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17

年末了,总结的思绪似乎成了一种时节。

我以为读了万卷书,慢慢发现人生本来就是一本读也读不完的书;我以为行了万里路,而既便是熟悉的地方也有不曾涉足的景物;我以为饱尝了人生百味,生活中却也时常品味新的滋味;我以为历尽了世态炎凉,现实中却也时常承受新的创伤…

成长是对自我认知的更新,甚至是否定,这些年对为人师者的作用也有认识上的颠覆。

起初以为以自己丰富的阅历可以给学生很多建议,后来发现我不能,甚至很少都不能。教学的这些年来,并没有真正留给学生什么,反倒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自己学到了很多。不过还好,在那些共同走过的日子里,大家彼此的率真袒露了真实的自我,而坦诚的交往过程中,我熟知了学生,学生了解了我,我还帮助学生更多认识了自己,为人师者的作用,或如此而已。

崔梦溪说的好,老师更像开班车的司机,嘟...,到站了,要赶接下一班了:)嘟...

十二 16

原定上周五的讲座拖延至今日,未必是好事,却也经历很多的周折。

阶梯教室里看到有毕业班的同学特地赶来参加,有六年制以外的学生请假参加,少20的学生已经放学了留下来参加...也有同事特地参加...看来都是贴出去海报的效果,很多同学一直站着,近三百多人,大约一个小时的报告,彼此都很辛苦。
整体感觉学生听讲的效果还好,也基本上完成了我预先设定的目标,报告结束很多后很多同学不急着去吃饭,询问电邮地址,还有要求合影、签名的...

学生设计的海报,大清早贴出去看起来还不错:)保存了留个纪念!

点击这里看大图,这里是黑板的设计图...有时间把资料整理一下

·我自信、我拼搏、我成功

十二 15

新闻?不好说什么才叫新闻,事情听多了也就习惯了,看多了也就见惯不怪了,而万一摊到谁身上却不免要计较起来,自己也不例外。

以前就听有志说起过我有文章被某教学参考书选取了,当时还开玩笑说要索取稿费呢。其实自己的文章能被相中已属荣幸,而能被更多学生看到更是一种荣耀,稿费就不重要了。

zjqj.gif前日学生焦巧慧拿出一本书(《中学教材全解八年级语文上》)问我,“qiusir,这文章不是你写的吗?!”(《我喜欢的格言》118-119页),果然是多年前我在一次教工大会上的演讲稿,连文中那句“you can dream it ,you can do it”也还保留着。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没有任何作者的信息:(
本来自己的文章被选用了是一件好事,却丢了最基本的署名权,大有秀才遇见强盗的愤慨和无奈,前一页选取的是华罗庚的《统筹方法》,还算厚道,而后面《有志者事竟成》一文也遭遇相同的待遇,至于其他的就没有那份闲心统计了。

编书的应是通过网络获取的文本,该看到文章的作者,那学生就是在网上看到并知道是我写的文章,或许编者以为小人物的名字是不值一提的,不过可笑的是书的背面却醒目地印着这样一段话,“为维护著作人的合法权益,并保障读者的切身利益,本书封面采用压纹制作,敬请鉴别真伪。”看来他是知道不管多小的人物都还是注重自己的权益的。
眼下即便是教材也常有错误出现,而对编写辅导材料的操守我们又能奢望什么呢?

至于那本书,还是立此存照一下吧:

中学教材全解八年级语文上 人教实验版
主 编:薛金星 本册主编:越国旗
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日 期:2005年7月

不管怎样,对于本站(求师得)的资料还是欢迎大家使用、引用,也不一定非要注明求师得/qiusir字样,但也不要把自己的名字写上:)

十二 14

现实存在的个体是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选择和进化的结果,只有特定环境下的适应与否,并不存在整体绝对的优劣,而相反稳定的个体都是正反两方面的平衡。诸如伶俐者善变、迟钝者稳重,开朗者大意、敏感者细腻...所谓的优劣多是于特定环境下不同特质外显的局限。

人的生活是一种选择,和谐的生活是一种平衡。人选择了轻松,也附带了懒散,选择了执著,也附带了敏感...同时也是优点和缺点的平衡,选择了优点,也一并拥有了相应的缺点。

常说改变性格、改变现状以改变命运…而实际上我们又能改变什么呢?缺点更多时候是一种必然;而改变了的现在那是将来。通常人们所谓的“欢迎指出缺点”其实是一种幻想拥有完美自我的贪婪,那只是人的一厢情愿,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拥有缺点,也正如人的优点。

缺点阻碍发展,这无疑是一种遗憾,而不知道自己优点才是真正的可悲。为什么要表扬?很多时候“优点不说是不知道的”。

缺点和优点的对抗中,我们更愿意让优点外显。既然没有办法消灭缺点,就让优点获得更大的发展吧,优点的不断发扬才能真正抑制缺点。直陈缺点的坦率容易产生交流的障碍,表扬是更有效的一种沟通,而正向评价对缺点也是一种抑制。

教师对学生的表扬不单纯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对缺点的压制。

p.s.更新了打开另一扇窗,让世界看看我的模样,人际电路模型初步

十二 13

常有家长满脸羡慕地谈及自己的孩子如何敬佩老师,其实小孩子很容易崇拜,对老师来说让学生和他熟悉并喜欢他显然比单纯的崇拜更真实和有效!

下面是张天光同学[少二十]的一篇随笔,感谢他对我的观察,这也让我也回忆起很多事,转发到这里留个纪念。

qiusir
written by 张天光

我在试读的时候知道了qiusir。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幽默!!

记得试读时,第一天的第二节课,一位个头不太高的、戴着眼镜的老师,走进了教室。我看他还有点像一位高年级的学生呢。他就让我们叫他qiusir,而不是诸如“邱老师”之类的。qiusir是来教我们物理的。

上课之前,他先用几个小游戏把我们当中的一个同学整得够呛。其他的同学则因为那个被整的同学而感到有意思。qiusir就是这样和我们打成一片的。他还在讲课的时候加了一些放松精神的,比如,根据目前讲的内容说一个小故事,给我们找点乐子。qiusir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而不是一个使劲批评、纠错的老师。

进了育才后,虽然qiusir没有教我们物理,但是我们还能在某些地方见到这位幽默的老师。如果同学们见到了老师,也许应该说“老师好”。而如果见到qiusir,很有可能会说“Hi qiusir”之类的。

qiusir另一个使我们喜欢的原因,是他会在同学答错问题后,开玩笑地“捅”那个同学。因为旁边的同学看到那个同学被qiusir“捅”了,会开怀大笑。那个被“捅”的同学也会感觉到很……快乐,因为很荣幸的能被久仰的qiusir“捅”一下!

上了育才后几个月,我被班主任和数学老师推荐去参加qiusir的选修课:数理探究。我觉得太高兴了,可以去久仰的qiusir的选修课了!

其实那个选修课并不是算题、算题、算题,而是利用电脑进行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研究,而且以数学居多。不知道为什么qiusir要教这个选修课,他可是一位物理老师!

有一次,qiusir给我们出了一道比较难的题,他问我能不能做出来,我说快完事了。qiusir说,你吹,你吹,这么小就会吹……我觉得太有意思了。最终我还是做出来了。qiusir感觉到“非常的惊讶”。后来,qiusir发现我在这一方面还是挺好的。(我没吹啊!)他叫一个同学的时候爱说“那个boy”之类的。总之是非常的有意思。

我还在网上看到过qiusir的网志,看到了他和他的同学们的一些作品。我还发现qiusir还是很爱写诗的,在数理教学方面很有研究,尤其是数学。我觉得qiusir还可以做一个挺好的数学老师呢!

这就是目前我所认识的qiusir,也许时间长我还会认识到他更有意思的另一面。

·适应性学习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