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02
为记录风景拾荒者的行踪和皓首穷经的历程,每月选一张手机自拍的图和这一年在读的书。评论权当微博用,偶尔发发神经,即便是无聊的爪印也是留给未来自己的礼物呢......
·居于幽暗而自己努力[?](2024年终总结)
图

2025-05没缺点的人是看不到别人的缺点吧。评判别人是基于自身的不完美;把别人的缺点看成是不同而已是让自身完美的途径。

2025-04“我知道,那些炙热与梦想 总是在黑夜中微弱地发光,每掉进绝望 就会固执地想象,天方地圆的辽阔 有多长···”

2025-03“博客的目标读者是未来的自己。”“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2025-02时间像是天上飘落的雪花,薄厚不均地覆盖在不平的大地,我们在上面留下痕迹···所谓荒野不过是被时间覆盖的古城。

2025-01从天空获取、向大地求索,这是我所仰慕的植物的高尚。失败者的荣光是之前很少想过的,我不会征服他者,而是要成为道德的胜利者。

2025

书

01.[
?]《论教育》康德
教育是人所遇到的最大、最难的问题。
02.[
?]《可是我还是会在意》和田秀树
在意别人的眼光是对自己情绪的勒索。
03.[
?]《给40岁的崭新开始》松浦弥太郎
Think Global, Act Local
04.[
?]《科学需要讲故事》Randy Olson
真相是复杂的,但叙事的方式只能凭借简单性原则。
05.[
?]《李光耀谈治国、管理和人生》
我为何要那么强势,那是因为我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06.[
?]《AI科学家李飞飞的视界之旅》赵灿译
你和我一样,都不属于这里。
07.[
?]《精英的傲慢》迈克尔·桑德尔
我们夸大了努力和奋斗的道德意义。
08.[
?]《像莎士比亚一样思考》Scott Newstok
专注是我们向内在真理呈现的祈祷。
09.[
?]《严复传》冯保善著
我现在真如小叫天随便乱嚷数声人都喝彩真好笑也。
10.[
?]《空腹力》石原结实著
每天制造一次空腹状态,就能帮助我们远离疾病···
11.[
?]《开始跑步吧》中野·詹姆士·修一著
全程马拉松省不下时间。
12.[
?]《罗曼·罗兰此人此作》茨威格著
他的目标不是取得成功,而是忠于信念。
13.[
?]《无边界学习》Benjamin Anyacho
不是为囤积而生的蓄水池,而是为分享而生的水渠。
14.[
?]《人类群星闪耀时》舒昌善译
同不可战胜的占绝对优势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
15.[
?]《无意识的力量》梯谷幸司
大脑要处理没意义的事本来就很痛苦,必须给它意义。
16.[
?]《独断力》午堂登纪雄
充足的睡眠能提高免疫力,让大脑集中注意力等···
17.[
?]《图解微积分》牛顿出版社
创立了calculus微积分,也是因为calculus结石去世···
18.[
?]《优雅的物理》艾蒂安·居永登
外形以某种方式吞并过去,展示现在···
19.[
?]《约瑟夫·富歇》茨威格
纤细瘦小、戴满戒指的手指懒洋洋摘取别人的工作果实。
20.[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100个科学性问题》洪安生
没有近似就没有物理学。
21.[
?]《中年觉醒》 C.Brooks
选择成为人上人而不要幸福的人是瘾君子。
22.[
?]《大器晚成》Rich Karlgaard
我收获的多数成就是发生在我进行探索的时候。
23.[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赵峥教授
热与引力,是维持恒星和星系生存的一对矛盾···
24.[
?]《麦哲伦》茨威格
为了他注定要完成特殊使命命运将继续培养他并以各种方式磨炼他。
25.[
?]《玛丽·斯图亚特传》茨威格
那个时代对良心谴责一说很陌生。我的终结便是我的开始
26.[
?]《演讲的本质》马丁
自信源于他人。越是自信的人,越能接受和尊重他人。
·图(2024)书[?]
十二 31

往昔的那些细节幽灵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一早上班,小区门显提醒剩余一天。天色灰暗,校园里挺拔的速生杨上鹊立枝头,这一年少有的喜乐笼罩着这不是云的哀愁。一度陷入糟糕的自我否定的心理状态[?],“生活像一场永不停歇的战争,过往的胜利带给的所有快乐都会在失败到来的那一瞬间灰飞烟灭,无时无刻不在为可能遭遇的失败忧心忡忡。”
年底除了小的聚会、理发和居家清理,照例会回看这一年的图·书记录[?],“生活是正着来活,解理去着倒。”饭后散步,林间小路、浑河水岸,早、中、晚然后又是朝阳绽放;随手拍,河边的柳、高天的云,年初、年中、岁尾燃后又是烟花告别。课余看书,教育的、哲学的,大课间身边总围着着各色校服的学生。读书、教书在每一天、每一年的循环,就如里尔克过的生活,“像在事物上面兜着越来越大的圈子。也许我不能兜完最后的一圈,可是我总要试试。”
两个月前打篮球的意外受伤(手挫伤,无大碍),却成了翻开几年前和村上春树的书一起买的《跑步,该怎么跑[?]》的机缘,我重新学习了跑步,先是馆内跑,然后去操场跑,从一两公里到现在的四五公里。其实人连走路的姿势都是一直在调整的,这让我对过往的不堪有所释然。“改变是唯一能带来进步的方法”,挣脱人际索网,毁灭旧我获得新习惯,这算是我经历歌德所说的“死和变”[?]。

在跑步方面,这两个月我是有如上的感受的
白居易感慨李杜的遭遇[?],“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林语堂说[?],“甚至才高如苏东坡,真正的生活也是由四十岁才开始。”“我已受到够多的诽谤!通常这是针对我最高尚的行为而来的。”三木清[?]一定有过歌德的遭遇,“必须要拿出勇气去做与人们的期待完全相反的行动,恰恰就是我们必须认真听取的。”就如手受伤促成的转变,为衰仔搞事情的妇校也应得到感谢,直面“中年之路”[?]的我从内心深处做出“不再过分离的生活”的决定,担起养育自己的责任,过好第二人生。这两年最让我安慰的话莫过于最像人的尼采[?]也说过的那话,“凡所有事发生皆有利于我。”
前两天和徒弟一家聚会,无意间听旁边一纹身壮汉和他同行高谈阔论,“读书有个**用,还不是给人打工···”罗马人也是这样看希腊人的吧,罗马是统治了希腊,但希腊文化却征服了罗马。“死读书”的确不值得鼓励,但就此否定读书的意义的是比书呆子更让人同情。
阿德勒有个“外部因果律”的理论[?],是将原本不存在因果关系的,强行解释成存在着重大因果关系。学校教育固然不可忽视,但它越发被高估,甚至怀疑这是为了回避其他社会问题的刻意。教育的最大威胁不是冷漠,而是天真!现在学生对分数的追求像斯巴达人对武力的推崇,而衡水模式何尝不是训练考场上的角斗士呢。而校园外,花臂大哥的霸气不单是充斥着休闲会所,更是弥漫着整个上空。
教育不是出了问题,而是得了癌症。上一次春游不知是在多少年前了,是多不珍爱生命才能拒绝大自然的召唤;教学楼的窗户不觉中变成了透明的墙,又是多漠视生命要绑架所有人的新鲜。“把效益当做衡量成败的唯一指标”,帕尔默断言[?],我们“会去做越来越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放弃我们本该肩负的千金重担”,比如真实、善良、健康和快乐。不关注内心和本性的教育最多算是驯化罢了,而优质教学是来自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
这一年里,《求师得课堂志》里的诸多细节让我感动,明睿的《邱发文列传》[?]带来惊喜。日常对亲朋的补贴,给学生以实在的鼓励,发放求师得奖教金[?]等,是给予带给我了幸福。无论是课上激发学习兴趣、假期引导教的求师得数位学习,还是和浚豪的《求师得高考物理101》等项目,都是对帕尔默理论的践行。“当某件伟大事物处于学生中间时,他们就可直接从探究伟大事物中汲取学习和生活的能量。”更具体点,假如学生能坚持和老师一起读书、跑步,是参与到读书和跑步中培育了学生“猴子样的敏捷、狮子样的体力和骆驼样的精神”[?]。
依照新政我还要十年退休,岸见一郎[?]的“享受十年孤独,从不感疲倦”对我不是难事,孤单的我从不孤独,但如何面对十年后的自己的疑惑时不时蹦出来。想象一下,在我的荣休会---如果有的话---是赞美精于八股物理的葛擂梗,还是称颂长于提分的马纯上呢?如此“大众的赏识是对人的侮辱”,更是对我的诅咒。“你要活得像你自己。”我会试着过比较好的生活,“不抱着可以得到称赞的期望”,也不许“来生再得到回报”的宏愿。小小的种子不聚堆在瓦罐,要闯荡大大的宇宙。“···他们要开花,开花是灿烂的,可是我们要成熟,这叫做居于幽暗而自己努力。”[?]从天空获取、向大地求索,这是我所仰慕的植物的高尚。失败者的荣光是之前很少想过的,我不会征服他者,而是要成为道德的胜利者。
“当我根据自己的法则就位,竭力演奏音乐大师的作品时,人们以为我是音乐爱好者。”90高龄的中村恒子在《人间值得》[?]一书中更直接说出里尔克的感受,“无论走到哪里,我们始终只是一个人。”我是不需要说加油之类的话打气的,自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未知的一切。但内在和外在的我还是不忘彼此鼓励,“还有那么多的黎明,等着去散播它们的光明。”“嗯,抱有希望!”

一早上班,门显提示还有356天,今天的天色清澈了不少···联欢散场,食堂加餐,操场上,我跑完2024年的最后一圈。
Continue reading »
十二 23

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 詹姆斯·霍利斯著 郑世彦译
在人生的中途,我迷失了方向,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黑暗的森林。但丁
生活向后回忆,但活着必须向前。(人是正着活,倒着想。)
若将你内在的东西活出来,它们必能拯救你。若不把你内在的东西活出来,它们必将毁灭你。《多马福音》
译者序 听从内心的召唤
荣格,“神经症的爆发不仅仅是偶然的,一般来说,这是最关键的时刻。它通常是要求新的心理调整、新的适应的时刻。”
第一个成年期(12-40岁左右)(对晚熟的我来说,50)我们的人格不过是对外界的反应的集合。我们学习的是身边大人的态度和行为,我们被要求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到了第二个成年期,我们才有了一点闲暇和空余,自我才有了一些力量,可以琢磨如何“成为我自己”。
“我们的心灵组织了这场危机,制造了这种痛苦,因为伤害已经造成,改变必须发生。”
序言
中年之路是一个重新界定和调整人格的机会,是介于首次成年的青春期和无可避免的老年及死亡之间的过渡阶段。
如果我们总是将自己的生活看作由他人造成的困境,看成一个可以“迎刃而解”的问题,那么就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医生特鲁多说,偶尔治愈、时常帮助、总是安慰。好的医生不仅仅是治疗,还要带动患者一起参与到健康的流程之中。就如那位心脏科医生提到的,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全流程一样,我们不仅仅应该在诊断和治疗上发力。)
“长昼将尽,皓月徐升。内心召唤,耳边回响。一起来吧,我的朋友。探新寻异,永不为晚。”
一、临时的人格
Continue reading »
十二 17

最近照片都很少拍了,这似乎是看烟囱的时节呢,冬至快点来吧。

高三楼电子屏打出“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标语,其实那前三个字不管正着看还是倒着看,都更能代表我最近的心境。
最近几个星期像是很忙,班上看书的时间大幅度减少,每天连清闲的散步都不能按时。除了期末复习,和豪哥合作的《求师得高考物理101》第一轮进入收尾阶段。
平日抽空偶尔追追剧,《豺狼的日子》看着很过瘾。
从上周,跑步从体育馆内转战操场,每天中午十圈,挥洒汗水的快乐算是对智力探求乐趣匮乏的弥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