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都说社会发展的速度如何之快,这是2004年听美国一中学教师的讲座笔记,今天看看还是一如以往的感受...

教育是不能够借鉴的借鉴!往往是事情改变人,而人改变不了事情…

“美国教育五花八门,谈不上哪个学校能够代表美国。”
“开始也认为美国的教育不值得一谈,后来觉得他们是真正出人才的教育。”
“在美国的学校里,认为1/2+1/2=2/4的人很多;而连续多年拿国际奥林匹克数学金牌的学生却没有去过一天学校。”
“国情的不同是教育不同的直接产物!”
“美国看中国的学校就像军营!”
“美国的学生并不关心别人如何,认为自己最好。”
“学生把诚实看作是自己最大的品格。”
“从学生开始把身体练好比什么都重要。美国中学的体育老师在学校的工资最高。”
“美国教育打基础,个人打个人的基础。10层楼的建筑,没有必要打20层的地基。”
“美国学校的各个部分都在高速的运转,到上海一所中学参观,电脑还是5年前的,而我们那里已经换了三轮了。”
“美国学校从来不号召别人向他学习。大会上没有批评,不知道什么叫做批评。也不表扬,表扬对于别人也是批评。”
... ...

06

大清早就收到一些祝福的短信和一些小礼物,实际的和虚拟的,相信不少学生和好友该是通过人人这样的社交网络知道今天是我的生日。课代表们还别出心裁地利用课间一起来逗我开心,更有班级的黑板上,一如班级同学过生日的惯例,侧面小写着“祝qiusir生日快乐”的标语...

中午照例运动,可惜游泳馆假期歇业,好在篮球馆还开放...


via:Maple Sun Diamond
回办公室的路上拾起一片落叶,好奇地端详其堪称完美对称的外形,竟还有研究其叶脉曲线方程的冲动。看那还深绿的叶片,再看那涨得红红的叶脉,无奈天灾跑赢了天机,情何以堪。

下午有同学送来一精致的小盒,还一劲的解释就盒子好,打开里面有一小竹简,仔细看竟然刻印着写给我的话...还刻有我的名字呢,很喜欢呀。想来一大男生的竟然也如此细致,还不忘盒子里面放了几块糖...

值晚班,再次以校为家,以工作庆生。

30

@qiusir:平静是上帝的爱抚,喧嚣在叩打地狱之门。


@qiusir:朝鲜的这面镜子不仅清晰地反射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在,同时也折射出它过去和未来。
@qiusir:时间如变短的粉笔一样不可逆,也如痕迹一样可以被擦拭。在教室的黑板上,错误的可以擦了重来,而正确的也不是要保留永久。那“变化是不变”的人生何不就是重复写画的板书呢。

@qiusir:教师工作的意义被社会无限放大,时间久了,还真有不少自己是别人命运的主宰,而言行举止上自然也就当仁不让了。但有谁的命运需要你去担负,你又能肩负起谁的命运呢。

@qiusir:理想的作用是否一直被夸大?至少我很怀疑教育理想这档子事。时下教育的一大问题就是孩童原本自然的成长就常被些“新怀美梦”的大人所左右,而被冠以崇高和伟大的背后无非只是个人的卑微,但幼小的肩膀不该背负大人的企图...

@qiusir:既然大家都拉上窗帘,我还需要吗?不,我也拉上!
@qiusir:曾庆幸在唯物和唯心之间我们唯物...而物的事实真的就那么重要吗?比如月亮并不发光的事实并不防碍我们寄托何种乡思,想必上帝存在与否的事实也并不也防碍那虔诚的信徒吧。

@qiusir:一般上课前的礼仪是,老师说“上课,同学们好!”学生则齐声回应“老师好!”某日童心发作,来了句“同学们不好!”学生回应“老师不好!”自觉不妥,又改口“同学们好!”而学生还是回应“老师不好!!”唉...

@qiusir:多年前,校学生会的学生去教学处复印些传抵制日货的传单,临了发现复印机就是日货。当有学生建议把它砸了,教历史的小干事回了句“等你将来研制出更好的吧”,现在想起来还是耐人寻味。

@qiusir:我是以校为家了,可是家里的钥匙开不了单位的门。
@qiusir:在属于所有人的节日里,你会收到很多的祝福,发送的人未必知道你是谁,但一定会让你知道TA是谁;在属于你自己的节日里,你却只能收到很少的祝福,未必知道发送的是谁,但TA一定是知道你是谁...这个世上是有一些人要你知道TA,但也总有几个人需要你知道TA知道你。

@qiusir: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在给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的信中的“永新主席老弟”让人感慨良多,或许“小蔓所长大姨”如此称谓仅仅是因为姓氏的问题。而“新教育”是“辛教育”还是“鑫教育”?是创“新教育”还是朱永“新教育”?教育科学不是中医,教育理想不是宗教。

@qiusir:http://t.sina.com.cn/qiusir
@qiusir:http://t.qq.com/qiusir

27

最近在整理一些资料,不经意看到以前教师节收到的信笺,也算是TO长颈鹿同学
的一个补充。不知这丫头怎么把以前的文本给删除了:(



17

2006年9月18日的小文,现在想来,时间或许是药...


看看早上报纸的头条,听听上午校会上的宣誓…不用问,又到九一八了,到了晚上,又要听到那警笛长鸣了。尽管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人们足够多选择的权利,或许是还不够发达的缘故,还是有很多的文字是不得不看的,很多的声音是不得不听的…有朋友说相对特殊的日子希望看到我的文字,面对如此的嘈杂也就不在乎我这一点噪声了。

对于过去,我们常常感受到忘却的恐惧,也一直承受违背初衷的自责。不管什么借口,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我们是健忘的,即便是在大的爱与恨面前。

爱是高山,再高的山都可以被时间翻越;恨是沟壑,再宽的沟壑也可以被时间填平。人生路上难免路遇高山和深壑,但对于前进中的人来说,从来不会停在山下滔滔不绝地赞美,也不会站在沟壑前喋喋不休地指责,因为行走的人时常要饮用着时间长河里的忘情的水。

面对被模糊了的近代的历史,我们常说痛定思痛,而于很多人,不痛何以思痛?更何况人常常是痛定不思痛呢,而历史上少有不会重演的悲剧。当我们不能看清历史的真相,不能剖析表象背后的根因,即便是所谓的痛定思痛也无非是人云亦云、无病呻吟罢了。森林里,狼的行为是不应该被一致谴责的,而羊的遭遇也不会博得所有的同情,而地球何尝不是一座大大的森林呢,那里何时不演绎着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呢。

现实生活中,过于近视或是远视都是不好的,但不管视力多么好,却有着一颗不诚实的心就不是正确与错误的讨论了。被诟病的应试教育的危害绝对不仅仅是对思维的僵化,同样也对下一代的道德的扭曲,而所有的这一切相信并不是先天的遗传…

是与非,爱与恨,喝一口时间长河里忘情的水。