选修课学得还可以吧?我倒是每次上完回来感觉特别爽。

小品:上次帮qiusir整理档案时发现qiusir的荣誉真多,很强,qiusir的blog我也看过,整体感觉qiusir是个很细腻的人...qiusir梳个菠萝头,整天没个正形,不过那天您给我讲您当班主任时的那些事,看着那些照片,我竟有些不知所措...qiusir是个宽容的人,善良的人...不过太善良了点。

大宇:您的个人魅力,非常狠!是一个很独特的老师,您的智阻理论,中英结合,思维优先等想法,我都记忆颇深。

大冰:除了课堂之外给了我不少的影响,还比较有诗人气质,感谢qiusir让我对物理恢复了信心,走出了以前的阴影。

小叶:上您的课记不下笔记,但仍能记住您讲过的东西;您的思维性和强...前几天看了您的blog,感觉太帅了,我也有blog,http://realonionleaves.blog.sohu.com

小菁:也许物理并不是我喜爱的科目,或者是我最迷糊的科目,但我也会认真听课,认真写作业,认真考试。老爸说遇到好老师最难得了,所以在分班以前我一定会向老师好好学习的。

大孺:从第一次听您讲课,第一次上课叫我发言,第一次开玩笑,第一次听您那“感性”的讲座,第一次看见您生了气却不发火,第一次看见您无奈,第一次和您参加班级的跳绳比赛(您还害我挨抽了好几下呢),我似乎可以看出您并不是一个只会讲文化课的老师,你的内心其实有着更多的东西,表面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BN:爸妈对qiusir的印象都很好,说qiusir很有活力,很有责任感,很强一小伙子(差不多原话)
所以你看看,这么好的老师,某只B不努力学习物理良心会过不去的。

小猪:qiusir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一向是充满活力的,一点都不像三十多岁的人,而且还经常被误认为学生。
我一直觉得qiusir是很希望我学好物理的,我自己也是阿。

小赢:即使屡次上办公室“挨打挨骂”,但心里也是很快乐的,因为qiusir是那样重视我,重视我们每个人提出的疑问,说句心里话,qiusir是我见过的与同学相处最融洽的老师了,无论是一课幽默的语言,还是和同学们下课时共同讨论问题的情景,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希望qiusir,身体健康一点,心情快乐一点,球技出色一点,作诗押韵一点,工资多挣一点,海拔再高一点...qiusir加油!

小芊:初中的时候,每天中午会在操场上看见qiusir的背影,心里暗暗感叹,这个就是那个物理学家...广义蝴蝶定理...时间走啊走啊,怎么就期末了呢,作qiusir的学生也半年了。
难以忘记qiusir的那次讲座,那对于我老说,可以说是震撼!那天中午,12:00铃声一响,便抓起一摞书风风火火地跑去阶梯教室占座...毕竟,qiusir的讲座,我已经准备好最大的企盼,然而我的企盼竟是沧海一粟,那场讲座后,我一个下午都在恍惚中,因为见识了什么才是集天地精华...在那时,我才真正明白威信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qiusir和我说,努力学好物理,不是为了物力,而是为了一份自信,在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曾经很想要一份自信,我知道“努力”和饭不一样,饭有吃饱的时候,而“努力”多少都不够。

小孟:初中的时候,特别是初三,我对物理非常非常有热情,可以说当时的成绩也是嗷嗷好的,但高中以来,也可能是没摸到门路,总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但无力真的是我最热爱的科目,所以无论如何我会学好它。

大恒:听说qiusir病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作为一个物理从来不好的学生,您让我有了自信学好物理,让我觉得有人愿意帮助,可以帮助我,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念,让我活得更加美好。qiusir更像个大朋友,关心我们,爱护我们..

大文:我很喜欢上物理课,尽管有时会打瞌睡~~(我不自觉的请原谅)
同学们喜欢你的幽默,愿您保持这种风格...请原谅课堂上的我不够积极,可能由于性格因素吧,不过我还是很喜欢你想我提问,反正我不主动,您就多点我吧!

小涵:初中也听过您的讲座,当时觉得真的好可爱好可爱的老师啊,名字很可爱,个头很可爱,头型很可爱,眼镜很可爱,讲的科目很可爱[我居然认为物理可爱过...]就连冷笑话都那么可爱...

大皓:诚如超弟所说,qiusir是个很善良的人,我十二分地赞同。很少有老师能够做到与学生这么默契,沟通如此愉快,从qiusir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不光是物理上的知识,还有吃苦耐劳,勤奋进取,幽默,宽容,忍耐,机智...在窃喜之余,深感在qiusir门下,必须得学出个名堂来。

大聪:qiusir是我物理的启蒙老师,将我从声音带入了物理的殿堂...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我有毅力和兴趣在这个学科上努力挖掘其中本质的道理和自己的潜力...身边的人当中,给与我大的影响的人不多,邱老师是其中一个...哎呀,算了,都是男人,那些话不多说了。

大亮:到了高中才发现qiusir是如此可爱的一个人,上课总是变着花样活跃课堂气氛,三十多岁还保持一颗童心。qiusir还是个特有责任心的老师,无论课上课下都极富耐心地给学生们答疑解惑,孜孜不倦....

大斯:总感觉你像个小孩子一样,很有意思...看完你的blog才发现,原来大智若愚的...越来越发现你的课超好,各种意想不到的思维方式,超强。

小贺:一直没怎么敢恭维你的球技...算给你面子勒!一次次看着你把我的助攻变为泡影...不说什么也...希望你早日进入一线队...

小美:qiusir讲课好棒,是超级棒的那种,不过qiusir长得太像孩子了,好几次在走廊里见到都没有认出来...

小丰:我平生最佩服智商高的人,其实谁智商不高啊,但您的精神最令我折服,每当看见qiusir,我都感觉到一个小巧的躯壳里装着一个伟大的灵魂,生生不息...

大可:早闻您的大名,今见庐山真面目,您讲课很精彩...现在慢慢适应了,每次上物理都有新的收获...俺下一步就是想多学qiusir的思路,让物理成绩升高。

大星:您就是这样一位个性十足的老师,但却是同学们真正敬佩的师长,我觉得除了学科知识以外,您的一些处事态度与思维方式更加值得我们学习...

小向:qiusir,这个名字挺有意思,QS=Quality Safe,质量安全?没错,qiusir的课堂质量绝对没有问题,Tracy很信赖你。然而Tracy认为qiusir对Tracy影响最大的还是在私下。qiusir在课下给Tracy讲题,Tracy都会认真地再演算,不会浪费qiusir的劳动。

闹闹:您每次都说“啊,这从没问过题目的girl!”My God,天理不容啊!还有啊,我告诉您多次我叫***,您却没完没了地叫***前面的girl...
其实真的想叫您Qsir,这样多顺口?!您讲题生动明白,不会让人犯困,很好!继续保持啦!

大亨:和您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没大没小的是吧,相比uncle qiu我更喜欢叫您邱哥,因为您心态实在年轻,怎么都不像个uncle或是该当父亲的人...平时虽然很随意,但关键时刻给我指明方向的人也有qiusir一大份...您的诗歌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逆境中寻找着阳光和希望,追寻着属于自己又同时包容他人的一片天空...

小青:qiusir出现以后,只是觉得物理课不再那么难熬,上课的时候睡了过去会觉得罪过。觉得qiusir很好啊,很容易接近的那一型,当老师还能这样还真的挺不容易的(我老妈平日里对她的学生总是凶巴巴的,慈母形象荡然无存)
qiusir有一首诗特地打印出来勉励我,当时没什么感觉,现在想想很感动的。

大元:假如有人对我的影响很大,我就会把这个人的形象与某些外在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建立“超链接”。古人就有“因月想文士,因酒想侠客,因花想美人”的说法。qiusir教物理,可物理处处都在,看来我这辈子是忘不了您了。
我们处处寻找天堂/却发现天堂就是我们心房/我们处处寻找天使/却发现天使就在我们身旁。
学生成就了老师的努力,学生是老师的天使,老师引导学生走向胜利,老师更像学生的天使,老师学生和谐共进,学校就成了天堂。
明年就有机会上qiusir的选修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