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晚上在家看央视的《感动中国2005》,颁奖词还是那么经典...很多人物或是国家公器在刻意为人民树立的精神典范,尽管有审美疲劳的症状,也不乏还能让自己也有“总有一种力量震撼着心灵”的感动。

洪战辉的事迹很感人,小伙子用六年读完了高中,带着捡来的妹妹读大学,电视前那一段慷慨陈词让人鼓舞:“贫穷并不是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白岩松误解了小妹妹关于哥哥女朋友的那句话:)
还有报道说洪战辉很会做生意,七年有十多万的收入呢。或许我也可以给妹妹一个更好的今天,比较起来,多了些惭愧。

如果不先跟自我离婚,你就不能幸福地结婚。”《环球时报》上看到的这句谚语,当然不仅仅和谐的婚姻需要改变自己...“外宽内深”,李敖也这样自夸。

06

谐音“创新”的流行因该归功于小品。

学校里负责学生工作的是史姓和廖姓的两位老师,一日返校扫雪,学生相互交流说“史廖未及”。[虚构]

有学生告诉我他的网名是“神鸡妙蒜”,觉得有趣,后来大家讨论起严厉的语文班主任老师,商量给她起了一个外国文豪的名字,烈妇·拖耳师太。学生爆笑...

课堂上学生抱怨屋里太热要开窗,老师反驳说“热还这么闹?”学生接话道“热闹吗!”,原来热闹是因为热所以闹:)

听学生说“物以C为贵”,说选择题选C选项概率最高,还有人自己统计过:(一次少年班招生,明明是五道True or False的英文判断,有学生毫不犹豫地填写了“CCBBC”...

06

穷人的昨天是为改变环境而透支身体的固执;穷人的今天是为适应环境而重建精神的屈从。穷人的生活就是这样破坏着日后修补的,加固着将来颠覆的。
昨天的穷人容易满足,今天的穷人饱尝痛苦...

明天?真的穷人是没有明天的。

04

杂感之 一碟菜
教师是厨师,教师的工作是厨师手里的一碟菜,尽管众口难调,有不合口味的,但也总有喜欢吃的顾客。或如香港人所说的“瘟猪头有盲鼻菩萨”一样。

一碟菜,没有一个人喜欢吃,那是旁人眼里厨师的悲哀;一碟菜,奢望所有人都喜欢吃,那是厨师自己的悲哀。当然,当老师的工作不被当成一碟菜可是最大的悲哀,也是所有人的悲哀了。

杂感之 屁者先声
课堂上常有这样尴尬的事情,一当有人抱怨味道难闻时,周围的人会迅速捂住鼻子,没有人愿意坦陈自己的所为,而沉默又似乎意味着默认,于是大家竭力证明自己的清白,都用手夸张地往外扇,或是干脆起哄嫁祸他人,就算自己没有闻到异味。

实际上很多时候最初喊臭的往往就是放屁的:)
类似贼喊抓贼,放屁者为了保全自己会先说臭,而旁边的人担心被误解,不管是否真的有臭味都会跟着捂鼻子,甚至为了转移某种情绪会起哄嫁祸他人。人的很多行为本来就是出于自我保护的。

P.S.有一段时间不能访问SHK那里了了:(海棠何时依旧?心理竟有几分挂记了,保佑:)

03

是初三早上陪同岳父一起去的奉国寺,从锦州出发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对我来说也算是故地重游了。两年了,四周的景物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庙会的第一天,或许大家还忙着在家里过年,游人稀了,也难得祥和的清静了。

身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奉国寺位于义县城内东街,始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初名咸熙寺,金代改称奉国寺,是中国著名的辽代三大寺院之—(另两处为河北蓟县独乐寺、山西大同华严寺)。寺内主要建筑为大雄殿,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大的单层木结构建筑,因殿内供奉七尊大佛,故俗称大佛寺。


这幅照片或许就是卖香人所说落日余辉下的壮观吧,下次也等到日落

高大庄严、仪态慈祥、权衡俊秀的“过去七佛”(自东而西为迦叶、拘留孙、尸弃、毗婆尸、毗舍浮、拘那含牟尼、释迎牟尼)千年来仍然保存完好,世上独一无二,以正中毗婆尸佛最高,通高8.6米...这也是世界上遗存最古老、最大的泥塑佛像群。毗婆尸佛背后供有明代重塑的倒坐观音,塑像保留着早期男相观音的风韵。

近年第一次看到奉国寺自己的宣传册,惊奇地发现新建了网站,里面的资料还不少呢。

如果当地的民生真的与寺庙的香火有关,那就祈福于奉国寺的香火,让祂“慈润山河”吧。

7fd.giff7bh.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