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usir:“萨特说人除了自我塑造之外什么都不是,作为教师,我在想除了你们我还是什么?同学们,好好去生活,也把我也带走吧。”下午保送的学生在为毕业典礼采录,我如是说。
@qiusir:“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话据说是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说的。我想需要解释的是,时下教师的光辉无非是阳光下手捧气泡的斑斓,不管你是否笑纳那不切实际的赞美,都要担负那泡沫破灭后的骂名。也不知道当下有哪门子职业算得上光辉...
@qiusir:高三的学生前日已正式离校,不过这两天多数还是陆续回学校自习,也有教师留守答疑。明后两天学生也可以自愿参加学校安排的高考模拟,提前走一遍高考的程序,感受下考场的氛围...
@qiusir:理论和事实相比,我们更愿意相信谁?比如握着很多张彩票的眼睁睁看着只有一张彩票的去领奖,然后接受那成功者扔掉多余彩票的建议。这本是相信运气也可以复制。
@qiusir:但凡期许之处,必有修剪。时下的园丁与其说是培育栋梁,更莫如说是人造那景观,整齐划一了先。谈个性?要不是品系名贵的话,也只有祈祷被忽略了...
@qiusir:上完本学期的最后一堂物理课,和高三的学生做了个简短的告别;也完成了游泳馆的处女航,还和游友们切磋了几轮,累...
@qiusir:误入教学楼的小麻雀一中午的凄厉鸣叫,让我很痛苦地体验了余音绕梁。穹顶上的它无视下面打开的窗,只是一味地从一个横梁飞向另一个横梁。遇险时鸟往上飞就如人往外跑,这也是世界观的不同吧...
@qiusir:值班。带我的理综课代表小胖和他的朋友来教工食堂改善下。谈到不远的假期,小胖同学的朋友的目标很明确:争取是提升智商到三位数,努力降低体重到两位数。当然了,他体重的单位是公斤…
@qiusir:我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开放,一个封闭。开放的世界里,我给予、我索取;封闭的世界里,我只给予。时间或可换取物质,尊严只能给予。
@qiusir:不要怪我虚度了你恩赐的光,我只是把它们珍藏。傍晚时的奉还,为的也只是看你告别前霎那的辉煌...
@qiusir:河风吹起的不是波纹,水鸟荡起的不是涟漪,那分明是被唤醒了的沙滩上曾经的脚印,起伏、重叠。多年以后,河边散步的你是否能从这滚滚的流水中读出此时我的心迹?
@qiusir:http://weibo.com/qiusir
@qiusir:http://t.qq.com/qiusir
网路上[?]看到有关我年轻时所教学生的信息,其中有我了解的,也有我不了解的,还是相信笔者是亲身采访了的;孩子们都毕业很多年了,有印象的,没印象的,也不怎么联络了...岁月的痕迹一定要刻在脸上吗?
"
从于彬彬身上,可以挖掘很多天才儿童的共同点:少时调皮,因为天才儿童需要在小朋友圈子里带头出很多捣乱的鬼点子;一直属于不安定分子,后来上小学了,他也常被罚站;战胜成人,他很小就热衷下棋,好几次竟然赢了父母的同事,被父母“批评不给大人面子”。
不过尽管调皮,于彬彬很小就有让大人们拍手称赞的“绝活”。他的强项是“背诵天气预报的城市顺序”,好几十座城市,他看几遍就能一字不差地背出来,在父母所在的单位里传为佳话。
跳级是常态
于彬彬7岁上小学,四年级毕业直接跳到中学,这个全称为“超常教育实验班”的考试选拔可谓“惨烈”:最开始有1000多个未满12岁的小朋友报名,第一轮考数学和语文,剩120人;第二轮考数学,剩60人;第三轮先上12次课,包括数学、语文、英语和物理,初中内容,现学现考,之后剩30人;第四轮试读半年又考试,剩下不到一半,最后毕业时就14个人了。最后两年,于彬彬一直拿班级第一。这样光辉的经历实在让人有些惊讶,但事实上,“跳级”几乎是每个天才儿童教育历程的一个特征。
从中学起,于彬彬早上7点上课,晚上熬夜做功课,有时晚至凌晨2点。前一年半学习初中内容,后一年半是高中内容,最后一年复习考试,直接参加高考。班级里的14个同学,于彬彬和另一个同学考入清华大学,5个保送浙江大学,还有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等,基本都不错。
14岁,在普通人还处于初中阶段的年龄,于彬彬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名牌大学的学生了。作为01级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年龄最小的学生,他刚入学就成了话题人物,很多人跑来看他,有时还难免被室友们取笑。“他们会开玩笑说‘少儿不宜’,好像就没我什么事了。”于彬彬难为情地说。
疯狂网游弥补缺失童年
由于童年时光异常短暂,网络游戏成为于彬彬上大学后的最爱。拿他的话说,“算是对童年生活的一种补偿”。但是现在觉得“得不偿失”,“没对未来做什么筹划和准备啊,年龄上领先,命运上落后了。”同样的97级中科大少年班的陈云霁也曾一度迷恋网游,他的话有一定代表性:“毕竟年龄小,上大学后父母一下子不在身边,自己的意志力和修养也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结果疯狂玩了几年。”
2005年,于彬彬18岁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也选择了和绝大多数天才儿童一样的道路——继续深造。他现在在中科院硕博连读,还有两年半毕业。读研后,于彬彬交了第一个女朋友,比自己大3岁。事实上,姐弟恋对于天才儿童而言并不罕见,能罩得住比自己大的女朋友是一种能力,天才儿童不平凡的生活经历注定让他们比同龄人来得更成熟。
对于毕业后的去向,于彬彬坦言还没想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有足够的收入养家糊口,还有一些好朋友,工作别太辛苦,有时间顾家就可以了。”这是他的生活目标,并没有多大野心,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一个挺“安于现状”的人。而“天才儿童”这个身份在他眼里也不过是“早读了几年书”而已。“一直也没骄傲过,要说骄傲那也是我父母的事情。我早就知道年轻几岁其实也没什么,有时候我还会抱怨少了许多童年乐趣。”
采访中,能时刻感受到于彬彬开朗、可爱的个性,而且,他懂得做人要低调。
"
关联:我的超常学生
本周物理组的教研活动安排在阶梯教室听张卫国老师的“三生课堂”研讨课,动量守恒应用之《反冲运动和火箭》,课后在茶吧召开了由校长、主任及各教研组长参加的研讨活动。课堂精彩,讨论热烈,特此继之...
课堂记录
技术很先进,苹果手机遥控苹果的电脑,外加keynote的动感切换,不是一般的炫;因情就景,幽默也自然地从六一儿童节引入动画片段,很贴切地引入反冲,学生的情绪也被调动了起来;师生互动,老师举例,学生举例,引入反冲概念。(如果反冲的定义很重要的话,更可以由学生给出);对于不方便演示的蒸汽炮等实验采用视频演示的方式,简单的道理却有震撼的画面和音效;学生展示,学生借助电脑和网络,从不同的角度给出教材知识上的延展。从学生资料的展示和语言的组织上看,他们已经收获了很多;学生分组,借助教师给出的组件设计实验;水火箭的演示很好地调动了大家的好奇心,很震撼的笑果;教师总结陈述...
个人的观感
除了技术手段辅助的流畅和恰当外,就是信息的丰富了。文字、图片和视频,教材上的、网络上的,教师提供的、学生搜集的...另外一点,就三生课堂来讲,课堂首要的是要让学生动起来,动手、动嘴、动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如此生动才能在生本上生成。
几点思考
认知的冲突在理科教学中还是很重要的,最后演示水火箭的魔术般的效果,孙校提出先制造冲突再探究的想法就很值得尝试一下;
学生分组和分工的制度如何能常态化,如何能够在现有条件下养成学生交流和表达的习惯;
课堂上让学生走上讲台,除了展示自己以外,是不是考虑多让学生向学生发问?三生中的生本,除了是老师要以学生为本外,很重要的是调动学生本有知识的理解和疑问...
愿景
非理想的现实本就无法实现理想的课堂,但卫国老师还是综合各种策略,至少在听课教师头脑中呈现出近乎完美的意图。而随着学校“三生课堂”活动持续的开展,相信会有更多收获。
@令狐小聪:“生动”的课堂才有生命力;在互动中实现知识、方法和情感等的“生成”;“生本”的态度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外显的“生动”、内容的“生成”和“生本”的价值,要为新学期的课堂吹吹风...
顺着K12红霞[?]的足迹,也粗略领略了《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美国教育家Lynda Fielstein和Patricia Phelps撰写)一书。只言片语收录于此:
第一章 教学的动机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直接指导者,他们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潜力和发展可能。很少职业能像教师一样使人得到积极的发展,而且这种发展能极大地改善人们的基本素养。
如果你将成为一名教师,那你就选择了一种(事实上,希望上)能为他人服务的行业。
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 角色榜样
当你进入大学时,大多数人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要比其他职业多,或许你每年要看一两次牙医,有三次与银行职员打交道的经验,而且在过去曾两次迷上艺术家的表演,但与你12年内与教师的日常交往想比,这些交往只占极小的比例。
普里斯发现,受到角色榜样影响的学生要比那些以经济利益为主要职业动机的学生更易选择教育专业。
个性类型
除了你的价值观念、职业信念、热情和你过去的各种工作经历外,你的个性也会影响你的职业选择,决定你的成功。你的个性不但在你对教学工作的要求水平上起重要作用,而且会形成你的教学风格。
“教师这一职业与其他所有为人类服务的行业一样,从工作中得到满足是职业要求和个性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西摩.萨若森
人们选择教学的原因 教学的魅力
劳狄(1975)发表了他的社会学观点,其独特之处在于确定了职业选择的五种“诱因”:人际关系、服务、毅力、物质利益和时间协调。人际关系包括教学所提供的与年轻人的密切交往,这一因素是人们选择教师这一职业的首要原因。服务这一因素与教学的利他本质以及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性相关。毅力是指能够坚持一种工作并能在工作中得到愉悦。教师经常说教学是一种充满愉悦的工作,他们愿意在这种氛围中工作。
时间选择
教师成为改革者的首要原因是相信他们能“有所创新”,这些人有一种教学的责任感和希望改革社会的愿望。改革者关心社会问题和状况,他们具有理想主义思想并把社会的责任置于首位。作为教师,他们认为自己在教育问题(如不平等现象、贫穷或文盲)的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重要的是你为什么要成为教师,而不是你何时成为教师。在一天结束时你意识到自己是成功的,即使你只培养了一位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的回报
每一种职业都有所回报。外在汇报是可见的、直观的、可计量的、客观存在的,它包括薪水、权利、地位和日程计划(如节日休息、暑假)。相比之下,内在回报是不可见的、内在的、不可计量的,且大多数成分是主观的。
内在回报包括,因帮助他人而得到的满足感;教学中的乐趣;由在理解的前提下帮助他人所得到的愉悦;因为工作中的创新而得到的成就感;与教师进行交流也会得到满足感。内在回报的价值在教师这一职业中要比在其他职业中更为重要,那些以教学为乐的人认为是内在回报体现他们的价值。
第二章 关注自己:自我调节
能够善待自我、尊重自我的人就能够善待他人,尊重他人。自我评价对于一个善于与学生和教师进行沟通的优秀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500年前,苏格拉底曾说:“没有接受过审查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
“教师是什么样的人要比他教授什么更为重要。”—卡尔.明格
教师生活在鱼缸里
教师易受伤害的原因:生活在鱼缸里。领导、家长、纳税人和学生都在审视着他们。一个人的生活水平由学校的多个方面的因素来决定,如学校的类型,学校的规模及学校的位置。根据有关教师地位的报道,一些人抱怨当今社会存在的教育问题是不理智的,不幸的是学校成了替罪羊。因此教师也许会发现他们的行为所受到的公众的关注要比他们预料的多,决策者们对他们行为的关注也比以前多。
同未成年人在一起
一个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而且要注意能被认为不称职,即使是不恰当地暗示也会被认为是误导。
近距离地与学生交往
当教师与学生进行交往时,他们必须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注意保持距离。
关注学生的成绩
在某些地区,教师的工作因为测验成绩较低而受到威胁,不断地要求提高学生的成绩,但国家和地区的要求给本来就已经压力重重的教师施加了更多压力。
在危险情境中工作
当你意识到学校是一个微型社会(即能反映整个社会问题)时,你就会感到今天的学校已经成为了危险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