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讲题中,看到有个男生很不严肃,有些生气。于是顺手拿起一瓶矿泉水对着他邻座的女同学说,“孩子,你如这瓶矿泉水一样清澈!”没好气的拿起那淘气男生桌子上的冰红茶说,“而你,就如这瓶冰红茶一样浑浊!!”
正当我得意自己的比喻,变相批评了淘气的同学,也算是出了一口气,这是突然有个同学开腔了,“qiusir,那您岂不不成了可口可乐了。”看着我桌子上那黑不见底的可乐,无语。
在来春那看到这个,觉得很好,顺便了解了一些朋霍费尔牧师的情况...
啊,天父,
在我心里,只有黑暗,
与你同在,就有光明。
我孤孤单单,但你不会离我而去。
我内心软弱,但你不会离我而去。
我坐卧不安,但与你同在,就有安宁。
我心中悲苦,但与你同在,就有了耐心。
条条道路,都超出我的理解,但你知道适合我的路。
……
昨日大雪没有早先预报的雪大,或许是经历过2007年的那场雪的缘故。今晨大小街道的路况更远比想象的要好,清新整洁的路面上想必是泼洒了沈阳环卫工人们辛勤的汗水...
今晨,离家不远的夏宫在夏天到来之前又一次被克服了“有史以来最大难度”“成功”爆破了,“老”夏宫对面就是曾被誉为中国足球福地的五里河体育场,新闻的画面让我再次想起从目睹五里河体育场雕塑搬迁,到随后的体育场的成功爆破。
白岩松在央视不同的节目中多次提及“用建设去破坏”这句话...现实中,其实更多的是用破坏去建设,至少在描绘的宏伟新地标呈现之前...和以往的墨守成规相比,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得如此喜新厌旧了呢?
在我们也能不断攀登建筑高度之前,似乎要先从不断刷新爆破难度的记录开始了。
昨夜暴雪封门,今晨大风来袭,弃车到路边搭大巴上班...
粗算下来,离高考还有百十来天了,而高三的复习也已进行大半。复习过程中越发觉得知识“理解”的“熟练”对应考学生的重要。高考没有重复的题目,所谓考察能力,也只有对题目所涉及的知识有了很好的理解才能完成,死记硬背的只有死路一条。而如果对物理的每一条规律都要从最为基础的起点推导得出,或许有了答题的质量,却无法保证数量,如此事无巨细一样无法取得很好的成绩。这就需要对常用的一些知识模块有足够的熟练程度,如程序中对函数或包的调用一样,这常是应试教育被诟病的地方,但确实是应试的秘籍。
高三复习的成败,看自己对考纲里所罗列的知识理解了吗?理解的知识你熟练了吗?
人生如马拉松的赛跑,而高中三年的学习或如马拉松的某一赛段,此赛段最后的冲刺就是高考了。少数保送的同学已经提前到达赛段的终点,即便是获得加分的同学和大多同学一样,还在需要奔跑在路上,个别第一轮冲刺失败的同学,要知道尽管没有提前获得绿卡,但还是跑在前面的,而一直在后面的同学要知道,最后冲刺的名次才是名次...此时我们应该做的或许只有“只顾耕耘不问收获”了。
吾年幼而孤,在学校里每每犯错就有师长好意提及我的身世,以鞭策学习。印象中那是老师教育的方法,对其他犯错误了同学也大体会讲什么父亲不容易了的话,而至于学习的目的,说小了是为了父母家人,说大了是报效国家,但从来不知道从自己出发来思考学习的目的。这些教育的传统,即便在现在城里的学校也大有市场。不过我是很少和学生因为学习提及他的家庭,或是当初对那种被压迫的压抑的切身体会,而学习首先还是自己的事情。
无论是家里的长辈,还是学校里的师长,都不该在孩子还没有能力的时候就急着把一个个的负重放到孩子的肩膀上,要知道被别人强行放到背上的会是负担,哪怕是鸿毛,也会让人有不情愿的逆反。而自己自觉背起来的才是责任,即便是泰山也无怨无悔。对家庭,对国家,这些都该是强壮侯的自己背负的责任,而不应成为稚嫩肩膀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