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07
和人类科学研究推崇所谓的精准相比,在日常生活中,人对事物的敏感度要就迟钝许多了,甚至可以说是模糊。如果说大和小,高和矮这些词汇多少还有个标准,而如幸运和不幸等词汇,完全就是一时的主观抒发。
不幸与万幸常常是相伴而生的,也常常相互转化,如数学的迭代,万幸中有不幸,不幸中有万幸,眼下的万幸会是将来的不幸,现在的不幸也会成为将来的万幸...初看起来是不幸的事情,又会像是万幸...现实生活中,目光只看一点的会抱怨人生之不幸,或是沾沾自喜于万幸之一时。要知道不幸之土壤也总会有万幸的苗长出,而万幸的苗却也有结不幸的果的。
时间会融解所有的不幸,历史会筛选出万幸的万幸,成长的过程就是不幸的融解和万幸的累计过程。所以会听到不谙世事的抱怨命运不公,所以会有历尽沧桑的常感念生活。
五 06
如果说好奇心是知识探索的内驱力,是内因的话,那现实的需要则是知识创新的策动力,算作外因了。近来就感受了一次外因的策动。
近来急切需要提高英文的听力,百般无助的情况下,常常求助于电脑,忽然发现我的MacBook自带了很多英语学习的功能。通过“系统设置”>“语音”>“文本致语音”>“系统嗓音”...选择自己喜欢的男声或女声:)
当然,苹果的系统也自带了词典,“应用程序”里有“Dictionary”,尽管都是英文的解释,也没有关系。通过网络,可以下载“Atomix Dojam”,就如金山词霸一样方便了。
相比“Atomix Dojam”,我更喜欢“Translateit!”,可以选择性下载不同的词库,用起来很方便。
五 05
刚开始接触物理的小学生,往往不理解为什么一个运动着的小物体即便受到很大的力也不能立即停下来,反而会继续前行;刚开始教书育人的小先生,多会抱怨那些即便是犯了小错误的学生,纵然进行了百般的说教,总也不能马上看到悔改的成效,代之的是逆反;刚开始有点权利的小领导,上任伊始就恼火于一个简单的行政指令,三令五申也能立竿见影,众人依然我行我素。
认真读书的小学生慢慢就会明白,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有所谓的惯性---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就是对于外力的一种积极的响应。现实的环境没有绝对的光滑,而正式因为摩擦力的干扰,才蒙蔽了亚里士多德和其后两千多年的众生灵...因为伽利略,因为笛卡尔,因为牛顿...今天的学生才的人相对容易地理解惯性属性的道理了。而教书的先生、管理的领导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客观存在的人都有阅历,如物体有质量,有质量就有惯性的属性;阅历越广,惯性质量就越大,就越难改变原有的运动状态,对习惯的保持能力就越强。现实的物理环境没有绝对光滑,摩擦力干扰了人的思考,而现实的社会环境同样有类似于摩擦力一样的因素蒙蔽了对人的惯性属性的认识。现在想想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其背后的道理大体和惯性有关。聪明的教师和英明的领导不一定懂得多少物理知识,但却一定要明白人的惯性的物理内涵。
P.S.伽利略1638年发表《关于两个新科学的谈话》....有人说历史上带“8”的年份都很特别,1818年马克思诞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1898年戊戌变法,1908年慈禧病逝,1938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58年中国大跃进,1978年中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2008年,历史的惯性会选择哪类的大事情发生?
五 04
不要嫉妒那些眼下被人类过分呵护的“珍惜物种”,要知道当初他们或如你现在一样被忽视或是被荼毒。人总是习惯做过分的事情,然后又过分地去补偿。被人忽视的物种们,就庆幸去吧,这是你最为繁荣的时候。
有的果木因为繁花硕果而得到更多肥料和水分的优待,而有些却因此而被折断枝干,相反其貌不扬的灌木却能安静地繁荣。也如并联电路里面电阻小的功率大,而在串联电路中,那些一向被认为笨拙的大电阻却能抢占更多的电压了。
当人从自己看自己,或是勾画别人眼里的自己,常常会看到人性善的闪光;而当人从自己看别人,或是臆想别人眼里的别人,总会有人性恶的灰暗。也许,人性的善恶就是硬币的两面,同时存在却常常只以一面示人。
四 28
无意间发现OSX10.4增加了原本的小软件Grapher,很好的东东。

在应用程序>实用程序>grapher
About the Lorenz Attractor ,You can visit this adress ,or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