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自己还是个孩子
即便是还算喜欢眼下教师的职业,但在陌生人面前暴露自己的教师身份还是觉得尴尬,左躲右闪的,有时甚至不惜撒谎;当老师有很多拘束,不能随便骂人,要是动手打人麻烦就大了;三十好几了,外表像个孩子还不算,还会和孩子生气...靠!

天才是一种才能
王志采访郎朗了,接着昨天的“辉煌”看今天的“成长”,郎朗看上去是特有激情、特真诚的那种。坦陈“不会因父亲打了几百个耳光而喜欢钢琴感谢家长”,尽管觉得父亲很多地方是对的,相信应该可以换一种方式成功。他不说天才,觉得天才强调天生的,而说天才是一种才能或者是能力,他自己对音乐有一种强的敏感度。

要改变孩子需先改变自己
作家长的时常感慨“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其实孩子是家庭社会关系的总合,想改变孩子,需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要改变家长自己,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和孩子的关系。串联的关系会羡慕并联的共享和独立,而并联的关系也会嫉妒串联的同甘共苦。某种社会关系的稳定似乎比摇摆更重要啊。

blog上了厅堂?
无意间看到今天央视二套经济信息联播里看到介绍blog,斗牛士那刘兄还在玩游戏呢?[原来人家也有公告呢]遗憾的是没有看到洪波大侠的身影:(电视里还介绍了协客,和讯的的搬家工具。而对blog介绍的画面多截取新浪博客,洪晃的杂志封面?我小人了。

17

某日某生和我谈起她的班主任,一位初中语文女教师。
说一日她和学生谈及班级物理成绩的问题,直言道“你们的物理学习是听我的还是听物理老师的...”起初我听到这句话当然会以为班主任老师建议她的学生关于物理的学习要多听从物理老师的建议了,而学生补充说,班主任老师的意思是物理的学习当然要听她的了!提及其他科目,老师也侃侃而谈,“...数学?数学不就是讲三角形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吗!”学生惊讶:(

类似的情况我也遇到过,也是语文班主任老师,在交流高三理综合科目的复习时自信地介绍她的秘籍,“物理读课本三遍,化学读五遍,生物就是阅读课本,看上十遍!”
我也逃脱不了“为师者大”的怪圈,也常和学生吹嘘物理科目的伟大和考试的分量,特别是对高三参加理综考试的学生,一次有男生忍不住说,“老师们怎么都这样啊:)”

·反弹、乱弹、乱扯、瞎扯
·为师者大

17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网上有说出自米兰·昆德拉,也有说是尼采的话,更有出自圣经的说法。原本也很喜欢这句话,至于是不是犹太谚语也不是那么重要。但当这她出现在自己网志的留言里,不能不让我重新审视和反思她的异议了。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和万能的上帝相比,人类不仅愚昧还自以为是,而把如此人言当成箴言本身就是一种悖论。上帝真如凡人揣测的人的幼稚会让祂发笑?如果真是这样,上帝为凡人的滑稽发笑,会不会也为凡人的愚昧恼火呢?如果是那样的话,相信上帝也要折寿了。

如有真的上帝,一切都在祂的预料和掌控之中,或如上帝不会哭一样,上帝应该不会笑,更不会嘲笑。至于那些把这句话用在对他人言论的评价时,总以为是打着上帝的旗号抒发私己的体会而已:(

能和高人探讨是一种荣幸,但上帝不容假冒,祂也不会嘲笑。要说上帝,别忘了祂还是俺娘,我是上帝不听话的孩子...

16

某些感受是属于特定的阶段,某些心情是属于特定状态,而对诗的某些体会却是两者的巧合,所以看到喜欢的诗不仅仅是外在的偶然,更是一种内在的机缘。

随手翻阅桌角的一本学生读物,很偶然发现了费·伊·丘特契夫的《别声响》(1833),爱不释手,大有列夫·托尔斯泰当年的感受,“多么妙不可言的东西!我不知道还有比它更好的诗歌……”

别声响!要好好地藏起,自己的感情,还有向往。
任凭着它们在心灵深处,升起,降落,不断回荡。
你应该默默地看着它们,就像欣赏夜空中的星光。
———别声响!
你怎能表白自己的心肠?别人怎能理解你的思想?
每人有各自的生活体验,一旦说出,它就会变样!
就像清泉喷出会被弄脏,怎能捧起它,喝个舒畅?
———别声响!
要学会生活在理智之中,全宇宙,就是你的心房!
可惜神秘而迷人的思想,会被那外来的噪声扰攘,
甚至日光也把灵魂驱散。但你要懂得自然的歌唱!
———别声响!

事因难能而贵,人生道理知者众,有所操守者寡,世间惟圣人与君子方能对信仰恪守终生,而剩下的则多是以嘴代手脚和心的庸人了。看眼下不少的小孩子常自满于挂在嘴角的大道理而受不得一点委屈...孩子,很多时候需要别声响!当然这样的话更应该送给自己。

13

高三补习,中午呆在办公室里懒得出去吃饭,好在抽屉里还有一盒方便面。看了一眼饮水机,加热的指示灯亮着,还是黄色保温状态...一边打开电脑,输入密码,脑子里还想着原来事,一边撕开包装,打开调料包...径直走向饮水机放水泡面。

一开始就有所怀疑,水不热?指示灯坏了?一定是水太少,面盒厚隔热的缘故。就这样多任务状态下的脑子有所迟疑着,水却一直放着,直到满了还怀疑呢,怎么不冒热气呢?
随手关开关的时候才注意到刚才打开的是蓝色的阀门,原来一直都在用凉水泡面:(面自然是浪费了。

回想起来当时的头脑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停滞,正是因为最初过于确信水已经热了的正向信息,反而忽略了还需要打开热水阀的后续过程,才酿成冷水泡面的过错。

做事不专心还急着吃面而误用凉水泡面的糗事还有过一次:(三十来岁还不算太老,看来自己也该好好休息一下了,放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