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qiusir[20180101]:2017飞逝,2018已来......


@qiusir[20171227]:天气好,烟囱都是风景...​​​​

@qiusir[20171226]:前天南风昨天北风今天没风...

@qiusir[20171225]:#东北育才# 开往春天的火车...

@qiusir[20171225]#东北育才#冬天的早晨...

@qiusir[20180117]:不见白烟无处不白烟...

@qiusir[20180113]:#东北育才# 高三加班,日常拍烟囱...

@qiusir[20180111]:#东北育才# 远处一抹朝霞,近处一缕炊烟...

@qiusir[20180109]:无烟囱不北方...

@qiusir[20180122]:为了推介,求师得的助教们也是够拼的,不惜化身蓝天下的那缕轻烟:“……可爱的助教随时在线答疑(多数助教似乎都是单身/划掉)。加入我们,寒假你就有理由光明正大的坐在电脑前了。(相信很多同学也知道,今年的一月新番质量可是非常的高...)” ​​​​

@qiusir[20171213]:今年冬天的天较往年要蓝一些…… ​​​​

@qiusir[20180112]:#东北育才# 似乎习惯了每天早晨在三楼走廊里看看这烟囱...

@qiusir[20180104]:没雪的冬天,烟熏的黄昏。

@qiusir[20180208]:有一阵子没看那烟囱了...

@qiusir[20151127]:北方冬天的早晨,想到开往春天的地上铁...

@qiusir[20171227]:左侧楼(高中部)三楼中间大概是我看烟囱和拍烟囱的位置...

@qiusir[20180115]:一边看APOD上“灵魂和心脏”的星云,一边整理校园里拍的烟囱~

@qiusir[20201218]:不用说人了,就这根烟囱每天看着也都不一样,但,就如河滩上的碎石,各自不同而又有什么不同呢。
@qiusir[20240108]:吃过早饭,回办公室的路上,看背面的建筑像是上了金红的颜色,扭头看东面的烟囱(以前拍过不少它的照片就拍下这张...

12

教育科技之未来大会(Futur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nference)是一个每年一度的教育技术盛会,摘录选自华南师大焦建利教授博客[?]......
[?]Diana引用Austin Kleon的一句话,来展开自己的演讲, “这个看起来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但是,对于创造性工作而言,限制就意味着自由。”( It seems contradictory, but when it comes to creative work, limitations mean freedom)。

[?]"颁奖有条不紊,获奖者登台拿奖,经过主持人旁边,跟站在那里观礼的评审人员握手,再到舞台最左前位置合影留念!这个颁奖的方式方法,和我们常见的很不相同,看上去简单,庄重,有序。"qiutopia数位学习分享会可以借鉴一下~
[?]Diana提出了一些创客教学的注意事项。比如,少就是多,不要帮助学生做工作,而是要指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要把创客课程和教学变成一种竞赛。要帮助孩子聚焦,但不是给他们多过的限制。要留下足够的创造性空间和余地。要营造一个相互协作和分享的环境。没有一个唯一的和普遍适用的创客教学方法等等。

[?]如Ken Robinaon爵士所言,在全世界,不论在那个国家,论及教育变革,人们最终难免会把板子打在体制和制度的身上。
如同在他的那本《让学校重生》中的观点一样,Ken Robinaon爵士倡导自下而上的改革,认为草根式创新能颠覆教育,教育改革就发生在学生和老师之间。

在全球,在许许多多国家,在许许多多的教育变革项目中,人们都是在旧的模式上面,进行修修补补,如同不断地打补丁一样。经常访问全球各种创新学校的 Ken Robinson爵士指出,人们已经看到了在今天这样一个技术无处不在的世界,来自教师、学生、家长以及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对教育变革的热情和渴望。

Ken Robinaon爵士指出,教育之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起周围的世界,觉知和发现自己的才能,以便使他们成为自我实现的个体和积极主动、热情洋溢的公民。

Ken Robinaon爵士指出,技术可以策动变革,促进个性化学习(Technology Can Incite Change and Personalize Learning)。他认为,与其继续走过去的教-考(Teaching to the test)的老路,学校和教师倒不如使用手头的技术,来帮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为每一个学生带来个性化教育的美妙体验。
[?]这里有焦建利教授在教育技术学自留地博客整理的目录。

26

感谢谢雨伽同学的整理和分享。


Continue reading »

21


关注求师得数位学习(qiutopia):为自己的学习掌舵,我们一起加油~

2017好像还在昨天,2018年已经开始了6%。寒假来临之际,求师得数位学习正在开启第7期。这个寒假,不论你身在省内还是省外,不论你是高中生还是初中生,不论你学理还是学文,都不妨碍你报名参加求师得数位学习(微信查找并关注qiutopia,无需单独报名,有作业提交帮助菜单...)。这里有老师、有学生,有高中生、有初中生还有大学生,有省内外的学生也有留学生...关键在这里可能会有不一样的你。“动态数理”和“数字讲述”两门课程诚挚邀请“热爱学习、欣赏学习”的你参与...

周三发布课程和作业要求,下周二中午12点前提交作业
Week1 1月24日-1月30日 Week2 1月31日-2月06日 Week3 2月07日-2月13日
Week4 2月14日-2月20日 Week5 2月21日-2月27日

求师得数位学习完全免费,不仅老师和助教们是义务的,课程所需要的软件和网络服务也是免费的,比如Geogebra、iMovie、作业提交的百度云等。如能顺利完成五周的课程(四周合格即可)还会获得沈阳市教育局、教育研究院认可的精美证书、沈阳市在线选修学分,同时有机会获邀参加午餐会...


2017年11月30日,求师得数位学习2017结业分享会在奥林匹克学术报告厅召开。
东北育才教育集团高琛校长、沈阳市教育局基教二处王立华、沈阳市教育研究院高中教研中心高敏主任、沈阳市教育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田露主任、 康平县高级中学崔丽娟校长、 集团孙永河副校长、科学高中部张军主任、超常教育实验部王雪飞主任、业务指导部廉丽丽主任莅临现场并为学员颁发证书。


·求师得数位学习2017分享会
·求师得数位学习2017碎片

求师得数位学习得到东北育才学校、沈阳市教育局基教二处和沈阳市教育研究院的大力支持~


教师团队
邱发文、李海妹(高中部)、郭莹(理科部)、纪璇(超常部)、李峰(江苏仪征)
学长后援团
王禹程(复旦大学)、张鸿业(Drexel University)、张潇勇、杨洛、沈冠霖、李瀚文(清华大学)、徐逸宁、崔舒洋(北京外国语大学)、叶宇晨(北京大学)、闫冠宇(新加坡国立大学)、康书宁(悉尼大学)、赵翔宇、孙铭隆(剑桥大学)、赵天浩(武汉大学)、张真源(滑铁卢大学)、尤一宁(中科大)、孟琪峰(北京邮电大学)...

东北育才教育集团
......
沈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二处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


十二 31


年末了,收到任课班级送来的新年日历的礼物,喜欢这喜庆的烫金封面和“把日子过成诗”的调调~

前几天不经意翻到“2013这一年”的旧文[?],除了看到上进的背影,也想起曾有过年终写总结的惯例,去年的“2017会对我更好一点”[?]只算是年终的感慨吧。这几年常规的教学任务有增无减,连续高三、三个理科班,加之“求师得数位学习”实践活动的推行,平日少了很多感性的时间,最多只是利用上下班的路上走走拍拍,发个微博记录下生活的点滴。至于今年能否写个总结,心里还是没底,谁知能不能中间被调去出分流题呢?还好,感谢领导照顾,但都这把年纪了还会为工作的事忐忑,唉...

前两天菊姐说她以前常看我博客的,问现在还写不写。就过去了的一年,去了几个地方、读几本书,也收获了不少,如此这些琐碎,以往多少有些记录,自己也懒着再梳理了。趁着还有点闲,还是吐吐槽,吐一槽苦水吧。
Don't get it right, just get it written. - James Thurber
印象中,工作二十多年是第二次请了一周的病假,2008年肺炎那次还是在期末[?])。大上周学部大会,教学主任总结中提到我病假一周,上周食堂早餐,德育主任还主动问起病情,这两天学部教化学和教数学的两位骨干相继住院,大家都很敏感,也议论纷纷...我目前只是咽炎,想来有点惭愧。虽然工作生活大家各有各的不易,但平日感冒挺到好的那些老师们着实更不易。我甚至好奇,这里什么样的遭遇能唤起同情?同情究竟长什么样呢?

“人的一生有一个半童年。一个童年在自己小时候,而半个童年在自己孩子的小时候。” 按余光中的说法,消极了讲,我最多有半个童年,还是长大后从老家那零零散散听来的。但乐观想,当教师的多少也能从学生那得到点童年的补偿,按照100个学生补偿0.1个童年计算的话,我的童年也会比平常人多不少。以后大家看到课堂上淘气的我要多多担待,权当是对我童年缺失的补偿吧。

年末了,各班课代表来邀请参加元旦班会,我坦白讲了不会参加。他们还不太了解课堂外的我通常把人群当成沙漠,况且那节日恐惧症的阴影犹在[?]...课代表阿龙说他也不喜欢群体的娱乐。还说,午间从楼上常常看到我一个人低着头快步走向教学楼,而别的老师三五成群的...其实与这学期午间运动从篮球改成跑步有关,加之嗓子不好,课下也尽量少说话。当然,我也很是享受“内心的狂欢”...


没有18岁的旧照,让我的手机摄影启蒙老师拍了张新的[?],当是辞旧迎新纪念吧,不过和本文情绪有反差~
I always knew looking back on my tears would bring me laughter, but I never knew looking back on my laughter would make me cry. - Cat Stevens
母亲过世的那夜,凌晨睡梦里,我是被父亲和妹妹的哭喊惊醒;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中,我是在老家的炕上眼见父亲蹬腿咽气。就如经历过的清贫让我容易对物质满足,很小就直面过死亡的恐惧,让早活过了父母的年龄的我对寿命已是知足了。有人说“今天是你余生的第一天”(Today is the first day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这话我更多时候的理解是“今天可能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这或许也是向死而生吧。

把日子过成诗,一般是在把日子过成唯美诗的愿望中把凄美诗过成了日子吧...现在已不在意生活的诗是唯美还是凄美,是长诗还是短诗,简单就好,精致更好。自己能做的,无非是把能把控的做到更好就好。而一但不能在身边寻找到美好,那就去书里寻找...

苦水吐完了,剩下的是过去的一年心存的感念和奋斗的余温,虽然“新年如旧年一样”的愿望是顶奢侈的,还是希望2018请继续对我更好一点~

前几天提前续交了物业费,今早出门,车卡显示还有36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